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这时候的泰西有几个商贾有实力从事跨国贸易?

别说泰西诸国,大食也没有几个商贾能从事跨国贸易,也就大唐商贾和中亚的粟特胡商能够从事跨国贸易。

需要说明的是,粟特胡商并不是后世的犹太人。

粟特人是生活在河中地区的地道的中亚原住民。

而且粟特人从两汉开始往来于华夏与泰西之间,丝绸之路可以说就是粟特人牵着骆驼硬生生的丈量出来的。

所以王臣不介意粟特人从丝绸之路上分一杯羹。

而且留着粟特人也有好处,可以形成鲶鱼效应。

要是没有竞争,鬼知道华夏商贾会干出什么事?

自古以来商贾就重利轻义,只要钱给到位,他们都敢卖祖宗!

但是要想从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获得利益,离不开粟特胡商,更加离不开从长安不远万里前来泰西的华商,王臣还要给他们提供便宜。

打了一棒之后,王臣又给了诸国一颗甜枣。

“当然,我也不会任由大唐商人和粟特商人胡乱提高商品价格。”

“我会让他们把丝绸、茶叶以及瓷器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降下来,争取让泰西的骑士阶层都能够用得起这些奢侈品。”

“另外我也会尽量提高泰西商品的收购价。”

“我绝不会让大唐以及粟特商人随意压价。”

听到这,前来罗马参加会议的诸国代表全都欣然签字。

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罗马条约对他们都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何况就算真有不利于他们国家的合约条款,大不了事后再毁约,谁会在意?

像契约精神这种东西,别说黑暗的中世纪,即便一千多年后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傻子才会相信西方真有契约精神。

当然了,王臣也不会天真的以为签订了《罗马条约》就万事大吉了,欧洲的这些城邦公国以及王国就会老实巴交的遵守。

王臣要的就是一个大义名分。

有了《罗马条约》这个名分,一旦哪个国家头铁第一个跳出来搞事,派驻大唐的泰西总督就可以联合其他国家发起讨伐。

这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道理。

只可惜欧洲没有周天子或者大汉天子,所以只能够自己造一个天子。

除了造出“罗马条约”这个天子,王臣还要剥离基督教的政治属性。

要是不剥离基督教会的政治属性,罗马条约就只能为基督教做嫁衣。

签署完罗马条约之后,王臣又对教皇阿德里安说道:“阿德里安陛下,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各位尊贵的使者说?”

“啊是的,我有话说。”阿德里安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伏低做小。

在斯陶拉基奥斯等一众使者的注视下,阿德里安脸上的神情有些苦涩。

“尊敬的各位使者、教会的兄弟姐妹们,以及来自远方的尊贵客人们。”

“今天,我们聚集在罗马这座永恒之城,不仅是为了见证历史的交汇,更为了迎接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基督的仆人,我,阿德里安一世,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来自东方的大唐皇太子以及大唐的安西大都护,他们的智慧和远见,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启示。”

“基督的福音自诞生以来,以爱与救赎为核心,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教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世俗权力、政治纷争、东西文化的差异,这些都在考验着我们的信仰以及实践。”


  (https://www.bshulou8.cc/xs/4993456/2829406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