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172章 新的开始

第172章 新的开始


巴黎和约的消息传到伊朗,全国都沸腾了。他们都没想到自己能击败俄国,现在事实就在眼前,就算不信也得信了。

    那些反对势力也不说什么了,毕竟你不可能说这个是假的,这会被当成国家公敌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沙阿的领导,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伊朗地位的恢复。

    虽然收复了土地,但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让俄国赔款。但就俄国那个财政情况,指望他赔款还不如指望沙皇被刺客杀死。

    战争结束后就开始论功行赏,在战争中处于第一线的萨拉米和鲁哈尼等六人授予上将军衔,伊斯法哈尼和沙普尔等14人授予中将,苏莱曼尼等冲在一线的将领授予少将。更不用说那些上校、中校啥的,这次战争参加的所有士兵都有奖励。

    这是伊朗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军衔授予,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同时对军队的赏赐让他们的忠诚度和社会地位提升,为了保住他们的利益,必须紧紧依靠在沙阿周围。

    而永远留在北高加索的,是几千名战死沙场的士兵的遗体。在撤离前,士兵花了很大力气为长眠在这里的战友修建了墓地,竖起了纪念碑。在德黑兰,一座纪念士兵的纪念碑正在开工。

    在许多什叶派信徒眼中,士兵们成了神圣的群体,是为圣战献身的烈士。他们在和异教徒的争斗中赢得胜利,正如同几个世纪前,他们和不同的国家交战。尽管对方能占一时的上风,最终的胜利仍是他们的。

    “恭喜你了上将,你为伊朗开创了前所未有的道路。”

    纳赛尔丁祝贺从前线返回的鲁哈尼,对方向他行礼。“请沙阿放心,军队永远是保卫国家的第一道防线。”

    纳赛尔丁点头,今天让他来不仅是谈话。而是还有另外的任务要军队去完成。

    “现在和俄国的战争结束了,但在其他方向,我国还需要控制更多土地。特别是东北方。”

    纳赛尔丁用手杖指着中亚地区,希瓦、布哈拉和浩罕三国是重要的地方,如果伊朗不出手,那俄国迟早就会吞并。

    从圣彼得堡的报告中提出,他们唯一可能有机会的地方是在亚洲。俄军在中亚地区的实力是“和平的最佳保障”。1822年沙俄政府授权西伯利亚总督斯佩兰斯基颁布了法律,宣布废除哈萨克原有的政治统治制度,把哈萨克地区划分为若干行政区,一切按照俄罗斯的政治制度、由沙俄政府派遣的官员统治。至此,延续366年的哈萨克汗国宣告灭亡。随着对哈萨克的征服,沙俄对中亚地区发动了强大的攻势。

    1851年,出任奥伦堡总督的彼得罗夫斯基派出2000多俄军,经过22天的围攻占领浩罕要塞著名的白色清真寺阿克麦吉特,形成锡尔河碉堡线。

    “现在俄军已经到达锡尔河,我国也要加快扩张。因此需要派遣一支军队深入希瓦和布哈拉。”

    之所以用军队而不是外交是因为经过多次的交涉,这些中亚国度还处于中世纪时期,对于现在的外交条约没有一点遵守,就算是伊朗签订的友好条约也是任意违反。这不,希瓦的可汗直接赖账不还钱,正好给了伊朗出兵借口。

    但要想出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马什哈德出发,要穿过沙漠,还要面临缺水风险。因此这支远征军人数不会过多。

    “我们可以派遣3000人的军队前往,不过需要进行充足的物资储备。”

    在干旱的中亚行军,水、骆驼、向导这些是缺一不可。而除了中亚,远东和东非也需要派遣军队。

    东非的探险队已经深入内陆,发现一系列部落后马上宣布这是伊朗的土地。不过需要军队前来驻扎,不然会被其他国家抢走。用的也不多,五千就够了。

    至于远东,则要1.4万人。根据巴赫拉姆的情报,由于将柬埔寨收入保护国的消息让暹罗很不爽,国王准备出兵惩戒一下。而且南越国王也准备出兵,之前谈判的阮知方成为南析经略使,这几年努力打造军队,看来是要一口气解决这里啊。

    目前殖民地军队除了拥有私人军团2000人,还有从柬埔寨招募的两万人,这些人平时当个气氛组还行,要是真打起来,心里还真没底。

    所以需要从本土召集军队,还要将军舰开到他们家门口去威慑一下。这些都需要政府去花钱,而且未来军费可能还要保持现状。

    纳赛尔丁也不急,现在需要好好庆祝一下。他们刚刚赢得战争,自然要好好显摆。

    全国各地都有游行庆祝的,就连那些教士也在其中。他们也不说什么了,只要沙阿能够带领他们获得胜利,他怎么做都行。

    在庆祝的同时,对新领土的治理也紧锣密鼓的进行。由于当地的俄国人大部分跑了,因此没有多少反对即将,格鲁吉亚正教会表示支持沙阿。为了安心特意将正教会总部搬迁到德黑兰。允许教会在首都拥有一家教堂,同时重新设立牧首一职,而任命权掌握在沙阿的手中。

    伊朗士兵在当地的驻扎不仅提振经济,还改变着当地的文化。将近十万名退伍军人和家属在当地生活,他们带来的文化势必会影响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地区。

    南高加索地区资源丰富,不仅有石油、煤、铜等矿产也不少,而且当地的森林和水资源也是相当丰富。同时拥有黑海出海口,对欧洲的出口航程可以缩短一半时间。这也是为什么伊朗推动多瑙河两公国合并的原因,因为这样就可以深入欧洲内陆了。

    伊朗铁路公司规划了铁路路线后就开始建设,当地失业率降低的很快,大量工人开始修复战争带来的损伤。并且成长起来的伊朗工厂主开始在北方进行投资,政府给了两年免税三年半税的优惠,看来是准备让这里变成伊朗重要的经济中心。

    查资料,发现历史上主角有个外号:宇宙枢纽

    

    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95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