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小说最新章节 > 第 2060章 他的选择

第 2060章 他的选择


白湛张了张口,刚吐出  “长林”  两个字,喉咙就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再也说不下去,只余下一声沉重的叹息。

段晓棠看他脸色凝重,心里先凉了半截,杜乔大概率没选去山西。

那是乖乖听从吏部安排,去天府之国当九陇县令?还是更极端的第三种选择  ——  干脆辞官?

若是辞官,他又会在哪儿落脚?回长安,还是回济州老家?

无数猜测在段晓棠脑子里打转,让她心头发紧。

孙无咎沉声开口,语气里满是惋惜,“长林决定留任太平县。”

段晓棠猛地拔高了声音,满脸难以置信,“留任?”

上次在文城和杜乔见面时,太平县的乡绅百姓看他的眼神,满是信赖与敬重。可若因为这份情义,就要把自己的前途和余生都  “埋”  在这偏远小县,也太轻率了!

杜乔是君子,定然不会有“朝三暮四”之事,所以多封信件中表达的决定,定然是一致的。

段晓棠再也按捺不住,急忙拆开手中的信,她迫切想知道杜乔本人的想法,字里行间的情绪,总藏着最真实的心意。

白湛和孙无咎即便好奇,也绝不会在这时凑过去偷窥。

虽说都是杜乔的朋友,可立场终究有微妙的不同。

这件事到底是白家办“呲”了。

杜乔的回信并不长,字里行间竭力维持着平静,可段晓棠一目十行看完,心口却像被巨石压住,只剩一个念头——杜乔扛不住,破罐破摔了。

他面对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敌人,而是一整套盘根错节的官僚系统,是深入骨髓的人情世故。

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愚公可以用“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信念,搬开家门口的大山。

可杜乔只有凡人百年,又怎么搬得动这压在他身上的  “大山”?

无论是去山西,还是入蜀地,对杜乔而言都是生地,没有根基,没有人脉。

哪怕他拼尽全力做得再好,结果恐怕也和这次一样。

肉食者的铁拳会将他不断碾碎,再打落尘埃。

他已经快被这无形的压力逼碎了!

从前再怎么成熟稳重,杜乔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这世界把最残忍、最不堪的一面,毫不遮掩地摊在尚有理想的他面前,他又怎么可能受得住?

所幸太平县对他而言,还算一块  “安全区”。

百姓待他友善,乡绅与他和睦,他便打算扎根在这里,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护住这一地的太平。

这既是妥协,也算一种小小的反抗。

至少没乖乖顺着吏部的安排,去陌生的九陇。

段晓棠定了定神,把风尘仆仆的高良平叫到跟前,急切地问道:“你去太平县见到杜主簿,他看起来怎么样?胖了还是瘦了,精神头好不好?”

高良平只能将先前已经说过一遍的话,再复述一遍,“看着一如往常,说话依旧温和,没什么异样。”

杜乔就算当真崩溃,又怎么会在朋友的仆从面前表现出来呢!

高良平补充道:“我们到太平县那天,杜主簿收下信件后,就让杜墨把我们带到驿站住下,说让我们安心等两日。两日后,他亲自把数封回信交给我们,嘱咐我们路上小心,便回县衙了。”

高良平说得实在,这趟去太平县,他也就刚到和临走时见过杜乔两面。

中间这两日,杜乔见了谁、做了什么、心里又转了多少念头,他就算私下打探到一些,也绝不会在段晓棠面前多嘴,只会回去后悄悄告知孙无咎。

段晓棠忍不住挠了挠头,发出一声无助的长叹。

连高良平都没看出端倪,可见杜乔把情绪藏得多深。

祝明月从屋中款款步出,走到众人身边。

擒贼先擒王,直接逮住白湛询问,“你打算怎么办?”

杜乔先前在并州,是替白家谋划办事,鞍前马后没少出力。

可谁能想到,白家这棵看似牢靠的大树,竟没能顶住吏部的压力,连和对方直接掰手腕的底气都没有,最后还是让杜乔受了委屈。

白湛此刻心里也是愁绪万千,一边琢磨杜乔选择留在太平,到底是对白家彻底失望,还是真的泄了心气、破罐破摔。

一边又心疼友人,于私,他绝不愿意看着杜乔就这么沉沦在小县里,埋没了一身才华。

白湛无意识地用鞋底蹭着地面的小石子,粗糙的触感透过靴子传来,勉强让他定了定神,缓缓开口,“长林有功,正位太平县令,合情合理。”

话虽这么说,可谁都清楚,太平县和九陇县的富饶程度差得远,九陇县令的职位,终究比太平县令金贵得多。

白湛心里打的主意是,先让杜乔在太平县休养一段时日,等他从这股颓丧劲儿里走出来,想通了,再想办法把他调到山西。

有白家在,总能给他寻个更好的出路。

孙无咎补充道:“现在太平县的宫县令,早前与长林配合得当,两人也算惺惺相惜。不如就趁这个机会,把宫县令调任九陇  。”

宫天瑞不走,谁给杜乔腾位置?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也算让他捡着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宫天瑞的年纪早已过了  “少年”,此刻入蜀为官,不仅不算消磨志气,反倒是个清闲安稳的好去处,对他而言,着实不亏。

祝明月无奈地应了一声,无论如何,杜乔的官阶实打实地提了上去,从主簿升到了县令,也不算全无收获。

白湛拽上孙无咎,转身进屋去跟张法音告辞。

出来时,又特意跟祝明月、段晓棠嘱咐,“若是后续有需要帮忙出力的地方,别客气,直接使人去我家寻我。”

段晓棠默默点头,只应了一声  “嗯”。

待白湛、孙无咎等人离开,段晓棠才走进屋,凑到张法音身边,放轻了声音安慰,“伯母,我上次在文城见过长林,他在太平县做得极好,治下的百姓都极其信赖他。”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做到了。”


  (https://www.bshulou8.cc/xs/4263670/2296787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