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506章 皇帝也有苦衷

第506章 皇帝也有苦衷


柴胡的叹息在静谧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沉重。

他浑浊的双眼望向窗外,仿佛穿透了时光,看到那些不愿回首的过往。

两人没有就这个问题再聊下去,他们已经心知肚明。

而王清晨的心已经沉了下去。

好容易来趟南市,王清晨带着小家伙逛了一遍,给家人买了一些礼物便回府了。

这些日子王清晨也相当疲惫,回去的第一时间,他便上了折子。

目的只有两个,其一就是让段柳接手河工后续,其二就是让李岷接手原武县赈灾事宜。

至于结果如何,王清晨尚不得知,而张敬之自从回了京师之后便再无音讯。

“你是说陛下还要继续任用张敬之?”因为担心自家妹妹回府有什么急事,所以下午王清晨去了东宫,却在东宫见到了梁朝。

自从梁朝监国以来,倒是不常见他回东宫,多数时候他都在紫微宫住着。

“皇爷爷也有苦衷,上任户部侍郎自戕,现在不过月余再废一位户部侍郎,那户部的天就要变了!”

王清晨明白了,梁朝是特地来安抚他的,不希望他把事情闹大。

户部如果短时间内两位侍郎出现问题,那尚书的问题就不能不追究。

如果户部一位尚书,两位侍郎都出现问题,那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信何在!

“那就任由他胡作非为?”王清晨以前不理解政治,现在开始理解了。

“自然不会如此,后续皇爷爷会将其遣调,但不是现在!”梁朝说道。

论政治,梁朝已经比王清晨合格了。

“那其背后之人?”

问出这话,王清晨已经觉得自己太不成熟了,但是他就是想问。

梁朝端起茶盏清饮一口,没着急开口。

“都跑不掉的!”

这是梁朝自己的承诺,王清晨听出来了。

送自家兄长离开,王清晚目露担忧。

她清楚知道自家兄长再没有以前快乐了。

或许是一场简单的政治交换,王清晨离开东宫之后,关于他的折子很快便被批复了。

李岷成为代理县令主持赈灾事宜,原武县三年之内赋税全免,段柳主持河工事,一切看上去皆大欢喜。

回到府中,王清晨并未将朝中的波澜告知家人。

而王家人则聚集在前厅对着一盘金银爱不释手。

“夫君,这就是你带人铸的金元?这也太精美了!这就是先帝吗?长得和陛下很是相像啊!”

源冰见过不少次景佑帝,但却没见过先帝,能从一个侧颜就能认出先帝,着实不易。

“这是陛下的赏赐到了?”

王清晨看着一盘子整齐码放绽放着灿灿金光的金元说道。

“嗯,你去东宫的时候,冯公公送来的!”王母更是看花了眼,瞬间觉得自家儿子孝敬自己的金叶子不香了。

“儿子,你能不能将家里的金银都铸成这些!”

金币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了,王母连摸一下都舍不得。

“娘,那是朝廷的铸币坊,要是私用了成什么样子?”王清晨说道。

而且现在金银币还没有发行,民间还没有正式流通,也不宜大规模流铸。

而且精铸监的产量也跟不上!

“这要是拿出去,可太有牌面了”王父也跟着凑热闹。

“这可不舍得花,家里的散碎银子还多着呢!先紧着那个花”王母宝贝似的瞪了王父一眼。

“我就是那么一说!”

……

简单两日假期过后,王清晨便安稳地回了工部上班。

今年整体偏旱,汛情并不算严重,各地方大致都能处理,需要工部出动的情况很少。

王清晨很快便被繁忙占据,再没有心思顾念原武县之事。

六月末

原武县掘堤案与盗仓案终于有了进展,上百位刑犯被正式定罪押入刑部大牢。

其中汴州一道落马官员三十二人,死刑一十七人,流放一十二,余者罢官充军。

漕帮帮众被杀不计。

单押入刑部大牢者便有八十三人,全部秋后问斩。

河道转运一系官员全部接受审查,运河上下粮仓全部接受查验。

而这不是一日一天便能有结果的,只能说这件事才是刚刚开始。

时间不知不觉便进入七月

他爹娘实在闲不住,忙着去京郊山庄里帮着收绿豆。

而小家伙也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还是景佑帝亲自提考,陪皇子们读书就是有这么多惊喜,所以小家伙每晚必用功。

而王清晨这段时间则总是忙着在巩固鼓捣新鲜玩意。

“还是不行吗?”王清晨对着工部的工匠说道。

“回大人,行倒是行,但还是不够透亮”

两人说的自然便是玻璃,其实大朔本就有琉璃,只是制作不易,且精品很少,这才引不起重视。

王清晨参观了工坊之后便投入了不少银子,精研工艺。

但是效果还是差强人意,不过已经能够制作成块的玻璃,除了透亮度不是那么完美。

“气泡呢?解决了吗?”

王清晨前世也不是搞科研的,提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只能砸银子,有投入才有产出。

“这种平整度高的已经能够做到没有气泡了,但是……”那工匠有些不好意思了,每天好吃好喝招待着,却做不出让人满意的东西,让人感觉羞愧。

“没事,再接再厉!”看着眼前这些裁剪完整的透明绿色玻璃,王清晨总得给科研经费找个买主才是。

显然,皇室就是个不错的买主。

……

“福公公,您瞧瞧这都是工部的新产品,上好的琉璃,合该用在大明宫上!

这要是替换掉棂纱(窗户纸),既不透风,又能亮堂堂的,皇宫里要是都换上这个,那才是富丽堂皇!”

以王清晨的面子请来陛下的贴身内侍也不是什么难事,福公公摸着以绿色玻璃做窗户的门窗,简直爱不释手。

“再过几日就是七月初七,届时陛下肯定要宴饮群臣,到时候肯定高兴!”王清晨循循善诱。

“这,会不会太过奢靡?”福公公有些犹豫。

一块完整的琉璃那都是天价,这要是换上了,御史还不得把他喷烂了。

“公公放心,工部已经将这些琉璃的价格打下来了!一块只要一枚银币!”王清晨诱惑道。

“哦?这倒是可以考虑!”

如今陛下的内帑充足,王清晨想当第一个薅羊毛的人。

他要的就是一个带头作用,大明宫换上了,紫微宫不得换上?东宫不得换上?怡妃娘娘的椒风殿不得换上?

这一下子银元不就开始流动了吗?

这也是他得目的所在,银元流入市场才是正途,而不是囤积在皇宫地窖之中。

要不然他前期做的这么多准备不都打水漂了吗?

“不过这个价格还是得再商量商量!”福公公过惯了精打细算的日子。


  (https://www.bshulou8.cc/xs/923324/2252204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