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胳膊肘往外拐
燕大的会议室里,大部分的老教授都是比较支持刘一民的,杨诲破天荒的也参加了中文系的会议。
不满的主要是一些青年教师,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们还在吭哧吭哧的干活呢,好家伙,一抬头,得问以前的学生喊副教授了。
这,谁能忍啊!
当然对于刘一民的写作水平,大家是比较认可。于是就有了那句话——写作是写作,讲课是讲课。
杨诲坐在位置上,轻飘飘地说了一句:“想比的话,那就比比吧!”
“杨主任,一民还没有给他定课程!”严家炎低声说道。
“咱们燕大中文系不是想开新课程吗?让刘副教授来嘛,也让这小子知道,副教授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他不是去过法国,也跟美国那边有交流,恰好咱们中文系正缺少了解西方现代文学思想的教授。
那就让刘副教授开一门,中西方现代文学思想比较的课程吧!”杨诲慢悠悠地说道。
严家炎一听,觉得此课程妙极了。老教授们大多对中国文学和古典小说研究比较多,要么是西方以前的文学思想,几十年没交流过西方文学,很多人对现代西方文学思想是不太了解。
刘一民的论文也讲了西方现代文学思想,说明他了解还是比较深的,心里面感叹了一句姜还是老的辣之后对杨诲说道:
“我看您这正合他意,他的论文研究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那正好,搂草打兔子,两不耽搁!”杨诲笑着咳嗽了几声,平稳了一下呼吸说道。
其余的几个教授也挺兴奋,都想到时候去听一听,朱光遣甚至讨论起,到时候比赛的时间了。
几个青年老师,面面相觑,到时候谁讲是个问题!
很多人都将目光望向了曹问轩,曹问轩作为燕大拿工资挽留的第一人,在燕大的青年教师队伍里面,一直是美谈。
另外,靠着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孩子们中间颇有名气。
此时的他穿着白衬衣,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看大家都望向他,心里面也打起嘀咕来了。
他刚才没怎么听讨论,内心则是在想自己要是回校的时候,也是著作等身,会不会也当上副教授!
可惜,他的小说是近两年才开始陆续发表,又是目前颇不入流的儿童文学.短期看是没什么希望了。
曹问轩知,自己讲不过,刘一民在三角地随便说几句话,一群学生围过去,比讲课,这不是诚心找羞辱的嘛!
于是半阖眼睛,装起死来了。
见指望不上他,角落里,一道粤语声响起:“唔来吧!”
这是来自粤省的一位老师,姓陈,一名老讲师了。73年留校,中间去干校当过一段老师,77年被调回了中文系,得以升任讲师!
“小陈老师,你讲什么?”
“我讲十七年文学!”
“好!”
陈老师看向一群年轻的老师:“唔不一定讲赢啊,但系一定要讲的!我们中文系的喽嘶啊,要一定要敢讲啊,唔自信唔的讲课水平!”
杨诲看向陈老师点了点头,中文系嘛,不能丢了那股狂劲儿!
于是中文系约好了等到国庆后,两个人同时开课,看谁的教室去的学生多。
走出人艺,朱霖晒着火辣辣的太阳,还是没反应过来,又问道:“刘老师,你真当上副教授了吗?”
“嗐,不准确啊,准确是在一年后。再说了,你都能当副导演,我还不能当副教授吗?”
“那能一样嘛!”朱霖拍了拍他的肩膀:“刘副教授,晚上吃什么,我给你做!”
“停,我教教你的发音啊!这‘副’字不要咬的那么重.对.就是这样咬的轻一点,最好呢,听不到就过去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哈哈哈,我学会了,刘教授!”
“啊——再喊一遍,嗯—确实学会了!”
两个人开着玩笑,回到了四合院里。《纽扣》不是排练时间紧的剧,晚上不用加班加点的练,加上没她的戏,两个人这顿饭吃的慢悠悠的。
再晚些的时候,夏言的孙女儿沈云过来了一趟,在这里待了许久,等朱霖走的时候,顺便把她送回了家。
翌日,严家炎来到人艺找到了曹禹,谈到了聘任他当兼任教授的事情,不带本科班,只带研究生,而且招不招生,招几个都是他说了算。
“小严啊,你这算盘珠子打的可真不错,是干行政工作的料。”曹禹说道。
“万院长,我更想做的是教学工作,但没办法,年轻教师就得多干点行政工作。”严家炎陪笑着说道。
等过了一会儿,曹禹同意了。刘一民走进了曹禹的办公室,严家炎就趁势说起来讲课的事情。
曹禹呵呵一笑:“到时候我也去听一听!”
“万院长,您咳咳距离挺远的,到时候我把课堂讲义整理一份,送给您!”
严家炎苦着脸说道。曹禺去听课,那不是给刘一民开挂嘛!
曹禹也是逗他,看他这样子,笑了几句,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刘一民点头答应,讲课嘛,讲就讲,国庆之后,还是一个月以上的备课时间。
聊完后,刘一民送严家炎离开,严家炎对刘一民亲切地说道:“你不要多想,试课是传统嘛!”
“严教授,我是那多想的人嘛!我是中文系的一块砖,您说往哪儿搬就搬!”刘一民笑着说道。
“你这态度不错,我先回学校了,具体的时间,我到时候再给你说!”
“我把我家里的电话给你!”
“行!”严家炎又看向他说道:“行啊,家里面电话都装上了。”
“嗐,主要是为了方便联系!”
等严家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又被刘一民给拉下来了。
“还有什么事情?你小子一句话说完!”
“就是咱们学校挺多外籍教授的,不少人住在华侨公寓。”
“你打华侨公寓的主意?”
“本来没想打的,可是现在留校了,我又没分房资格。我只能自己想办法,为了育人嘛,这都是小事儿,我能克服。我想住进华侨公寓克服一下,那里离燕大近,到学校讲课方便。
您帮忙问一嘴,有没有人愿意卖房子的!”
严家炎欣慰地说道:“行,我帮你问一问,甲乙丙丁四种类型的房子,你想买哪种?”
“有就成,我不挑!当然了,有甲的更好!”
至于严家炎能不能问到,刘一民也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万一打下来了呢!
在人艺待了几天之后,刘一民跑到花园村的华侨公寓一趟,给物业的门卫递上一根烟,亮了一下自己的学生证和校徽,说是来找外教老师的。
门卫乐呵呵的给刘一民放行了,华侨公寓的入门是一个大铁门,大铁门上的漆涮的锃亮锃亮的。
华侨公寓不仅是我国的第一代商品房,物业也是开全国之先,一个月四块钱。
刘一民感叹了一句,真把这些人当日本人整啊!
不过也迎合了那句话,国家建设,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嘛!高收入的人,是得多拿点出来!
华侨公寓内部环境幽静,绿意盎然,参天古树下,有小孩子唱着儿歌。
华侨公寓只有两栋楼,南北对峙,中间树木多为松柏,里面的白皮松后来很多进入了古树木录。
刘一民到南栋四层的楼房前,趁着没啥人注意,几个口都贴了几张求购的传单,贴完跑到北楼,等全部贴完,才装作没事人一样离开了。
离开的时候,门卫还给刘一民打了一声招呼,调侃他跟老师见面的时间可真够短的。
华侨公寓的房价从开售也就一百多块钱,很多人又是吹一平一百多,又是吹买一套二三十万。
刘一民掰指头算了一下,这些人的数学都是他师娘教的。二三十万,华侨真是傻子吗?再说了,二三十万,那得是几千平的大别墅。
一个个吹之前,也不用手扒拉一下,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走出华侨公寓,就等什么时候有人给自己打电话了。
回到四合院,刘一民收到了几封信,信是陆遥寄来了,在信里面表示《人生》发表之后,读者的热烈反馈声让他沉醉其中,先是感谢了刘一民在写稿时候的帮助。
另外又告诉他,小说准备出版了,期望他能够给这本小说写个序。
在求序的时候,亲切地称呼刘一民为一民兄。
另外的信是家里面寄来的,信里面关心刘一民现状,也关心李兰勇现状。
甚至还透露了一件事情,李兰勇的父亲李大山给李兰勇找了个老婆,准备等李兰勇回去结婚呢。
刘一民看到后笑了笑,将信放到了一旁。
《人生》发表之后,陆遥再次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关注,一封封读者来信淹没了《人民文艺》。
崔道逸高兴坏了,在刘一民发表的空窗期,有陆遥填补了空白,扛起了《人民文艺》销量的大旗,不至于让销量滑落。
如此销量,能出版也在意料之中。
刘一民拿起笔,给陆遥写了一个序。从第一次看到《惊心动魄的那一幕》的稿子写起,当时自己无意中在编辑部看到稿子,并向编辑建议写的不错的事情,以及后来和陆遥的相识和相知的历程。
经过曹禹的指点,刘一民现在写序像吃饭一样简单。半个小时,就把给陆遥的序写好了。
以后写序的事情,估计越来越多,争取都要控制在半个小时内解决。
接下来,在房间里面开始写起其他的小说来。
朱霖的父母得知刘一民留校后,两个人心里面格外的高兴,在燕京工作了,朱霖和刘一民两人的感情可就更有保障了。
要是刘一民回到豫省的单位工作,两个人的心立马能提到嗓子眼。
这几个月来,他们清清楚楚的看出来了,朱霖对刘一民的态度,几乎是言听计从。
要真是回到了豫省,女儿估计也要离开他们了。
两个人热情的让朱霖拉刘一民到家里面庆祝一下,朱霖的父亲听到他是副教授,心里面嘀咕了一句,幸亏自己升教授了,要不然这还真不好意思恭喜。
不过一边高兴,一边又心惊了起来。这家伙是越来越像曹禹了,当初曹禹二婚的时候,可就是在学校啊!
唉,希望霖霖别看错人吧!
朱母现在已经不担心这件事情了,可是朱父还是一直担心。
看到刘一民和朱霖出现在门口的一刹那,朱父看着彼此相视笑的开心,心里面的石头稍稍的往下放了放。
“一民,霖霖赶紧往里面坐,饭都做好了,就等你们两个了!”
“一民,恭喜你留校当老师!”
“叔叔,阿姨太客气了!”
坐下后,朱父和朱母有时候问一问朱霖排练的事情,有时候又问问刘一民留校的事情。
朱霖经过一阵子的锻炼,在演员面前一个人讲戏的时候也不胆怯了,当然还做不到乾纲独断。
“一民啊,俗话说成家立业,也业已经立了,是不是该?”朱母含蓄地说道。
“阿姨,您放心,一定会成家,就是我学生的这个身份.”
朱父来劲儿,猛地坐直了身子:“我明天就去学校打听一下,学生能不能走个特殊流程结婚,我相信组织不会不通人情嘛,毕竟有那么多学生也到了年龄,恋爱校内不让谈,但霖霖不是燕大的,也不是学生了嘛。”
“行,那麻烦叔叔了!”刘一民说道。
朱霖开心地拿起杯子,从包里面拿出好几瓶可乐,将可乐倒在杯子里面,让大家尝一尝。
朱父和朱母没喝过,也像喝中药一般,将汽水咽了进去,不过喝完感觉还挺好。
朱母知道朱霖是想堵自己的嘴,不过还是说道:“一民,你爸妈在老家,按理说,霖霖应该上门去见一见你爹娘的,可惜,这太远了。”
“妈,我可以去,我还没去过豫省呢,是不是刘教授?等刘老师放寒假,我去见见叔叔阿姨!”
朱霖笑着说道。
朱母见朱霖这样说,也没再继续说下去,只是瞪了一眼朱父,唉,这女儿让你给教的!
“那就这样,到时候让霖霖去一趟豫省,见一见你的父母!”朱母说道。
接下来吃完饭,朱父将刘一民带进了自己书房,只留下朱母和朱霖在客厅。
朱母用手指点了点朱霖,低声说道:“你个胳膊肘往外拐的!”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745/1111086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