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在明末力挽狂澜免费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的妙计

第三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的妙计


不过这话自然不能说出口。朱慈烺转过身,淡淡道:“诚意伯做得不错。武昌府城现在情况如何?”

“府城暂由护江水师控制。”刘孔昭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继续道,“只是那汉阳凤凰山地势险要,若是流寇在上面架设红夷大炮,便能封锁江面,依然能够炮轰城池。”

“所以你的水师……”

“已经退到玉泉府和小武康之间了。”刘孔昭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臣本想死守武昌,但……”

朱慈烺摆摆手:“你做得对。现在说说李自成的水师。”

“未曾照面。”刘孔昭道,“不过据逃难的百姓说,贼军水陆并进,水师有百余艘战船,其中几艘楼船,高大如城。”

船舱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袁继咸和丘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

朱慈烺却露出一丝笑意:“本宫打算亲自去一趟武昌县。”

“殿下!”几人同时惊呼。

“先占据黄冈、小武康,在柳口布置十二磅红夷大炮。”朱慈烺继续道,“至于陆师,除了留守两城的,其余全部进驻武昌府城。”

刘孔昭眼睛一亮:“殿下是要……”

“进攻!”朱慈烺目光如电,“诚意伯,你可敢随本宫一同西进?”

“末将愿率三千水师精锐,随殿下杀敌!”刘孔昭抱拳应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

皇太子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深思:“好,到了武昌后,你就做个水都留守使。”

“水都?”刘孔昭一愣。

“本宫打算合并武昌、汉阳二府,设立武汉府,与长安府并为东西二都。”朱慈烺道,“共同扼守玉水水道。”

话音未落,袁继咸便开口道:“太子殿下,如此设二都,龙阳和北京该如何自处?恐怕会让人觉得朝廷有偏安之意。”

朱慈烺看了他一眼,笑道:“袁大人,你可知南朝为何难成大事?”

“请殿下指教。”

“云州向来是南朝心腹之患。”朱慈烺正色道,“不能控制云州,就难以稳定南方,更遑论北伐了。眼下朝廷虽已选定金陵为都城,但荆楚江陵终究太远。设立水都,朝廷便可两头兼顾。”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北京,早已改为长安府。中都龙阳,离南京不过三百里,根本不成问题。”

说着,他目光扫过丘瑜和方贡岳:“两位世伯都是江陵本地人,不如一人巡湖北,一人判武汉如何?”

最后看向袁继咸:“至于袁大人,可为江陵、陕西、河南总督。”

三人还未答话,船舱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朱慈烺走到窗边,远远望去,只见江面上战船如林,正向武昌方向驶去。

水面上波光粼粼,战船破浪前行,船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朱慈烺知道,这一战,注定要改变大明的格局。

而在汉阳凤凰山上,李自成正眺望着武昌城。山风呼啸,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皇爷,这次缴获了三四百万两银子!”田见秀兴奋地说道,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

“江陵的老财们,果然还是有两下子。”李自成笑道,目光依旧望着远处的武昌城,“抓了多少人?”

“回皇爷,抓了千余戴方巾的,还有上万商贾。”刘宗敏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要不要……”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不必。”李自成轻描淡写地挥了挥手,“统统押送到武昌。”

“这……”刘宗敏有些不解。

“让他们去吃朱慈烺的闲饭!”李自成笑得意味深长,“朱慈烺不是喜欢救人吗?那就让他多救一些。”

刘宗敏恍然大悟,也跟着笑了起来:“皇爷高明!这些人一去,武昌府的粮食就得耗费不少。”

“不止是粮食。”李自成转过身,看着众将领,“这些人一去,武昌府就得分出兵力看管。再说了,这些商贾地主,个个都是人精。让他们去搅乱武昌府的军心,岂不是一举多得?”

众人纷纷称赞。

李自成又转头望向江面,只见远处水师战船往来如织,不时有炮声隆隆传来。

“朱慈烺,”他低声自语,“你不是想要这武汉吗?那就来拿吧。”

江面上波涛滚滚,两股势力即将在这里展开一场惊天动地的较量。武昌城头,战旗猎猎,号角声声,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大战。

朱慈烺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武昌城,心中已有定计。这一战,不仅关系到大明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天下的格局。

他转身看向身后的将领们,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准备。明日一早,我们就开始进攻。”

“是!”众将领齐声应道。

夜幕降临,江面上渐渐安静下来。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这里将会爆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而此时的武昌城内,局势却并不平静。

“大人,城内已经安置了近万难民,粮食消耗很快。”一个官员愁眉苦脸地向城防官员报告。

“这些人都是从哪里来的?”

“大多是从汉口逃来的商贾和地主。”官员擦了擦汗,“他们带着家眷,人数众多……”

“够了。”城防官员挥挥手,“先安置着吧,等太子殿下到了再说。”

城墙上,士兵们正在加紧布置防御工事。远处凤凰山上,不时传来敌军的号角声,让人心头沉重。

汉口镇,这座曾与龙城、锦城、龙山齐名的繁华都会,如今却笼罩在一片末世般的阴霾之中。

熊熊燃烧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浓烟滚滚而上,遮蔽了原本明媚的阳光。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气味,夹杂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远处不时传来哭喊声、求饶声,还有大顺军士兵的怒吼声。

永兴街上,数千名商贾、士绅被大顺军团团围住。他们脸上写满了恐惧,如同待宰的羔羊,瑟瑟发抖地挤作一团。有人低声啜泣,有人默默祈祷,更多的人只是呆滞地望着天空,仿佛已经放弃了希望。

“杀!都该杀!”一名老营武士握紧了手中的钢刀,眼中闪烁着凶光。他的刀刃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在阳光下泛着令人心悸的寒芒。

“这帮吸血鬼,一个都不能放过!”另一名士兵咬牙切齿地说道,“想想咱们在山西的时候,那些晋商和读书人是怎么坑害咱们的!”

自从在山西吃过晋商和读书人的亏后,大顺军对这些人可没了往日的客气。士兵们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恨不得立刻将眼前这群人碎尸万段。

人群中,一个黑面大汉格外引人注目。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往里躲,反而不断地往外挤。他的动作引起了一阵骚动,周围的人纷纷躲避,生怕被他连累。

“让开!都让开!”大汉粗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股子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这汉子身材魁梧,一身粗布麻衣早已被汗水浸透,背上还背着个空荡荡的背篓。他的脸上布满了灰尘和汗水,却掩盖不住那股子倔强的神色。


  (https://www.bshulou8.cc/xs/4912187/1111079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