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68章 《凯旋在子夜》

第268章 《凯旋在子夜》


燕大宿舍里,李兰勇并没有在,下午经济系有课。刘振云几个人正在宿舍里面讨论论文,刘一民走进去后,几个人纷纷将目光看向他。

    “呦,这不是刘教授嘛!”李学勤率先说道。

    刘振云板着脸说道:“能不能称呼刘一民教授,不知道的还以为叫我呢!”

    陈大志:“哈哈哈!”

    刘一民冲着他们一人扔了几个大白兔奶糖,笑着说道:“学勤,你这么开心,研究生一定是考上了吧!”

    李学勤听完后,顿时哀嚎一声,丧眉耷拉眼的不再言语。

    刘一民打量了几眼他们的论文,坐在了自己的床上。

    “我前阵子想通过人大的学生见一见冯其镛教授,可惜没能见到。”李学勤揉了揉疼痛的太阳穴说道。

    “77级的师兄叶君远考的不就是冯其镛教授的研究生吗?你通过他找一找,不过呀,还是得看笔试成绩,你先把笔试拿下再说。”刘一民说道。

    冯其镛是人大中文系的教授,在国际上也颇有名望。和吴组缃一样,主要研究的就是《红楼梦》,另外研究古代文学等。

    国内研究生免试推荐制度,得到1985年才有,这时候大家要想读研,不管是硕研还是博研,都得考。

    刘一民也不例外,就算是形式,也得走一趟。

    今年曹禹在燕大只招收一名研究生,那就是刘一民。要真有人敢跟刘一民同时报,搏一搏前程的话,那得看看他们家祖坟是不是着火了。

    冒青烟都不行,得着火!

    李学勤考冯其镛教授的研究生还是有点难度的,报考的人数多,招生人数少。

    他应该是除了刘一民之外全寝室最忙的人了,一边准备研究生考试一边还要准备论文。

    “一民,今天又没课,你来干什么了?”陈大志问道。

    “我来找兰勇!”

    宿舍里,李兰勇从教室跑回宿舍,打了一个寒颤:“这天越来越冷了,咦,一民你来了?”

    “专门来找你的。”刘一民将手伸进挎包里面。

    “是不是小说写完了?”

    刘一民没说话,笑着将稿子递给李兰勇:“刚写好给你掌掌眼,看完之后,我就投稿了。”

    李兰勇笑着接过后,坐到了床上正准备看,其余三个人立马围了上去,纷纷要求一同阅读。

    十万字的小说,四个人想要看完,最少也得两个小时。

    《凯旋在子夜》讲述的是北大荒知青童川和江曼,在历经生活和战场磨炼之后,最终走在一起的故事。

    童川因为在新兵集训的时候,开枪走火误伤他人被判刑两年,于是写了一封给江曼的“绝情信。”

    江曼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最终和一名林大林的军官走在了一起,即将结婚的时候,童川出狱归来,婚并没有结成。

    童川从燕京部队补充到前线当兵,正好在军官林大林手下。两人在战场上携手杀敌,最终林大林战死。

    江曼在林大林战死后参军,成为野战救护所的护士长,和童川在战场相遇。

    童川率领自己的手下坚守高地,因为敌军的进攻,双眼被炸瞎,江曼在旁日夜守护

    因为原本是86年的电视剧,里面大量内容涉及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的事情。

    刘一民对不符合八十年代初的情况,都进行了删减和改写。

    对于战场之外的事情减少笔墨,重点放在了出征前和战场上,从战场的厮杀,到战士们在战场上闲暇时间的生活,都做了真实的描绘。

    最后是战士们列队在烈士陵园墓碑之侧,向烈士鸣枪告别,青山埋忠骨,大地唱悲歌。

    山谷之间回荡着那句“牺牲的战友们,我们永远在一起!”

    数个小时后,刘一民在上铺隐隐约约地听到抽泣声,接着是刘振云等人的安慰声。

    刘一民快速地从上铺跳了下去,李兰勇看到最后烈士陵园的一幕,情绪彻底崩溃,将脑袋捂进被子里面哭了起来。

    约莫半个小时后,李兰勇的情绪终于平静了下来,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起身对着刘一民说道:“一民,写的不错,里面有的很真实!”

    接着带着帽子准备离开宿舍,刘振云问他要干什么,李兰勇笑着回头对他说道:“南门该上岗了!”

    等李兰勇走后,李学勤说道:“最后一段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四个人在李兰勇走后到食堂吃饭,刘一民用餐盒给李兰勇带了一份,他急着上岗,应该还没吃。

    李兰勇在南门的传达室门口站着,西北风太大,空荡荡的左袖塞进口袋里,总是被风给吹出来,他一遍一遍的用右手将左袖塞进口袋里面。

    “兰勇,赶紧到里面吃饭!”刘一民将饭盒递给他说道。

    传达室里面的门卫听到后,走了出来:“兰勇,你还没吃饭啊,你进去吃,我站会儿!”

    传达室里面,李兰勇吃着饭对刘一民讲述着前线:“要是我战友看到这部小说,肯定会羡慕童川!”

    “为什么?”

    “因为像江曼这样的女同志太少了,在战场上战友接到的分手信如同雪花一般。我就比较幸运,我没对象,所以也没分手信!”

    李兰勇冲着刘一民,平静地笑了笑。

    等李兰勇吃完,刘一民给李兰勇塞了一支烟,猛抽了三根之后,李兰勇的心情看起来好多了。

    刘一民离开了燕大南门,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华侨公寓。进门脱下外套挂在了衣架上,走进了书房里面。

    书房里面有一封信,是家里面来的。刘一民写信给刘福庆和杨秀云,告诉他们寒假的时候,朱霖要去家里面一趟。

    二老可是忙活坏了,又拉砖盖了一间砖房,好好的装修了一下,就等着朱霖上门了。

    刘一民看着二老的信,笑了笑提笔写了一封回信。

    翌日,一大早,刘一民就将《凯旋在子夜》放进了邮筒寄了出去。

    再不寄出去,《收获》的李晓林师姐,又要写信来问“吃否、安否、写否?”了。

    浙省嘉兴,余桦将信和自己的手稿寄给刘一民之后,一直在苦苦等着回信,上班的时候都有点心不在焉。

    同事们问他,他也不说。

    父母看到他头发越来越长,按着他的脖子到理发店给他剪了一头短发。

    回去的路上,余桦不满地踢着街道上的小石子,当看到小石子精准击中目标之后,立马嘿嘿一笑。

    “这阵子怎么不见到邮递员到咱们家了?”余父问道。

    余桦身上的乐呵劲儿顿时没有了,惴惴不安地说道:“可能是在帮忙推荐杂志,所以还没有回信!”

    “这都小一个月了!”余父说道。

    “爸,你不懂文学,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余桦嘴硬地说道。

    其实他心里面越来越不安,不会信不要紧,推荐不了不要紧,你把我的底稿还给我啊,没了底稿我怎么接着投?

    心里面已经在暗自骂了起来,说那刘一民少智,竟然不懂的欣赏自己的小说。

    看到自己的儿子还在嘴硬,余父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拉着余桦回到了家。

    路过门口的时候,看到门口在风中凌乱的狮子狗,仔细一对比,心里面十分满意,终于不像了。

    余桦尽管心里面小声咒骂了几句,但是回到自己的房间,立马再次写了一封诚恳之极的书信,在最后委婉的表示,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把手稿给他。

    写完之后,趁着父母不注意走出家门,骑着自行车将信投进了邮局的邮筒里面。

    在心底祈祷了好几句后转身离开,冲着遇见的每个熟人,自信地点头微笑。

    燕京,木樨地,刘一民跟朱霖两个人被李玉如邀请过来吃晚饭。

    “师娘,你别忙活了,这桌子上已经有很多的饭菜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李玉如回头道:“还有最后一个菜,你以为只有你们两个啊,还有万方呢!”

    刘一民笑着问道:“今儿是什么日子啊,这么丰盛!”

    “什么日子也不是,普通日子也能聚会嘛!”李玉如说道。

    曹禹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笑着问刘一民什么时候才能在电视上看到《狼烟北平》。

    “那得等到明年了,估计最少也得到四五月份!”刘一民笑着说道。

    电视剧拍摄的周期比电影长,剪片子再到审核、播放,刘一民四五月这还是保守估计了。

    “可惜了!”李玉如在厨房里说道。她在家没事干,平常就以电视打发时间,电视剧上面现有的她都看腻了。

    “女排明天和小日子比赛,师娘,你可以看看!”刘一民笑着说道。

    “行,这些比赛我看不懂,但我能看出来是谁赢了哈哈哈。”李玉如大笑了几声。

    万方从外面走进来说道:“李姨,笑什么呢?这么开心?”

    “我们在讨论女排比赛的事情!”

    吃饭的时候,一群人乐呵呵的聊起来最近的几场比赛,李玉如几乎是全程看完了,讲的热火朝天的。

    等李玉如讲完,李玉如询问朱霖《纽扣》排练的事情怎么样了,问朱霖要票到时候自己一定过去观看。

    万方说道:“师姐我的也得有吧!”

    “有,师姐愿意去,我高兴还来不及!”

    曹禹呵呵笑道:“小朱啊,不要担心到时候的销量!”

    第一场的销量,绝对是有保证的,大家对于新剧的热情远超想象。

    吃完饭,朱霖和师娘、万方三人聊天的时候,曹禹将刘一民叫进书房,询问起来课题的进展。

    “老师,这才多久呀,我刚起了个开头!”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不是我催你,前两天见到老沈了,他专门问起这个事情,说上面的领导很重视!”

    刘一民说道:“那我尽快!”

    走出木樨地,刘一民将朱霖送了回去,在寒风中依偎一会儿,刘一民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华侨公寓。

    好在华侨公寓距离木樨地和朱霖家比较近,没一会儿就到家了。

    翌日上午,因为世界杯女排比赛的事情,刘振云他们邀请刘一民到食堂跟大家一块观看直播比赛。

    燕大的几个食堂都放了电视直播这场赛事,留学生公寓有专门的电视房,几个留学生也邀请刘一民了。

    但是他还是跑到大食堂看了,看女排的比赛,到时候胜利的心情跟中国人分享才地道。

    那些洋鬼子懂啥!

    除了中国的学生关注这场比赛之外,就属小日子留学生最关注了,运动员在场上较劲,两国的学生私下里较劲,谁都不想输。

    下午,燕大的学生都分散在几个食堂看直播,自带小板凳,刘一民还带上了瓜子和花生,李兰勇和刘振云他们几个坐在旁边。

    电视屏幕很小,后面的人几乎都看不到,谁胜利了只能通过前排同学的声音判断。

    鼓掌欢呼就是我们得分了,惋惜摇头就是对面得分了。

    前排的学生看电视,后排的学生听声音。

    “一民,你猜谁会赢?”刘振云笑着问道。

    刘一民磕了一个瓜子:“那还用说,肯定是咱们!”

    “嘿!郎平又得分了!”

    前两场都是中国胜,比分分别为15:8、15:7。学生们欢呼不止,可是接下来的两场,日本扭转了颓势,打出了12:15、7:15。

    最后一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就连提前知道结果的刘一民,也没有再继续嗑瓜子了。

    尤其到了最后,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刘振云默默地吞咽着口水,后排的学生不知道消息,一个劲儿地问。

    随着最后一球拦网成功,电视里面传来了解说激动地声音:“17-15!中国队胜利啦!队员们都跑到一起!中国队以3-2胜了日本队,以7战7胜的优异成绩,夺得了本届世界杯比赛的冠军!”

    食堂里面欢呼了起来,学生拿着板凳朝着外面跑去,时不时地能听到有人激动地砸板凳的声音。

    几个食堂犹如一个个炸点,接连炸响,整个燕大都沸腾了。

    学生们高举着国旗,行走在校园里,奔走相告这个胜利的喜讯,还举着棋子走到了校园,向所有人高呼:“女排夺得了世界杯冠军。”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745/1111086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