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寓教于乐,陈道生的震惊
这番话一出,立刻得到了身旁钱有财三人的高度认可。
在三国话本故事的影响下。
他们三人早已成了江砚白忠心耿耿的小弟。
“我又怎能比得过夫子?几位少爷还是莫说笑了。”
江砚白连连摇头,可不愿应下这份麻烦。
“不是少爷,我们是老老大的小弟!”
赵大宝最先反应过来。
随后钱有财、司空明也一一承认了他们如今的身份。
个个都是抱大腿的一把好手。
四人悄摸摸凑到江砚白身边,眼巴巴地望着他,渐渐显露出那点小心思。
“老老大,还有没有更好的学习小技巧?”
“老老大就帮帮我们,我们现在可求贤若渴,那是对知识的渴望!”
“砚白哥!”
随着王朗一声发嗲,江砚白浑身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
走到私塾内教学处王朗的桌前,江砚白拧着眉头思索片刻,便在面前宣纸上写起陈夫子往日教学的可改进之处。
这些天书童们时不时会在墙角旁听陈夫子授课,这也是他们进入陈夫子私塾门下的一项特权。
因此,江砚白对陈夫子的教学方式颇为了解欣赏——
不愧是当代大儒,比起多数这个时代只会刻板地拿着圣贤书、逐字逐句反复教习科举八股文的夫子,实用得多。
不过,以他的视角来看,仍有可推陈出新、完善之处。
灵感乍现,江砚白奋笔疾书,字迹清晰地在宣纸上一一浮现。
利用课间休息的这点时间。
他一气呵成,竟把能想到的内容全写了上去。
写完后他才尴尬地发现,灵光乍现间写的并非学习小技巧,而是教学方式的改进建议。
看了眼陈夫子的身影,江砚白赶忙蹲下身子离开私塾,混坐在外面过道走廊的旁听处,与其他书童待在一起,以免被当作故意逃学。
“这几日八股之文已讲得差不多,今日便由你们来写一篇文章,且看看对这八股的理解几何。”
陈夫子不动声色地布置了课堂作业。
王朗一听,只觉分外熟悉,嘴里嘀咕着:“不就是一篇读后感吗?” 。
钱有财、赵大宝、司空明三人见状,纷纷惊讶地看向过道走廊门口的江砚白,内心暗自惊叹:“不愧是老老大,居然未卜先知,连夫子要做什么都能猜到!”
“老老大,我们要跟你一辈子。”
“一天是老老大,一辈子都是老老大!”
三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却也没忘陈夫子审视的目光,埋头拿起狼毫笔,在眼前宣纸上疯狂书写。
不只是王朗在家族内偷偷补习。
他们三人出身富裕之家,做的又是正事,家族自然大力支持。
短短几日。
他们的进步虽说不上一日千里,但也早已今非昔比。
陈夫子在教室里踱步巡视一圈,走到门口时,见书童们也在认真书写,不禁颔首点头,面露欣慰。
在他眼中,学子和书童并无区别。
但凡合他心意,哪怕是一介书童,收为关门弟子又有何妨?
以他的身份地位。
在这小小的南宁县,早已超脱世俗之见。
一节课很快过去,收上来的课堂作业整齐摆放在讲桌上,左侧是少爷们的,右侧是书童们的,江砚白写的八股文习作也在其中。
他的文章四平八稳,并未有天马行空或推行改革的言论。
毕竟他眼下只是个稚童,手中无权无势,说出惊世骇俗的话,无疑是自找麻烦。
陈夫子没有立刻查看文章,而是将作业整理好放在桌角左侧,随后让私塾下人安置好少爷和书童们,自己则在教室内四处走动,观察学子们的细微举动。
不时在几个座位前驻足。
当他走到王朗座位时,眼前宣纸并非常见的空白模样,最上方被砚台压着的那张纸,密密麻麻写满文字,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目光。
初看时,陈夫子便露出惊诧之色。
这书法气韵浓烈、锋芒毕露,目光所及,瞬间被其吸引。
大顺朝的书法多讲究厚重平稳,恰似为人处世、为官之道推崇中庸,而这独特的笔锋,仿佛连纸面都难以压制其中的苍劲豪迈,显得极为突兀显眼。
由书法而入文章。
陈道生不自觉地读起宣纸上的内容:“先生乃当代大儒,才华卓绝,教习学子别具一格,以细微之处见真章,管中窥豹之法,令人钦佩。”
“王家少爷看来并非如传闻那般蠢笨,所言皆为赤子真心……”
陈道生捋着白须,面色舒展,心情大好。
可接着往下看,“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陈夫子大儒教学方式当世少有,寓教于乐之法更是令人佩服。
若能在细微处分清主次、抓大放小,或许更能助学子理解文章深意、领悟圣贤之道……”
后面大多文字都在详细讲解如何改进,以及完善教学方法的举措。
乍一看,言辞似有狂妄之嫌,可细细揣摩,其中观点似乎确有可用之处,若应用于实践,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切实可行之策。
“王朗竟有如此才学?”
陈道生面色微变,心中震惊不已。
能写出这般完善他教学方法的文章,即便在盛京城的国子监中,也是凤毛麟角,小小的南宁县,居然有人能做到,实在不可思议!
忽然,陈道生目光闪过精光,豁然起身,面上表情连连变换。
“不对,这不是王朗的风格!”
陈道生很清楚,王朗的书法一向走中正平和的路子,与眼前这锋芒毕露、颇具新意的字体截然不同。
顿时,一个疑惑涌上心头:“若不是王家少爷王朗,那会是谁?”
陈道生环顾四周,扫过一个个座位,教室里学子们的模样在脑海中一一浮现,一个个猜测也随之而起。
“是那县丞之子霍元生?还是王朗身旁的几位挚友?”
“亦或是教室外的那些书童?”
这一刻。
找出文章的作者,成了陈道生内心的执念。
“不行,此等天资纵横之人,老夫定要将他寻出,好生教导。”
“万万不可耽搁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622/1111110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