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第831章 别太得意了

第831章 别太得意了


苏羽赞同道:“奉孝所言有理。另外,我们还可以派遣使者前往江东,告知孙权我们即将出兵益州的消息,看看孙权的反应。如果孙权愿意出兵相助,我们就可以一举平定益州。如果孙权不愿意出兵相助,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试探他的态度。”

陈群说道:“主公,属下认为,我们还可以利用联姻的机会,进一步麻痹孙权。我们可以邀请孙权的儿子孙登前来冀州,与我的妹妹苏凝完婚。这样一来,孙权就会放松对我们的警惕,我们也可以趁机做好出兵益州的准备。”

苏羽点了点头,说道:“长文所言甚是。就按照你们的计划行事。”

很快,苏羽派遣大军前往并州边境的消息传到了江东。孙权得知后,心中有些不安。他知道,苏羽此举名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实则是想暗中监视益州的动向,一旦刘璋有异动,苏羽就会立即出兵益州。如果苏羽平定了益州,那么他的势力将会更加强大,到时候自己就更加难以与之抗衡了。

孙权召集众谋士商议对策。鲁肃说道:“主公,依属下之见,我们应当出兵相助苏羽平定益州。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巩固与苏羽的联盟关系,又可以在平定益州后,分得一杯羹。”

周瑜却摇了摇头,说道:“子敬兄此言差矣。苏羽此人野心勃勃,他平定益州后,必然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到时候,他恐怕会转过头来对付我们江东。我们不能助纣为虐。”

孙权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鲁肃和周瑜所言都有道理。如果出兵相助苏羽,虽然可以巩固联盟关系,但也会让苏羽的势力更加强大;如果不出兵相助,又恐怕会引起苏羽的不满,破坏两国的联盟关系。

就在孙权犹豫不决的时候,苏羽派遣的使者来到了江东,邀请孙登前往冀州与苏凝完婚。孙权心中一动,说道:“苏羽邀请登儿前往冀州完婚,这无疑是想进一步麻痹我们。我们不如将计就计,派遣登儿前往冀州,暗中监视苏羽的动向。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与苏羽进一步搞好关系,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众谋士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孙权派遣孙登前往冀州,与苏凝完婚。同时,孙权还暗中派遣了一支大军,驻扎在荆州南部边境,密切关注着益州和冀州的动向。

孙登来到冀州后,苏羽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上,苏羽与孙登相谈甚欢,气氛十分融洽。然而,在这融洽的气氛背后,却隐藏着一丝杀机。苏羽知道,孙登此次前来冀州,不仅仅是为了完婚,更是为了监视自己的动向。但苏羽并不在意,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一定能够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婚礼结束后,苏羽派遣使者前往益州,告知刘璋大军已经准备就绪,希望刘璋能够尽快派遣三万大军前往并州边境。刘璋得知后,心中更加焦虑。他知道,苏羽已经做好了出兵益州的准备,自己如果再不采取行动,恐怕就会沦为苏羽的阶下囚。

刘璋召集众谋士商议对策。张松说道:“主公,事到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不如立即起兵反叛,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江东,请求孙权出兵相助。只要孙权出兵相助,我们就一定能够击败苏羽。”

法正却摇了摇头,说道:“子乔兄,我们现在起兵反叛,时机尚未成熟。我们的军备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而且凉州、并州等地的旧部也还没有联络妥当。如果我们现在起兵反叛,恐怕很难抵挡苏羽的大军。依属下之见,我们应当继续拖延时间,等到军备准备就绪,凉州、并州等地的旧部也联络妥当后,再起兵反叛。”

刘璋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法正所言有理,但他又担心苏羽会识破自己的计谋。就在这时,一位侍卫匆匆走进大堂,躬身说道:“主公,冀州大军已经抵达并州边境,并且开始向益州边境移动。”

刘璋闻言,大惊失色,说道:“什么?苏羽竟然已经开始向益州边境移动了。看来,苏羽已经识破了我们的计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法正说道:“主公,事到如今,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拖延了。我们不如立即起兵反叛,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江东,请求孙权出兵相助。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到孙权出兵相助,就一定能够击败苏羽。”

刘璋点了点头,说道:“好,就按照你的计划行事。来人,立即召集大军,准备起兵反叛。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江东,请求孙权出兵相助。”

很快,刘璋起兵反叛的消息传到了冀州。苏羽得知后,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说道:“刘璋果然还是忍不住了。奉孝,长文,我们该出兵益州了。”

郭嘉和陈群齐声说道:“主公英明。”

苏羽立即召集大军,任命郭嘉为军师,陈群为副将,率领十万大军前往益州。同时,苏羽还派遣使者前往江东,告知孙权刘璋起兵反叛的消息,希望孙权能够出兵相助。

孙权得知刘璋起兵反叛的消息后,心中十分矛盾。他知道,如果出兵相助苏羽平定益州,那么苏羽的势力将会更加强大,到时候自己就更加难以与之抗衡了;如果不出兵相助,又恐怕会引起苏羽的不满,破坏两国的联盟关系。

孙权召集众谋士商议对策。鲁肃说道:“主公,依属下之见,我们应当出兵相助苏羽平定益州。虽然苏羽的势力会因此更加强大,但我们也可以在平定益州后,分得一杯羹。而且,我们与苏羽联姻不久,如果不出兵相助,恐怕会引起苏羽的不满,破坏两国的联盟关系。”

周瑜却摇了摇头,说道:“子敬兄,我们不能出兵相助苏羽。苏羽平定益州后,必然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到时候,他恐怕会转过头来对付我们江东。我们不如坐山观虎斗,等到苏羽和刘璋两败俱伤后,再出兵收拾残局。”

孙权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鲁肃和周瑜所言都有道理。经过反复权衡,孙权最终决定出兵相助苏羽平定益州。他任命周瑜为大将,鲁肃为副将,率领五万大军前往益州,协助苏羽平定叛乱。

建安八年冬,苏羽率领十万大军抵达益州边境。刘璋得知后,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前往抵御。两军在益州边境的葭萌关相遇,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苏羽立于阵前,看着对面的刘璋大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知道,刘璋的大军虽然数量不少,但都是些乌合之众,根本无法与自己的大军相抗衡。

苏羽大声喊道:“刘璋,你身为益州牧,不思报效国家,反而起兵反叛,实属罪大恶极。今日,我率领大军前来,就是要平定你的叛乱,还益州百姓一个太平。如果你现在投降,我还可以饶你一命。”

刘璋立于阵前,脸色铁青,大声喊道:“苏羽,你狼子野心,妄图吞并益州。我益州军民绝不会屈服于你。今日,我就要与你决一死战,让你知道我益州军民的厉害。”

说完,刘璋大手一挥,命令大军发起进攻。苏羽见状,也命令大军发起反击。两军很快就厮杀在一起,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震天动地。

苏羽的大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很快就占据了上风。刘璋的大军节节败退,死伤惨重。刘璋见状,心中十分焦急,连忙命令大军撤退。

夕阳如血,染红了绵竹关前的旷野。刘璋勒住胯下躁动的战马,望着身后溃散的大军,一口鲜血险些从嘴角溢出。方才战场上的喊杀声仍在耳畔回荡,苏羽大军的玄甲长枪如同死神的镰刀,将他引以为傲的益州军切割得七零八落。短短一个时辰,三万大军折损过半,那些跟随他多年的老兵,此刻要么倒在血泊中,要么拖着伤躯在荒野中奔逃,往日的威风荡然无存。

“主公,快撤进绵竹关!苏羽的骑兵已经追上来了!”  牙将吴兰手持断剑,浑身浴血地冲到刘璋马前,声音里满是急切。他身后,数十名亲卫正拼死抵挡着追兵,玄甲骑兵的马蹄声如同惊雷,越来越近。

刘璋猛地回过神,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恐惧。他用力一夹马腹,朝着前方的绵竹关疾驰而去。绵竹关是成都以北的最后一道屏障,若是此关失守,成都便无险可守。可此刻,他看着身边稀稀拉拉的残兵,心中第一次生出了绝望之感。

苏羽立马于战场中央,玄色战袍上溅满了鲜血,手中的虎头湛金枪斜指地面,枪尖滴落的血珠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他看着刘璋溃逃的背影,嘴角的冷笑更甚。“传令下去,曹仁率五千骑兵追击,务必将刘璋困在绵竹关内,不得让他退回成都!”

“末将领命!”  曹仁高声应道,翻身上马,率领五千玄甲骑兵如同黑色洪流般朝着绵竹关方向奔去。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硝烟的味道。

苏羽则率领主力大军缓缓跟进,他并没有急于进攻绵竹关。绵竹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是强行进攻,只会徒增伤亡。他深知,刘璋此刻已是惊弓之鸟,只要将他困在关内,切断粮草补给,不出半月,绵竹关便会不攻自破。

与此同时,绵竹关城内,刘璋正召集手下众将议事。议事厅内气氛凝重,众将一个个垂头丧气,无人敢言语。刘璋坐在主位上,脸色铁青,手中的茶杯被他捏得咯咯作响。

“诸位,苏羽小儿欺人太甚!如今他率大军围困绵竹关,截断我军退路,你们可有何对策?”  刘璋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显然是被连日的战事与焦虑折磨得不轻。

偏将张任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苏羽大军势大,硬拼恐难取胜。不如我们派人向汉中张鲁求援,张鲁与苏羽素有仇怨,若是他能出兵相助,两面夹击,定能解绵竹关之围。”

刘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张鲁占据汉中,与益州接壤,多年来一直与他明争暗斗。可如今,唇亡齿寒,若是益州被苏羽攻占,张鲁也难逃厄运。他连忙说道:“好!那就烦请张将军亲自前往汉中,务必说服张鲁出兵。”

“末将遵命!”  张任躬身应道,随即转身离去,准备连夜前往汉中求援。

可就在此时,另一名将领严颜却站了出来,皱眉道:“主公,张鲁此人野心勃勃,向来唯利是图。如今我军形势危急,他未必会真心相助,若是他趁机狮子大开口,或是坐山观虎斗,我等该如何是好?”

严颜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刘璋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他沉默片刻,叹了口气道:“事到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若是张鲁不肯出兵,那我们便坚守绵竹关,等待成都的援军。”

严颜摇了摇头,苦笑道:“主公,成都城内兵力空虚,根本无兵可派。而且苏羽早已料到我等会向成都求援,恐怕早已在通往成都的路上设下了埋伏。”

刘璋闻言,身子一震,瘫坐在椅子上。他看着厅内众将,心中充满了悔恨。当初,他不听谋士黄权的劝告,执意起兵反叛,如今落得这般境地,不仅自己身陷险境,更是连累了益州的百姓。

议事厅内再次陷入沉寂,只有窗外的风声呼啸而过,如同鬼哭狼嚎,让人不寒而栗。

夜色深沉,张任率领数十名精锐亲卫,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绵竹关,朝着汉中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苏羽大军的巡逻队,不敢有丝毫懈怠。

经过两日的日夜兼程,张任终于抵达了汉中的治所南郑。他没有丝毫停留,直接前往张鲁的府邸求见。

张鲁得知张任前来,心中十分疑惑。他与刘璋素来不和,如今刘璋被苏羽围困,张任突然前来,想必是来求援的。张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吩咐手下将张任带到议事厅。

议事厅内,张鲁端坐在主位上,眼神轻蔑地看着张任。“张将军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莫非是刘璋那老东西走投无路,想要求我相助?”

张任心中虽有不满,但此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躬身抱拳道:“张公,如今苏羽狼子野心,率领大军入侵益州,绵竹关已被围困多日。若是益州落入苏羽之手,下一步他必定会攻打汉中。唇亡齿寒,还望张公以大局为重,出兵相助,共退苏羽大军。”

张鲁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唇亡齿寒?刘璋当初与我争夺巴郡之地时,怎么没想过唇亡齿寒?如今他身陷险境,倒想起我来了?”

张任脸色一红,连忙说道:“张公,过去的恩怨暂且不论。如今苏羽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只要张公肯出兵相助,待击退苏羽后,刘璋主公愿意将巴郡三县割让给汉中,以表谢意。”

张鲁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之色。巴郡三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若是能得到这三县,汉中的实力必将大增。他沉吟片刻,说道:“割让巴郡三县?此事可当真?”

“绝无虚言!只要张公肯出兵,我家主公愿意立下盟约,永不反悔。”  张任连忙说道,生怕张鲁会拒绝。

张鲁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主意。他说道:“好!我可以出兵相助。不过,我汉中大军也需准备时日,你且在南郑等候,待我集齐兵马,便与你一同前往绵竹关。”

张任心中大喜,连忙躬身道谢。“多谢张公!张公大恩,我家主公定不会忘记。”

可张任不知道的是,张鲁心中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盘。他根本就没打算真心帮助刘璋,而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坐收渔翁之利。若是苏羽与刘璋两败俱伤,他便可以趁机出兵,夺取益州与汉中之间的大片土地;若是苏羽大军势不可挡,他便会立即撤军,保全汉中的实力,甚至还能从刘璋那里得到巴郡三县的好处。

在张任留在南郑等候的日子里,张鲁表面上积极筹备兵马,实则一直在暗中观察着绵竹关的战局。他派出探子,源源不断地将前线的消息传回南郑,等待着最佳的出手时机。

而此时的绵竹关,形势已经越来越危急。曹仁率领的骑兵日夜不停地袭扰关隘,切断了绵竹关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关内的粮草日益减少,士兵们的士气也越来越低落。许多士兵因为饥饿与恐惧,纷纷逃离了绵竹关,投靠了苏羽大军。

刘璋看着关内的惨状,心中焦虑不已。他每日都站在城楼上,期盼着张任能早日带着张鲁的援军归来。可日复一日,始终不见援军的踪影,他心中的希望也一点点被磨灭。

苏羽大军围困绵竹关已有十日之久。这十日来,他并没有发起过一次进攻,只是下令士兵们每日在关前叫阵,消耗城内守军的士气。同时,他还派人四处散布谣言,说张鲁已经与他达成协议,不仅不会出兵相助刘璋,反而会与他一同攻打益州。

这些谣言如同瘟疫般在绵竹关城内传播开来,士兵们本就低落的士气变得更加沮丧。许多将领也开始对张鲁的援军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人私下里商议着向苏羽投降。

苏羽坐在中军大帐内,听着手下传来的消息,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来,时机已经成熟了。”  他对着身边的谋士郭嘉说道。

郭嘉手持羽扇,微笑着点头道:“主公妙计。刘璋如今已是众叛亲离,绵竹关城内人心惶惶。只要我们再添一把火,定能一举攻破绵竹关。”

“哦?奉孝有何妙计?”  苏羽问道。

郭嘉说道:“据探子回报,刘璋手下的将领杨怀、高沛二人早已对刘璋不满,暗中多次与我军接触,愿意作为内应,打开绵竹关城门。今夜三更,便是他们约定的时间。”

苏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好!真是天助我也!传令下去,今夜三更,全军将士做好准备,待城门打开,便一举攻入绵竹关,生擒刘璋!”

“主公英明!”  郭嘉躬身应道。

夜幕再次降临,绵竹关城内一片死寂。守军们大多因为饥饿与疲惫,蜷缩在城墙角落里昏昏欲睡。只有少数哨兵强打精神,警惕地观察着城外的动静。

杨怀与高沛二人各自率领着一队亲信士兵,来到了绵竹关的东门。他们借口巡查防务,将守门的士兵支开,然后悄悄地来到城门后面,准备打开城门。

“杨将军,你确定苏羽的大军会准时前来吗?若是此事败露,我们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高沛看着身边的杨怀,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杨怀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放心吧,苏羽此人言出必行。只要我们打开城门,他定会兑现承诺,保我们荣华富贵。而且,刘璋昏庸无能,跟着他迟早也是死路一条,不如早做打算。”

高沛点了点头,不再犹豫。两人合力转动城门上的绞盘,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

就在城门打开的瞬间,城外突然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苏羽率领着大军,如同潮水般涌入绵竹关。玄甲骑兵冲在最前面,手中的长枪如同死神的镰刀,将城门口的守军斩杀殆尽。

城内的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惊慌失措,纷纷四散奔逃。杨怀与高沛则率领着亲信士兵,在前面带路,引导苏羽大军朝着刘璋的府邸杀去。

刘璋正坐在府邸内唉声叹气,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喊杀声,心中一惊。他连忙站起身,冲出府邸,想要查看情况。可刚到门口,就看到苏羽率领着大军朝着府邸杀来,杨怀与高沛二人则跟在苏羽身边,神色得意。


  (https://www.bshulou8.cc/xs/4141/2269276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