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三策


柳如烟被陆准这几句话堵得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胸口剧烈起伏。

她想发作,却又忌惮陆准如今的身份。

那句“陆家的门风,还不够败坏吗”像一记无形的耳光,抽得她脸颊火辣辣的疼。

她张了张嘴,最终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

只能眼睁睁看着陆准施施然打开手中的折扇,轻轻摇晃着。

陆准的目光,淡淡扫过地上狼狈不堪的陆源,又瞥了一眼旁边失魂落魄的武月晴。

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

然后,他转身,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王忠紧随其后,临走前还不忘狠狠瞪了一眼陆源。

柳如烟看着陆准那潇洒离去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

袖中的双手死死攥紧,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她强压下心头的滔天怒火,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现在的陆准是爵爷了。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柳如烟转过身,看着不成器的儿子和同样让她不满的儿媳,怒火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还嫌不够丢人现眼吗。”

她厉声呵斥道。

“来人,把少爷和少夫人给我‘请’回府去。”

“今日之事,谁敢泄露半句,家法处置。”

家丁们噤若寒蝉,连忙上前,七手八脚地将还在地上哼唧的陆源和失魂落魄的武月晴扶了起来,狼狈地朝着陆家大宅走去。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见没戏可看,也渐渐散去,只是口中的议论却未曾停歇。

陆准出了城。

十里长亭。

周大人早已等候多时,见到陆准的身影,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爵爷,您可算来了。”

周大人上前几步,拱手道。

“方才听闻陆府家事,下官还颇为担忧,爵爷是看了场好戏吧。”

陆准淡然一笑:“些许家事,不足挂齿,倒是让周大人见笑了。”

周大人摆了摆手,随即面露忧色。

“爵爷,那新任的兰县令,兰任,今日在县衙门口,便与下官起了些冲突。”

“此人言语傲慢,行事张狂,还扬言要将分给百姓的田地收回。”

“他背景不浅,恐怕来者不善啊。”

周大人眉宇间充满了担忧,他怕自己走后,陆准在永宁县会遇到麻烦。

陆准闻言,脸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兰尚书的侄子吗。”

他轻笑一声:“周大人不必担忧,永宁县的后续,我自有安排。”

“区区一个兰任,翻不起什么风浪。”

周大人见陆准如此笃定,心中的担忧稍减,但还是忍不住问道:“爵爷,下官此去经年,不知何时才能再聆听爵爷教诲。”

“临别之际,不知爵爷可有金玉良言相赠,尤其关于这民生教化,下官一直想向爵爷请教。”

陆准沉吟片刻,目光望向远方。

永宁县的未来,他早已有所规划。

“周大人客气了。”

“民生教化,乃国之根本。”

“省内百废待兴,民智未开,若要长治久安,我有三策,可供大人参考。”

周大人闻言,精神一振,连忙躬身道:“请爵爷赐教。”

陆准缓缓道:“其一,曰开蒙学。”

“永宁县内,当广设蒙学义塾,凡适龄孩童,不论男女,皆可入学。”

“教材当力求简明扼要,以基础识字、算数为先,不必拘泥于陈旧章法。”

“女子亦当有受教育之机会,至少要能识字算账,将来方能更好地相夫教子,管理家业。”

周大人听到“女子亦当有受教育之机会”,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细细一想,又觉得颇有道理。

陆准继续说道:“其二,曰重实用。”

“蒙学之后,当设专科,教授农桑、工巧、商贾之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谓‘实践出真知’,让学子们学有所用,而非空谈阔论。”

“比如农学,可与农技推广结合,让学子们亲身参与耕种,改良农具,提高产量。”

“工学,则可鼓励发明创造,培养能工巧匠。”

“商学,则教导经营之道,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周大人听得连连点头,目光中充满了钦佩。

陆准所言,皆是切中时弊,极具前瞻性的良策。

陆准呷了一口茶,继续道:“其三,曰奖耕读。”

“耕田可以糊口,读书可以明理。”

“朝廷当设立奖励机制,对于勤于耕作,有所产出者,予以表彰和物质奖励。”

“对于刻苦攻读,学有所成者,亦当嘉奖,甚至可以提供一定的晋升渠道。”

“如此,方能形成耕读传家,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开蒙学,以启民智。”

“重实用,以厚民生。”

“奖耕读,以励民心。”

“此三策若能推行,何愁永宁不兴,百姓不安。”

周大人听完陆准这番话,只觉得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

他之前也曾思考过永宁县的民生教化问题,却总觉得不得要领。

如今听了陆准一席话,方才明白,原来教化之道,竟可以如此具体,如此贴近民生。

“爵爷真乃神人也。”

周大人激动得无以复加,对着陆准深深一揖。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爵爷此三策,不仅可安永宁一方,若能推行天下,更是惠及子孙万代的大功德啊。”

他此刻对陆准的敬佩,已经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陆准扶起周大人,淡然笑道:“周大人言重了。些许浅见,能对大人有所启发,已是意外之喜。”

“此去山高水远,前路漫漫,还望大人一路多多保重身体,切莫因公务操劳过度。”

周大人眼圈已然泛红,喉头哽咽,再次对陆准行了大礼:“爵爷高义,下官此生铭感五内。爵爷的教诲,下官定会时刻谨记,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日若有机会,下官定不忘爵爷今日指点之恩。只盼爵爷,一切安好。”

陆准微微颔首,目送周大人。

两人又简单叙了几句离别之言,终究到了分别的时刻。

周大人在随从的搀扶下,一步三回头地登上马车。

车轮滚动,卷起几许尘土,在众人的簇拥下,马车缓缓驶离了永宁城门。

陆准立于城门下,望着周大人远去的车驾,青石板路上的车辙印渐渐被风沙抚平。

直到那车影彻底消失在官道尽头,与天际线融为一体,他方才收回目光。

“周毅恒此人,尚有可取之处,希望他此去,能真正为一方百姓做些实事。”

陆准心中暗忖,“至于永宁县……呵,兰任。”

“兰尚书的侄子,新官上任三把火么?我倒要看看,你这火,打算怎么烧,又能烧得多旺。”

他转身,袍袖微动,准备返回永宁县子府。

然而,就在陆准一只脚刚刚踏入县子府大门的瞬间,异变陡生。

一名家丁衣衫不整,发髻散乱,神色比见了鬼还要惊骇几分。

从内院跌跌撞撞地冲了出来,脚下踉跄,几乎是连滚带爬,险些一头撞在陆准的腿上。

“爵……爵爷!爵爷!不……不好了!”

那家丁涕泪横流,声音带着浓重的哭腔,上气不接下气地嘶喊,嗓子都有些劈了。

陆准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沉声道:“慌什么?成何体统!站稳了说话。”

那家丁被他一喝,吓得一个哆嗦,勉强站直了些,但依旧抖得厉害。

指着县衙的方向,结结巴巴地道:“新……新任的兰……兰县令,他……他已在县衙门口,张贴了……张贴了新的告示!”

“说……说是……要把……要把之前分给咱们永宁县百姓的田地,全……全都收回去!”

“城中……城中百姓都……都炸开锅了!”

“好多人……好多人都围在县衙门口,吵……吵起来了!”


  (https://www.bshulou8.cc/xs/5128214/1111102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