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清风徐来
林峰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好人,但即便如此,干掉救命恩人的“托孤”之人这种人神共愤的事,还是太过挑战他的三观了。
“额,蓝姑娘的好意林某心领了,但此事就不用再提了。”
“嘻嘻,姐姐跟你开玩笑呢,没想到杀伐果断的林大人这么不经逗。”在蓝芩身后充当跟屁虫的蓝悠悠笑道,“不过看来你的这些凭空冒出来的兵马,应该是云州王府的秘密部队无疑了,王将军临终前所说的‘小姐’,就是公孙曦吧?”
和聪明人打交道,有时候很省心,有时候也会很累。
对于蓝悠悠的“猜测”,林峰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岔开话题道:“剿匪行动刚落幕的情况下,驱赶盟友这种事确实有些背信弃义,不过你们毕竟是幽州王杨乔的人,我要在此做的事情又事关机密,绝不容许走露半点风声。因此,如果蓝姑娘你们执意要留在黄枫谷,那么我必会安排大量人手对环水营进行封锁,限制你们和外界的联系,你们可要想清楚了。”
林峰的开诚布公让蓝芩收起了笑容,“既然公子如此坦诚,那我也把话挑明好了,诚如你所言,我们如果在黄枫谷赖着不走,或许会失去自由,可我们要是这么灰溜溜地返回幽州,失去的可能就是性命了。”
林峰眉头微皱:“你们不是季长安的人吗?他也保不住你们?”
“公子说笑了,在王爷的怒火下,谁能保得下我们?谁又敢抚虎须呢?”
此时,林峰才恍然窥到一斑,在这个时代,王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而这正是他因为与公孙曦的接触而下意识忽略的东西。
“伴君如伴虎,一个幽州王尚且如此,那身处中州权力漩涡中心的郝清风,又是何种光景呢?”
……
中州京畿,司徒府,游园诗会。
“哎呦喂,瞧瞧这是谁来了?京畿的第一才子派头就是足,比少将军来得都要晚呢。”
面对王达海的责问,不等郝清风作答,柳文珠便抢先说道,“你以为都跟你一样,就住在隔壁啊,太师府离这那么远,清风哥又淡泊名利,不喜张扬,一路走来,这都已经算快的了,你没看见他额头的汗吗?”
接着,她还回头向稍远处的一名身材魁梧的年轻男子喊道:“表哥你说是不是啊?”
被问及的男子微微一笑,“表妹所言极是,郝公子能来赴会,已然是意外之喜了。”
说着,男子还端着美酒,遥遥向对方举杯相敬。
刚刚赶到,手中空无一物的郝清风连忙欠身还礼。
如果说郝清风是略显拘谨的话,那么当几人寒暄正欢的时候,周围其他各位京畿有头有脸,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公子小姐们则都或是含笑侍立,或是低头不语,没有人敢上前掺和一脚。
因为虽然同是官宦子弟,其间却往往隔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鸿沟。
王达海,是司空王敬渊最小的儿子;柳文珠,是司徒柳逸尘的掌上明珠;而那位一身英气的年轻男子,则是当朝大将军、上柱国李延昭的虎子,李士诚。
至于郝清风,虽然来京畿时间不长,也几乎不怎么露面,但圈子里的人却都知道,他是太师、兼领太尉的托孤重臣,郝忠正唯一召回并留在身边的晚辈!
除了子孙都不在京畿的太傅、太保,这几人就是今天诗会最耀眼的存在,不客气的说,他们就算放个屁,在场的其他人都得猛吸几口,赞叹一声“芬芳馥郁”!
郝清风跟着柳文珠转过假山时,袖摆拂过垂落的紫藤花串,淡紫色的花瓣簌簌落在月白锦袍上,倒比刻意装扮更添了几分风流。
王达海晃着手中羊脂玉酒盏,眼尾斜睨着郝清风襟前未及拂去的花瓣,“我还道太师府的门槛太高,连春风都吹不动呢。”
话虽带刺,却特意往旁边让了半步,将身边身着鹅黄裙裾的少女露了出来——正是太常寺少卿家的千金,京城有名的才女苏绾。
郝清风深知王达海乃是司空府最得宠的幺子,素日与大将军府的李士诚明争暗斗,此刻这般举动,分明是想将他扯进“才子配佳人”的戏码里,试探郝家对司空府的态度。
他不动声色地作了个长揖,笑道:“王兄惯会说笑,倒是苏姑娘手中的团扇别致,可是出自吴门画派?”
苏绾未及答话,王达海已抢先道:“郝公子好眼力!这扇面上的《溪山清远图》,正是家姐托人从扬州捎来的——”
话到此处突然顿住,似是想起郝忠正上月刚参了其父一本,状告其在织造局贪墨,面上的笑便有些发僵。
倒是李士诚适时解围,他大步流星地从游廊另一端走来,腰间玄铁剑穗扫过石栏上的青苔:“诗会即将开席,诸位还在这儿打哑谜?今日的诗题可是司徒大人亲自定的——‘春日游园’,共分四韵,诸位各展才思吧,我这个只知道舞刀弄剑的大老粗,还等着洗耳恭听呢。”
说着目光在郝清风身上稍作停留,似是不经意道:“听闻郝公子在云州时,曾以一首《空山吟》惊煞当地文坛,今日可要让我等开开眼界?”
这话明褒暗贬,暗指郝清风此前久居云州,与京畿权贵素无往来,此刻突然跻身核心圈子,难免有“外来者”的嫌疑。郝清风却只是淡笑道:“少将军谬赞了,清风不过是粗通文墨,倒是听闻李公子去年在中州军中,曾以‘黄沙百战’为题,连赋三阙边塞词,当真是文武双全。”
众人正寒暄间,司徒府的老管家已捧着鎏金托盘过来,盘中整齐码着四色诗笺,分别以青竹、红鲤、白梅、紫藤为纹,显然是按宾客身份预先分好。
郝清风留意到,自己手中的诗笺绘着紫藤,与柳文珠、李士诚的红鲤、青竹不同,倒是与王达海、苏绾等人的白梅相近——这分明是司徒府在刻意将他归入“中立派”,既不亲近军方,也不靠拢司空府。
诗会设在水榭中央,八张紫檀圆桌环湖而置,湖中心的画舫上,乐师正拨弄着琵琶,奏的是《霓裳》慢板。
首韵由李士诚起笔,他略一沉吟,挥毫写下:“剑气破春寒,冰河未肯残。将军犹看剑,何忍负衣冠?”
字里行间满是肃杀之气,末句“衣冠”二字,隐隐意有所指,在座众人皆觉锋芒在背。
王达海冷笑一声,接过笔来:“玉堂春宴早,金缕醉红绡。试问凌烟阁,何人配紫貂?”
明里咏春,暗里却讽刺军方贪功且无能,末句“紫貂”直指李士诚的父亲、上柱国李延昭的官服品级,火药味十足。
轮到郝清风时,众人皆屏息静看。他凝视着湖面上漂荡的落花,忽然提笔写道:“芳辰信步过东园,细草含烟绿满垣。柳丝牵袖莺声碎,花气沾衣蝶影翻。石畔棋残留客迹,亭边酒暖待谁温?忽惊暮色侵衣袂,犹有馀香逐梦存。”
“这个‘柳’说的难道是我不成?”柳文珠双颊绯红,率先拍手:“好一个‘犹有馀香逐梦存’!清风哥这诗可有名字?”
郝清风笑道:“偶然所得,尚未取名。”
这时,自偏僻的角落里,传来一个“自不量力”的声音,“哈哈,既然是郝公子的佳作,不如以己为名,就叫‘清风徐来’如何?”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315/1111093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