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古代荒年:我带嫂嫂吃香喝辣! > 第二十六章 百工来投,立业之基

第二十六章 百工来投,立业之基


林渊的目光从那群惶恐不安、却又带着一丝期盼的难民脸上扫过。

他看到了他们粗糙的双手,看到了他们身上背着的、用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工具,看到了他们身后那些同样面带菜色、却被大人们紧紧护住的孩子。

他的心中,非但没有半分忧虑,反而涌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狂喜!

这哪里是负担?

这分明是老天爷送来的一份天大的厚礼!

他现在缺什么?

缺的不是粮食,不是钱,而是——人!

是能将他脑海中那些超越时代的蓝图,变成现实的,有技术的人!

“嫂嫂,放心。”

林渊拍了拍秦淑婉的手,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即迈步向前,独自一人,走到了那群难民面前。

他身后的十名黑甲扈从,手持长矛,默不作声地散开,形成了一道半圆形的屏障,那股子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血腥煞气,让原本有些骚动的难民们,瞬间安静了下来,一个个噤若寒蝉。

“我听闻,你们是来投奔我小河村的?”

林渊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人群中,一个约莫五十多岁、身材微胖、留着山羊胡的老者,被众人推了出来。

他身上穿着一件还算干净的短褂,看样子颇有几分威望。

他对着林渊深深一揖,声音沙哑地说道:“草民刘伯温,是个木匠。见过……见过渊爷。我们……我们都是县城里的手艺人,城里遭了兵灾,活不下去了。听闻渊爷仁义,能护一方平安,我等……我等实在是走投无路,才斗胆前来,只求渊爷能给口饭吃,给条活路。我等愿为渊爷做牛做马,绝无二话!”

“做牛做马?”

林渊笑了笑,“我小河村,不养闲人,更不养牛马。”

此言一出,刘伯温和身后所有难民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眼中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迅速黯淡下去。

“但是,”

林渊话锋一转,声音变得铿锵有力,“我小河村,缺的是能造出坚固房舍的木匠,是能打出锋利兵刃的铁匠,是能垒起高墙的石匠!我缺的是能与我们同心同德,共建家园的……乡亲!”

他环视众人,声如洪钟:“我林渊可以承诺三件事!”

“第一,只要进了我小河村,遵守我的规矩,我保你们人人有饭吃,有衣穿,不受冻馁之苦!”

“第二,我保你们的妻儿老小,不受任何匪盗流寇的欺辱!任何人敢动你们一根手指,我必让他血债血偿!”

“第三,我给你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让你们能凭自己的手艺,堂堂正正地活着,活出个人样来!”

一番话,说得在场所有工匠眼眶发红,呼吸急促。

在这人命不如狗的乱世里,这三条承诺,不亚于天底下最动听的仙乐!

“但是!”

林渊的语气陡然变得严厉,“我的规矩,同样有三条!”

“第一,既入我小河村,便要忘掉你们之前的身份,一切过往,皆为云烟!所有人,都要重新登记造册,记录姓名、籍贯、所擅手艺、家眷几口。凡有隐瞒虚报者,一经查出,驱逐出村,永不录用!”

“第二,所有人,无论工种,都要接受我护村队的统一管理和调配!这里没有自由散漫,只有令行禁止!我的话,就是法!”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林渊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我不管你们以前有过什么恩怨,在这里,就要亲如一家!凡有拉帮结派、欺凌同伴、偷奸耍滑者,轻则鞭笞,重则……死!”

最后一个“死”字,他说的杀气腾腾,让所有人心中都是一凛。

胡萝卜加大棒。

恩威并施,方为御下之道。

刘伯温听完,非但没有被吓住,反而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他知道,这严苛的规矩背后,是一个真正的、能成大事的强人!

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在这乱世中,真正地建立起秩序!

他没有丝毫犹豫,“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林渊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草民刘伯温,愿率一百二十七名工匠及家眷,加入小河村!谨遵渊爷号令,万死不辞!”

他身后,上百名工匠,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

“我等,愿遵渊爷号令,万死不辞!”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带着一种重获新生的激动与决然,在小河村的村口回荡。

林渊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扶起刘伯温,沉声说道:“好!从今天起,你们,便是我小河村的人了!”

他转头看向秦淑婉和李贵,此刻他们脸上的担忧早已被震撼所取代。

“嫂嫂,村正。我知道你们在担心粮食。”

林渊笑了笑,从怀中,再次掏出了那块黑色的“萧”字令牌,扔给了身旁的李大山。

“大山!”

“在!渊哥!”

李大山激动地应道。

“你立刻带十个兄弟,赶上驴车,再套上村里所有的板车!持此令牌,再去一趟县城!”

林渊的声音充满了自信与豪迈,“告诉府库的管事,我小河村新添一百二十七名乡勇义团的家眷,急需粮草安顿!让他,先给我调拨一百石粮食,五十斤食盐,十头肥猪过来!就说,这是镇北将军亲口允诺的!”

“另外,”

林渊又补充了一句,“把我们缴获的那些匪寇兵器,还有这次买回来的铁料,都带上!去找城里最好的铁匠铺,告诉他们,我小河村要跟他们做一笔大买卖!我们需要更多的铁!更好的炭!”

“是!”

李大山接过令牌,只觉得那块铁牌重如千斤!

他看着林渊的眼神,已经如同在看一尊在世的神明!

当李大山带着车队,高举着那面代表将军亲临的令牌,浩浩荡荡地再次出发时,无论是小河村的原住民,还是那些刚刚加入的工匠,所有人都被林渊这通天彻地的手腕,给彻底震慑住了!

他们终于明白,他们的这位新主事,早已不是一个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的小小村长。

他的手,已经伸向了这青阳县的权力中枢!

当天傍晚,当数辆满载着官仓钱粮和肥猪的车队,在镇北军士兵的亲自护送下,抵达小河村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看着那一袋袋印着官府戳印的粮食被搬进仓库,闻着那肥猪的嘶嚎声,所有人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狂热与归属感。

林渊站在新垒的高墙之上,俯瞰着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村落。

一边是老村民在李贵的组织下,热情地帮助新来的工匠们搭建临时的窝棚;另一边,秦淑婉则带着妇人们,架起了几口大锅,白米饭的香气和猪肉的浓香,混合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山谷。

一个全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以林渊为绝对核心的势力雏形,就在这乱世的一角,悄然诞生。

他知道,有了这批身怀绝技的工匠,有了萧启元承诺的资源渠道,他脑海中那些关于强弩、重甲、投石机、乃至于一个完整工业体系的蓝图,都将不再是梦想。

他望向县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抹深邃的光芒。

“四海通……萧启元……”


  (https://www.bshulou8.cc/xs/5130448/1111110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