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98章 《故乡的依恋》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第498章 《故乡的依恋》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听完中央广播电台的播报,刘一民高兴地穿衣起床。见朱霖幽怨地看着自己,搞得刘一民有点不明所以。

    “我们的朱霖同学怎么了?像是有点不开心呐?”刘一民伸出双手捧着朱霖的脸庞,笑嘻嘻地问道。

    朱霖掀开被子给刘一民展示自己的大腿,白嫩的大腿上有一个红色的巴掌印。

    “咦,这怎么回事?”刘一民没反应过来。

    “刘老师,你拍腿就拍腿,你拍我的腿干嘛?瞧,都红了,你还有脸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朱霖轻哼一声。

    刘一民看到朱霖佯怒的模样,赶紧伸出双手轻轻地揉了揉,心疼地说道:“噢?原来是拍着的是你的腿啊,我还以为是我的腿,难怪不疼,刚才我还以为做梦呢。”

    “哼。”朱霖没再说话,轻轻地掐了一把刘一民的胳膊,又敬佩地说道:“刘老师,你真了不起,凭借一人之力推动了两岸的发展。”

    刘一民坐在床边笑道:“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是时代的大势。”

    早上正在吃饭,朱父也打来电话跟刘一民讲这件事情。朱父的兴奋溢于言表,旁敲侧击询问刘一民还有没有内幕消息。

    刘一民看了眼旁边的朱霖,接着冲朱父讲了点自己知道的但不算保密的消息,不过还是叮嘱朱父保密,不要逢人就讲。

    朱父正聊的起劲,朱母将朱父一把推开:“一民,你们早上吃饭没有?”

    “妈,我们正吃着饭。”

    “你们好好吃饭,霖霖最近累,她有没有想吃的,我晚上下班过去给她做点。”朱母关心地问道。

    刘一民将话筒递给朱霖,朱霖对着朱母说道:“妈,不用惦记我,我就是忙点,晚上睡一晚就行。”

    “你有啥想吃的?”朱母继续追问道。

    “葱烧鲫鱼。”

    “好,晚上我过去。”

    朱母正准备挂断电话,朱父连忙说道:“我也去,晚上我跟一民喝点庆祝庆祝。”

    还不等朱霖说话,朱母就果断地将电话挂断了。朱霖将话筒放回冲刘一民使了一个无奈的眼神,刘一民调侃道:“咱爸这家庭地位呀,已经快能用卑微来形容了。”

    “我有时间跟咱妈讲讲,现在上班还好,要是等到两人退休,两人天天在家,咱爸怎么能受得了。晚年再来一个大起义,反压迫运动就闹笑话了。”朱霖端起了刚放下来的碗。

    吃完饭两人出门上班,喜梅拉扯着两个小家伙的手在门口冲两人说再见。

    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们操着地道的燕京话,正在唾沫横飞地讲着刚才广播里播放的新闻。

    燕京方言里面时不时夹杂着“刘一民”三个字儿,听到这话,刘一民忍不住松下摩托的油门,伸长了耳朵。

    见自己的奇怪举动引得大爷大妈们侧目之后,刘一民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诸位大爷说的有理,我本人十分赞同。”

    等刘一民走后,大爷大妈半晌才反应过来:“这谁啊,人真逗,现在这年轻人,骑个摩托车不知道谁是谁了!”

    燕大的校园内,广播一遍遍地播报着从中央广播电台转播的新闻,新闻转播之后,又不断地播放着《我的中国心》、《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一定要解放TW》的歌曲。

    大量的学生围在大饭堂或者是三角地讲述着自己的想法,甚至还有学生在进行辩论,辩论声引得旁边无数学生喝彩。

    整个校园内喜气洋洋的气氛,仿佛是要过大年一般。走进中文系,几个老教授正在谈论着这件事情的影响。

    “这是光头逃到岛上之后,两岸关系的一次重大转折。中国大势在于一统,不动刀戈,天下归心自然最好。”王瑶摇头晃脑地说道。

    吴组缃挥舞着手中的书:“同志们,同志们,我们且看大势发展。”

    看到刘一民,王瑶几人冲他咧嘴大笑并齐齐伸出了大拇指。

    刘一民拱了拱手:“诸位教授,早上好。”

    “好,很好,非常好。”

    严家炎上班后也没有在办公室待着,而是坐在大教室里,跟教授们一起分析天下大势。

    刘一民打趣中文系要改成政治系了,严家炎笑道:“政治系那帮人,估计比咱们讨论的更加热烈。”

    讨论了两个多小时,所有人都对未来的前景报以乐观的态度。

    “毕竟咱们有共同文化的根,而且国际上都不支持他们嘛,拿回联合国席位之后,那就是咱们才代表正统。只要咱们万众一心,别有用心的人就翻不起大浪。”伴随着书本重重地砸向课桌,讨论正式结束。

    刘一民拍了拍吴组缃的肩膀:“吴教授,年纪不小了,切莫太激动。”

    到了文研所办公室,年轻人讨论的比教授们还激动,一个个挽起袖子,嘴里动不动还夹杂着几个脏字。

    刘一民站在门口没有说话,闫真看到他后赶紧咳嗽了一声,文研所顿时安静了下来。

    “没事,大家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我今天得知这件事情,高兴地把大腿都拍红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平时不怎么说话的海子起身说道:“刘教授,也不知道我过几年能不能到岛上游玩儿,我还想冲着日月潭写一首诗。”

    “好好研究学术和诗歌,再锻炼好个人身体,一定能行。别到时候去岛上玩儿,人家说咱们吃的不好,看起来营养不良。”刘一民摆手让海子坐下。

    海子将额头前的刘海往后面挑了挑,露出了整张脸,笑着冲刘一民点了点头。

    海子的发型,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一脸的艺术气息。

    刘一民拉了张凳子,陪着他们聊了约半个小时。

    “无论从民族血缘、文化认同、地理位置上看,都应该拿回来。这是多么好的位置啊,一道天然拱卫祖国大陆的一道防线。我们文学学者,不要只从文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要多层面,立体化的去看待,不能陷入了以偏概全的误区,不能让别人说我们眼只能看到针鼻大小的东西。关键不要拿着放大镜去夸、去批!

    大家有机会,也可以了解一下施琅的《恭陈宝岛弃留疏》,这可以说是中国海权思想的启蒙。我们的百年屈辱史,也是海权屈辱史的一部分。”

    刘一民讲完准备回自己办公室,易众天连忙起身喊住了刘一民,恭敬地递过来一篇论文,让刘一民评价。

    “刘老师,这是我最近写的论文,您帮我看看。”易众天说完,其余的受训老师伸长脖子等着刘一民的评语。

    刘一民只能坐下,仔细地阅读了起来。这篇论文并不算长,只有六千字左右。

    “论文写的不错,就是有一点不好。”刘一民轻声评价道。

    易众天闻言大喜,连忙询问哪点不好?

    刘一民淡淡地说道:“不好的地方在于指导老师写上了我的名字,你是生怕没人骂我,给我找骂是吧?

    我要是有对手,你写上他的名字,定能让他颜面扫地!”

    易众天没反应过来,但其余人已经反应过来了,强压着嘴角,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刘老师,我哪里写的不好吗?”易众天脸憋成了猪肝色。

    “《用现代感情理论看待三国蔡文姬的感情变迁》?你是蔡文姬吗?你就写?你瞧瞧,你里面的那些论据,采用的是野史吧?除了‘野’之外,简直就是屎!”刘一民将易众天的论文还给了他。

    刘一民又说道:“大家都是来研究文学、文化的,你来研究蔡文姬的感情来了?”

    “刘老师,刘老师,这是老易随手之作,不是正式的论文。”戴建业赶紧替易众天来解围,其余的学生连忙附和。

    刘一民的脸色缓和了下来:“我强调过多遍了,历史虚无主义要不得。学者的研究要严谨,今天是你的随手之作,明天流传出去了。人家还不得在想:武大的易众天,水平很一般;上了文研所,依旧没改变。”

    易众天连忙说道:“刘老师,我明白了。”

    刘一民拍了拍易众天的肩膀,没再说话,等刘一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梁永安看易众天有点愁眉苦脸,笑着说道:“真别说,刘老师后面的四句话还挺顺口。”

    “我再想想其他的。”易众天对于梁永安的调侃丝毫提不起兴趣。

    下午上完课,刘一民去了一趟人艺,观看了人艺《南侨赤子》的排练准备情况。

    欧阳山尊带着他看了一遍布景:“我们拿来了一些陈嘉庚先生年轻时的照片,我们以前也有跟嘉庚先生做过交流,所以对他我们非常了解。”

    “我今天就是来看看有没有需要我修改剧本的地方。”

    “一民,你说笑了。电影局那么多人上场,都没有找出要修改的地方,我们两个自然也没发现。”夏淳乐呵呵地说道。

    “行,有事儿两位跟我讲或者让朱霖稍话都行。”

    刘一民去和曹禹聊会天,从于是之手里将《南侨赤子》的稿费领了出来。

    “三千块钱,一民,你拿好。”于是之将财务送过来的信封,转交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简单地数了一下:“够了,于院长,我先走了。”

    “去吧,去吧!”于是之乐呵呵地摆了摆手,等刘一民走出后,于是之嘀咕道:“写剧本真挣钱呐!”

    刘一民等到朱霖下班,跟着他一起回到四合院。朱母和喜梅正在收拾鱼,刘雨和刘林在旁边玩水。

    二十分钟后,朱父才骑着自行车到了四合院。

    “今天我们理工大学很热闹,想必燕大更热闹吧,燕大的学生比我们理工大学的学生更活跃。”朱父拿着湿毛巾擦了擦脸和脖子里的汗水。

    刘一民说道:“爸,你学学摩托怎么骑,我再去买一辆摩托,从西郊回来有点远,有个摩托车省事儿。”

    “算了算了,我这一把年纪了,就不赶这时髦。骑自行车摔倒顶多擦个皮,要骑摩托车摔倒,我这腰还不得摔断了。”朱父赶紧拒绝。

    朱母认同地说道:“路上人多,老了骑摩托车不安全。我们骑了大半辈子自行车了,还是自行车舒服。”

    朱霖也跟着刘一民劝了几句,见劝不动索性就不管了。

    朱父拉着刘一民谈国家大事,刘雨和刘林坐在两人怀里听讲,尽管不知道讲的是什么,但听得认真。

    晚上,刘一民和朱父喝了几杯酒,葱烧鲫鱼的香味弥漫在四合院。

    朱父今天高兴,酒量比往常好了许多。约莫八点,郑洞國和程思远、郑庭笈等人来到了四合院。

    他们是第一次来,对刘一民的家充满了好奇,认真地观察了一遍之后,开始讲起了正事。

    所谓的正事,不过就是今天的重磅新闻。朱母和喜梅又去做了几个菜,刘一民陪着他们喝了几杯。

    郑洞國他们都老了,但还是高兴地喝了三杯。

    “但悲不见九州同,希望我能看到九州同啊!”郑洞國唏嘘道。

    程思远将自己从白崇禧儿子白先勇那里听到的消息讲了出来,认为短则半月,长则一个月就会有正式的政策出来。

    “程老、郑老.让我们拭目以待。”刘一民酒瓶里最后一点酒倒在杯中一饮而尽。

    “你这酒量,像我年轻的时候。”郑洞國赞许地说道。

    晚上十一点,送他们离开四合院。朱父喝多了,晚上就直接住在了这里。

    5月下旬,刘一民见到了五十岁的焦晃,焦晃身材高大,看起来十分威武,表情不怒自威,头发黑灰相间,不过整体黑色要多一点。

    “您好,一民同志。”焦晃双手握住刘一民的手,睁大眼睛打量着刘一民,声音铿锵有力,中气十足。

    刘一民说道:“焦晃同志,你看起来不像五十,倒像是四十左右,这体格挺健壮。”

    焦晃听到刘一民的夸奖,高兴地说道:“我年轻的时候一身肌肉,很多高难度动作都能做的下来,现在也能,就是没以前灵活了。”

    黄祖默没怎么说话,而是留意刘一民的脸色和语气,用心观察刘一民对焦晃的评价是真是假。

    见刘一民确实是在夸奖,心里面吊着的一口气才放了下来。

    刘一民请两人到书房,焦晃说道:“一民同志,具体的情况黄祖默同志已经跟我讲过了,我觉得我完全能够胜任这个角色。”

    “我完全相信,焦晃同志。我这里有几部电影,一会儿你跟老黄再看一看,学习一下演员的展现技巧,揣摩一下角色本身。”

    焦晃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和钢笔,认真的态度立即赢得了刘一民的称赞。

    “焦晃同志,我看你是演员里面第一爱学的同志。”刘一民竖起了大拇指。

    “第一爱学?哈哈哈,刘一民同志,你实在是过誉了。演员嘛,这是应该干的。”焦晃笑声比刚才进来的时候随意了许多。

    刚才他看到刘一民的时候,脸上平淡无常,心里还是止不住的紧张,生怕刘一民一句话又让他灰溜溜的滚回了沪市话剧团。

    焦晃看电影点的非常认真,不懂的地方会专门询问下刘一民,这让旁边的黄祖默也受益颇多。

    “焦晃同志,这部戏重点就是看你和狗的互动,那种人与动物之间亲密的感情流露,要在举手投足不经意间表露出来。另外我说一句不客气的话,你和狗表现出来的感情,比你自己本身都重要。”

    “我明白。”

    黄祖默找到了一条经过训练的狗,焦晃就位之后,就让焦晃和狗日常相处,增进两人之间的感情。

    焦晃晚上留在四合院吃饭,朱霖也为焦晃的演员功底而感到惊讶:“沪市话剧团也是卧虎藏龙,您这功底可不是一般的厚。”

    “朱霖同志,你在电影和话剧里面的表现比我好,我得向你学习,争取有朝一日也拿一个最佳男演员奖。”焦晃客气地说道。

    黄祖默拿起酒杯跟焦晃碰了一下:“这也是我的愿望。”

    晚上喝完酒,黄祖默骑着借来的自行车载着焦晃歪歪扭扭地回八一厂的招待所。

    月光下,朱霖担忧地说道:“黄导也是固执,喝酒了在院子里休息一晚也行,非得回招待所,不会出事吧?”

    “没事儿,老黄喝了没多少。”

    躺在床上,朱霖还在为黄祖默担心,刘一民朝八一厂招待所打了一个电话,值班室告诉他们两人已经回去。

    “回去了,我的朱霖同学就别担心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霖因为《庐山恋》结识黄祖默,也是朱霖第一次拍电影,她也想黄祖默的能导出更好的作品来。

    翌日早上,崔道逸给刘一民打电话,《平凡的世界》学术座谈会将在5月26号举行。

    “陆遥确定了来京的时间,来的早,这日期也往前提了提。”崔道逸解释道。

    “好,我知道了,我到时候一定参加。”

    崔道逸又讲了几个人名,刘一民都认识,蒋子龙、汪曾琦都参加这次的座谈会。

    “这是一次在除你之外的作者身上,重拾现实主义文学的好机会,我们特地邀请《人民报》《光明报》《文艺报》等报纸参与座谈。”崔道逸表明了《人民文学》对《平凡的世界》的看重。

    《人民文艺》凭借着《平凡的世界》在五月份也卖出了一百五十万份,刘一民在各个场合向人推荐,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将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预计六月中旬就能够销售。

    5月24日,陆遥赶到了燕京,身上穿着干净的西装,《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稿费发放之后,专门给自己做的。

    陆遥看了看刘一民,又看了看自己的装扮吐槽道:“真是狗肉上不了席面,你穿着西装像西门庆,我穿着西装像卖炊饼的武大郎。”

    “西门庆?那我得被你几个弟弟打死。”刘一民故作夸张地说道。

    “哈哈哈。”陆遥点起一根烟塞进嘴里,吐了几口烟后向刘一民感谢道:“一民,谢谢你的推荐,谢谢你帮我写的评论,给这篇小说帮了大忙。”

    《平凡的世界》写作的时候,看过稿子的无一不是嘲讽声。可发表之后,嘲讽声没了,都在讲刘一民对《平凡的世界》剖析到位,纷纷赞扬陆遥写得好。

    “唉,我算是明白了。作家到了一定程度,作家本人比作品更重要,狗日的一群势利眼。”陆遥骂道。

    刘一民安抚道:“自古文人相轻,不必太在意。但也不能让一群歪嘴的和尚,整天乱念经嘛。”

    陆遥认同地点了点头,又让刘一民看他第二部的草稿和思路。

    “第二部要写完,最起码还得半年时间。”陆遥说道。

    刘一民看了他一眼,忍不住再次说道:“你的稿费省着点花,你写部书时间跨度太长,其中没多余的稿费补贴生活。”

    “我知道,我尽量控制。”陆遥立即说道。

    刘一民看完之后,根据自己看的《平凡的世界》,给他稍微指导了一下。

    “哎呀,这么一想是顺了,我就是纠结到这点儿。说实话,少平在矿上的故事和金波的爱情故事、田润生和郝红梅之间的纠葛,处理起来要比孙少安的故事线更麻烦。”

    金波是《平凡的世界》原著里的重要人物之一,是孙少平最好的朋友,是贫瘠的西北土地长出来的浪漫花朵。当兵后,因为一段和藏族姑娘的浪漫爱情而被更多人铭记,可惜两人因为违反纪律,金波复原,藏族姑娘调离。

    复原后的金波,毅然踏上了寻找藏族姑娘的道路。

    由《平凡的世界》改编成的电视剧,删掉了这一个重要角色,他人的经历被合成在了田润生一个人身上。

    帮陆遥梳理完,刘一民发出邀请,询问他能否参加《青年夜话》节目。

    “额嘴有点笨,怕说不好。”陆遥犹豫了半天,生怕自己闹了个笑话。

    “广播能修改,我给你讲讲录音的基本原理。”

    陆遥得知讲错话还能删减,这才放下了心。

    傍晚,蒋子龙也抵达了燕京,同时来到了刘一民的四合院“报到”,看到陆遥后,两人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陆遥和蒋子龙好久没有见过面了,两人坐下后开始谈及过往。

    蒋子龙佩服陆遥的写作风格:“陆遥同志,你能如此深入的采风,是我做不到的。”

    “子龙同志,我人比较笨,只能用笨办法了。”陆遥弹了弹手中的烟灰。

    朱霖在旁边说道:“陆遥同志的《平凡的世界》也可以改编成话剧,就是还没写好,要是写好就可以着手改编了。”

    “朱霖同志,真要是到了改编的那一天,我指定你当导演。”陆遥轻松一笑。

    “好,那一言为定。”

    一群人坐在院子里吃涮锅,两个小家伙吃的非常高兴,怕肉不熟导致两人拉肚子,喜梅特意多烫一会儿才给他们喂。

    “我再去切个西瓜。”朱霖擦了擦手,起身走进厨房。

    蒋子龙想要客气,刘一民直接打断了他。

    吃饭的中间,刘一民和蒋子龙交换了一下座谈会的意见。

    “好,我倒要看看,现实主义‘土不土’?现实主义会不会死?”蒋子龙咬着牙说道。

    5月26日上午,《平凡的世界》学术座谈会在《人民文艺》编辑部的会议室正式召开。

    会议室内坐着十余名同行,刘一民和他们一一打着招呼。

    汪曾琦亲切地跟刘一民握手:“一民,你还是第一次参加别人的文学座谈会吧?”

    “我是第一次。”刘一民以往参加的都是自己作品,给别人抬轿子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汪曾琦笑道:“看来《平凡的世界》和陆遥同志,都深得你心。”

    “不是我夹藏私货,写的确实好。”刘一民说道。

    王濛和崔道逸主持会议,刘一民就坐在王濛的旁边,王濛先讲完开场白,便让陆遥讲起自己写《平凡的世界》的缘由。

    趁着这空隙,王濛低声说道:“一民,你在搞什么名堂?”

    “什么?”刘一民十分不解。

    “中海让我们《人民文艺》准备发一期单独的增刊,什么内容也不告诉我们,只说让我们做好准备,一旦接到命令,拿到所印文章即刻开印。但我可听说,这文章是你写的?”王濛疑惑地问道。

    刘一民了然,王濛说的应该是《邓稼先》,马上到六月,即将解密。可是《人民文艺》六月一号就出版,肯定不能提前刊印,那就需要增刊。

    增刊就是六月中单独出版一期杂志,增加于六月和七月期之中。

    “上面说我们可以单独另组几篇稿子同时刊发,你能不能透露一下?”

    看王濛有点急迫,刘一民压住了他的手:“王濛同志,不是我不想说,我这样说算泄密。”

    “泄密?这么严重?”王濛更好奇了,甚至连座谈会都有点无心组织。

    “到时候自然会解密,您就等着吧。”

    陆遥已经讲完自己的缘由,蒋子龙立即跟上,大谈特谈《平凡的世界》在读者心中的地位,以及证明了土生土长的现实主义文学并不土,就算是土,也是“土”到了读者心里。

    ps:少的字数明天补,今天去了一个文化景点看了好几部情景剧和话剧,开发一下思路,回来晚了。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7745/1111062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