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 第295章 崩溃从内部开始?王詹事我们是要赚

第295章 崩溃从内部开始?王詹事我们是要赚


万历九年的初冬。

    史书曾记载,河北宣德府为“万历九年九月大雪,山中积二尺,及春始消”,在小冰河期的影响下,许多北方地区自季秋以来便已然出现了大雪天气。

    不过由于某种不可抗力的原因,原本在历史上从北方一直肆虐到南方,持续整整两年的大头瘟,已然算是彻底销声匿迹。

    但也仅仅是给南北百姓,减轻了些许负担罢了。

    入冬以来,原本便节节攀升的货物价格,更加是抑制不住疯涨的势头。

    京城百姓面对粮食、布匹等货物的价格都是愁眉苦脸,更加不要说其他地区的普通百姓了。

    可与之相比较的是,在寒冬时节,各个高门大户家中,却是有炊烟不断升腾而出,有些大户甚至昼夜不停,于子夜时分尤且能够听到高大墙院里头,那颇为娇俏的靡靡之音。

    甚至由于期货市场的出现,不少士绅商贾,拿着赚来的银子肆意挥霍,挥金如土。

    毕竟银子躺在期货市场里头,每日什么也不干便能够赚到数千两上万两,那谁还会把银子当银子呢?

    青楼酒肆教坊司的生意越发红火,江南一些城市之中,一边是天寒地冻,一边却是歌舞升平,各类奢靡酒水美食不断,甚至胆子大点的,规格都能类比皇宫。

    正如一场历史的循环一般,朱门酒肉臭的故事又重新上演,豪绅商贾士族又再次获得了胜利。

    那些上层人的斗争,一切代价都落在了普通百姓身上,令无数普通百姓,在万历九年这场寒冬之中家破人亡。

    一切似乎便要这般尘埃落定?

    可短短半个月之后,这一场百年未见之狂欢,却出现了些许不对劲的地方。

    太仓州。

    王家府上的亭台水榭之间,竟然搭起了一间琉璃屋子。

    这屋子不大,便跟个亭子的大小差不多,最为显眼的乃是其四面的墙壁,皆是由琉璃板制作而成,透明澄澈的琉璃不单单能够隔绝寒冷,还能够让在屋子内的茶客,欣赏这冬日里的美景。

    这等雅致,自然不是普通人能够享受的,单单是要从京城将这琉璃运送到太仓州,还得保证琉璃不破,便是花了好大的功夫。

    此刻,屋子里有个精致小炉子,上头烫着酒烧着茶,一干瓜果点心一应俱全。

    王世贞看着此情此景,不免有些感慨地说道。

    “元驭兄好大的手笔,这等琉璃屋舍,悉数整个江南,也就你这里独一份了吧?实在是好生叫人羡慕~”

    王锡爵端起一杯温热黄酒,小小酌了一口,脸上并没有什么笑容地说道。

    “无非是京城里头的下人安排,令公子不正在京城,元美兄若有需,让孩子尽一尽孝道,却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王世贞则是笑着摇摇头说道:“老夫不指望那个孽畜了,王士骐那小子如今成日里便是在那期货市场混迹,算是彻底入了迷。”

    他没好气的样子。

    “老夫托着胞弟敬美前去管教,他倒是好了,跟此子一同流连混迹,却不知那期货市场到底有何蛊惑人心之妖法!”

    说起来,他先前托着弟弟王世懋前往京城,特别就是为了管教王士骐和王衡二人,却不想到头来,王世懋这快五十岁的人,却也深陷其中。

    “乱花渐欲迷人眼~”王锡爵悠悠然说道。“他二人在京城将货物价格炒高一些,也算是给我等助力了。”

    说到这里,他神情颇有些黯然。

    “只可惜我那逆子”

    王锡爵如今已然清楚了,自己那宝贝儿子并非是去哪里悟道,而是去了西山书院教书。

    名义上是教书,可在王锡爵看起来,这与背叛自己有什么区别?

    培育多年的优秀长子,竟然投入敌人门下,还对一个十四岁黄毛小子称呼师尊,对于王锡爵来说,乃是莫大的羞辱。

    王世贞知道对方对于这个事情耿耿于怀,连忙劝慰着说道。

    “令公子不过是一时间被迷了心窍,待到那西山分崩离析,他定然会明白其中道理的。”

    “但愿如此吧~”

    王锡爵面色阴郁的模样,又将一杯黄酒下肚。

    说到这里,他又不免想起一件事情来。

    “说起来,这半月以来江南局势倒是有些怪异”

    “怪异?”

    王锡爵紧紧皱起眉头说道:“前几月,吾等与江南各乡贤共举大事,再有着天下商贾助力,江南之货物,那织造局与西山钱庄占不到一点便宜,各类米面粮油也是纷纷上涨。

    可这半月以来,竟无任何增长之势头,实在是咄咄怪事。”

    “想来却也不是时时都能涨的。”

    王世贞说出了一个猜测,可随即却也感觉到不对劲了,也皱眉说道。

    “说起来倒也奇怪,照着我等估算来看,这江南织造局与西山钱庄,所剩下的银两也不多了,他张士元去哪里寻那么多银子,去给那些农户百姓?

    可过了这许久,那织造局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照着他们的估计,江南织造局的崩溃也不过是在这一两个月之间了。

    天工织造机所产出的海量棉布丝绸,江南士绅商贾是不收的,运输往北直隶的运力也是有限,没有各地商贾的支持,等到张士元手头银子花完,自然便是支撑不下去。

    这便是江南士族的阳谋,一方面截断江南织造局生意的进项和出项,另外一方面则是通过囤货居奇,提升各类货品价格,让原本便紧张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

    江南士族可以靠着丰厚的家底,以及在江南百年经营耗下去,西山可是能够耗得下去?

    难道万历皇帝还真敢以朝廷神器,去插手织造局事宜?那这件事情的性质便变了,重新回到了从前的战场,无非又是一场讨论“开海”的朝廷政令讨论罢了。

    “入冬了。”王锡爵强调着说道。“这天气越发冷了,货物价目理应上涨!”

    他们这些江南大户,有一个算一个,都囤积着海量的货物,便是等着入冬之后,给西山来一场彻彻底底的清算。

    结果忙活儿了半天,货物价格倒是不涨了,那他们在这一来一去之间,所承担的存储运输损耗,那可就是彻底打了水漂。

    “想来确实有所蹊跷。”王世贞思索着说道。“听闻近来江南出现许多藕煤,或许乃是西山送来的大量藕煤,输入江南之地,影响到了各类货物价目?”

    自晋商从京城溃败之后,西山便一鼓作气,将北直隶各地的煤矿矿山皆是收入囊中,许多隶属皇家和朝廷的煤矿,也一干被西山所承接。

    故而,这藕煤的生产已然是今非昔比,西山甚至能够将藕煤售卖到远在天涯海角的海南。

    “不是商议好了么?”王锡爵一拍桌案说道。“让那群商贾暂且忍一忍,吾等今后会一应补偿,为何还有这许多藕煤入江南?”

    王世贞面露苦色:“元驭兄,此事不可强求,江南这般大,吾等又非是官府,实在是难以禁绝。”

    “不行!”

    王锡爵近来变得十分暴躁。

    “万万不能够开这个口子,咱们便是靠着一股气跟张士元耗下去,若是这股气散了,我们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王世贞身子抖了抖,也想到了失败的后果。

    不过他还是较为乐观的,自国朝创立以来,朝廷三番五次想要整治江南,有哪一次成功过?

    就算是本次让张允修占据了上风,他们手头上有着田地,又有着百万江南百姓在此,朝廷还能做绝了不成?

    翌日。

    晋商常廷玉以及浙东商帮的范汝梓共同踏入了王家后院。

    王锡爵端坐在后院的茶室之中,为这两名江南数一数二的商贾,沏上了一壶好茶。

    “这一壶罗岕茶,自古便有素水兰香之说,廷玉兄你出生山西大族,喝遍了天下名茶,可我们江南的本地名茶,不知有没有好好品鉴一番?”

    常廷玉接过那杯茶水,顿觉得有些烫手,连忙将茶水放下来说道。

    “实在惭愧,小弟我喝不得烫的,且容凉上片刻。”

    王锡爵脸色一僵,又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范汝梓,笑着说道。

    “汝梓侄儿,尔父范涞与老夫素来有些交情,如今他远在南昌府任职,这范家大小生意,皆是由你来决定,这杯茶水看起来你是得喝的。”

    他又将一杯茶端在了范汝梓的面前,范汝梓做书生打扮,显得有些怯懦,可却也是摆摆手说道。

    “伯父这般奉茶,小侄实在是惶恐之至,实在是不敢受。”

    “哼!”

    王锡爵不由得有些动怒,一拍桌案说道。

    “你二人皆是百般推脱,却将昔日约定忘记得一干二净不成?”

    范汝梓出身范家,家里世代经营着四明山等地的薪柴贸易,不单单是薪柴,还有各类燃料煤矿同样有所涉猎。

    近来市面上燃料价格下跌一事,想来与范家也脱不开关系。

    “世伯.世伯”

    范汝梓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反倒是显得王锡爵咄咄逼人。

    王锡爵有些气愤,又将目光投向那常廷玉说道:“廷玉兄,我等乃是同辈,便是将话说明白一点,昔日你我可是有过约定,要维持江南薪柴、煤炭的价目。

    事到如今,乃是我等与那张士元血斗的关键时期,尔等为何要降价?”

    这常廷玉代表着榆次常氏,乃是晋中富商,虽说比不上那王登库、范永斗几人,可却掌握着“北煤南运”的商路,多年来,山西、河北等地煤炭皆是由着常家运输至江南等地。

    常廷玉眯起眼睛来,看向了王锡爵,倒显得问心无愧的样子。

    “王詹事,这话便是有所偏颇了,我等早有约定,可却不是这般样子。”

    王锡爵从前在朝廷之时,曾经担任过詹事府詹事,故而相熟之人,还是会在私底下称呼其为“詹事”。

    可这会儿说出来,却有了那么一丝讽刺的味道。

    却听常廷玉继续说道。

    “昔日定下约定,你我双方共同合作,我等行商之人将价目提高些,王詹事也会将一干亏损补偿给我等。

    我常家不同于江南大族,乃是做着小本生意。

    连月以来,江南薪柴、煤炭价格居高不下,我等亏损何止几万两银子?却仍旧看不到银子。

    敢问王詹事,这其中是什么道理?”

    常廷玉背着手,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而今,那西山煤矿蠢蠢欲动,西山藕煤畅销全国,我常家若再这般下去,为西山抢占了生意。

    王詹事有各地好友接济,乃是王公贵族之上宾,可我常家可不想吃糠咽菜!”

    “你!”王锡爵脸上憋得通红,怒然说道。“不是说好了,过段时日便给银子!”

    常廷玉也皱眉说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此事不过是口头约定,到时候王詹事不给银子了,我常家又能如何?”

    他终究不太愿意得罪王锡爵,撇过头去说道。

    “王詹事倒也不必太过忧心,此不过是权宜之计,一点点燃料价目,影响不到大局。”

    “你!这个唯利.”

    王锡爵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跟一个商贾说不清楚,险些骂出口,好在顾忌着与晋商们的合作,终究是忍了下来。

    范汝梓则是在一旁苦着脸说道:“世伯莫要太过动怒,这煤矿一事实在是太过麻烦,牵一发而动全身,世伯应该知晓,那张士元占据了北直隶诸多官窑,所产出海量藕煤,售卖到全国各地”

    他哀叹了一声。

    “我等不降价售卖,其余人也会降价售卖,最终这生意却给他人做了嫁衣,实在是无奈之举。”

    煤炭、木柴不比其他,西山可以说占据着主导地位,士族大家们想要压价,也不过是一时罢了,等到时间一长,随着市面上的货物越来越多,江南士族们就算有再多的银子,也是吃不下来的。

    王锡爵则是愤然说道:“尔等便想着眼下之利益,却忘记了从前那张士元是如何对待尔等。

    晋商在张士元手头上吃了那许多苦头,全然都抛在脑后了?”

    常廷玉拱拱手说道:“王詹事,我常家没那么大的气性,只想着能赚些银子活下去,其中种种,还请王詹事恕罪。”

    说完这句话,他便起身离去。

    “在下还有些事情,先行告辞了,王詹事今后若还想着议事,便派人来通报一声,在下定然是随叫随到。”

    “常廷玉!你好大的胆子!”

    说了一番场面话之后,这常廷玉便转身离去,王锡爵对着他身后大喊,可前者却似没听到一般,自顾自地离去。

    范汝梓见到此情此景,不免叹了一口气,对着王世贞劝慰说道。

    “世伯还请宽心,常掌柜不过是一时置气罢了,我等同气连枝,如何能够不互相帮衬。

    只不过大家伙皆是靠着生意过活,眼见着别人多赚一点,自己少赚一点,任由着谁心里头也不舒服啊~”

    这范汝梓却还一口一个“世伯”地劝慰着,弄得王锡爵异常烦躁,他长长呼出了一口气,摆摆手说道。

    “罢了~你也先行回去吧,此事我会修书一封给汝父,让他前来定夺。”

    范汝梓如蒙大赦一般,连忙点头说道。

    “那侄儿便先行告辞了。”

    他今日既然会出现在此,定然已经是得了父亲范涞的意思。

    二人心里头都明白,这番话不过是给王锡爵留了面子罢了。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2218/1111083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