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这民企太刑了,专杠西方巨头? > 第316章迷雾中的量子迷宫!

第316章迷雾中的量子迷宫!


“瑶光”项目研究基地,A-3核心实验室。

“怎么样曾组长,找到思路了吗?”

温辰风站在曾文宇身旁,查看着实验室电脑中的数据。

另一边是周凡跟丁毅几人在白板前,大家都在思索,整个实验室只有小声的讨论。

“没有......”曾文宇埋头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资料,苦涩的摇头。

自从周凡提供的新型拓扑材料被成功验证后,整个项目组都沉浸在一种极度亢奋的氛围之中。

基于这种近乎完美的材料,丁毅院士带领团队,势如破竹地构建出了理论上无懈可击的量子比特物理模型。

每一个环节的数据都与理论预测完美贴合,仿佛上帝亲手为他们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实验室里,随处可见年轻研究员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他们坚信,自己正站在见证历史的门槛上,人类第一台通用量子计算机的曙光,已然近在咫尺。

然而,科研不可能一帆风顺,问题还是出现了。

“准备再进行一次‘编织’操作测试,目标,编码逻辑量子比特‘0’。”

突然,那边的丁毅走到了控制台前,语气中带着严肃。

“是!”温辰风没有任何犹豫。

虽然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很多次,而且每一次的结果都达不到预期。

可既然是丁院士的意思,他自然不会怀疑。

“曾工,准备一下吧!”他朝曾文宇点了点头。

“好的!”

曾文宇也是快速起身,开始实验前的准备。

随着指令输入,低温恒温器内的核心芯片开始工作。

屏幕上,代表着“任意子”轨迹的模拟光点开始按照预设的路径优雅地移动,仿佛在二维平面上跳起了一支精妙绝伦的舞蹈。

一切都和理论模拟中的一样完美!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盯着屏幕上即将生成的最终读出结果。

然而,就在“编织”完成的最后一刹那,那原本优美的轨迹光点猛地一阵剧烈颤抖,瞬间化作一团毫无规律的、混乱的乱码,如同雪花般在屏幕上闪烁。

最终的读出结果呈现在屏幕中央,冰冷而刺眼:

【逻辑比特编码失败…量子相干性已崩溃…保真度:0.013%】

毫无意义的数字。

实验室里死一般的寂静,所有的期待仿佛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瞬间熄灭。

“又是这样......检查所有参数!”丁毅院士紧绷着嘴唇,声音嘶哑地命令道。

他们遇到了瓶颈,而且是一个毫无预兆的问题。

这几天,他们一直在重复这个实验。

一次,两次,十次……

无论他们如何微调控制磁场的参数,如何优化微波脉冲的序列,结果都如出一辙,量子比特的相干性就像阳光下的泡沫,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轰然破碎。

找不到问题,又或者说,这个实验结果并不是预期之内。

他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找出问题所在!

这样,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实验室内一片沉静。

空气中似乎都带着压抑,众人分析着数据,一边讨论着,最终却没有任何结果。

“先休息一下吧,明天再继续!”

后方,依旧站在白板前,一直没有说话,甚至连实验过程都没有看一眼的周凡,这时候突然开口,朝着众人说道。

“可是......”温辰风话还没有说完,周凡就已经转身离开了实验室。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温辰风到嘴边的话,还是咽了下去。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作为项目协调人,温辰风最清楚整个项目的进度。

也更加清楚的感受到那种从集体亢奋到集体沉默的巨大落差。

前几天,走廊里到处都是激烈的讨论和对未来的畅想。

而现在,每个人都步履匆匆,脸色凝重,眼神交汇时,只剩下苦涩的沉默。

“别这么拼命,走吧,先吃饭,让脑子缓一缓......”曾文宇从后面走过来,拍了拍温辰风的肩膀,温和的说道。

“曾哥,你先去吧!我想再......”

“别啰嗦,听我的!”

话说到一半,温辰风就被曾文宇拉了起来,径直走出了办公室。

......

总工办公室。

丁毅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这几天都是不眠不休地迭代着控制系统的软件算法,试图从软件层面找到那一丝突破的可能。

他的代码已经优化到了极致,每一个指令周期都精确到了阿秒级别,但这一切在物理规律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这套算法应该没有问题……”他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流,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难道,真的是物理规则的问题?”

“......”

他的目光凝视着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数据。

突然站起身,朝着材料组方向走去。

......

此时,材料组的气氛同样凝重到了冰点。

在纤尘不染的超净工作间里,彭洋正对着一块刚刚合成出来的新样品发呆。

这是他们按照丁毅院士的要求,对拓扑结构进行了第22次微调后的产物。

“再试试吧。”彭洋叹了口气,声音里透着疲惫。

......

“不行...还是不行!”

几个小时后,结果依旧是那让人有些绝望的“相干性崩溃”。

彭洋盯着手里的分析报告,眉头紧皱。

要不是先前的材料试验一直都没有问题,他甚至要怀疑,是不是周凡弄出来的那款新材料本身就有问题......

又或者,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无法走通的死胡同?

这个念头如同毒蛇,疯狂地噬咬着他的内心。

对于一个以材料为终身事业的科学家来说,这种对根基的自我否定,是巨大的精神打击,也是对自信的巨大打击!

眼前的结果,他们像是走进了迷雾中的量子迷宫。

似乎在前进的路途中...迷航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30844/4429451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