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六零饥荒:二流子的闪购系统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舅哥林华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舅哥林华


柳滩基地的事情算是暂时按下了,有刘大山那边盯着,胡有才短期内翻不起浪花。

接下来的日子,陈飞几乎是以单位为家。全国推广的盘子太大,虽然有系统降低了不少人际阻力,但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依旧繁重。

首批派往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四大区的讲师团名单最终确定,都是王振山亲自把关、陈飞最后面试的技术骨干,政治上也可靠。行前培训时,陈飞不仅亲自讲解了技术要点,更反复强调了工作方法和纪律——“下去是服务的,不是当老爷的,要尊重地方同志,和当地农机员、老把式打成一片!”

他深知,再好的技术,如果推广方式简单粗暴,也会水土不服。

讲师团出发那天,陈飞亲自到火车站送行。看着他们带着统一印制的技术手册、教学挂图和配套工具包登上绿皮火车,陈飞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

时间悄然滑入三月。

这天,陈飞正在听取从华东试点发回来的电话汇报,那边反馈改进效果显著,当地领导非常重视,希望项目组能扩大支持范围。放下电话,陈飞心情不错,正准备去郑副局长那里汇报一下进展,秘书小吴敲门进来。

“陈处,部里农机局的李局长秘书刚打来电话,说李局长下周要亲自带队,组织相关司局和几个重点省份的农业厅负责人,到咱们北京局来开一个现场会,重点就是听取咱们195机改进技术的全面汇报。”

“知道了。小吴,立刻通知王主任、刘援朝、孙卫东,半小时后项目办公室开会!”陈飞。

郑副局长高度重视,“这是个关键时刻!陈飞,你把所有材料再梳理一遍,汇报要突出重点,尤其是试点的长期跟踪数据,一定要有说服力!”

陈飞亲自操刀,打磨汇报材料,不仅有理有据,更突出了“投入产出比”——改进花费极少,但节省油料、提升效率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这非常符合当前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强调经济效益的思路。

陈飞将一些关键数据用大型图表的形式手工绘制出来,力求在现场汇报时一目了然。

就在陈飞为部里现场会全力以赴的时候,清河农场那边,也有了动静。

正如陈飞所预料,清河农场被正式纳入了195机技术推广的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这天,农场581分场的孙副队长,正叼着烟卷,训斥着几个干活“磨洋工”的农工,其中就包括低着头、看不清表情的林华。

“林华!说你呢!挖个渠都软绵绵的,没吃饭啊?”孙副队长唾沫星子横飞,“我看你就是思想有问题,需要加强改造!”

林华握紧了手中的铁锹,指节发白,但依旧没吭声。

就在这时,场部办事员老王急匆匆跑了过来:“孙队!孙队!别训了!赶紧的,场长让你立刻去场部开会!紧急会议!”

孙副队长掐灭烟头:“啥会这么急?”

“市农业局的大领导要来!就是那个搞出195机改进技术的陈处长!点名要來咱们分场看看,说是技术指导,也可能选点搞培训!”老王,“场长说了,这是政治任务,谁那里出了岔子,谁负责!”

“农业局的处长?”孙副队长。

“还愣着干什么?快走啊!”老王催促道。

孙副队长赶紧跟着老王往场部跑,也顾不上再训斥林华了。

陈飞是在去清河农场的前一天晚上,才抽空跟林华通了气。多方辗转给林华带了个口信,内容很简单:“明天我去,安心。”

短短四个字,却让林华几乎一夜未眠。

陈飞坐着吉普车,带着刘援朝和一位修配厂的老师傅,来到了清河农场581分场。场长、书记等一众领导早就在门口等候。那位孙副队长也跟在后面,脸上堆着笑。

陈飞下车,与场部领导们一一握手,态度平和。

“陈处长,欢迎欢迎!您能来我们分场指导工作,真是我们的荣幸!”场长热情地握着陈飞的手。

“场长客气了。”陈飞微笑,“直接去泵房看看吧,听说你们这边的195机任务很重。”

“好好,这边请!”

一行人来到河边的泵房。几台195机正在轰鸣作业,但声音沉闷,黑烟滚滚,显然状态不佳。陈飞示意随行的老师傅和刘援朝上前检查,自己则和场部领导在一旁交流。

孙副队长凑上前想介绍情况,陈飞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便继续和场长说话,显然没把他放在心上。这种无视,比斥责更让孙副队长心里发毛。

检查过程中,陈飞看似随意地问道:“场里搞技术的同志呢?也一起听听,以后维护改进,主要还得靠他们。”

场长连忙叫人去喊技术员。陈飞又补充了一句:“我听说,你们这儿有个叫林华的,以前家里是开厂的,好像对机器有点了解?也叫过来听听吧,多个人多个思路。”

场长自然无有不从,立刻让人去叫林华。

孙副队长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瞬间有些发白。完了,是冲他来的!

林华被叫来,他低着头,站在技术员身后。

陈飞没有刻意去看他,而是专注地听着老师傅讲解机器问题,偶尔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切中要害,让在场的技术员都暗自佩服。

“问题主要就是进气道堵塞、油泵磨损,还有冷启动装置缺失。”老师傅总结道,“按照陈处长你们推广的法子,都能解决。”

陈飞对场长说:“这样吧,我们带来的工具和配件,留一部分给你们。请这位老师傅和我的助手小刘,现场指导你们的技术员和林华同志,一起把这台问题最严重的机器先修起来,也算是一次现场培训。”

特意点出了林华的名字。

场长连声说好。

接下来的时间,在老师傅和刘援朝的指导下,技术员和林华一起动手拆卸、打磨、调试。林华虽然多年未接触,但底子还在,上手很快,对一些精细活的理解甚至超过了那名普通技术员。陈飞在一旁看着,偶尔出声指点一二,话语间对林华的表现露出赞许。

这一切,场长和孙副队长都看在眼里。

休息间隙,陈飞和场长走到一边抽烟:“场长,我看那个林华,是块搞技术的料子。虽然家庭出身有点问题,但咱们现在讲究‘重在表现’。他要是真能在这次技术推广里立点功,你们场部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给他调整个岗位?比如去当个助手,总比一直干重体力活强,也能发挥他的长处嘛。这也是体现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场长是何等精明的人,立刻明白了陈飞的意思。一个无关紧要的“黑五类”子弟的工作调整,能卖市局处长一个人情,这买卖太划算了!更何况陈飞的话,完全符合政策。

“陈处长您说得对!我们一定认真研究,重在表现嘛!林华这段时间表现确实不错,尤其是今天,我看他很有悟性!”场长立刻表态。

旁边的孙副队长后背被冷汗打湿了。他明白,林华这小子,以后他不但不能刁难,恐怕还得小心供着了!

现场改进的效果立竿见影。

场部领导们脸上乐开了花,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春灌,他们能省下不少油料,效率还更高!

临走时,陈飞与场部领导握手告别,目光再次与人群中的林华相遇。林华微微点了点头。

陈飞什么都没说,转身上了吉普车。

他知道,林华在农场的处境,从今天起,将彻底改变。


  (https://www.bshulou8.cc/xs/5141452/1111099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