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 827章 娄氏与童子试

第 827章 娄氏与童子试


迎春的贾家祠堂“告庙”仪式结束了。

祠堂几个供桌上摆的供肉,整猪、整羊还有大量新鲜水果,与糕点,也要处理。

豪门望族处理祭品,秉持“祭后分食,留核存意”的原则。

绝大部分祭品会分给族人,体现“共享祖恩”的意义。

一,按按照等级,辈分先给族长、长老、宗族,分上等肉与部分鲜果,猪羊的肋排与腿,象征家族核心阶层的权威。

二,家族有功之人,或者掌权的中层可分中等肉与少数糕点,五花肉与里脊。

三,普通族人与少数族里孤儿寡妇,分下等肉,一般就是边角料、猪头肉这些。

最后,还会留一份,少量的肉煮熟,还有苹果,柑橘(如果季节有),留在供桌,继续孝敬给祖先。

迎春祭祖完,赶去贾母的荣庆堂,与姐妹们一起用晚饭。

贾琏、贾琮、宝玉、贾兰等人准备去大厅,那里也摆了二十桌宴席。

贾政走了过来,贾琏四人停住,给贾政见礼。

贾政心情不错,也没对宝玉吹胡子、瞪眼睛的,慈祥对贾兰道:“兰哥儿,你可见到菌哥儿?”

兰哥儿小时候,关系最近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贾环,一个就是贾菌,贾菌还是兰哥儿的同桌。

贾环没出息的时候,兰哥儿的母亲李纨,也不愿意贾兰跟环哥儿玩。

一来,是怕贾环带坏兰哥儿,二来,知道王夫人讨厌贾环,也害怕兰哥儿受牵连。

(原文特别强调贾菌与贾兰最好。

贾蔷的血脉,按照原著是荣国府近派玄孙,相当于是第一代荣国公的次子或者三子的血脉,不是承爵嫡长子一脉。

脂砚斋重评,说贾菌是宁国府的近派重孙,在下就不理了。

贾菌如果是东府重孙,那就比贾蔷的血脉还要近了,这就有些不合理了。

玄孙是五代,出自第一代国公,重孙是四代,就是第二代宁国公。

贾菌如果是东府重孙,血脉比贾蔷更近,为何贾珍没提过他?

在下就按照红楼梦原著写的,贾菌是荣国府玄孙来续了。

按照原著所写,贾菌是西府荣国府玄孙,那贾菌在西府的身份与贾蔷在东府,是一样的。

贾菌与贾蔷,分别是第一代荣国公与宁国公非承爵子的后人。)

贾兰道:“老爷,刚才在祠堂见了,出门就不见他了,应该是去领取祭肉了。”

贾政道:“之前,他母亲找人传话给我,请我帮菌哥儿报名,明年二月考童子试,后来不知为何,贾菌又去找老先生(贾代儒),说明年先不考了,想再读两年书。”

贾兰想了想道:“老爷,那我去找他,问清楚了为何,再回禀老爷。”

贾政点点头,遂让几人回去。

贾菌与贾蔷这些贾家的纨绔子弟不一样,贾菌是认真读书,比较上进的。

贾菌与贾兰应该是同年,比贾兰小几个月。

贾菌与贾兰同桌好友,两人性格却截然相反。

贾兰受母亲李纨影响很深,性格隐忍。

贾菌年纪虽小,性格颇有血性与担当,批语是“志气极大,淘气却不怕人”,其行为解读为儒家的“刚健有为”。

当年,贾家学堂派系打架混战,起因是金荣妒忌秦钟、香怜。

秦钟与宝玉关系有些混乱。

香怜也是薛蟠的“好朋友”。

贾菌性格刚直,不服软,看见金荣同党飞了一个砚台砸到自己与贾兰的桌子。

如何能忍?

贾菌不依,立刻骂道:“好囚嬢的,这不动手了?”骂着拿起砚台,就要打回去。

贾兰年纪比他大一些(两人是学堂里面比较小的,当时只有六七岁,其他人有十几岁了),贾兰是个省事的,忙摁着砚台,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贾菌如何能忍,见贾兰摁着砚台,另外抱起书匣子,照那边就抡过去,终是身小力薄,只扔到宝玉与秦钟的桌子上,就落下了。

贾菌不肯罢休,跳出来,去揪打那个飞砚台射向他与贾兰的人。

贾菌年纪小,性格却相当炸裂,看不惯金荣一伙人仗势欺人,哪怕自己把书匣子砸到宝玉的桌上,也毫不退缩,继续上前打架。

贾菌是近支,血脉比贾芸、贾芹这些尊贵很多,贾芸与贾芹只能给贾家打工,贾菌母亲娄氏却能出席贾母的元宵宴席。

宴席上,娄氏坐在尤夫人与李纨下首,还敢配合贾母开王熙凤玩笑。

贾母借“猴子尿”的笑话调侃王熙凤,娄氏笑着道:“我们这些人,谁喝过猴子尿,谁知道。”

王熙凤并未生气,还笑着和娄氏开玩笑。

可见,娄氏在贾家的地位,并非贾家一族的边缘人物。

…………

好不容易,贾兰找到了贾菌,贾菌抱着一堆祭品,身为近支嫡系,分到的东西自然更多。

贾兰想帮他拿了两样,贾菌笑着道:“谢谢兰大兄。”(贾兰是这一代嫡系的老大,叫大哥,又感觉怪怪的)

贾兰身后的赵树儿等几个小厮,马上将东西抢过去,抱着。

贾兰与贾菌,散步往贾菌家的方向走,道:“听老爷说,你母亲原来想给你报名考童子试,怎么又不考了?”

贾菌很坦然的道:“小弟读书没兰大兄好,火候不够,去考童子试,机会也不大,还是继续读两年书,再去考童子试吧。”

贾兰问道:“那……婶子为何,又想让你考?”

贾菌回头望了一眼几个小厮,赵树儿等人有眼力劲,马上散开。

贾菌低声道:“兰大兄,最近东府的人,有人找到我母亲,说可以帮我过童子试,只需要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银子?”

不是多,是太少了。

童子试考试是开卷考,是有操作空间,可是也要不少银子,五十两银子就换一个秀才功名,谁不愿意买?

这里面,恐怕有问题。

贾兰道:“是谁去找的婶子?”

“东府贾敛的媳妇。”

贾兰皱眉,这个贾敛在东府旁系里面算小富翁,做不少买卖,与王子胜的小舅子刘鸿关系密切。

贾兰道:“兄弟,明年二月,你考不考都可以,可别上他们的当,去花钱买这个。”

“大兄,我省得的。”

贾兰想了想,道:“我书房里还有不少书,多了,用不上,明日让人给你送去。”

贾菌也不推辞,恭敬的谢过贾兰。

贾菌家里还有一些田地,有一些产业,不过也不太多,书在这个时代,还是不便宜的。

送贾蔷回到家,贾兰本想走了,贾菌要请他进去喝一杯茶。

贾兰也觉得到了门口,不进去给婶子请安,似乎也不合礼,进去给娄氏请安,在贾菌书房喝了两道茶,才告辞回家。

贾兰回家,将贾菌的事,禀报给贾政。

贾政的幕僚也在,这事透着诡异。

萧望道:“我曾听闻,江南一个秀才名额,可卖到八百两银子,京城虽没听过价钱,可是区区五十两银子,的确是不多。”

陆九筹道:“这些人,恐怕志不在此,不是图财的。”

萧望想了想道:“如今环哥儿风头正盛,被誉为年轻文官之首,前途不可限量,如果贾府近支子弟,被传出考场作弊,对环哥儿的名声,是有损的。”

商议一会,陆九筹负责带一些人,去查查贾敛他们。


  (https://www.bshulou8.cc/xs/5088/1111030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