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同舟难渡 > 第二十八章 等待

第二十八章 等待


正说着,院外忽然传来阵脚步声,小丫鬟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个食盒:“夫人,厨房炖的鸽子汤好了。”

“那就端来吧。”曹夫人笑道,“我下午特意让人炖的,加了些黄芪当归,补气血的。”

柳玉娘上前接过食盒,刚打开就闻到股浓郁的香气。乳白的汤面上飘着层油花,里面卧着只整鸽,旁边还放着些红枣枸杞,看着就暖和。

她刚要盛出来,就听李承勖说:“得给玉娘也盛一碗,她今日抄书定是累着了。”

“胡闹。”曹夫人嗔了他一眼,却没反对,“玉娘也坐下歇歇吧,今日辛苦你了。”

柳玉娘谢了恩,在旁边的小凳上坐下。李瑶英已接过汤勺,给李承勖盛了满满一碗:“快喝吧,凉了就不好喝了。”又给柳玉娘盛了小半碗,“你也尝尝,咱们昭信殿小厨房的手艺可是宫里数一数二的。”

汤碗是白瓷描金的,捧在手里暖暖的。柳玉娘小口喝着,眼角的余光却瞥见李承勖正偷偷看她,见她望过来,慌忙低下头喝汤,耳朵尖却红了。

“对了娘,”李瑶英忽然想起什么,“方才我过来时,见前院的石榴红通通的挂了一树,又大又漂亮,难怪二郎上回半夜都要去摘,明日让小丫鬟摘些来,咱们也尝尝味道”

“好啊好啊。”李承勖抢着道,“我知道哪颗最大,就在东墙根那棵,上次我瞧见的,足有拳头那么大。”

曹夫人笑着摇头:“就你嘴馋。”又转向柳玉娘,“你若是也爱吃,让小丫鬟多摘几个,放在井里湃着,吃起来凉丝丝的,解暑气。”

柳玉娘刚要道谢,就听院外传来阵喧哗,像是有人在吵架。

曹夫人的脸色微微变了变,李瑶英也放下了汤碗,往门口望了望。

李承勖却像没听见似的,还在低头喝汤,只是握着汤碗的手指紧了紧。

“许是下人们胡闹吧。”曹夫人勉强笑了笑,声音却有些发飘,“不管他们,咱们说咱们的。”

可那喧哗声越来越近,还夹杂着摔东西的声响,隐约能听见个男人在怒吼,像是李克雍的声音。

李瑶英的脸色白了白,往曹夫人身边靠了靠。曹夫人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别怕,自己却捏紧了帕子,指节都泛了白。

“我去瞧瞧。”李承勖忽然放下汤碗,站了起来。他手背的药膏还没干透,被风一吹,泛着层油光。

“别去。”曹夫人拉住他,声音发颤,“你父王……许是又不高兴了,咱们别去触他的霉头。”

李承勖没说话,只是皱皱眉头,就转身往外走。

柳玉娘望着他的背影,见他走到门口时,忽然回头朝她笑了笑,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可眼底的光却沉了沉,像被乌云遮住的月亮。

他刚掀帘出去,就听外面传来李克雍的怒吼:“一群废物!连只跑丢的猎犬都找不到,留你们何用!”接着是鞭子抽在人身上的声音,还有下人哭喊求饶的声。

曹夫人赶紧捂住李瑶英的耳朵,自己却望着门口,脸色惨白。柳玉娘的心也揪紧了,手里的汤碗烫得厉害,却忘了放下。

她听见李承勖在外头说话,声音不高,却带着种奇异的镇定:“父王息怒,不过是只猎犬,儿子明日带人去寻便是,犯不着气坏了身子。”

“你懂什么!”李克雍的声音更怒了,“那是我从漠北带来的苍犬,跟着我打了多少仗!如今连它都跑了,是不是你们所有人都要背叛我?”

“儿子不敢。”李承勖的声音依旧平静,“父王若是气闷,不如去儿子院里坐坐,儿子新得了些好茶,想请父王尝尝。”

外面的声音渐渐远了,想来是李承勖把李克雍劝走了。

曹夫人这才松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后背都被冷汗浸湿了。李瑶英也松开了手,眼圈红红的,却强忍着没哭出来。

“这日子……”曹夫人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疲惫,“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柳玉娘默默地收拾着汤碗,心里却像被什么堵住了。方才满室的暖光和桂香,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只剩下冷冷的风,从门缝里钻进来,吹得灯影摇摇晃晃。

她想起李承勖出去前那个眼神,想起他手背上的伤,想起他藏在箭杆上的小人。原来那吊儿郎当的笑底下,藏着这么多她不知道的东西。

就像这听竹院,看着暖融融的,可风一吹,就露出了底下的寒意。

窗外的桂花香还在飘,可柳玉娘却忽然觉得,这香气里,竟带着点说不清的苦。她望着门口,仿佛还能看见李承勖转身的背影,不算高大,却硬生生把外面的风雨,挡在了帘子外头。

“玉娘。”曹夫人忽然唤她,声音有些沙哑,“你去好好看看二郎君,别让他跟大王犟嘴,省的再挨一顿重罚。”

柳玉娘应了声,拿起墙上的灯笼,轻轻掀开了帘子。晚风迎面吹来,带着股淡淡的酒气,是从李克雍那边飘过来的。

她提着灯笼往前走,昏黄的光晕里,能看见李承勖正跟在李克雍身后,微微低着头,手背的伤在灯光下格外显眼。

他像是察觉到什么,忽然回头,看见是她,愣了愣,随即又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回去吧,我没事。”

柳玉娘没说话,只是把灯笼往他那边递了递,让光更亮些。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上,像个孤单的叹号。

“等我回来。”他低声说,声音轻得像风,“给你带最大的石榴。”

柳玉娘点了点头,看着他转身跟上李克雍,背影在夜色里一点点变小,最后消失在回廊尽头。

夜色渐深,等到李承勖回来的时候,李瑶英早就回了自己的院子,曹夫人也有些乏了,让丫鬟扶着去了内室。

廊下只剩下李承勖和柳玉娘,风卷着桂花香飘过来,带着点清冽的甜。

“明日卯时,我在校场等你。”李承勖把那支箭往她手里塞,“这个……你替我收着,别让旁人瞧见。”

柳玉娘握着那支箭,箭杆还带着他手心的温度。她点点头,刚要说话,就见他忽然凑近,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那小人的海棠花,记得替我补上。”

说完,他转身就往自己的厢房走,背影在月光下拉得长长的。

柳玉娘站在廊下,抬头望向天边,月亮被云遮了大半,只剩下点昏黄的光,照着空荡荡的宫道,照着远处永清殿紧闭的朱门,也照着她手里这支画着小人的箭。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915/1111110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