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波斯帝国1845 > 第210章 私人的贸易投资

第210章 私人的贸易投资


德黑兰的证券交易所这些日子可是热闹,各种公司股票大量交易,虽然投资有风险,但高额的利润仍然让不少人选择将钱投入这里。

    在伊朗霍德尼公司的总部,苏莱曼看着资产统计表,思考进入下一步计划。不得不说证券交易所就是好,不出一个月就筹集了扩张的资金。

    从贷款建立纺织厂以来,苏莱曼的商业之路就走的起起伏伏。毕竟你生产出来东西得有人购买才行,所以他也亲自下场推销他们生产的纺织品。但是纺织工厂这么多,在伊朗国内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竞争激烈,但纺织厂也站稳脚跟,在开设的第二年就赚回了本金。铁路的建设让商品可以送到更远的地方,扩大了市场,于是苏莱曼开始将自己的纺织厂规模扩大,并且出口到柬埔寨等地方。

    从英国留学归来后,苏莱曼将股份制这个新的经济实体用在伊朗,成立了霍德尼股份公司,在证券交易所成立后成为第一批上市公司之一。

    获得这样的成功对苏莱曼说不值一提,他现在打算在伊斯法罕建设一家300人的工厂,并且在布哈拉、希瓦和布什尔开设出售纺织品的店铺。

    “主席,这是我们的调查报告,奥斯曼的纺织品价格较高,我们可以从伊斯坦布尔打开销路。另外根据对比,来自布哈拉的棉花质量最好,而且比美国的要便宜三分之一,当然国内的棉花也很好,就是产量太少,价格也有些不同。”

    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在东方有很大销路,而西方也可以试着去拓展一下,这样显得更全面一点。

    “奥斯曼不是被英国和法国占满了吗,怎么会购买我们的商品,我看还是在东方拓展好了。在秦尼斯坦不是卖的挺好吗?”

    虽然比起英法商品伊朗显得不够看,但对于柬埔寨等地来说就是降维打击。公司生产的布在柬埔寨很受欢迎,得益于低关税和机器织布,很顺利的打败了当地生产的纺织品进入东方市场。

    “主席,有多个国家未必不是坏事,这次沙阿出访和十个国家签订协议,我们可以尝试向欧洲出口。”

    这次的自由贸易协议的确对伊朗来说是个利好,如果能出口到欧洲,那对公司的扩张是相当的好。

    而且不只他们一家公司,其他的工厂都开始大量出口,特别是葡萄酒商,经过纳赛尔丁亲自打广告,欧洲出于好奇的缘故大量进口伊朗的葡萄酒,致使其成为出口增长第二快的商品。

    而且开放葡萄酒后各地也没有大量出现因为饮酒引发的问题,这种风气甚至还影响到奥斯曼,想要饮葡萄汁的逊尼派甚至皈依了什叶派。给的理由自然不能是这个,而是说他们认为什叶派的教义是正确的,阿里和他的后代才是穆罕默德的继承人。

    为了正大光明的喝葡萄汁,还把信仰改了,这要是放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现在我们应该在质量上下功夫,只靠殖民地是不行的。英国的布比我们的好太多,而且还有世界第一的海军,所以不管在哪里,他们都卖的出去。

    但我们不行,国家现在的实力还不能和欧洲叫板,而且他们的纺织业早就满了,这也是我不打算在欧洲拓展的原因。”

    是啊,欧洲的纺织业可是比伊朗早发展一百年的。自己为啥要在欧洲和他们竞争呢,所以说,还是东方最好。

    苏莱曼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工商界人士的想法,既然欧洲不行,那就去东方,去新大陆,那广大的市场可是非常看好的。

    而要想继续扩张就需要资金,通过债券募集的金额正在快速消耗,不过他不愿意再来一次,第一是才发行股票,第二则是他想保持公司控制权,眼下苏莱曼仍然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但这次增资扩股让他的股权稀释了不少。这个公司是他成立的,让其他人夺走可不行。

    “现在先把伊斯法罕的工厂建立起来,这会每年为我们带来60万的收入。再过两年我们就能扩张我们的生意了。”

    公司扩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过可以拿点钱做个配套生意啥的。比如纺织公司可以做个布匹零售,又或是直接开个服装公司,直接加工成服装出售。

    生活中对纺织品的需求太多了,将原料变成成品后经过印染裁剪,然后由民众购买使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也是苏莱曼从事纺织业的原因。

    “或者我们不应该看欧洲,而是看美国。”

    “主席,这是不可能的。美国对他们的工业非常保护,光是纺织品的关税就有100%。”

    美国1816年的关税法订定了从7.5%到30%的从价税,对棉花、羊毛、生铁和其它一些受到最近战争鼓励的制成品给予了特别保护。后来在1833年提高到70%,现在更是提高到100%。而且这个时期长期存在的征税视同价使实际征收的关税大大高于名义税率,而且越是低价的纺织品越是得到更严格的保护。

    “难道就美国一个国家?”苏莱曼自然知道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但美洲又不是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智利、玻利维亚,这些国家的购买力看着也不比美国低。而且他们也没有关税壁垒,全都信仰自由贸易,这不就是天然的市场吗。

    广大的南美洲国家大多以农产品出口为主,各个工业没有发展起来。大量的商品出口到这些国家,自然也有伊朗的一份。巴西是伊朗在南美洲的第一大贸易国,七双方的贸易品主要是煤油和咖啡。

    波斯银行也在里约热内卢开设了分行,因为整个南美洲的金融相当空白,给了他们一个进入的机会。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国内的建设,从国外的贸易盈余和投资反哺到国内。大量的铁路、公路、码头建设,以及重工业投资都由国家进行。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92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