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六零柴房通现代,兄妹捡菜把家养 > 第38章买买买

第38章买买买


价格算下来比买包装的要便宜不少,白砂糖是5块5一斤,红糖是6块一斤,差5毛钱。

“一样称个一斤左右吧。”苏进扯了两个塑料袋。

“得嘞,哥,你就交给我吧,我这手上绝对差不了。”

事实证明,苏小小分量把握的还是挺精准,一个一斤出头不到一斤一两,一个刚刚好一斤。

加起来差不多12块钱。

仔细的把糖放好,这才往后面走。

“妹儿,这叫啥盼盼面包的还挺便宜,要不给你也买点?”一袋子看着挺多的今天只要七块九一包。

看这上面写的,原价是9块9。

里面有不少呢,一大袋子。

“好啊,看着就好吃。”

苏小小跑过去,挑了自己觉得最顺眼的一包。就没有啥她不爱吃的,只要是吃的都想尝尝味。

仔细一算,今天好像已经花了20。

花的有点多呀。

“哥,咱还买点啥?”

“买包盐,然后再看看别的东西。”

两个人逛着逛着就逛到了干货区。

卖的都是木耳,香菇,红枣这些。苏小小只看一眼就震惊到了,不是,这也太贵了吧,最便宜的香菇也得四五十块一斤,贵的都上百了。

木耳也差不多,还有其他的各种菇更是贵的,不知道该说啥。

就她们那边比较常见的榛蘑,这边都得卖快上百块钱一斤。

一斤卖98,而且看着还不咋好。

“哥,你说咱要不要从大队里换点榛蘑过来卖,这也太贵了。”苏小小蠢蠢欲动,“要是真的能卖出去,咱可就发财了。”

“可以,但大队里大家自己晒的榛蘑,哪有这么整齐,这么好看啊,卖得出这么高的价吗?”

“管它的呢,只要能卖的出去,就是赚的,便宜就便宜呗。”两个人决定好,明天就带一些榛蘑,一些黄豆过来试试情况。

逛了一圈,找到了盐,还挺便宜的,最便宜的1块钱一袋,直接拿了两袋。

又拿了那种捆在一起的四包方便面。

就结账走人,今天一开始就是打算来超市,不是临时起意,所以两个人是带了袋子过来的。

用袋子装好,再放在背篓里面。

出了超市的门,拐了一条街道,往2元店那边去。

这边是老街,90年代左右建的,路边都是各种各样的店铺。

“走过路过别错过,2元,通通2元,全场2元!”

大老远就听到了声音。

旁边店铺也放了个大喇叭,“清仓大甩卖,清仓大甩卖,最后三天,最后三天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清仓大甩卖了。”

两家的喇叭像是要比谁的声音更大一样。

苏小小挠头,“哥,我咋隐隐约约记得咱上次来的时候,这家店也放了这个。而且当时说的也是最后三天。”

苏进非常肯定的点头,“我也记得。”

苏小小撇嘴,非常鄙视这家店的老板,“做生意咋还骗人嘞?”

好奇的往店铺里探头,这家店卖的好像是小孩衣服,各种款式都有,店面和隔壁是一样大的,但是为了多塞点货,显得非常逼仄。

在里面挑选的人还不少。

两个人径直走过去,往2元店里跑。

背篓放在门口,又从门口拿了个小篮子进去挑货。

“哥,你看这个10块钱4双的厚袜子。”苏小小就是习惯性往放袜子那边扫一眼,没想到老板还进了新货。

苏进看过去,那袜子看着是真的厚。

为了给大家展示袜子有多厚,老板特地把口卷了起来,让人看里面的毛。

又厚又白净,一看穿着就暖和。

“哥,咱买吗?”苏小小蠢蠢欲动,她现在穿的袜子是用不要的衣服改的,就是不要的衣服缝缝补补三年又三年的下岗货。

脚丫子总会有个脚趾在外面,穿着一点都不舒服。

“买,咱多买点换着穿。”苏进直接拿了20块钱的。

苏小小感觉有点肉疼,但是一想一只鸡能卖150~200,榛蘑也能卖几十,立马就不心疼了。

“哥,我能买把弹珠不?”上一次来的时候她就看中了,没舍得买。

现在兜里也是有大几百的人了,想拿下。

“买呗。”苏进蹲下来看他看中的弹珠,旁边贴了个标签,写着2毛钱一个。

但是买整盒的话是5块钱,里面有30个。

“拿这个更划算,你还可以和阿花,狗蛋分一分,你们一起玩。”苏进拿了一盒5块钱的。

“再给你拿条皮筋,这个便宜,2块钱一包,里面好像有两条。你和阿花玩也挺好的。”

“嘿嘿,哥你真好。”苏小小美滋滋的把东西收入篮子里。

“哥,你也给自己买点好玩的呗。”

“不用了,只有这些棋什么的,玩也玩不明白。

我买盒铅笔,买个本子吧。到时候咱俩一起去知青点那边听扫盲班的课,争取多认识点字。”

“好啊好啊,有时间咱俩就一起去听扫盲班的课,再叫上阿花和狗蛋,咱一起进步。”

在2元店也花了30多块钱。

也没什么想买的,两个人就直接回去了,东西还不少,怪难拿的。

苏小小一个人扛着冬瓜,苏进背着背篓。

到家第一件事情,那当然是尝一口面包好不好吃。

吃第一口的时候眼睛就亮了起来,怎么会这么香,这么甜,这么好吃。

实在是太好吃了,把粘在底下纸上的都舔的干干净净。

“妈,哥,你俩也赶紧吃啊,真的老香了。就是不顶饿,吃了一个跟没吃一样。”

两个人也对这面包做出了高度评价,一致表示好吃,非常好吃。

决定等这一包吃完了,下次还买这种!

“哥,趁着天还没黑,咱俩把那冬瓜切了,每家送一点呗。”

李桂云挑眉询问,“什么冬瓜呀?”

“我们两个今天从那边捡菜的地方路过,发现有一条完整的冬瓜没人要,老大了。

立起来有我那么高,我俩就给捡回来了。”苏小小兴奋的比划着。

“咱肯定也吃不完。我就想着趁着没坏,给每家都分一点。”冬瓜这种东西切开之后夏天的话都放不了过夜。

冬天的话好放一点,但还是分给别人比较好,免得糟蹋。

切了三段半条胳膊那么大的圈,先去了荷花婶子家送,往旁边一拐,再往前走点就是狗蛋家,再拐再走就是阿花家。

再从阿花家另外一边走回家,只用绕一个圈,不走重复路。


  (https://www.bshulou8.cc/xs/5140348/4348226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