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宋营长可真体贴
向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宋聿放下手里的书,侧过头看她。
月光勾勒出她柔美的侧脸轮廓,那双总是亮晶晶的眼睛里,此刻盛着淡淡的愁绪。
他沉默了片刻,开口道:“想做就做。时代总会变。”
他的回答依旧简短,却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
他没有给她画大饼,也没有空泛的安慰,只是告诉她,想做就做,并且相信未来会更好。
向暖转过头看他,心里那点迷茫仿佛被月光和他的话驱散了些。
她钻进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窝好:“嗯!到时候我再想个好点子!肯定比上次还厉害!”
宋聿揽住她,低低地“嗯”了一声,大手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抚着她的头发。
虽然前路未知,但此刻的相拥和陪伴,足以抵御所有的不安。
又过了几个月,时近年关。
天气越发寒冷,院子里积了厚厚一层雪。
小宋安已经能稳稳地坐住,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咿咿呀呀地想要表达。
宋聿的工作似乎更忙了些,有时甚至会加班到很晚。
但无论多晚,他都会回来,身上常常带着外面的寒气。
这天晚上,他又回来得很晚。
向暖已经哄睡了孩子,正就着灯光织一件给宋聿的新毛衣。
听到开门声,她放下手里的活计迎上去。
宋聿脱下带着寒气的军大衣,脸色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很亮。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向暖。
“看看这个。”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向暖疑惑地接过来,打开。
那是一份营区内部的通知文件,标题是《关于开办军属文化技能培训班的通知》。
内容是为了丰富随军家属的业余生活,提升文化技能,营里决定开办免费的培训班,包括文化补习、裁剪缝纫、幼儿护理等好几个班次。
她的目光一下子被“裁剪缝纫”几个字吸引住了,快速浏览下去。
通知上说,表现优异者,结业后还可以优先推荐到营区服务社、军人服务社等相关单位帮忙,或者承接一些内部的缝补改制工作。
“这是……”向暖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宋聿,心脏砰砰直跳。
“李政委的爱人牵头搞的,觉得家属们不能总是闲散着,得有点正事做,也能增加点收入。”
宋聿语气平淡地解释,仿佛这事跟他毫无关系,“我觉得裁剪班应该适合你。可以去听听看。”
向暖哪里看不出这其中的关窍。
李政委的爱人确实是个热心肠,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出台这样一份完全契合她现状和技能的政策,若说背后没有宋聿的推动,她是不信的。
他一定是看到了她的失落和迷茫,用他的方式,默默地又为她铺了一条路。
虽然不再是以前那种自己当家做主的生意,但能重新拿起尺剪,能有一个正规的平台施展手艺,还能有获得收入的希望,这已经是眼下最好的安排了!
巨大的惊喜和感动涌上心头,她的眼圈瞬间就红了,扑上去紧紧抱住他:“老公!谢谢你!”
宋聿被她撞得后退了半步,稳住身形,手迟疑地抬起,落在她背上,轻轻拍了拍:“谢什么,正好有这个机会。”
他依旧不肯承认自己做了什么。
向暖才不管,在他怀里又哭又笑,仰起脸胡乱地亲他的下巴:“就是谢谢你!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公!”
宋聿被她闹得耳根发红,别开脸,语气硬邦邦的:“别闹……快去睡觉。”
向暖却不管,兴奋地拉着他看那份通知,絮絮叨叨地计划着要去报名,要好好学,说不定以后还能当老师呢!
宋聿看着她重新焕发出光彩的脸庞和雀跃的样子,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和柔和。
他喜欢看她这样充满活力的样子。
培训班很快开办了。
向暖果然报了裁剪缝纫班,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灵巧的双手,很快成了班里的佼佼者,连授课的老师都对她赞不绝口。
她不仅自己学,还热心地帮助其他零基础的嫂子,性格又好,很快就在班里积累了好人缘。
生活再次变得充实起来。
白天宋聿去营里,她去上课学习,孩子交给隔壁信得过的嫂子帮忙照看一会儿,下课就去接孩子回家。
晚上,她还会对着灯练习新学的复杂款式,有时是给宋聿改军装,有时是给女儿做新衣服。
宋聿依旧是那个沉默的守护者。
他会在她熬夜画裁剪图时,默默给她披上衣服。
也会在她因为一道复杂的工序卡壳时,看似无意地提出一个一针见血的建议。
会在她第一次将自己做的衣服交给服务社验收合格并获得报酬时,特意买了一只她爱吃的烧鸡回来加菜。
日子仿佛进入了一条新的、平稳向上的轨道。
虽然没有了大起大落的创业激情,但这种踏实、安稳、被认可的感觉,同样让向暖感到满足和幸福。
窗外又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屋里炉火正旺,暖意融融。向暖坐在灯下,认真地在给一件小衣服锁边。宋聿抱着已经昏昏欲睡的女儿,坐在她旁边,看着书,偶尔抬眼看看她专注的侧脸。
“老公,”向暖忽然抬起头,眼睛亮亮地看着他,“服务社的王主任今天说,明年想增加一个童装柜台,问我愿不愿意主要负责呢!”
宋聿看向她,看着她眼里闪烁的自信和光彩,点了点头:“嗯,你可以。”
向暖醒来时,身边已经空了,摸了摸被窝,还残留着余温。
厨房传来极轻微的响动,是宋聿在做早饭。
她伸了个懒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种清晨有人为你准备好一切的感觉,无论经历多少次,都让她心里暖融融的。
她轻手轻脚地起床,先去看了看小床里的女儿。
小宋安也醒了,正自己啃着手指头,乌溜溜的大眼睛追随着窗外树枝上跳跃的麻雀,看到妈妈,立刻咧开没牙的小嘴,咿呀了一声。
“宝贝醒啦?爸爸在做早饭哦。”
向暖笑着点了点女儿的鼻尖,给她换好尿布,穿上一件自己新做的、绣着小鸭子的棉袄。
抱着女儿走出卧室,果然看到宋聿正背对着她们,在灶台前忙碌。
高大的身影在狭小的厨房里显得有些局促,但动作却一丝不苟。
锅里熬着金黄的小米粥,散发着浓郁的米香,旁边的蒸锅里热着馒头和鸡蛋。
“老公,早。”向暖抱着孩子,倚在厨房门框上,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软糯。
宋聿回过头,目光在她和女儿身上停留了一瞬,点了点头:“早。粥快好了,桌上有小菜。”
“嗯。”
向暖走过去,把女儿放进旁边加了高高围栏的婴儿椅里。
然后很自然地从后面抱住他的腰,脸贴在他宽阔的后背上,“辛苦老公啦。”
宋聿身体微顿,继续着手里的动作,只是耳根微微泛红,低声道:“别闹,油烟大。”
向暖嘻嘻一笑,这才松开手,去摆碗筷。
早饭桌上,气氛温馨而宁静。
向暖絮絮叨叨地说着今天培训班的课程内容,说要学一种新的盘扣手法。
宋聿安静地听着,偶尔“嗯”一声,细致地把鸡蛋剥好,蛋白放进向暖碗里,蛋黄碾碎了拌进小米粥,晾温了才一小勺一小勺地喂给眼巴巴看着的女儿。
“对了,老公,”向暖忽然想起什么,“服务社的王主任昨天跟我说,过年期间想给战士们准备一批新的椅套和窗帘,问我们培训班能不能接这个活,算是集体任务,也算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检验。”
宋聿喂孩子的动作停了一下,看向她:“量不小,你们吃得消?”
“应该没问题!”向暖眼睛亮亮的,充满了干劲,“王主任说了,不赶时间,我们可以慢慢做,而且材料都由营里提供。这可是个好机会,大家知道了肯定都高兴!”
“嗯,”宋聿点点头,“量力而行,别太累。”
“知道啦!”向暖笑着应道,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怎么分工更高效了。
吃过早饭,宋聿收拾碗筷,向暖则忙着给女儿和自己穿戴整齐,准备去培训班。
她给女儿裹上厚厚的小斗篷,戴上毛茸茸的虎头帽,自己也围上了那条宋聿出差时给她带回来的红围巾。
宋聿穿上军大衣,戴上帽子,很自然地从她怀里接过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又拿起她的背包:“走吧,顺路送你们过去。”
雪后的空气清冽干净,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宋聿抱着女儿,步子稳健地走在前面,小心地避开着积雪和冰溜。
向暖跟在他身侧,看着他高大可靠的背影,听着女儿在他怀里发出的咯咯笑声,心里被一种平淡却真实的幸福填得满满的。
到了培训班所在的活动室门口,已经有不少嫂子到了,正热闹地聊着天。看到他们一家三口,纷纷笑着打招呼。
“宋营长送媳妇儿来上课啊?”
“哎哟,瞧这小安安,打扮得真俊!”
“宋营长可真体贴!”
宋聿面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他把女儿递给向暖,又将她肩上的背包往上提了提,低声道:“下课别乱跑,等我来接。”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624/1111109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