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一个纨绔子弟,当奸臣怎么了? > 第153章 名利双收(五)

第153章 名利双收(五)


当全云中城,甚至大半个云州都被工部的“招标”壮举吸引目光时,磐石营挑选出来的三万新军,早已在林峰的授意下,在云中及周边的县城,组建了十几个人数或多或少的工程队。

新军统帅王伟明将军,甚至将磐石营留守人员的指挥权委托给一位心腹校尉后,亲自担任了最大工程队的领队。

“林峰,你说的控标到底靠不靠谱?我可是已经按照你所说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三万将士化整为零,组建了十几个工程队,短时间内不可能再让他们消失,回到磐石营了。要是中不了标……”

会香别院的某个隐秘房间内,林峰像看傻子一般瞥了喋喋不休的王伟明一眼,叹了口气说道:“王将军放心,其他的工程队不论大小,连招标是什么都不一定能搞清楚,是不可能中标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大哥,运动员是我,裁判员还是我,你告诉我,怎么输?”

王伟明一愣,“什么裁判员运动员的,我是说万一有谁背后靠山太硬,插手你这个招标怎么办?”

“呵呵,之前我已经做好铺垫了,只要那些所谓的靠山不比工部尚书大,甄梅钓反而会第一时间将他们踢出去。”林峰胸有成竹道,“而势力和官职比他大的,云州一只手都数的过来,无非就是公孙王爷、王玄策、赫连威武。王爷那边自不必多说;王玄策为了自己的青史留名,也不会插手;赫连威武嘛,量他甄梅钓也没这个胆子,把项目给这位云州第一‘二五仔’。至于四镇将军,都跟他品阶一样,虽然手握兵权,但也不会使其失了方寸,放弃既定原则。”

……

长达一个多月的投标、评标、公示后,果然如林峰所言,“云隐路桥交通网络发展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的中标方,被他的人悉数包揽,剩下的一些无足轻重边角料,则“便宜”了用来掩人耳目的一些小工程队。

蒲县的某处施工现场,被林峰从交通科“掳”来的技术员老黄,在另外两个同伴的怂恿下,壮着胆子走到林峰身边,躬身行礼后,搓着手小声说道:“林大人,有件事想向您汇报一下。”

“哦?”林峰闻言,赶忙收回远眺的目光,转过身来露出个和煦的微笑,“老哥您稍等,咱这刚开工,我宣布几条纪律后,再和您慢慢聊。”

接着,林峰让工程队的队长,也是这队新军的实际指挥官,把所有的人喊了过来。

站在一块大青石上的林峰,居高临下地俯视着面前故意站得比较“散漫”的人群,朗声说道:

“今吾等肩负修路架桥之重任,此乃关乎国计民生、造福子孙之大业。开工之前,吾有令颁下,望诸公谨遵工程纪律。

此路与桥,乃连接四方之要道,商贸往来、军旅驰骋皆赖于此。其稳固与否,关乎社稷安危,百姓生计。诸位在此劳作,皆为国家效力,务必心怀敬畏,不得有丝毫懈怠。

施工之际,各工匠、民夫需各守其位,听从匠师与监工指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得迟到早退,更不得无故旷工。劳作之时,专心致志,不得交头接耳、嬉戏打闹,以免误了工期,伤人性命。

物料皆为朝廷所拨,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砖石、木材、钢铁等,需妥善保管,不得浪费分毫。领取物料,须依规矩登记,不得虚报冒领、私藏挪用。如有违令,严惩不贷,追回财物,以正国法。

工程期间,严禁斗殴滋事、扰乱秩序。无论何人,胆敢违抗命令、破坏工程,定斩不饶,以儆效尤。

望诸公齐心协力,严守纪律,早日修成此路此桥,为我云隐国立下不朽之功。若能如期完工,且工程质量上乘,朝廷必有重赏。”

例行画完大饼后,林峰收敛起笑容,神情严肃地补充道:

“另外,咱们这次工程的技术人员,全是我从工部请回来的,最好的帐篷,给他们住,最新的衣被,让他们先挑,谁冻坏了一个,我找谁赔人!”

“还有,所有的鱼、肉、蛋、奶等,都是技术人员的,其他任何人不得动用!”

“施工方面,技术人员有什么要求,所有人必须遵照执行;施工以外,技术人员有什么需求,都尽量满足。条件实在不允许的,快马飞鸽上报于我,我来解决!”

“总而言之,除了不用你们见面行礼,其他的地方,就把所有的技术人员,当成你家里的长辈,当成你尊敬的师长,或者,当成是我!要是我听说有谁在这上面给我犯浑,杖三十!屡教不改者,逐出队伍!情节恶劣者,斩!”

“诺!”

军令如山,军威如海。

面对林峰的严令,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这支两千人左右新军,瞬间忘记“伪装”,杀气腾腾地齐声应诺。

满意地点了点头,林峰转身看向身边的老黄,笑着问道:“这位老哥,我这边完事了,您刚才想说什么来着?您看在这说方便不?不方便的话,我们去帐篷里泡上茶,慢慢聊?”

“没,没事了。”老黄连忙摆手说道,“我刚才就是想过来跟大人您请安来着,大人您忙,我再去看下图纸。”

虽然感觉对方的行为有点奇怪,但由于经常跟更“奇葩”的钱三打交道的原因,林峰也没太往心里去,只是笑着说道:“好,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千万别客气哈。”

“好,好,谢大人!”

此时,激动的手脚都微微颤抖的老黄,如何也无法将“这个工程队什么都不会,这活没法干”,这种话说出口了。

在这个“仕、农、兵、医,道、工、商、伶”的年代,作为社会地位仅仅比投机倒把的商人,和执“贱业”的伶人稍高的工匠,老黄等人何曾享受过如此的重视和待遇,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如何还会对林峰的安排有半点“怨言”和“微词”。

类似的一幕,陆续地在各个施工现场“上演”后,交通科和匠管科的上百名能工巧匠,都成了铁杆的“峰粉”!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315/1111097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