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替考书童竟被钦点为当世文圣 > 第47章 清水村刘员外,赠礼

第47章 清水村刘员外,赠礼


“咱们这十里八村的,也就是几十年前才出了一个举人老爷,还不是咱们清水村的,是三里外那李家站的。”

“可那江砚白若不是神童,人家王举人凭什么对一个小孩子如此郑重礼遇?难不成还真是靠他们江家?”

更有人拿出那本《三国话本》上册,还把村里私塾先生、夫子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看到这书没有?

就是人家江家长房长孙江砚白所著,村里的私塾夫子都这么说过。”

这一番话下来,村里众人对江家的看法再次改变,再也不敢随意发表言论了。

以前。

他们都不敢轻易得罪有秀才功名在身的江家,更何况如今还出了个神童。

要是江砚白日后真中了举人功名……

想到这儿,村里的人一个个脸色骤变,纷纷低下头,不一会儿就跑得没影了。

……

此时,《三国话本》上册出现在了村子里唯一的地主刘员外家的书房内。

那本薄薄的书,静静地放在黄花梨木的红桌上,封面上“江砚白”三个大字格外醒目。

刘员外翻开书,眯起眼睛,口中不禁赞了一句:“好诗!”

诗篇中对大顺天子堪比尧舜之功的描述,让刘员外会心一笑,内心对江砚白著此书多了几分相信。

这等充满童趣的小聪明,若是出自大人之手,可不敢如此随意点评。

再看后面的内容,白话文与文言文夹杂,不仅没有让多数读书人产生抗拒,反而让更多的劳苦大众、农户都极易接受。

内容妙趣横生,阅读门槛极低,这更让刘员外坚信此书确是江砚白所著。

对于开篇那寥寥几句磅礴大气的诗篇,刘员外虽只是个秀才,但凭借着家中祖宗的余荫,到了大顺承平年间,才积累了如此丰厚的家底。

他思索片刻,心中有了猜测:开篇之诗气势非凡,恐怕不是江砚白这个年纪所能写出的。

听闻江家长房长孙已拜入大儒陈夫子门下求学,说不定这诗与这位大儒密切相关。

大儒亲自提笔,还为其批注,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位在南宁县文人中处于顶端的大儒,或许是对江砚白这个江家长房长孙起了爱才之心,假以时日,说不定真有将其收为门中弟子的可能。

刘员外的这些猜测,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也足以让他释放出一份善意。

他叫来下人,淡然一笑道:“江家近几日在村子里名声渐响。若我没记错,十几亩良田还租给了他们家。

如今江家出了小神童,清水村也能跟着增光,我这做老爷的脸上也有光。

你去江家一趟,就说他们家未来五年的田租免了。”

刘员外大手一挥,吩咐道。

下人领命,赶忙前去办事。

“江砚白倒是个好名字,江家终究没白出这么一个有才之人。

可惜太过执着于科举,否则江家如今也算是个小地主了,还用得着租我家的田亩?”

话虽如此,刘员外脸上却只有感慨,并无半分贬损之意。

若江家二郎江景然真能在这十几年间考上举人,那对于这小小的清水村众人,乃至他刘员外来说,江家便是一步登天、鱼跃龙门了。

秀才与举人之间,隔着一道天堑,令无数读书人向往不已。

大顺的读书人皆是如此。

……

夜还未深,天尚未全黑。

夜幕刚刚降临,刘员外府中的下人就匆匆赶到了江家门前。

“江老爷子,我家老爷说了。”

“江家出了小神童,从今日起,江家未来五年的田租免了,这也是老爷对江家的一番心意,还请江老爷子务必收下。”

下人做事周到,话说得也得体。

随着下人离开,江家从上到下,老爷子、老太太,再到表哥江毅等同辈人,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江砚白。

在这一刻。

他们都想听听江砚白的意见。

“砚白,你怎么看这事?”

江老爷子问道。

“收着。”

“若拒绝了,咱们江家还住在清水村,平白得罪了刘员外,不是好事。”

江砚白笔尖抬起,随口便道出了此事的利弊。

江老爷子听后,欣慰地点点头,这就是他江家神童的本事,江家未来真的有望,并非外面的无稽之谈。

听到能把这事应下,江老太太也松了口气。这五年的田租省下,家里又能多攒些钱,日子也能更舒坦些。

“嫂嫂,我可真羡慕,因砚白一人,咱们江家全家都跟着享福了。”

卫红霞眼珠一转,见缝插针地殷勤说道。

戴青苗听了,乐呵呵地笑了:“等过些年,毅儿也一定行的,到时候也能为你争口气。”

“那就好了,我这辈子死也甘心了。”

卫红霞叹了口气。

“呸呸呸,说什么死不死的。”

戴青苗连忙说道。

两人姐妹间的情谊亲密无间,宛如一家人。

……

画面转回刘员外这边,下人来回一趟,天已彻底黑了。

入夜时分,下人将方才所见所闻禀报给刘员外。

刘员外微微点头,心中对江砚白越发重视。

“如今江家全家上下都听这长房长孙一人的,才八九岁的年纪就能决断这么大的事,看来这江砚白还真是神童。”

刘员外暗道。

忽然。

他看到门前有个影子快速闪过,一眼便认出是他那调皮捣蛋的儿子,在外面玩了一整天刚回来。

刘员外好一番收拾,拧着儿子的耳朵,都快拧红了。

教训完后,他正色道:“日后若有空闲,记得多去江家转转。就算不与那江砚白交好,和他表哥江毅来往,对也你只有好处,明白吗?”

“知道了,老头子。”

刘员外的儿子刘洪不耐烦地嘟囔着,摸着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大声问道:“家里还没开饭吗?都快饿死我了。”

刘员外见状,无奈地挥了挥手。

他家虽不说顿顿有荤腥,但几乎每日都有,可这儿子刘洪却怎么也养不胖,这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用完晚饭,刘洪在父亲的一顿教导下,满脸不耐地甩着膀子回到自己房间。


  (https://www.bshulou8.cc/xs/5139622/1111108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