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资本家小姐揣崽逃,蒋总红眼逼生二胎! > 第一百五十一章 闹事

第一百五十一章 闹事


沈静姝握着话筒,手指收紧。

王建国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要是价钱压不下来,这订单怕是就要飞了。

“王科长,您也知道我们厂的情况,”她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料子都是好料子,做工也精细,再压价可真要亏本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王建国叹气道:“沈老板啊,不是我不讲情面,那个南方来的老板价钱比你们低三成,我这也是没办法……”

两边谈了一阵,挂了电话,沈静姝坐在那儿发了会儿呆。

张翠翠凑过来问:“咋了?我哥说啥了?”

“有人压价,”沈静姝揉着太阳穴,“比咱们低三成。”

“三成?”张翠翠惊呼,“那不得亏死啊!”

“是啊,我就奇怪这一点,咱们给的价钱已经压的很低了,利润不过堪堪维持经营而已,他们怎么可能比咱们低三成?”

“是不是我哥搁那儿扒瞎呢?”

“未必,我们之前合作的很愉快,他也认可这个价格,没道理会在这时候往下压价。”

正说着,店门突然被人猛地推开。

孟听雪站在门口,一脸怒容:“沈静姝!你给我出来!”

店里几个人都愣住了。

这些日子她们都听说了,举报信和转让手续都是孟听雪搞的鬼,在一块共事这么久,没想到她是这样的人。

大家看她的眼神都带着鄙夷。

更惊奇她怎么敢这么过来的!

沈静姝站起身,平静地问:“有事?”

“有事?”孟听雪冷笑一声,“你把我工作搅黄了,现在装没事人?”

蒋伯封出院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孟听雪开除了。

不仅开除了,还让厂里通报了她的所作所为,这下她的名声算是臭大街了。

“你自己做的好事,怪得了谁?”不等沈静姝说,张翠翠先开了口。

人是她一直带着的,算是她师父。

徒弟干出这种事来,她这个当师父的脸上也没光。

“我做什么了?”孟听雪突然提高声音,对店里的几个顾客道:“大家评评理!先前店违规经营被查封了,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把店保下来,结果你们过河拆桥!”

李春花忍不住插话:“你保下来?你可真好意思说!”

“就是!”王秀芹也帮腔,“要不是你,静姝的店能丢吗?”

孟听雪被说得恼羞成怒,突然抓起桌上的剪刀就要往布料上划。

沈静姝眼疾手快,一把按住她的手:“你敢!”

“我有什么不敢的!”孟听雪尖叫着挣扎,“我不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

店里顿时乱作一团,几个顾客也都跑了。

李春花和王秀芹她们赶紧上来帮忙,七手八脚地把孟听雪拉开。

张翠翠气得直骂:“要不要脸了还!”

正在推搡间,门被大力推开。

是蒋伯封。

他一见这场面,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孟听雪,你还敢来闹事?”

孟听雪一见蒋伯封,咬牙切齿道:“我为什么不敢来?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你白的了一个店,你不感谢我,反而把我开除了,你是不是人?”

蒋伯封懒得跟她废话,拽着她的衣领子,把人闪了出去。

顺手拿起地上的扫把,眼见着孟听雪要冲上来,差点被扫把戳到脸。

“滚!跟你那个弟弟一块滚!别让我看见你,否则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就算你是女人,我也照打。”

孟听雪跺了跺脚,不甘心的转头跑了。

店里终于清净下来。

沈静姝看着一地狼藉,叹了口气:“先把地方收拾收拾吧。”

李春花她们忙着收拾,蒋伯封把沈静姝拉到一边:“怎么样?没伤着吧?”

沈静姝摇摇头,然后愁眉苦脸的把王建国刚给她打电话的事儿说了一遍。

蒋伯封叹了口气:“他给我也打电话了。我想着,要不这单算了吧。”

“那怎么行?”沈静姝皱眉,“都谈好了,衣服已经在线上生产了,这单不做,又得压一批,一转眼,春天夏天这就过去了,衣服还怎么卖?”

“我得去找找,凭啥南方来的衣服能压价三成……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咱们得赶紧再找个能收货的!”

蒋伯封张了张嘴。

他倒是想起一个人,但是说不出口。

“辛苦你了,静姝。”

“光是这样还不行。”沈静姝说,“我还得想办法改进一下,在质量和款式上下下功夫,你他们知道,贵有贵的道理!”

她顿了顿,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等把眼前这个事解决了,我就亲自去南方看看。”

……

第二天,沈静姝带着新设计的样式又去了省城。

王建国看了图样,很是满意,但一提到价钱又皱起眉头:“样式是好,可价钱还是太高啊……”

“王科长,”沈静姝拿出两件裙子,一件是南方来的,一件是自己厂的。

“你摸摸这料子,再看看做工……我们的裙子穿三年都不会变形,他们的穿一季就垮了,这价钱真不贵。”

王建国对比了半天,终于松口:“这样吧,我先各进一百件试试,要是你们的好卖,以后就主打你们的货。”

回来的路上,沈静姝心情轻松了不少。虽然订单量不大,但总算是个好的开始。

让她没想到的是,没过一个星期,王建国就打来电话,语气兴奋得很:“静姝!再加五百件!还是你们那批货卖得好,顾客都说质量好!”

原来,南方来的裙子虽然便宜,但洗几次就褪色变形,不少顾客回来投诉。

而红星厂的衣服虽然贵点,但耐穿耐洗,慢慢就赢得了口碑。

订单多了,新的问题又来了。

厂里的老机器生产效率太低,根本赶不及交货。

两趟生产线,赶了几天工,机器冒烟了两台。

再往后,机器坏的越来越多。

主要这些机器本来就是生产劳保服的,突然要精细加工,自然转不来,

蒋伯封看着堆积的订单直发愁:“这可咋办?买新机器还得要时间”

沈静姝想了想:“要不先把部分简单工序外包给个体户?咱们负责裁剪和质检,他们负责缝制。”

这倒是个好办法。

说干就干!


  (https://www.bshulou8.cc/xs/5138003/1111098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