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故地重游,将军与井
第二天一早,王海换上了自己最挺括的一件中山装。
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皮鞋擦得能照出人影。
他揣着李潇连夜写好的“汇报提纲”,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县委大院。
活像一个要去炸碉堡的战士。
钱卫国书记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王海坐在那张简陋的沙发上,如坐针毡。
他把“工农互助”、“探索新模式”、“点对点帮扶”这些词,翻来覆去地背了好几遍。
可一开口,还是紧张得磕磕巴巴。
“钱书记……我们饭店……想……搞活一下。”
钱卫国放下手里的报纸,推了推眼镜。
他看着王海这副样子,有些想笑。
“王海同志,别紧张,慢慢说。”
“是……是李潇同志,他有个想法……”
王海擦了擦额头的汗,把李潇那套“挖井”的理论,用自己的话复述了一遍。
说到“绕开供销社”时,他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哼。
生怕钱书记一拍桌子,给他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
钱卫国静静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办公室里,只剩下王海忐忑的呼吸声和座钟的滴答声。
许久,钱卫国才开口。
“这个李潇,脑子确实活泛。”
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王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你们想去哪个生产队试点?”
“红……红星生产队。”
“红星生产队?”
钱卫国想起来了,那不就是李潇下乡的地方吗?
他去考察的时候,还吃过那里的饭。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
“供销社的马长顺,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势。这件事,我知道了。”
他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
但王海听懂了。
这是默许。
“书记,那我们……”
“你们是国营饭店,不是投机倒把的个人。”
钱卫国转过身,目光锐利。
“记住你们的身份,一切行动,都要打着为人民服务、支援农业生产的旗号。”
“出了成绩,是你们解放思想,勇于探索。”
“出了问题……”
他顿了顿。
“就说是我让你去试的。”
王海的眼睛瞬间红了。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钱卫国,深深地鞠了一躬。
“书记,我……我代表饭店全体职工,谢谢您!”
这份担当,这份信任,比任何红头文件都管用。
从县委大院出来,王海觉得脚下的路都踏实了。
他挺直了腰杆,感觉自己再也不是那个受气的饭店经理。
而是一个手握尚方宝剑,即将开疆拓土的将军。
……
前往红星生产队的路上,吉普车颠簸得厉害。
杨小军兴奋得像个孩子,一路上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张师傅,山里真的有狼吗?”
“张师傅,您说的那种鸡,真的比咱们饭店的还好吃?”
张贵叼着一根没点燃的旱烟,慢悠悠地回答着。
他的心情很好,这次回乡,不再是灰溜溜的。
而是跟着“李顾问”,衣锦还乡,办大事的。
李潇靠在窗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象。
熟悉的土路,熟悉的荒山。
几个月前,他就是沿着这条路,被一辆破旧的卡车送到了这里。
那时,前途未卜,满心茫然。
如今,故地重游,他却成了改变这里命运的人。
车子在生产队队部门口停下。
消息灵通的村民们,已经围了上来。
“李知青回来啦!”
“是李师傅!李师傅回来了!”
王铁柱第一个冲了上来,给了李潇一个熊抱。
“哥!你可算回来了!俺想死你了!”
队长张建军也闻讯赶来,他紧紧握住李潇的手,脸上满是激动。
“小李,欢迎回家!”
这声“回家”,让李潇的心头一暖。
寒暄过后,众人来到队部会议室。
李潇没有绕弯子,直接说明了来意。
他将“定向采购协议”的想法,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
会议室里,渐渐安静下来。
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了。
张建军的眉头,也拧成了一个疙瘩。
“小李,你的意思是……让咱们队里的东西,不卖给供销社,直接卖给你们饭店?”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警惕。
“对。”李潇点头,“我们给的价格,比供销社高两成。”
高两成!
人群中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
但张建军的表情,却更加严肃了。
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这是在挖供销社的墙角,是在挑战整个计划经济的规矩。
“小李,你的心意,我们领了。”
张建军沉默了半晌,终于开口。
“但是这件事,风险太大了。”
“绕开供销社,这不就是‘投机倒把’吗?”
“万一上面追查下来,我这个队长担不起责任,整个生产队都得跟着遭殃。”
他刚刚带领社员们靠着卖山货,过上了几天饱饭日子。
他不敢赌,也赌不起。
李潇预料到了他的反应。
他没有急着辩解,只是平静地看着张建军。
“张队长,我救小王庄那些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风险?”
张建军愣住了。
“我做赛螃蟹给王书记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风险?”
张建军的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
“风险永远都在。但机遇,也藏在风险背后。”
李潇站起身,走到张建军面前。
“你怕担责任,我理解。”
“但你忍心看着社员们,守着这片宝山,继续过穷日子吗?”
“忍心看着孩子们,连双像样的鞋都穿不上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锤子一样,一下下敲在张建军的心上。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张贵坐在一旁,急得抓耳挠腮,却又插不上话。
杨小军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他没想到,师父的计划,第一步就遇到了这么大的阻力。
李潇看着犹豫不决的张建军,忽然笑了。
“这样吧,张队长。”
“咱们不谈政策,不谈风险。”
“明天中午,我给大家做顿饭。”
“就用咱们队里自己的东西。”
“吃完这顿饭,你再决定,这口井,到底挖不挖。”
张建军一夜没睡好。
脑子里,一边是“投机倒把”四个字,像紧箍咒一样勒着他。
另一边,是李潇那句“忍心看着孩子们继续过穷日子吗”的质问。
像烙铁一样,烫得他翻来覆去。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911/4426375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