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浪漫的事
(无脑虚构!无脑虚构!通通无脑虚构!求洋柿子和各位看官不要代入!!!)
距离迎来乙亥猪年还剩那么十来天,艾重华终于收到了洪挡和抗联前辈们的回信。
洪挡和抗联的接收物资方案,做得像模像样。
艾重华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洪挡有一支队伍在外面抗窝,并没有参与大拉练,
她原以为国人多多少少都秉着有便宜捡,就不会轻易放过的心理,怎么着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去联系到她要点东西。
结果除了洪挡和抗联,她没想到就薯陵军找到了抗联联系上她,而木圭军和yue军是直接把自己的方案和请求登报。
“啧啧,怎么回事?就这几个,其他的呢?有好处都不想要,还是不稀罕我那三瓜两枣?”
想不明白,她也懒得想,总不好巴巴地上门跟人家说,我准备了你的东西,你怎么不出声。
“好吧,给这五个地方的前辈送点年礼去。”
在送年礼之前,艾重华以玄女的名义写了一篇文章。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去了报社投完稿后,回到空间,暮色降临,她用过晚饭,“出发,送年礼。”
第二天清晨,红日高照,是个好日子
薯陵军第二十军驻地,向军长办公室
章师长接到信第一时间就上报了:“军长,抗联发电报来,他们已经收到了物资,那些志士准备送物资来我们薯陵。我们要不要再布置一下,再挑挑帮忙接收物资的人手。”
向军长背着手站在窗口遥望远方,淡然道:“从某人让我们自己去讨粮开始,人家在我们这里的眼睛就又多了,你以为能瞒得过他,没准物资到哪个地界了,人家比我们还先知道。该来的总会来,看看他们到时又要搞出什么由头来。”
入夜,深冬冷寒,大多数人早已安睡。
继洪挡,抗联收到物资后,今晚木圭军,薯陵军,yue军也先后接到准备收物资的电报。
第一次收到物资的薯陵军,yue军,木圭军都喜出望外。
他们已经从前人那里知道义士送物资时的作风了,对没见到送物资的人虽然有点失落但也不意外,等他们兴冲冲赶到接收地点。
都被眼前堆成山的物资惊讶到了,也被装物资的包装惊讶到了。
后世什么东西都讲究包装,艾重华就想着也简单装饰一番,显得好看又有情怀,而且她想要向世人宣扬传承我们花夏优秀的历史文化。
反正法器可以帮忙,她设计了底稿,其它的制作打包和图案呈现,自有法器帮她完成。
每个队伍的物资都是用藤箱,竹箱,竹筒,葫芦,竹箬来装,说得好听点就是非常有花夏特色。
实际上,是她觉得那些布用来做衣裳多好,用来做布袋麻袋她有点不舍得。
空间里的藤蔓,竹子和葫芦取之不尽,刚好物尽其用。
薯陵军
竹箱正面是一句醒目的标语“众志成城,共护花夏”后面缀了一个【花夏】繁体篆书的印章。
配了一幅以连绵险峻山峡为屏障的图案,山体线条刚硬如铁壁,象征不可攻破的防线。
除了山峡,还有雄狮鬃毛如火焰升腾,足踏翻涌浪涛,狮爪托举稻穗成盾形,稻穗沉甸饱满,寓意后方丰饶支撑前线; 浪花中隐现紧握的拳头纹样等图样。
竹筒竖着刻了标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的是同根生长的连理竹,竹节处伸出稻穗交织成环,寓意是血脉相连。
竹根处用了两尾锦鲤首尾相衔,形成太极回旋。
葫芦上的标语是“共赴国难,风雨同舟”,腰身是多艘战船并行乘风破浪,船帆以稻穗纹编织,船头刻狮首徽记,底部水纹交织成藤蔓,意为军民合力。
盖子上刻了一头正目光炯炯凝视前方的狮子侧影。
………
木圭军
竹箱上是“逐寇安邦,好运常在”,………
粗壮的楠竹竹筒刻了“抗窝即英雄,族谱为你单开”。………
葫芦的腰身上书“赤心承志抗窝瓜,清明头香献英雄”,………
住箬被叠成了方形,不知道里面包裹着什么,上面也有标语:“一人抗窝,全家光荣”。
yue军
………(未尽的图案和标语设计,大家自由发挥想象吧,不啰嗦了,凑字数也凑得够多了)
艾重华尽量给每支队伍的设计,都不一样,同一支队伍物资包装的标语,也尽量多样化。
所有图案都是水墨丹青绘制或者刻画,统一融入了花夏非常有代表性的名山大川、雄狮,稻穗,锦鲤等物件。
她甚至想把每次物资的包装,都搞成一个单独的系列,全部用本土元素。
艾重华甚至搞了一点点防伪标识,她给这些包装都刻上了花文序号,除了正面隶书样式的“花夏”,背面还有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印章。
我们花夏几千年历史,光是字体就有很多种。
从甲骨文的古朴神秘,到金文的厚重庄严,再往后还延伸出小篆的规整、隶书的波磔、楷书的端庄……尽显我们源远流长的文明。
她打算正面的【花夏】篆书印章体固定不变,背面的【花夏】就每次都用不同字体书写。
这次用的是甲骨文样式,但是下次她就想用隶书,再后面就是行书……
艾重华认为用不同字体书写“花夏”两个字,是非常浪漫的一件事,不管时间如何变迁,不管字体如何演变,“花夏”二字在花国人心中的情感不会变。
如果这些东西能保存下来,日后的人看到上面不同字体的“花夏”,大家可能会联想到字体盛行的时代,不知不觉就加深了对“花夏”的情感连接,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薯陵军第二十军
向军长打着手电筒,招呼着同僚一起上前查看,不看不要紧,一看大家眼眶就湿润了,眼泪不住往外冒。
他粗糙的大手抚过眼前这些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东西的,黄皮圆葫芦。
这些葫芦有婴儿胳膊高,腰系麻绳。上面刻着“同出花夏是胞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
这个薯地的汉子,嗓门原是亮堂的,此刻却像被灶膛里的浓烟呛过,沙哑得厉害:“……再搞干自己兄弟那套,真的不是人干事!”
他悄然朝身旁的邓参谋长,使了个眼神又微微点了点头。
邓参谋长自是意会了,这是要按照之前商议好的去行事,他心领神会地悄悄离开。
这边有那认字的战士帮着告诉大家上面写的什么,战士们听了触动很大。
旁边挎着大刀的老兵把竹筒转了个圈,瞅着那逆浪的锦鲤,忽然往地上啐了口:“要得!逐寇安邦!老辈子来到军中,不就是为了这个?”
yang城,yue军
唐济琛军长已经看过了物资里附的信件,也是被深深地触动了,他召开了全军大会。
等战士们都站好了,他先读了那封信。
然后,他指着满地的物资,手背狠狠抹了把脸,露出被风沙刻出沟壑的脸:“各位听到未,睇到未?尼滴字,画,都系话比我地听——我地嘅背后,系一整个花夏!我地要努力打败滴个鬼佬。”
山水市,木圭军
林德礼和战士们一边清点整理物资一边念上面的标语,他看了一圈战士们,提高了嗓门,嗓音里带着股子狠劲:
“今天这物资,咱一口都不能浪费!吃饱了,喝足了,早日就把那帮狗东西赶出去——让它们也瞧瞧,咱花国人的骨头硬不硬?”
话音刚落,就见那瘦小精气神却高昂的小兵啪地站直了,“长官说得对!我们木圭军就是拼了命,也得护着这‘山河无恙’!那是护着我们身后的父母家人啊!”
再说了,清明头香和族谱单开一页,谁能不心动?
那边,向军长走到装肉蛋的竹箱前,他抬起袖子抹了把脸,露出被晒脱了皮的颧骨:
“把这些装东西的器具,都给老子好好留着!日后让娃子们看看,要记得自己是什么人,知道要怎么做才是爱国家。”
现场顿时一片感动与肃穆。
一道清脆的声音打破了现场的安静:“军长,你看,后面还有字呢?”一个排长开小差光瞄着这些物资了。
向军长把一个竹箱转过来,“我看看。”
只见在竹箱顶处有一个圆弧,里面圈着一个墨色的“贰拾伍”,后面缀着一个看不懂的章。
“这是第二十五筐的意思吗?”
向军长视线再往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新年快乐,诸事顺遂
骁勇善战忠诚卫国的薯陵军第二十军收
红妆亦可封狼居胥队(岭南)
乙亥年腊月廿三。”
“嚯!了不得,这个队难不成是女子组成,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的冠军侯啊,有志气。”
“哎哟,我这个除了队名不一样,其他的都一样,这队名有意思得很。”
其他几支队伍,也发现了包装的背后还有字。
战士们念着那些五花八门的队名,先是一愣,随即炸开了锅,眼里的泪还没干透,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粗糙的手掌在竹箱、竹筒,葫芦,竹箬上摩挲着,像是在摸什么稀罕宝贝。
“【老天爷追着喂饭队】,这队名太好玩了!那得把力气使在刀刃上,莫辜负了这份‘喂饭’的心意!”
“我这个是【杀窝添福又添寿队】,这名字得劲!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了!等把鬼子赶跑了,咱回家给爹妈添福寿去!”
“哎哟,这是【想给岳家军做伙夫队】岳家军!何等威名!那可是老祖宗里的硬骨头!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咱也不能做那坏种了!”
“【花开富贵队】,这名字听着就暖!等把仗打赢了,咱也能回家种庄稼,看花开过好日子。”
薯陵军上下每个战士脸上都红扑扑的,眼泪早干了,眼里的光比灶塘的火苗还旺。
堆成山的物资,那些温暖又热血的话,还有那些奇奇怪怪的队名,像一把把火,把战士们心里的劲儿全点燃了。
艾重华送给这几支队伍的物资差不多,但队名都不一样。
造势嘛,她懂。
人数不够,我队名来凑,好歹分散一下人家的注意力,也满足一下别人的好奇心。
不然让人家知道这些物资是一个人弄来的,等待她的估计是挖地三尺,灰飞烟灭。
向军长领着战士们连夜把物资规整好入库。
向军长和章师长杜师长按照那个接收方案的事项,仔仔细细检查了好几遍,又抽出一些物资进行检验,嘱咐了一番才回到会议室坐下稍作歇息。
“军长,这应该是物资里附的信件和物资清单,快看看。”章师长双手递上一个匣子,像个孩子似的摸了摸鼻子,他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这可是他们去讨回来的。
(https://www.bshulou8.cc/xs/8204/1111086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