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发布告示
陆准听着,若有所思。
一个前宰相,两个退役将军,一个前刑部尚书。
都是能直达天听的人物。
这阵容,确实够硬的。
要是处理不好,朱宏远这知府怕是不好做了。
朱宏远见陆准面色凝重,以为他打了退堂鼓,不禁更加忧心。
“贤侄,这还不算完。”
“除了这几位已经致仕的大佬,永安府本地的豪族,与盐道衙门、漕运衙门,乃至布政使司衙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更是不计其数。”
“他们的田产,也大多集中在水利便利,产出丰厚的东岸。”
“这些人,拧成一股绳,能量大得很。”
“伯父这知府,在他们面前,有时候说话也不好使啊。”
朱宏远说着,脸上满是疲惫和无奈。
这永安知府的位置,看着风光,实则是个火山口。
稍有不慎,就会被这些地方势力吞得连渣都不剩。
陆准听完,揉了揉太阳穴。
他心中暗道,这世上最难当的官,怕就是这种一省首府的府尹,还有京城的京兆尹了。
本地势力错综复杂,外来的京官又多如牛毛。
一个处理不好,就是里外不是人。
“伯父,这些人的情况,小子大致了解了。”
陆准放下手,神色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凝重只是错觉。
他话锋一转,问道:“那河道衙门,今年究竟拨下来多少修河堤的银子。”
“按照您的估算,要把这安澜河的河堤,尤其是南边那些险段,全部修缮加固好,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朱宏远闻言,精神稍稍振作了一些。
谈到具体的数字,他这个知府还是心中有数的。
“河道衙门今年拨下来的修堤专款,只有区区十万两白银。”
朱宏远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懑。
“十万两,听着不少,但对于整个安澜河的堤防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朱宜之在一旁接口道:“家父之前请了府里的工匠仔细核算过。”
“若是要将安澜河南北两岸所有存在隐患的河堤都进行彻底的修缮和加固,至少需要三十万两白银。”
“这还不包括万一遇到大水,临时抢险的人工和物料费用。”
陆准点点头,三十万两。
河道衙门只给了六分之一。
这缺口,可不小。
“也就是说,朝廷的拨款,面前只够修城南的河堤。”
陆准淡淡说道:“要么修南岸,得罪东岸所有权贵。”
“要么修东岸,眼睁睁看着南岸百姓遭殃,将来朝廷追责,伯父您也难辞其咎。”
陆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朱宏远的困境。
朱宏远长叹一声:“贤侄所言极是,伯父如今,正是进退两难,如坐针毡啊。”
他看着陆准,眼中带着一丝期盼:“贤侄先前说,有办法筹集银子,不知……”
陆准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银子嘛,自然是要从那些不肯出钱,却又想让朝廷保护他们田产的人身上出。”
陆准的话,让朱宏远和朱宜之都是一愣。
从那些权贵身上出钱?
这……这怎么可能?
那些人个个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想让他们掏钱修河堤,简直比登天还难。
“贤侄,此话当真?”
朱宏远有些不敢相信,“那些人,可不是好相与的。”
陆准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神态悠然。
“好不好相与,总要试过才知道。”
“伯父,您那告示,可以先准备起来了。”
“内容嘛,就写……”
陆准凑近朱宏远,低声说了几句。
朱宏远听着陆准的话,眼睛越睁越大,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疑惑,渐渐变成了震惊,最后化为一丝夹杂着兴奋和担忧的复杂神色。
“贤侄,你……你这法子,是不是太……太冒险了。”
朱宏远的声音都有些发干。
陆准这计策,简直是把那些权贵往死里得罪啊。
朱宜之在一旁听得也是心惊肉跳。
陆兄这哪里是修河堤,这分明是要在永安府掀起一场大风暴。
陆准却是一脸的云淡风轻。
“不冒险,怎么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银子吐出来呢。”
“伯父,您就说,这告示,您敢不敢发吧。”
朱宏远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看着陆准,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陆准这计策,何止是冒险。
简直是把永安府的天给捅个窟窿。
那些致仕的相爷,将军,尚书,哪个是好惹的?
平日里他们不找自己的麻烦,自己就该烧高香了。
现在陆准竟然想从他们身上割肉。
朱宜之在一旁,也是心惊胆战。
他虽然佩服陆准的智谋,但这次,他觉得陆准玩得太大了。
“陆兄,此计,会不会,太过激烈了。”朱宜之忍不住开口。
陆准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不激烈,如何能让他们出血。”
“朱伯父,宜之兄,你们要知道,对付这些老狐狸,寻常手段是没用的。”
“他们一个个身居高位多年,什么场面没见过。”
“不把他们逼到墙角,他们是不会轻易就范的。”
陆准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朱宏远心中天人交战。
他知道陆准说的是实话。
这些年,他何尝不想彻底解决安澜河的水患。
可每次都被这些权贵掣肘,最后不了了之。
拨款年年有,河堤年年烂。
百姓年年苦。
若是这次能借陆准的手,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他朱宏远,也算是在永安府留下一笔政绩。
只是,这风险也太大了。
一个不好,他这知府的乌纱帽,可能就保不住了。
陆准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伯父,您是想安安稳稳地做几年太平官,然后拍拍屁股走人,留下这烂摊子给下一任。”
“还是想轰轰烈烈地干一场,即便将来有什么变故,也无愧于心,无愧于这永安府的百姓。”
陆准的话,像一把锤子,狠狠地敲在了朱宏远的心上。
朱宏远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为官多年,也曾有过一腔热血。
只是在官场沉浮久了,棱角渐渐被磨平。
如今被陆准这么一激,那份沉寂已久的热血,似乎又开始沸腾了。
“贤侄,你说得对。”朱宏远沉声道,“本府,就陪你疯一次。”
“这告示,本府发了。”
陆准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伯父英明。”
朱宜之看着父亲和陆准,心中又是担忧,又是隐隐的期待。
或许,陆兄真的能创造奇迹。
陆准将告示的内容,详细地对朱宏远述说了一遍。
朱宏远越听,脸上的表情越是古怪。
这告示的内容,简直是把那些权贵架在火上烤。
告示的大意是:
朝廷拨款有限,仅够修缮安澜河一岸河堤。
然南岸百姓嗷嗷待哺,东岸士绅田产金贵。
手心手背都是肉,本府实难抉择。
故此,本府决定,以捐代工。
凡愿为安澜河修堤贡献一份力量者,无论士农工商,皆可到府衙登记捐款。
捐款数额,将一体张榜公示,公开透明。
最终,将根据两岸捐款总额,酌情决定优先修缮哪一岸。
若东岸捐款多,则先修东岸。
若南岸捐款多,或无人为东岸捐款,则先修南岸。
此举,实乃无奈之举,望诸位乡邻体谅。
(https://www.bshulou8.cc/xs/5128214/1111100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