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真理只在弓箭射程之内
陆准放下茶杯,看着他。
一字一句地说道:“你方才说,得到民心,方可天下太平,江山永固。”
“这话,只对了一半。”
“打天下,确实需要民心所向,需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如此方能聚沙成塔,汇流成海,成就王霸之业。”
“但是……”
陆准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冰冷而锐利。
“守天下,靠的从来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民心。”
“而是足以镇压一切宵小,弹压一切反抗,让所有人都心存敬畏的——”
“绝对武力!”
“绝对武力!”
苏文卿只觉得脑中“轰”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他坚守了数十年的信念中炸开。
他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几乎是下意识地反驳道:“家主,这……这岂非与圣人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相悖?”
“若一味崇尚武力,那与史书所载之暴秦何异?”
“暴秦二世而亡,不正是因为失尽民心,天下共击之吗?”
陆准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讥诮的笑容。
“苏先生,你还是没明白。”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负手而立,望着窗外。
“为政以德?那‘德’是什么?”
“是皇帝口中的仁义道德?还是大臣们歌功颂德的华丽辞藻?”
陆准转过身,目光锐利如鹰,直视苏文卿。
“在我看来,所谓的‘德’,不过是利益分配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后,统治者给这平衡披上的一件好看的外衣罢了。”
“当这件外衣被撕破,当利益分配失衡,当有人想挑战这个秩序时,你告诉我,靠什么去维持?”
“靠圣贤书上的道理去感化那些手握刀枪的叛逆吗?”
苏文卿被问得哑口无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陆准的声音不带一丝波澜,却字字诛心。
“暴秦为何而亡?”
“是失了民心吗?是。”
“但更是因为它内部的利益分配出了大问题,导致六国旧贵族和天下百姓的利益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而它又没有足够的武力去镇压所有反抗,或者说,它的武力使用不当,激化了矛盾。”
“所以,民心才会思变,才会群起而攻之。”
“而守天下,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你手中握有的‘绝对武力’,足以让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分配天下的利益。”
“你让谁富,谁就富。”
“你让谁穷,谁就得穷。”
“你给一部分人利益,他们就会拥护你,成为你的‘民心’。”
“你剥夺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若敢反抗,你的武力就能将他们碾碎。”
“这,才是赤裸裸的现实。”
“至于‘德政’,那是胜利者书写历史时,给自己脸上贴的金。”
“也是在武力保障下的利益分配体系稳定后,用来教化万民,让他们安于现状,减少反抗的一种手段。”
苏文卿感觉自己的喉咙发干,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他想反驳,却发现陆准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将他以往所学的那些温情脉脉的理论剖析得鲜血淋漓。
“那……那百姓的福祉……”苏文卿声音沙哑地问道,这是他最后的坚守。
陆准嘴角微微上扬。
“百姓的福祉,自然重要。”
“因为他们是利益的创造者,也是武力的来源之一。”
“让他们活得下去,甚至活得好一些,他们才能为你创造更多的利益,才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兵源。”
“但这福祉,是统治者‘恩赐’的,是建立在统治者绝对掌控力之上的。”
“而不是百姓‘争取’来的。”
“一旦统治者觉得他们的福祉开始威胁到自身的统治,或者有更重要的利益需要牺牲他们的福祉时,你猜会发生什么?”
陆准的眼神变得幽深。
“苏先生,你要记住。”
“天下,从来都是强者的天下。”
“民心,不过是强者手中的工具而已。”
“用得好,可以披荆斩棘;用不好,也可能反噬自身。”
“但归根结底,决定一切的,还是你手中的剑,够不够利,你的拳头,够不够硬!”
“要记住,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弓箭射程之内。”
苏文卿呆呆地站在原地,陆准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一般,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将他过去数十年所构建的认知体系,砸得支离破碎。
“绝对武力……”
“民心……唯有一个‘利’字……”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弓箭射程之内……”
这些话语,如同魔咒一般,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
每一个字,都与他从小所学的圣贤之道背道而驰,却又带着一种令人无法反驳的、赤裸裸的真实感。
他感觉自己仿佛被剥光了衣服,扔在了冰天雪地之中。
那些曾经让他感到温暖的衣服。
此刻看来,竟是那样的虚假和不堪一击。
良久,苏文卿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不是因为恐惧,也不是因为愤怒。
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一种从灵魂深处涌出的、几乎要将他吞噬的炙热。
陆准的话,就像一道撕裂黑暗的闪电,让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一个更加残酷,却也更加真实,更加能够让他施展抱负的世界。
那些圣贤书上的道理,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而陆准所说的“利”与“武力”,却像是两把无坚不摧的利剑,能够劈开一切虚妄,直指核心。
越想,苏文卿越觉得陆准的话字字珠玑,蕴含着经天纬地的大智慧。
越想,他越觉得热血沸腾,仿佛有一股压抑了许久的豪情,在胸中激荡。
尤其是那句“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弓箭射程之内”,更是让他如同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这才是真正的为政之道,这才是真正的强者之道!
“噗通!”
苏文卿猛地双膝跪地,对着陆准深深一拜,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一丝颤抖。
“学生苏文卿,愿拜先生为师!”
“终此一生,追随先生,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陆准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神情激动的苏文卿,眼神平静,并未立刻扶他起来。
他只是淡淡地说道:“苏先生,你可想清楚了?”
“拜我为师,我可教不了你四书五经,也无法让你去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你今日所学,他日若想走科举之路,怕是难如登天。”
“你真不在乎?”
苏文卿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
“学生不在乎!”
他斩钉截铁地说道:“功名利禄,不过过眼云烟。”
“能得先生指点迷津,学得这经世济民的真正大道,学生此生无憾!”
“从今往后,学生只愿侍奉先生左右,聆听教诲,为先生大业,尽绵薄之力!”
陆准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缓缓伸出手,将苏文卿扶了起来。
“好。”
“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便收下你这个弟子。”
“从今往后,你便是我陆准的第一个亲传弟子。”
苏文卿闻言,大喜过望,再次深深一拜。
“弟子苏文卿,拜见师尊!”
“起来吧。”
陆准的声音温和了许多,但心中却颇为激动。
就在这时,王忠从外面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家主,主母回来了。”
陆准点了点头,对苏文卿说道:“你先回去好生准备一番,今日所论,需细细揣摩。”
“往后的路,还很长,任重而道远。”
“是,师尊,弟子明白。”
苏文卿再次行礼,恭敬地退了出去。
陆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
有了师徒的名分,苏文卿这颗棋子,便能更加得心应手了。
将来必定能成为他手中的一把利箭,为他披荆斩棘,开创一番前所未有的大业。
他随即转身,离开了书房,朝着正厅走去。
正厅里,武朝朝正坐在主位上,手里拿着一本账册,脸上带着几分喜悦的笑容。
她一边翻看着,一边小声嘀咕着:“嗯,按照现在的局势来看,咱们的朝日商号,也该正式开业了。”
陆准刚一踏进正厅,便听到了她这句自言自语。
他脸上露出一丝好奇,笑着走了过去。
“娘子,什么开业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28214/1111103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