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膝胸卧位术与教导女医
明代《景岳全书》有记“凡逆产、横产者,多因儿未正而母力已竭,或用力太早,致儿错路”。
足以见得,古人并非后世人想得那般愚昧,甚至对于胎位不正,这种症状,也是有过深刻研究的。
然而,信息流通闭塞还有缺乏系统性知识的原因,还是让古代医学时而神时而鬼。
正如李时珍这等,游历四方的“赤脚大夫”一般,他们长年于民间四处行医,善于使用各种偏方奇方。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偏方奇方乃是能够救命的。
可对于杨济时这样的“学院派”来说,李时珍的方法未免太过于冒险了。
人在外胎儿在内,又不能视腹中情况,如何能够准确判断,并在外部进行倒转手术?
寻常百姓本来就九死一生,倒是能够赌上一赌。
可给天潢贵胄看病,你赌得起么?
正因行医理念的不同,他们二人才会这般争论不休,谁也不能够说服谁。
谁知道,张允修一出场,提出来的治疗办法,比起他们两个人的还要天方夜谭。
便连关门弟子杨济时,都有些不认同的样子。
他紧紧蹙眉,看向张允修说道。
“师尊,这未免有些儿戏了,仅仅令妇人做上一些动作,便可治胎位不正?
徒儿遍览古籍,也从未见过有此等治疗之法.”
张允修则是没好气地说道:“若事事都要见于古书,你拜我为师做甚?”
“学生.学生”
站在张允修面前,嚣张跋扈的杨济时也温顺犹如小鸡一般。
无奈摇摇头,不愿跟愚钝的大徒弟多费口舌,张允修朝着李时珍笑着说道。
“东壁先生可有什么明悟?”
可李时珍脸色却也有些发懵,紧紧蹙眉,口里反复念叨着什么。
“膝胸卧位.膝胸卧位双膝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床垂直,胸部贴近床面,臀部抬高.”
怎么想他都是不太明白,此法到底如何令胎位转正?
难道妇人身子扭一扭,胎儿就能自个身子转过来了?
看出对方的顾虑,张允修则是补充说道。
“不单单是如此,最好是每日行三次,每次约莫半柱香的时间,缓慢增加频次,坚持个七到十日,便可见其成效”
说起来,在后世医学应对孕妇胎位不正,就有两种解决的办法,一个是“手术倒转法”,另外一个自然便是这“膝胸卧位”了。
手术倒转法流传已久,自古便有施行的先例,可在没有现代设备明确胎儿的情况下,施行此法无疑是在做一场豪赌。
而这“膝胸卧位”的办法,更加偏向于辅助,原理更加简单安全,相比较倒转法少了诸多风险,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显然就更加合适了。
“我不明白。”
李时珍想了半天,却还是不得要领,为何妇人以那等动作,就能够让胎儿胎位发生转变?
张允修笑着说道:“这法子相较于东壁先生之倒转法,采用的乃是非侵入性的辅助手段,更加安全稳妥一些。”
“非侵入性.辅助手段?”
每一个字李时珍都听懂了,可组合起来却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见“药圣”也如此疑惑,张允修这才耐着性子解释说道。
“其中原理无非是以体位改变胎儿重心,从而形成自然翻转的效果
在膝胸卧位时,妇人腹部悬空,骨盆入口压力减轻,可给予胎儿一定自由活动的空间
这等辅助的办法,既可以一定程度上令妇人肌肉放松,又可使胎儿更加容易调整位置.”
可他解释完之后,李时珍与杨济时二人依旧是大眼瞪小眼的模样。
张允修无奈,见到那张兰英已然回来,看向她说道。
“兰英啊,便由你来协助病患进行这‘膝胸卧位’的锻炼吧。
口说无凭,十日之后我们自然可见分晓。”
“啊”
张兰英惊呼了一声,没想到对方会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
李时珍与杨济时二人面面相觑。
确实如张允修所言,这“膝胸卧位”无非是让妇人每日坚持一些动作,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是否有用,过段时间便很快会有结果了。
李时珍叹了一口气。
若是换个人,跟他提什么以动作,能够令胎儿胎位倒转,他非得冲上去好好教训一番,斥责对方是“妖言惑众”。
可这是张允修提出的,那便就是大不相同了。
这位可是现代医学真正的奠基人
仁民医馆绝大部分的研究内容,都是张允修所提出并非把控方向的。
于现代医学理论上,他说的话就是权威。
从前,李时珍还有些顾虑,凭着自己的那套,可后来事实证明了。
张允修一直都是对的。
杨济时面色古怪的样子,却早已习惯张允修时不时提出一些,超越常识的构想。
他笑着看向张兰英说道:“张娘子,你也不必紧张,照着师尊所说的话做便是。”
张兰英狠狠地点点头,朝着几个人连连鞠躬。
“张先生,李先生,杨馆长,俺定然是竭尽全力!”
她眼睛里头渐渐闪烁出亮光来。
此后数日里,张允修几乎是足不出户,躲在仁民医馆的书房内,创作编撰《产科千金方》。
自古至今,子嗣绵延乃宗族根本,上至皇室宗亲、达官显贵,下至乡野百姓、寒门庶族,皆视传宗接代为头等大事。
那句“断子绝孙“的詈骂之所以广为流传,正是源于此根深蒂固的传承执念。
故而,这“妇产科”必定是大明医学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若仁民医馆能在这领域取得进展,那不单单是赚取到更多的银子,更加重要的是救回到无数的性命。
张允修这《产科千金方》,就是基于各种后世的妇产科常识和细节进行编写的。
他倒不奢求,女医们短时间内能够达到后世的医疗水平。
可只要能够超过那群“经验主义”“用偏方迷信”的稳婆,便已然是善莫大焉了。
譬如大明眼下很是盛行的“产房秽气重”,要紧闭门窗、遮挡光线甚至禁止清洁产房等等。
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古代的医疗事故,皆是因为这种陋习和愚昧的观念。
稳婆们往往喜欢使用催产药物,亦或是直接对胎儿生拉硬拽等等。
不管是在医馆内的各类诊断,还是在产科之中,科学常识的普及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编撰之余,张允修还会时常为医馆女医们答疑解惑。
“先生,您所言创造无菌环境之理,小女尚有困惑“
“先生,胎位不正之医理,能否再详解一二.“
这些日子以来,张允修被六七十名女医们成日里追着提问,其求知若渴之态,比起从前医学院里头的大夫来更甚。
两辈子来,张允修被这么多女子疯狂“追求”,这还是头一遭。
可没有办法,为了能够培养出今后大明妇产科的骨干力量,他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特别是宫中怀有皇嗣,总不能让医馆内的男大夫,去给皇妃贵妃看妇产科吧?
即便是在后世,妇产科里头有男医生,也有不少病患感到不适,更不要说在封建礼教森严的明朝了。
这女医是必定要培养出来的。
今日,张允修的书房里头,又来了一名女医,她轻轻敲门,待到走到张允修面前,行礼完毕,这才怯生生地说道。
“先生,这会阴侧切之术,学生有些不明白.还望您能指教”
听闻此言,张允修不由得有些讶异,抬头看向对方。
这名讳刘婉儿的女医,相较于其他人脸上略显白净清秀,一看便出自书香门第。
可让张允修意外的,并非是她的样貌,而是她所问的问题。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5132218/1111088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