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孙儿雄英请皇奶奶登基大结局 > 第143章 恩科考试开始

第143章 恩科考试开始


没过两个月,朱雄英收到了李景隆的传信,说北元公主已经怀上了,让按计划实行。

这让朱雄英更加盯紧工部造船进度了。

同时各地在临时召开的考试下,朱雄英也把考题发出去了。

五次考试,五道考题,只有马秀英和朱雄英两人知道,哪怕是贴身太监都不知道。

考题做完,朱雄英就给了国委的剩下五位成员。

明确告诉他们手上是哪个阶段的考题。

如果考题泄露,他们就是第一责任人,耽误为国选才,罪不容诛。

这可把几人吓得够呛,这考题放在手里那就是烫手山芋啊。

拿着考题回家,直接找来精钢,融造了一个盒子,把这考题给放里面,然后封死。

连钥匙都没有,要想打开,只能融开精钢。

不仅如此,考题更是不敢离手,上厕所就要放边上,上朝都要抱着。

不管什么意外,考题绝不能丢。

朱雄英倒也不是故意整他们,主要是这些人为了安插亲信,培养心腹,争得那是个激烈。

朱雄英想让他们歇一歇。

随着考试的开始,考题公布一个,那一个人就松了口气,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朱雄英这种保护考题的方法,确实让考题保住了,压根不给他们踢皮球的机会。

明确告诉他们,考题泄露,不究其他,先灭你满门。

涉及到自身利益和生命安全,考题被保护得好好的,也尽最大可能保证了这次恩科考试的公平性。

邓镇嗣带兵去了岭南,和傅有德会师,开展平叛行动,严抓严打!

江南集团想要围魏救赵的想法彻底破灭,还彻底提前失去了沿海布局的利益。

朝廷已经强势接管了海禁问题。

只要发现倭寇,不管你是真倭寇,还是假倭寇,直接砍。

沿海地区天天都可以看到有人被砍,人头摞在那铸成京观,警醒所有百姓。

盛夏来临,老朱和朱标被送去钟山下葬,一切都归于平静,恩科考试也正式拉开序幕。

“妙云,你去从政了,那咱儿子咋办?谁管啊?”朱棣悲催的问道。

自己家还有儿子要带呢,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呢。

徐妙云反问道,“怎么,殿下是希望臣妾就在家相夫教子吗?”

朱棣摇摇头,“那倒没有,只不过这回连考题内容和方向都没有,你也没做足功课,要不还是等下一届恩科吧,最起码等到下一届有迹可循了,不然你这号称女中诸葛的燕王妃,恩科考试不说国考了,省考都没过咋办?那岂不是很丢人?”

徐妙云一边剥着葡萄,一边问道,“原来殿下是怕臣妾给你丢人啊。”

“大明突然的改制,突然的恩科,这两道消息都是用八百里加急向四面八方传去,赶鸭子上架,我怕这其中水太深啊。”

朱棣不能理解朱雄英的治国方针。

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但是朱雄英上来就是一捧大火,烧向了天下官员。

村镇县府省乃至朝廷,上上下下全都改制,这第一批吃螃蟹的,有可能吃到的是螃蟹,也有可能吃到的是教训。

“放心吧,不管是琴棋书画,还是经史子集,臣妾都不担心,你要相信臣妾,不是么?”徐妙云对此很有把握。

不管是考历史,还是考诗词歌赋,治国方针,徐妙云都有把握。

朱棣点了点头,“好吧,那你去应考吧,不过要记得别用真实身份,不然恐怕有人会说你走后门。”

“臣妾心里有数。”徐妙云微微点头。

徐妙云在直隶这边考试。

马秀英也得知自己这个儿媳妇去参加恩科的事情,不由得升起了好奇心。

让人盯一盯徐妙云的卷子,考完之后送上来。

随着七月的到来,第一场初考召开。

就三个大题。

《请站在皇帝的角度上,对大明安排兵马布防位置,并写出理由》

《请站在皇帝的角度上,如何与民更始才能实现最快经济腾飞》

《请站在一个知县的角度上,如何把一个贫困到连盐都需要去借的穷县,实现一年经济复苏,三年全民小康,五年走向富饶》

【注:可任意作答,万般皆不追责。】

这恩科考试的考题一公布出去,无数人头皮发麻。

三道大题,两道从政,一道从军。

这还只是初考啊。

不过,可以随便作答,不管写什么都行,哪怕写出大逆之言,朝廷也不找后账。

因为朝廷现场算账,从不找后账。

恩科一开,朱雄英就带着李善长到镇上来明察暗访了。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真希望熙宁之治能够出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盛景啊。”朱雄英看着镇上官兵戒严,为考试保驾护航,就不经感慨。

李善长躬身道,“大明在陛下和殿下的改革带领下,必然能够实现这般盛景。”

朱雄英询问道,“李相国,你知道孤为什么要改革吗?”

“改革,是为了进步,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李善长回答道。

朱雄英嗯了一声,“改革,是时代的最强音,是发展的动力源,就是要用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打破旧有的枷锁,构建起通往美好未来的桥梁。

所以,孤用强硬的手段,推动了改革,在这浩浩荡荡的改革进程中,孤希望君臣携手,一起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李相国你觉得呢?”

李善长回答道,“臣愿随殿下继往开来。”

两人谈话间,就来到了一处酒楼坐下,静等考试结束。

岂料两人刚坐下来,小二便道,“二位,你们来晚了,科考都开始了。”

朱雄英一愣,“啊?”

“你们要是昨天来,还能有代笔替考的,考试都开始了,来不及了。”小二这话一出,把李善长吓得冷汗直冒。

看来这小二是误认为李善长带孩子来参加科考的。

“代笔替考?我记得考题是开考十天前,用八百里星夜加急密封送到各地,考试当天才能打开,如何暗箱操作?”

朱雄英疑惑的询问道。


  (https://www.bshulou8.cc/xs/4706593/3001514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