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0章 明嘉靖 青花鱼藻纹《蜀道难》诗文盘
贾老板看到瓷盘支架的瞬间,脸上原本堆积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惊讶,他愣了一下,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后连忙拿起支架,放在手中仔细地端详起来。
“认识,当然认识,这东西我怎么可能不认识呢!”
“这不就是原先我店里卖的那个吗?”贾老板拿着证物袋,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声音也有些颤抖,“方队,这支架……这支架怎么会在这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老板,其他的事情你暂时就不用管了,安心配合我们调查就好,”方大海用手指轻轻地敲了敲证物袋,发出了“咚咚”的声响,语气严肃地说道,“我现在需要你仔细回忆一下,这支架你是单独卖出去的,还是连同支架上面的东西,也就是那个瓷盘,一起卖出去的?”
“不是单独卖的,肯定不是单独卖的!”贾老板连忙将证物袋重新放回桌面上,拿起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根烟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将烟头狠狠地按在烟灰缸里,似乎想要借此来稳定自己的情绪。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具体时间我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当时是一位顾客,在我这里买走了一件品相上好的瓷盘,这个支架是配套的,就跟着瓷盘一起送出去了。”
“方队,你说这事儿巧不巧啊,真是无巧不成书!”说着,贾老板笑了一下。
“就在刚才,陈老板那两个小兄弟还来我店里串门儿,说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字画可以收,闲聊的时候,他们还无意中提起了这件瓷盘的事情呢!”贾老板说完,脸上露出了一种难以捉摸的表情,似乎想要暗示些什么。
方大海听着贾老板的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向前探了探身子,仿佛要将贾老板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捕捉到,“贾老板,这话可就说到关键处了,麻烦您再仔细回忆回忆,这只瓷盘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现在的价值又是如何评估的?还有,最重要的,当年是谁慧眼识珠,将它从您这里买走的?”
贾老板听着方大海一连串的问题,微微眯起眼睛,仿佛时光倒流,思绪回到了几年前的那个下午,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一幅古色古香的画面浮现在眼前,那是一只明嘉靖年间的青花鱼藻纹瓷盘,盘身绘制着栩栩如生的游鱼水藻,灵动自然,而盘心则以流畅飘逸的青花笔触,书写着李白的《蜀道难》,字里行间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气势,这只瓷盘正是自己多年前偶然所得,当时还觉得自己捡了个大漏。
明嘉靖 青花鱼藻纹《蜀道难》诗文盘
“要说这事儿啊,那可真是有些年头了,大概得有四五年了吧,”贾老板缓缓说道,同时懊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声音中充满了懊悔,“当时我以两万块的价格,就把这盘子给卖了出去,现在想想,真是亏大了!”
“唉,说起来也是我当时眼拙,”贾老板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惋惜,“那时候的嘉靖青花瓷盘,市场认可度并不高,价格也就值个万把块钱,能卖到两万,我已经觉得是撞大运了。”
“谁能想到啊,”贾老板苦笑着摇了摇头,无法相信现在的古董行情一般,“短短几年时间,这玩意儿竟然身价暴涨,现在市场上,没有个小百万,想都不要想!”
贾老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要将所有的遗憾都吐出来,“那时候我对瓷器的了解,只能算是略懂皮毛,根本没有现在的认知水平。要是放在现在,我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地把它卖掉。”
“说起来,还得感谢陈老板啊,”贾老板转过头,笑着看了看方大海,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这两年,陈老板教了我很多关于瓷器方面的知识,让我对瓷器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毫不夸张地说,陈老板就是我的伯乐,我的贵人啊!”
“说起陈老板,那可真是没得说,”贾老板滔滔不绝地称赞道,“要不是这几年陈老板一直带着我,指点我,我恐怕很难在北三省的古董圈子里站稳脚跟,更别说赚到钱了,他真是我的大恩人啊!”
“陈老板的眼光,那叫一个毒辣,他对古董的鉴赏能力,那可是行内公认的,没有人不服气,他总是能一眼就看出古董的真伪和价值,跟着他,我真是学到了太多太多。”
“而且,陈老板这个人,非常讲义气,对朋友特别仗义,只要你有困难,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在古董圈里,大家都非常敬佩他的人品,能和他成为朋友,真的是我的荣幸。”
“在他的帮助下,我的古董店生意越来越好,也认识了很多古董圈里的朋友。现在,我在北三省的古董圈里,也算是有了一席之地,这一切,都离不开陈老板的帮助。”
“所以说,陈老板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朋友,更是我的恩师,我的贵人,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永远都感激他。”
贾老板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似乎要把对陈阳的感激之情全部表达出来,他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陈阳的敬佩
“先别说这个老板,”方大海突然抬起手,打断了贾老板正在兴奋地讲述陈老板如何指点他的话。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从随身的黑色公文包里,掏出了那张被他保护得很好的照片,“你先看看这个,看看是不是你说的那件瓷盘?”
方大海将照片轻轻放在茶几上,推向贾老板,“另外,这件事对我们的案子很重要,你一定要帮我好好回忆一下,当年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你这里买走了这件瓷盘?”
“如果你一时想不起那个人的具体身份,”方大海的声音变得更加严肃,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那你就尽量回忆一下他的大概样子,比如年龄、身高、长相特征,或者说话的口音,甚至是穿着打扮,任何你能想起来的细节都可以,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信息,对我们来说都可能是重要的线索。”
贾老板听到方大海这么认真的语气,也收起了刚才的笑容,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伸手接过那张照片,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可是看了几秒钟后,他突然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方队,这是怎么回事?这照片上拍的不是人吗?我怎么没看到什么瓷盘?”
方大海见贾老板这副表情,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他赶紧伸出手,用手指轻轻地指向照片的边缘位置,耐心地说道:“老板,你仔细看这里,照片的边缘部分,那个人的旁边。”
这时候贾老板才恍然大悟,顺着方大海手指的方向,仔细地观察起照片边缘的那个模糊的物体,他将照片拿得更近一些,几乎贴到了自己的眼前,眯着眼睛仔细地辨认着照片上那个模糊不清的轮廓。
过了好一会儿,贾老板才慢慢地点了点头,但表情却显得有些犹豫,“方队,说实话,您这张照片确实太模糊了,而且拍摄角度也不是很好。”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虽然因为照片质量的问题,我不敢百分之百确定这个东西的真伪,但是从外形轮廓和花纹图案来看,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您,这个瓷盘跟我当年卖出去的那件确实是一模一样的。”
“不过,”贾老板的语气变得有些复杂,他皱着眉头继续说道,“我当年卖出去的那件瓷盘,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绝对是货真价实的明嘉靖年间真品,这个...”
贾老板说着,有些为难地摇了摇头,将照片重新递给了方大海,“仅凭一张照片,我真的不敢下结论。”
方大海接过照片,完全明白贾老板话里的潜台词是什么意思,陈阳跟自己也说过,他深知他们这些古董老板的行业规矩和谨慎态度,他们绝对不会仅仅通过一张照片就轻易判断一件古董的真假。
因为照片可能会有角度问题、光线问题、清晰度问题等等,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判断,只有真正将东西拿到手上,通过触摸、观察、甚至是用专业工具检测,才能做出准确的真伪判断。
所以,方大海理解地摆了摆手,“老板,我明白你的意思,东西的真伪问题我们先放在一边不讨论。”
“现在最关键的是,你能不能帮我回忆一下,当年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你这里买走了这件瓷盘?这对我们的案子非常重要。”
贾老板听了方大海的话,拿起桌上的茶杯,慢慢地喝了一口茶水,似乎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然后放下茶杯,有些歉意地说道:“方队,说起来可能让您失望,这个买瓷盘的人,在他来我店里买东西的时候,我确实并不认识他,当时我只是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顾客来对待。”
“不过,”贾老板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他重新拿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握在手中,“大概是在三年前的时候,我参加了一场古董圈的宴会,就是那种业内人士聚在一起交流的聚会,在那次宴会上,我偶然间见过这个人。”
贾老板说着,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茶杯重新放回到茶几上,“当时我觉得这个人看起来有些眼熟,后来经过别人介绍,我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别人告诉我,”贾老板的声音压低了一些,似乎是在透露什么秘密,“他就是鹤城那边非常有名的双祥经贸公司的老总,这个人叫隋海龙!”
“而且据我了解到的情况,”贾老板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声音也变得更加小心,“听说在经济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个隋海龙是靠着走私生意起家发财的!”
(https://www.bshulou8.cc/xs/13402/2225487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