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遁地鼠,化身成人在1933年 > 第264章 有人求见

第264章 有人求见


(无脑虚构!无脑虚构!通通无脑虚构!求洋柿子和各位看官不要代入!!!)

向军长啪嗒一下打开了匣子,里面装着个信封,信封下还有一本书,竟是陆先生的《新花夏》。

他拿起信封,捏着信封的手指顿了顿,先盯着封口那方鲜红的“花夏”印章看了片刻,指腹轻轻蹭过那两个字,没有被拆过的痕迹。

他撕开信封时动作极轻,信纸从里面滑出来的瞬间,他下意识地抬手拢了拢——怕窗外的风把纸吹飞了。

展信只见一行行大气舒朗的字,看着就舒服。

【向军长及薯陵军诸位将士们,我们是岭南“天宫饮茶组”的兄弟姐妹们,在这里向大家问好。

听闻诸位有志抗窝,卫我花夏河山,虽薯陵军尚未披甲,已见丹心,我等深为敬佩。

同为华夏儿女,每个人都有守土卫家之责。

遥想当年,薯陵女杰qin将军披甲跃马,率baigan兵驰骋疆场,“忠、贞侯”的铁骨丹心早已刻入薯地山河,成为薯人血脉里的勇烈图腾。

如今诸位愿承先辈之志,执戈赴难,正是延续这份“誓与国土共存亡”的薯陵魂——当年qin将军能凭一身肝胆护家国周全,今日你们这支铁血之师,更能以百折不挠的血性,让窝贼闻风丧胆!

大家在前方战场与倭瓜拼杀,在后方的我们没有什么大本事,我们就有钱出钱,有粮送粮,尽最大的力量支持你们。

前路暗沉不可追,未来的路,一群人一条心一起走,朝着民族大义正道走,终会越走越宽,越远。

qin将军当年孤军抗敌未曾退缩,今日你们身后有万千同胞作盾,更要挺起脊梁,让薯陵军的忠勇之名,再耀青史!

新年到来之际,我们准备了一点小小的土仪给大家,望大家不要嫌弃简薄。

本想给大家带我们家乡过年必不可少的扣肉,时间紧促来不及准备,欢迎大家有机会到领南来做客,品尝我们的家乡菜。

另外,希望所有的物资能实实在在,公平公正用在薯陵军为花国而战的将士们身上。

我们相信薯陵军绝对不会做出个别人利用不正当手段,多拿多占或转售牟利等令人寒心的事。

我们曾无数次梦想着把贼寇赶走后,勤劳勇敢的花、夏人过上陆先生书中所描绘的美好生活。

我相信在所有花、夏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让我们为之共勉。

最后,真诚祝愿薯陵军的前辈们,在新的一年里顺遂安康。待他日传来捷报,共饮庆功酒。

岭南天宫饮茶组  乙亥年  己丑月  丙寅日】

三人坐在会议室里看完信,皆是神色凝重。

“往日,我们虽有抗窝意愿,却总被各种原因束缚……现如今…”

“qin将军……朝着民族大义正道走……过上美好生活?会有那一天吗?”向军长哽咽了。

他又缓缓读了一遍,眼眶微微泛红,拿着信的手不自觉地抖动。

读完后,他用力一拍桌子,“好!拼了,来日共饮庆功酒!”声音里满是激动与振奋。

又翻到后面的几页信纸,果不其然是物资清单,他知道那堆物资数额不小,但没想到居然是“万斤”开头。

红妆亦可封狼居胥队  :面粉20万斤,红薯80万斤

最美是花夏红队:大米30万斤,土豆混红薯粉条80000斤

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就是冲队:玉米面粉10万斤,土豆160万斤,

花开富贵队:猪油20000斤,大豆油和花生油共40000斤,盐30000斤,猪油渣20000斤

家和万事兴队:鲜莲藕50万斤,藕粉50000斤,

白粥配咸卜又一餐队:棉衣棉裤200000套,10斤重棉被50000张,棉布10000匹

杀窝添福又增寿队:生猪肉100000斤,猪骨头50000斤,洗干净的猪杂100000斤,猪红80000斤,卤好晒干的鸡杂鸭杂鹅杂共50000斤。

落没岐黄不屈队:医用纱布3000卷,各类常用药丸共1万瓶,治冻疮膏3000瓶,磺胺500支,“一抹灵”止血消炎药粉4000瓶,精气速归丸(可用于快速补充元气)6000瓶,外科手术用具10套,3000斤红糖,

老天爷追着喂饭队:用糯米粉,粘米粉,小麦粉,玉米粉,大豆粉,红糖,盐,猪油,核桃仁,板栗,红枣,葡萄干,蔬菜干,鸡蛋,干虾仁,牛肉混合做成的简易军粮100000份,可直接食用或用热水冲食。

想给岳家军做伙夫队:腊肉80000斤,腊肠20000斤,腊鸡50000只,腊鸭30000只,腊鱼200000斤,咸鱼200000斤,虾干200000斤。

寇可往我更可往队:鲜海鱼100000斤,鲜河鱼100000斤,鲜虾80000斤,鱼杂100000斤,虾干20000斤,海带干60000斤。

秦始皇天下第一帅队:牛肉10000斤,牛骨头2500斤,牛杂5000斤,羊肉8000斤,羊骨头2000斤,羊杂4000斤。

老祖宗严选队:咸鸡蛋200000个,生鸡蛋100000个,咸鸭蛋200000个,腌鹅蛋50000个,鲜鹅蛋50000个。

最烦不懂阿吱阿咗乱搞队:大白菜150000斤,萝卜150000斤,葛薯100000斤,南瓜干80000斤,冬瓜干150000斤,辣椒20000斤,生姜10000斤,各式蔬菜干共30000斤

为了族谱单开一页队:柑橘90000斤,沙田柚100000个,西贡蕉100000斤,甘蔗10000根,各式果干30000斤。

天宫饮茶组全体:五万大洋,30根大黄鱼,4万丑币,3万软镑。”

向军长把信件传给章师长几人。

章师长眯眼扫过"面粉20万斤",喉结动了动,等看到"红薯70万斤"时,拍拍杜师长的肩膀:“老杜,你来看看,我没眼花吧,这数......没多写个万字?”

“是真的。”杜师长也默默地看了好几遍,才敢相信。

“给这么多,我们薯陵军有愧啊。”虽然没有五器蛋药,但光是面粉、大米、红薯这些主食就高达300万斤,猪肉、腊味、鱼鲜等荤食超100万斤,连各种蛋都有几十万个,还有20万套棉衣棉裤、5万床棉被。

这对现在的薯陵军来说,已经不止是雪中送炭了,这是救命的恩情。

向军长既愧疚又感恩,也很知足。

就算往后没有支援了,这份情也值得记一辈子。

章师长眼里闪着光:“军长,咱虽还没真上抗窝战场,但有这等支持,往后底气也比以前足了!”

杜师长也在一旁不住点头,“咱可不能辜负这份心意!”

向军长深吸一口气,把信小心折好,“传信件在军中宣扬,让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同胞支持咱们保家卫国,加紧操练,绝不能丢了薯陵军的脸!

还有,传令下去管好自己手底下的队伍,做到纪律严明,特别是不能再动老百姓的东西,不要再搞以前那出,整日里争来抢去的,让窝瓜看了笑话。”

向军长慎重嘱咐道:“按照我们接收物资的方案进行接收,让各营队抽签去验货和做见证,谁负责接收的什么物资,谁负责做见证,都要一个个签字记好。”

说完,他喉结滚了滚,又问章师长:“军中的战士们,有多少还穿着单衣?”

章师长脸一沉,声音低了些:“上个月点过,至少一半......”

“一半......”向军长重复着,“去年在江边冻僵在阵地上的娃,要是能穿上这棉衣......这些东西,我们一分一毫都不能糟蹋!快把这些东西分下去,让战士们穿上。”

向军长抓起桌上的茶杯,猛灌了口凉茶,茶水顺着嘴角往下滴也没擦。

他看向杜师长,眼神亮得惊人:“伤兵营那边,把磺胺和止血粉先送过去!告诉大夫,省着用,但绝不能让战士们因为缺药丢了命!”

杜师长刚要应声,就见向军长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点哽咽,却又敞亮得很:

“我当这个军长,最愁的就是让战士们饿着冻着......今天这物资,一定要好好用!”

他把清单叠得方方正正,塞进匣子,又放进自己的柜子里,上了锁。

“走,去看看库房腾出来多少地方了——这么些好东西,可得收拾好!还要防着老鼠虫蚁,可不能让这些小玩意偷吃了。”

出门时,他脚步比刚才更稳了些,路过卫兵时,突然停下叮嘱:“让伙房把那批腊鸡先拨出十只熬点鸡汤,给伤兵营的战士们送去补补身子,就从我的份额里出。”

风掀起他洗得发白的军装下摆,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衬衣,却丝毫掩不住他眼里的光。

腊月二十四,一大清早

哨岗的小战士匆匆跑来:“军长,门外有人求见,说是您的故交。”


  (https://www.bshulou8.cc/xs/8204/1111086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