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纳赛尔丁在巴库的视察不亚于在大不里士的情况,他对当地的石油工业相当看重。不然也不会多次过问。
“沙阿,科威特已经答应加入我国,并且会对奥斯曼宣战。
而且据可靠情报,奥斯曼苏丹正在酝酿对我国的战争。他们在巴尔干的军队正在向我国方向移动,目标是大不里士。”
阿米尔向纳赛尔丁发了份电报,不得不说这省去了很多时间。
而纳赛尔丁也知道奥斯曼那些人是什么德行,作为哈里发、奥斯曼最伟大的苏丹、世界的征服者,他们是绝不会看着一个异端在他们旁边起来。在不能让他们臣服的情况下,战争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奥斯曼政府里面都是蠢货吗?”纳赛尔丁自言自语道。
仔细一想还真是,19世纪开始后奥斯曼没有一件事是顺利的。他们已经丧失了自己对东地中海的干涉权利,完全由欧洲国家说了算。
“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必须加快战争准备,也许这场战争不会很长,但也要做好打两年以上的准备。”
从战争资金到物资储备,伊朗政府正在全方位运行着。就连之前他购买的国债也暂时不拿回来了,所有要还的钱再次投入对奥斯曼战争的国债中。
有了对俄战争的经验,这次伊朗对财政支出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奥斯曼的战争支出初步定在了5500万里亚尔,为了这个目标,除了伊朗本土外,各个殖民地也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秦尼斯坦作为最大的殖民地,要拿出1000万里亚尔,东非则要拿200万来。两个殖民地一共拿出1200万里亚尔来支援这场战争。此外东方汇理银行、波斯银行等王族产业会代表王族提供部分贷款,最后还会有乌里玛们组织的募捐和购买国债运动。这样就可以凑齐对战争的款项。
而对于伊朗本土,由于提振后的关税带来的收入,使得伊朗财政得到了很大宽松,挤一挤预算还是可以拿出一部分钱充当战争资金。
而除了阿米尔带来的战争准备报告,来自殖民地的汇报也通过电报让沙阿了解目前的情况。
进展最大还是东南亚地区,布鲁克打算出售的砂拉越地区最后以3.5万英镑成交。而这个地方纳赛尔丁不准备并入殖民地,而是整合出一个砂拉越苏丹国,他的弟弟,阿巴斯.米尔扎.恺加受到沙阿赏赐,去当苏丹。
除了砂拉越,纳赛尔丁还获得了当地唯一一家公司,婆罗洲公司的掌控权。这个地方需要投入看到回头钱,所以又让东方汇理银行来注资控制。至于亲爱的弟弟,伊朗为他提供50万里亚尔的赞助和150万的贷款,以后他要是想要扩张,可以拿着钱去增加军队。
而在东非,探险队在探索纳赛尔丁湖后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在这周围探索。他们确认安全后就会让总督府设立贸易点,用自己生产的工业品去对方手里换取黄金、象牙和其他原料。
东非的移民也是最重要的事,不仅从伊朗本土,还有各个阿拉伯部落中也会有些人愿意离开前往未知的土地创业。在哪里不是种地放牧,而部落也可以往外支出一些多余人口,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
殖民地的发展为伊朗提供了经济的必要原料,特别是黄金、铁、煤和棉花。仅仅一个月就有10万里亚尔的婆罗洲黄金流入伊朗,这更加确认了东方就是黄金遍布的地方,必须快点占领,不然要被英法抢先了。
沙阿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但目光一直在墙上的地图。奥斯曼和伊朗之间的边境有些难看,他们在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也是挺难看的。不如让伊朗教教啥才是真正的统治。
纳赛尔丁的行程在巴库后就剩下一个格鲁吉亚地区,因为这里是伊朗在黑海的出海口,大量的货物从这里运送到欧洲,因此这两年发展很快。
时间紧迫,沙阿只能抓紧视察当地的军备情况,然后返回德黑兰。既然要先发制人,那时间就是很宝贵的。
不过沙阿没有想到,阿米尔在发电报的时候没有给他发全,还有一个来自远东的消息没有给发:清国和俄国签订了割让土地条约。
趁着清国忙于对英法的战争中时,俄国官员彼得罗夫斯基带领团队来到了东北地区。他表示俄军为了防堵英法,陆续屯兵移民于黑龙江北岸,经营多年,已初具规模。现在俄人屯居既已成事实,再者东界界限迄未定准,不如由俄国领有该区。但清国将军奕山答以两国交界早经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以至于海为界,向无更改。
对方恼羞成怒,限两天内给予答复。当夜,俄军鸣枪放炮,以武力相恫吓。奕山曾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作为靖逆将军前往广州抵抗英军,结果大败而逃。此时身为黑龙江将军的他,在北方地区,再一次向沙俄的炮舰政策屈服。
根据这一条约,他们丧失了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直接将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去的拿了回来,还赚了不少。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就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普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至于为什么伊朗得到这个消息,自然是这件事在北京公使里都传开了,阿卜杜拉急忙将这个消息禀报德黑兰。
“不是,清国的人都是傻子吗?就算再怎么荒凉,这土地也不能白白送出啊。”
就算是好脾气的大维齐尔此刻也骂人,太TM软了。俄国人就只是威慑,他们就投降了。这要是换到伊朗,不得扒下他一层皮?
气归气,但这么下去俄国恐怕要全吞了清国。他们可不管对方人口到底多不多,只要能有土地,哪怕杀光了都行。
这可不行,清国地大物博,还拥有众多港口。如果让俄国占领,那他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更多的战争,这对伊朗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152/1111090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