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重逢故人,追妻漫漫
五年后,沈昭临继位以来,国力强盛,四海升平。
可皇帝不入后宫,始终后继无人。
朝臣们终于按捺不住,联名上书,恳请皇帝选秀纳妃,绵延子嗣。
御书房内,沈昭临将奏折掷于案上,冷笑一声。
“朕的子嗣,何时轮到他们操心了?”
玄奕垂首立在一旁,斟酌着开口。
“陛下,五年了…朝臣们也是为江山考虑。孝端皇后若在天有灵,想必也不愿看您……”
沈昭临搁下朱笔,眼神如刀。
“玄奕,朕看你最近清闲得很。朕记得你与采苓成婚也有两年了,不如朕给你赐几个妾室?听闻礼部侍郎家的千金……”
“陛下!”玄奕脸色一变,慌忙叩首,“是臣多嘴了!采苓她已有身孕,要是得知微臣纳妾,还不追着臣杀?臣知错,不该妄议陛下家事!”
沈昭临盯着他看了许久,直到玄奕后背湿透,才淡淡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退下吧。”
玄奕如蒙大赦,几乎是踉跄着退出御书房。
刚跨出门槛,一转身便与廊下的白无赦撞了个正着。
“白大人……”
玄奕拱手,目光落在白无赦身旁的小女孩身上。
小女孩约莫四岁,粉雕玉琢的小脸上嵌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
她一身嫩粉色,头上扎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鬏鬏,正拽着白无赦的衣袖晃来晃去。
“爹爹,我要看花花!”
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喊道。
白无赦素来冷峻的脸上罕见地浮现一丝无奈。
他蹲下身,生硬地整理着小女孩歪掉的发髻。
“先给侯爷见礼。”
他低声提醒道,又补充了一句:“先巡完宫,爹爹再带你去。”
“侯爷好~”
小女孩乖巧地向玄奕行了个礼,可一转头就嘟起了小嘴,眼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红起来。
“不嘛!现在就要看!”
白无赦手足无措地僵在原地,抬头向玄奕投去求助的目光。
玄奕却只是同情地摇摇头,快步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沈昭临站在御书房门口,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五年光阴,白无赦抱着孩子的模样比从前处理任何朝政都要紧张。
“陛下。”
白无赦发现沈昭临,连忙行礼,却不小心踩到了小女孩的裙角。
小女孩一个踉跄,眼看就要摔倒。
一道青色身影飞快地冲过来,稳稳接住了小女孩。
“当心些!”
香兰将小女孩抱在怀里,熟练地拍去她裙摆上的灰尘。
“御花园的牡丹开得正好,奴婢带您去看好不好?”
小女孩破涕为笑,搂住香兰的脖子。
“香兰姑姑最好啦!”
白无赦紧绷的肩膀明显放松下来,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香兰的一举一动。
“去吧。”沈昭临突然开口,“朕准你半日休沐。”
白无赦一怔,随即拱手:“谢陛下。”
香兰抱着小女孩,向沈昭临行了一礼。
转身时,她与白无赦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又迅速分开。
但那一瞬的温柔,却被沈昭临敏锐地捕捉到了。
“等等。”沈昭临叫住他们,“朕与你们同去。”
御花园中,牡丹竞相绽放。
小女孩在花丛间跑来跑去,香兰寸步不离地跟在后面,时不时弯腰为她整理衣襟。
白无赦站在不远处,目光始终追随着两人。
沈昭临突然开口,“那孩子,像她母亲吗?”
白无赦身体一僵,低声道:“眉眼像,性子……不太像。”
“香兰待她很好。”沈昭临看着不远处正为小女孩戴花的香兰,“自长乐走后,她一直郁郁寡欢,直到有了这孩子……”
白无赦沉默片刻,突然单膝跪地:“臣有一事相求。”
“说。”
“臣想……娶香兰为妻。”
沈昭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早该料到,这五年来,香兰频繁出入白府照顾孩子,两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也是自然。
“她可知晓你的心意?”
白无赦难得露出一丝窘迫:“臣,不知如何开口。毕竟温氏……”
沈昭临望向远处。
香兰正站在小女孩身后,温柔地为她扎好松散的发髻。
“温芷柔难产而死是她咎由自取,你无需为此愧疚。去吧,别让孩子等急了。”
翌日清晨,沈昭临换上一袭月白色长衫,腰间只悬一枚竹报平安的香囊,站在铜镜前任由玄奕为他束发。
“陛下真要亲自去巡查?”
玄奕小心翼翼地系着发带,“朝中事务……”
“朕登基五年,连体察民情都要被劝阻了?”沈昭临语气平淡,却让玄奕的手抖了抖。
“微臣不敢。只是……昨日那些奏折……”
沈昭临抬手打断。
“朕已批复,命他们各司其职。若有要事,飞鹰加急便是。”
他转身看向窗外初升的朝阳。
“备马吧,不必惊动地方官员。”
一个月后,杭州城西的茶肆里,沈昭临独坐二楼雅间。
窗外细雨如丝,将青石板路洗得发亮。他指尖轻叩桌面,目光扫过街上匆匆而过的油纸伞,忽然定在一处。
对面一家药坊内,一位青衣女子正在教一个小男孩认字。
男孩约莫四岁,眉眼间竟与年轻时的沈昭临有七分相似。
“娘亲,这个字念什么?”男孩指着书页问道。
女子温柔回答:“这个字念昭,如日之明,如月之昭。”
茶楼门帘突然被掀开,一阵风卷入。
女子抬头,正对上门口那道熟悉又陌生的目光。
沈昭临站在原地,如遭雷击。
五年了,他设想过无数重逢的场景,却没想到会是这样平静的午后。
女子眼中闪过一丝茫然,随即礼貌地点头微笑。
“客官要用茶吗?”
她……不记得他了。
小男孩好奇地打量着门口的陌生人,突然挣脱母亲的手,跑到沈昭临面前仰起头。
“叔叔,你长得真好看,像我一样好看!”
沈昭临缓缓蹲下,与孩子平视。
他伸手想摸摸孩子的脸,却在半空停住,声音沙哑。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宋念安。”男孩骄傲地说,“娘亲说,是希望我平安长大的意思。”
沈昭临抬头看向那女子,她一手揉着太阳穴,秀眉轻蹙,似乎努力回想着什么。
一滴雨水从屋檐滑落,打湿了他的衣袖。
漫长的五年,无数个无眠的夜晚,所有的痛苦与等待,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
他深吸一口气,轻声道:“长乐,我找到你了……”
女子疑惑地歪了歪头。
“这位公子认错人了吧?妾身姓宋,名清……”
沈昭临心头一紧。
她连自己的名字都忘了?
五年前那场坠崖,到底带走了多少记忆?
“娘亲又头疼了吗?”宋念安跑回母亲身边,小手轻轻拍着她的背,“我去给您熬药!”
“不用,安儿。”女子勉强笑了笑,转向沈昭临,“抱歉,妾身自五年前受伤后,记性就不太好。公子若是来求医……”
“我不是来看病的。”沈昭临向前一步,“我……”
“宋娘子!”一个粗犷的声音打断了他。
一个背着药篓的中年男子匆匆走来,“东街刘家的急症,老爷子咳血了!”
女子神色一变,立刻转身去取药箱。
“安儿,你在家呆着,娘亲去去就回。”
她匆匆对沈昭临点头致意,便跟着那汉子消失在雨幕中。
宋念安站在原地,仰头看着沈昭临。
“叔叔认识我娘亲?”
沈昭临蹲下身,轻抚宋念安的发顶:“嗯,很久以前就认识。”
“那叔叔知道娘亲以前叫什么名字吗?”
宋念安眼睛亮晶晶的,“村长说娘亲摔坏了脑袋,连自己是谁都忘了,村长给她取名宋清,因为是在清河捡到她的。”
沈昭临胸口一阵刺痛。
他强忍情绪问道:“你娘亲……是什么时候被捡到的?”
“五年前的春天!”宋念安掰着手指数,“村长说那天雷雨交加,他在河边修堤坝,看见娘亲漂在水里……”
沈昭临闭上眼,那天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叔叔你怎么哭了?”宋念安惊讶地问。
沈昭临这才发现脸颊上的湿意。
他勉强笑了笑:“没什么,沙子迷了眼。”
他解下腰间的竹报平安香囊,递给男孩,“这个送给你玩吧,叔叔明天再看你……”
翌日一早,漕船破开晨雾的刹那,宋长乐已经带着孩子飘在了江上。
念安在舱内熟睡,怀里紧攥着沈昭临给的香囊。
“夫人住了五年,怎么突然要走?听说昨儿有人找上了药坊,可是家人来寻?”
船娘递来姜茶时突然问道。
她接过粗瓷碗的手蓦地一颤,滚水溅在指尖。
昨夜零碎的记忆又浮上脑海。
“不认得。”她低头吹散茶沫,“或许我只是长得像他一位故人。”
船尾的鸬鹚突然惊飞,远处官道尘土飞扬……
(https://www.bshulou8.cc/xs/5133014/2350683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