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第830章 试探他的态度

第830章 试探他的态度


袁尚自告奋勇,道:“父亲,如今孙策已死,江东局势动荡,苏羽的盟友已不足为惧。儿臣愿率领十五万大军,进攻长安,定能为父亲报仇雪恨。”

袁绍点头同意,命袁尚为主帅,审配为军师,率领十五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进攻潼关,一路进攻并州。

苏羽得知袁绍再次出兵,当即调整部署。他命徐晃率领四万大军,镇守潼关,抵御袁尚的主力部队;命赵云率领三万大军,驻守并州,防备袁绍军的另一路进攻;同时命马超率领两万羌人骑兵,作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各处。

袁尚率领主力部队抵达潼关后,当即下令攻城。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徐晃率领守军顽强抵抗,袁尚军连续进攻数日,都未能攻破潼关。审配建议袁尚,派遣一支奇兵,绕道潼关后方,突袭长安。袁尚采纳了审配的建议,命大将高览率领三万大军,绕道而行。

但高览率领大军刚行至半路,就遭到了马超率领的羌人骑兵的突袭。羌人骑兵勇猛善战,擅长骑射,高览军毫无防备,瞬间大乱。马超一马当先,手持长枪,斩杀了数名袁绍军将领。高览奋力抵抗,却被马超一枪挑落马下。三万大军死伤惨重,剩余士兵纷纷投降。

袁尚得知高览战死,大军覆没,心中大惊。审配此时又建议道:“主公,如今我军粮道已被赵云率领的骑兵截断,若再继续攻城,恐会全军覆没。不如暂且撤退,待日后再图进攻。”

袁尚无奈,只得下令撤军。徐晃见袁绍军撤退,率领大军乘胜追击,又歼灭了袁绍军一万余人。此役过后,袁绍军实力大损,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

击退袁绍军后,长安迎来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苏羽深知,要想在乱世中长久立足,不仅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要施行仁政,赢得百姓的支持。

他下令减免长安及周边地区百姓的赋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同时,他还在长安设立了学校,招收贫苦子弟入学,传授知识。对于流离失所的难民,苏羽命人建造房屋,发放粮食,让他们得以安居乐业。

在苏羽的治理下,长安及周边地区的经济逐渐恢复,百姓的生活也日益改善。各地百姓纷纷传颂苏羽的功德,许多流民也前来投奔长安。

与此同时,苏羽还积极招揽贤才。他下令在各地张贴告示,只要有真才实学,无论出身贵贱,都可前来长安为官。为了吸引更多的贤才,苏羽还亲自接见前来投奔的谋士和将领,对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不久后,一名名叫徐庶的谋士前来投奔苏羽。徐庶为人正直,足智多谋,曾在荆州效力。苏羽得知徐庶前来,亲自在府门外迎接。两人交谈甚欢,苏羽对徐庶的才华十分赏识,当即任命徐庶为军师祭酒,协助诸葛亮处理军政事务。

徐庶感激苏羽的知遇之恩,为苏羽出了许多良策。他建议苏羽,派遣使者前往益州,与益州牧刘璋建立联系,同时暗中招揽益州的贤才,为日后夺取益州做准备。苏羽采纳了徐庶的建议,派遣使者前往益州。

益州牧刘璋性格懦弱,胸无大志,得知苏羽派遣使者前来,心中十分犹豫。他麾下的谋士张松、法正等人,早就对刘璋不满,认为苏羽是一位明主,纷纷劝说刘璋与长安结盟。刘璋在张松、法正的劝说下,最终同意与长安结盟,并派遣使者前往长安,送上大量的粮草和物资。

张松、法正见刘璋胸无大志,便暗中与苏羽联系,表示愿意帮助苏羽夺取益州。苏羽得知后,心中大喜,但他也清楚,夺取益州并非易事,需要周密的计划。他与诸葛亮、徐庶等人商议后,决定先派遣使者前往益州,与张松、法正暗中联络,了解益州的情况,同时等待合适的时机。

时间飞逝,转眼一年过去。在这一年里,苏羽的势力不断壮大,长安及周边地区一片繁荣景象,凉州、并州、关中地区都已稳固,与江东、荆州、益州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袁绍经过两次兵败,身体日益衰弱,麾下将领离心离德,许多谋士和将领纷纷投奔苏羽或孙权。冀州、青州等地的百姓也纷纷起来反抗袁绍的统治,袁绍的势力已濒临崩溃。

孙权在诸葛亮的帮助下,逐渐巩固了在江东的统治,他派遣周瑜率领水军,平定了江东的一些叛乱,同时积极发展经济,江东的实力也日益增强。

荆州牧刘表病逝后,荆州内部陷入混乱。刘琦与刘琮争夺继承权,最终刘琮在蔡瑁、张允等人的支持下,继承了荆州牧之位。刘琮性格懦弱,害怕苏羽和孙权的势力,便派遣使者前往冀州,向袁绍投降。

袁绍得知刘琮投降,心中大喜,认为这是重振势力的好时机。他不顾自己病重的身体,下令袁尚率领剩余的大军,前往荆州,与刘琮汇合,共同对抗苏羽和孙权。

苏羽得知刘琮投降袁绍的消息后,当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诸葛亮道:“将军,刘琮投降袁绍,荆州已落入袁绍之手。若袁绍与刘琮联手,实力将大增,对我们极为不利。我们必须尽快出兵,夺取荆州。”

徐庶也附和道:“孔明先生所言极是。荆州战略位置重要,若被袁绍占据,我们将陷入被动。不如派遣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公明率领,进攻荆州北部的南阳郡;一路由子龙率领,进攻荆州南部的桂阳、长沙等地。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江东,邀请孙权派遣水军,从长江而上,配合我军的行动。”

苏羽采纳了诸葛亮和徐庶的建议,当即下令:徐晃率领五万大军,进攻南阳郡;赵云率领四万大军,进攻桂阳、长沙等地;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江东,邀请孙权出兵。

孙权得知苏羽要进攻荆州,当即同意派遣周瑜率领五万水军,从柴桑出发,沿长江而上,进攻荆州的江夏郡。

不久后,苏羽、孙权的大军同时对荆州发起进攻。徐晃率领大军进攻南阳郡,南阳郡守将蔡瑁率军抵抗。蔡瑁虽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与徐晃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双方大战数日,蔡瑁军节节败退,最终徐晃攻破南阳郡,蔡瑁率领残军逃往襄阳。

赵云率领大军进攻桂阳、长沙等地,桂阳太守赵范、长沙太守韩玄见赵云大军势不可挡,纷纷投降。赵云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了桂阳、长沙等地。

周瑜率领水军进攻江夏郡,江夏太守黄祖率军抵抗。黄祖虽勇猛善战,但江东水军实力强大,黄祖军最终战败,黄祖战死,江夏郡落入江东之手。

刘琮得知南阳、桂阳、长沙、江夏等地相继失守,心中大惊,连忙派遣使者前往冀州,向袁绍求援。但此时袁绍已病重身亡,袁尚正在与袁谭争夺继承权,根本无暇顾及荆州。

刘琮见求援无望,又得知苏羽、孙权的大军即将进攻襄阳,心中绝望,只得率领文武百官投降。至此,荆州全部落入苏羽和孙权之手。

夺取荆州后,苏羽与孙权在荆州划分势力范围,苏羽占据荆州北部的南阳、襄阳等地,孙权占据荆州南部的江夏、桂阳等地。两人约定,继续联手,共同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

此时,袁绍的残余势力在袁尚、袁谭的争夺下,已分裂成两派,互相攻伐。苏羽与孙权抓住这个机会,派遣大军进攻冀州、青州等地。袁尚、袁谭各自为战,无法抵挡苏羽、孙权的大军,最终相继战败身亡。袁绍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冀州、青州等地落入苏羽和孙权之手。

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后,天下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羽占据了凉州、并州、关中、荆州北部、冀州、青州等地,势力最为强大;孙权占据了江东、荆州南部等地,实力次之;益州牧刘璋虽仍占据益州,但已成为苏羽的附庸。

建安八年秋,冀州邺城的凉意比往年更甚几分。苏羽身着玄色锦袍,立于相府书房的窗前,目光透过窗棂,落在庭院中那棵早已落叶的古槐上。窗外的风卷起地上的残叶,打着旋儿飘过,恰似如今这动荡不安的天下局势。

“主公,冀州各郡县的户籍清册已整理完毕,共计人口一百二十三万,粮草储备可供大军三年之用。”  谋士郭嘉手持一卷竹简,缓步走了进来,声音恭敬却不失沉稳。

苏羽缓缓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他接过郭嘉手中的竹简,仔细翻阅着,手指在竹简上轻轻滑动。“奉孝,辛苦你了。没想到冀州历经袁氏兄弟的战乱,还有如此深厚的底蕴。”

郭嘉微微躬身,说道:“主公此言差矣。若不是主公运筹帷幄,一举平定冀州,恐怕这冀州早已沦为废墟。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各郡县秩序井然,都是主公的功劳。”

苏羽摆了摆手,目光再次投向窗外,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话虽如此,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孙权在江东根基已稳,又占据荆州南部,实力不容小觑。而且,益州的刘璋虽然表面上臣服于我,但此人胸无大志,又生性多疑,说不定哪天就会倒向孙权。”

郭嘉沉思片刻,说道:“主公所言极是。依属下之见,我们应当先稳固冀州的统治,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同时,派遣使者前往益州,安抚刘璋,防止他与孙权勾结。另外,我们还可以与孙权继续保持联盟关系,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苏羽点了点头,赞同道:“奉孝所言有理。不过,与孙权的联盟只是权宜之计。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将来,我们与孙权之间必有一场决战。”

正在这时,侍卫匆匆走进书房,躬身说道:“主公,江东使者前来拜访,现已在府外等候。”

苏羽和郭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哦?孙权竟然在这个时候派遣使者前来,不知有何用意。”  苏羽沉吟片刻,说道:“奉孝,你随我一同去见江东使者。”

两人来到府外,只见一位身着江东服饰的使者正站在那里,神色恭敬。使者见到苏羽,连忙上前躬身行礼:“江东使者鲁肃,见过苏将军。”

苏羽微微一笑,说道:“子敬先生不必多礼。不知先生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鲁肃直起身,说道:“我家主公听闻苏将军平定冀州,特遣在下前来祝贺。同时,我家主公还有一事相求,希望能与苏将军联姻,以巩固两国的联盟关系。”

苏羽闻言,心中一动。联姻是古代巩固联盟的常用手段,孙权此时提出联姻,显然是想进一步加强与自己的关系。但苏羽也清楚,孙权此举并非完全出于信任,更多的是为了牵制自己。

苏羽看了一眼身旁的郭嘉,郭嘉微微点头,示意可以答应孙权的请求。苏羽心中已有了主意,说道:“子敬先生,联姻之事事关重大,容我考虑几日。待我商议妥当后,再给先生答复。”

鲁肃连忙说道:“苏将军所言极是。在下愿意在此等候苏将军的消息。”

苏羽点了点头,说道:“好。来人,为子敬先生安排住处,好生款待。”

待鲁肃下去后,郭嘉对苏羽说道:“主公,孙权提出联姻,乃是明智之举。我们应当答应他的请求,这样既可以巩固两国的联盟,又可以麻痹孙权,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苏羽赞同道:“奉孝所言甚是。不过,我们也要做好防范措施。孙权此人野心勃勃,绝不会甘心屈居人下。我们与他联姻,只是暂时的妥协。将来,我们一定要做好与孙权决战的准备。”

接下来的几日,苏羽与郭嘉等人反复商议联姻之事,最终决定答应孙权的请求,将自己的妹妹苏凝嫁给孙权的儿子孙登。消息传出后,江东上下一片欢腾,孙权更是亲自写信给苏羽,表达了感谢之情。

然而,苏羽心中清楚,这场联姻只是一场政治交易,双方都各怀鬼胎。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实力才是最可靠的保障。

与此同时,益州成都的刘璋府中,气氛却异常凝重。刘璋坐在大堂之上,脸色阴沉,手中的茶杯在不停地颤抖着。堂下,几位谋士低着头,不敢言语。

“诸位,苏羽平定冀州后,势力日益强大,又与孙权联姻,显然是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我们益州虽然表面上臣服于苏羽,但苏羽此人野心勃勃,恐怕迟早会对我们益州下手。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刘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恐惧和焦虑。

一位名叫张松的谋士抬起头,说道:“主公,依属下之见,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苏羽虽然势力强大,但他刚刚平定冀州,根基尚未稳固。而且,孙权与苏羽联姻,也并非真心实意。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前往江东,与孙权暗中勾结,共同对抗苏羽。”

另一位谋士法正却摇了摇头,说道:“子乔兄此言差矣。孙权此人阴险狡诈,我们与他勾结,无异于与虎谋皮。一旦苏羽得知此事,必然会率先对我们益州下手。到时候,孙权恐怕不会出兵相助。”

张松反驳道:“孝直兄,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坐等着苏羽来吞并我们益州吗?”

法正沉思片刻,说道:“主公,属下认为,我们应当先稳固益州的统治,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冀州,向苏羽表示忠心,迷惑苏羽。另外,我们还可以暗中联络凉州、并州等地的旧部,共同对抗苏羽。”

刘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法正所言有理,但他又担心苏羽会识破自己的计谋。就在这时,一位侍卫匆匆走进大堂,躬身说道:“主公,冀州使者前来拜访,现已在府外等候。”

刘璋和众谋士都吃了一惊。苏羽竟然在这个时候派遣使者前来,难道是察觉到了什么?刘璋定了定神,说道:“快,快请冀州使者进来。”

片刻之后,一位身着冀州服饰的使者走进大堂,躬身说道:“冀州使者陈群,见过刘益州。”

刘璋连忙说道:“长文先生不必多礼。不知先生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陈群直起身,说道:“我家主公听闻刘益州近日身体不适,特遣在下前来探望。同时,我家主公还有一事相告,希望刘益州能够协助我们共同对抗北方的少数民族。”

刘璋心中一动,说道:“北方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的隐患,苏将军此举乃是为国为民。我益州愿意出兵相助,不知苏将军有何具体安排?”

陈群说道:“我家主公希望刘益州能够派遣三万大军,前往并州边境,协助我们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另外,我家主公还希望刘益州能够提供一些粮草和军备,以支持大军的作战。”

刘璋闻言,心中有些犹豫。派遣三万大军前往并州,无疑会削弱益州的兵力。而且,提供粮草和军备也会给益州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如果拒绝苏羽的请求,又恐怕会引起苏羽的不满。

法正看出了刘璋的顾虑,上前一步,说道:“长文先生,我家主公愿意协助苏将军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不过,益州近日遭受旱灾,粮草储备不足,恐怕无法提供太多的粮草和军备。而且,派遣三万大军前往并州,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准备。还请先生回去转告苏将军,容我们几日时间,再给苏将军答复。”

陈群点了点头,说道:“孝直先生所言极是。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先回去等候刘益州的消息。希望刘益州能够尽快做出决定,以免耽误了战机。”

待陈群下去后,刘璋连忙对法正说道:“孝直,你为何要答应苏羽的请求?派遣三万大军前往并州,再加上提供粮草和军备,这无疑会给我们益州带来沉重的负担。”

法正说道:“主公,我们这是缓兵之计。苏羽派遣使者前来,名为让我们协助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实则是想试探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拒绝苏羽的请求,苏羽必然会怀疑我们有二心,说不定会立即对我们益州下手。我们答应苏羽的请求,既可以迷惑苏羽,又可以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在这几日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暗中联络凉州、并州等地的旧部,同时加快扩充军备的速度。”

刘璋闻言,恍然大悟,说道:“孝直所言甚是。还是你考虑得周全。那我们就按照你的计划行事。”

接下来的几日,刘璋一面派遣使者前往冀州,告知苏羽益州愿意出兵相助,一面暗中联络凉州、并州等地的旧部,同时加快扩充军备的速度。然而,刘璋并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苏羽的掌控之中。

冀州相府中,苏羽正与郭嘉、陈群等人商议着益州的事情。陈群将自己在益州的所见所闻详细地汇报给了苏羽。

“主公,刘璋虽然表面上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但我看他神色慌张,显然是心怀鬼胎。而且,我在益州期间,发现益州的军备正在不断扩充,这恐怕是为了应对我们。”  陈群说道。

苏羽点了点头,说道:“长文所言极是。刘璋此人胸无大志,又生性多疑,他肯定不会甘心臣服于我。我们必须做好应对益州叛乱的准备。”

郭嘉说道:“主公,依属下之见,我们可以先派遣一支大军前往并州边境,名义上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实则是暗中监视益州的动向。一旦刘璋有异动,我们就可以立即出兵益州。”


  (https://www.bshulou8.cc/xs/4141/2275394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