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陆续撤退
苏羽点了点头,他看着身边幸存的士兵,心中感慨万千。这场战斗,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好在玉玺还在,他们的使命还没有失败。
在张将军的护送下,苏羽等人终于顺利回到了长安。献帝得知玉玺被找回,大喜过望,亲自在宫中迎接他们。
苏羽双手捧着玉玺,跪在献帝面前:“陛下,臣幸不辱命,将玉玺带回。”
献帝接过玉玺,眼中满是激动的泪水:“苏爱卿,你立了大功啊!朕一定重重赏赐你。”
苏羽谢恩后,退到一旁。他知道,这场玉玺之争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天下的局势依然动荡不安。袁绍等诸侯野心勃勃,随时可能再次发动战争。而他,作为大汉的臣子,将继续为守护大汉的江山而战。
回到家中,苏羽躺在床上,回想着这一路的艰辛与危险,久久不能入睡。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心中有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守护大汉,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第二天,苏羽接到献帝的旨意,被封为护玺将军,负责皇宫的安全保卫工作。苏羽领命后,立刻开始着手布置皇宫的防御。他知道,袁绍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很可能会再次派人来抢夺玉玺,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与此同时,袁绍得知苏羽已经将玉玺安全送回长安,气得大发雷霆。他召集谋士们商议对策,郭图站出来说:“主公,既然玉玺已经到了献帝手中,我们再想直接抢夺恐怕不太容易。不过,我们可以从长计议,寻找其他机会。”
袁绍皱着眉头说:“那你说该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
郭图微微一笑:“主公,我们可以先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如今朝廷内部也不太平,我们可以派人在长安散布谣言,制造混乱。同时,我们暗中联络其他诸侯,共同对抗献帝。只要时机成熟,我们就可以一举夺取天下。”
袁绍听了郭图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他点了点头说:“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这件事一定要做得隐秘,不能让其他人察觉。”
于是,袁绍开始按照郭图的计划行动。他派人潜入长安,在大街小巷散布各种谣言,说献帝昏庸无道,重用奸臣,导致天下大乱。这些谣言很快在长安城中传开,引起了百姓的恐慌和不满。
苏羽得知此事后,立刻加强了长安的治安管理。他派出士兵四处巡逻,抓捕造谣生事的人。同时,他还上书献帝,建议献帝发布安民告示,稳定民心。
献帝采纳了苏羽的建议,发布了安民告示。告示中,献帝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要整顿朝纲,减轻百姓的负担,让天下恢复太平。百姓们看到告示后,心中的恐慌渐渐平息。
但袁绍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在暗中活动,联络其他诸侯。他向诸侯们承诺,只要他们一起对抗献帝,事成之后,就将天下平分。一些诸侯被袁绍的话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与他合作。
苏羽通过自己的情报网络,得知了袁绍的这些举动。他意识到,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他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保护献帝和大汉的江山。
一天,苏羽正在府中思考对策,突然有人来报,说有一位神秘的客人求见。苏羽心中疑惑,他想不出会有什么神秘客人来找他。
“请他进来吧。” 苏羽对下人说道。
不一会儿,一位身着黑袍的男子走了进来。他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神秘的气息。
“你是何人?找我有何事?” 苏羽警惕地问道。
黑袍男子微微一笑,摘下了兜帽:“苏将军,别来无恙啊。”
苏羽定睛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竟然是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黑袍男子正是苏羽曾经的好友,如今却投靠了袁绍的谋士李逸。
“苏将军,我这次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李逸说道。
“哼,你如今已是袁绍的人,还会有什么好事告诉我?” 苏羽冷冷地说。
李逸摇了摇头:“苏将军,你误会了。我虽然投靠了袁绍,但我心中始终没有忘记我们之间的友情。而且,我也知道袁绍的野心,他这样做只会给天下带来更大的灾难。所以,我决定来帮助你。”
苏羽听了李逸的话,心中半信半疑:“你真的是来帮助我的?那你说说,你有什么计划?”
李逸走到苏羽身边,小声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苏羽听后,沉思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你的计划虽然冒险,但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我们必须小心行事,不能让袁绍察觉到我们的意图。”
李逸微微一笑:“苏将军放心,我已经做好了周全的准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挫败袁绍的阴谋。”
于是,苏羽和李逸开始秘密策划起来。他们知道,这场与袁绍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们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守护住大汉的江山和百姓的安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羽和李逸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他们一方面加强了长安的防御,另一方面暗中联络各方势力,共同对抗袁绍。
而袁绍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他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准备随时向长安发动进攻。同时,他还不断地派人在长安制造混乱,试图削弱朝廷的力量。
苏羽和李逸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他们一方面加强了长安的防御,在城墙之上增设了大量的守城器械,滚石、檑木堆积如山,强弩劲弓也都安置到位,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将士日夜值守瞭望。另一方面,他们暗中联络各方势力,苏羽修书给西凉马腾,言辞恳切地陈述利弊,提及袁绍野心勃勃,若其得逞,天下将陷入更深的战乱,马腾所据西凉也难独善其身,只有共同对抗袁绍,才能保境安民,为大汉社稷尽忠。李逸则奔赴荆州,面见刘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刘表能出兵牵制袁绍后方,刘表虽为人谨慎多疑,但在李逸的劝说下,也意识到袁绍势力膨胀对自身的威胁,最终勉强答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支援。
而袁绍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他集结了大量的兵力,营帐连绵数里,旗帜蔽日,刀枪林立。谋士郭图、审配等人日夜在其身旁出谋划策,不断完善进攻长安的策略。袁绍还不断地派人在长安制造混乱,他的细作混入城中,四处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扰乱市场秩序,甚至暗中纵火焚烧粮仓、破坏水源,试图从内部削弱朝廷的力量,一时间长安城内人心惶惶。
一日,苏羽正在府中与李逸商议军情,突然有士兵匆匆来报:“启禀将军,城中近日出现多起神秘案件,百姓家中财物莫名失窃,更有甚者,一些朝廷官员的府邸也遭了贼,现场毫无头绪,只留下一枚奇怪的黑色令牌,上面刻着一个‘袁’字。” 苏羽和李逸对视一眼,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苏羽沉声道:“看来这是袁绍的手段,他这是在扰乱我军军心民心,妄图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逸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怒色:“此等小人行径,实在可憎。苏将军,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两人沉思片刻,苏羽突然眼睛一亮:“我们不妨将计就计。传令下去,就说朝廷已经掌握了盗贼的线索,不日便可将其一网打尽,让百姓们安心。同时,暗中安排得力人手,顺着那黑色令牌的线索追查下去,看能否揪出袁绍在长安的细作巢穴。” 李逸点头表示赞同:“将军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既可以安抚民心,又能趁机打击袁绍的势力。”
于是,长安城内开始传出朝廷即将破案的消息,百姓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而苏羽和李逸安排的暗探们也开始了紧张的侦查工作。他们在城中四处打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线索。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终于发现了一处隐藏在城郊的废弃庄园,时常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出入。暗探们悄悄潜伏进去侦查,发现里面藏着大量的武器和袁绍的旗帜,还有许多往来的信件,证实了这里正是袁绍细作的据点。
苏羽得知消息后,立刻点齐兵马,趁着夜色将庄园团团围住。随着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庄园,细作们惊慌失措,仓促抵抗,但怎敌得过训练有素的朝廷大军。一番激战过后,细作们纷纷被擒,庄园内的武器和信件也被全部收缴。苏羽看着被押解上来的细作头目,冷冷地问道:“你们受袁绍指使,在长安城内为非作歹,究竟有何图谋?从实招来,或许还能饶你一命。” 细作头目吓得脸色惨白,浑身颤抖,将袁绍的计划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原来,袁绍打算先通过制造混乱削弱长安的防御,然后趁乱里应外合,一举攻破长安。
苏羽和李逸得知袁绍的阴谋后,深知形势紧迫。他们一面将细作的口供和收缴的信件整理好,派人送往各地,揭露袁绍的狼子野心,让更多的人看清袁绍的真面目,争取更多的支持;一面加快了与各方势力的联络和协同作战的准备。同时,他们对长安的防御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在城内实行了严格的宵禁和盘查制度,防止再有袁绍的细作混入。
此时,袁绍得知自己在长安的细作据点被端,大发雷霆,他认为苏羽和李逸坏了他的大事,决定不再等待,提前发动对长安的进攻。他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长安进发,一路上烧杀抢掠,所过之处一片狼藉。消息传到长安,苏羽和李逸毫不畏惧,他们登上城墙,看着城外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眼神坚定。苏羽对将士们高声喊道:“将士们,袁绍妄图篡夺大汉江山,如今兵临城下,我们身为大汉的将士,当以死报国,守护长安,守护百姓!今日一战,生死置之度外,唯有奋勇杀敌,方能不负皇恩,不负百姓!” 将士们齐声高呼:“愿为将军效死!” 声音响彻云霄,充满了斗志。
袁绍的大军抵达长安城外后,迅速安营扎寨,摆出了攻城的阵势。袁绍骑着高头大马,在阵前耀武扬威,他对着城墙上的苏羽喊道:“苏羽,李逸,你们二人不识时务,如今我大军在此,长安城破只在旦夕之间,你们若现在投降,我还可饶你们不死,否则,城破之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苏羽冷笑一声,回应道:“袁绍,你心怀不轨,妄图谋逆,我等誓死捍卫大汉江山,岂会向你这等乱臣贼子投降!你若识趣,速速退兵,或许还能免去一死,否则,定让你有来无回!” 袁绍听后,恼羞成怒,下令攻城。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袁绍的士兵们推着攻城车、云梯,如蚁群般向城墙涌来。城墙上的守军则奋力抵抗,滚石、檑木如雨点般落下,砸向攻城的敌军,强弩劲弓也不断发射,敌军纷纷倒下,但他们依旧悍不畏死地冲锋。苏羽和李逸亲自在城墙上指挥作战,哪里战况危急,他们就出现在哪里,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双方死伤惨重,长安城墙下堆满了尸体,但袁绍的大军始终未能攻破城门。
夜晚,战场上暂时安静了下来,双方都在休整。苏羽和李逸回到城中,看着疲惫但依旧坚守岗位的将士们,心中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这只是袁绍进攻的开始,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激烈。两人商议后,决定派出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偷袭袁绍的大营,打乱敌军的部署,挫一挫他们的锐气。李逸主动请缨,带领着五百名精锐士兵,悄悄打开城门,向袁绍的大营摸去。
夜色深沉,李逸带领的部队如鬼魅般在黑暗中潜行。他们避开了敌军的巡逻,悄然接近了袁绍的大营。当距离大营只有几十步的时候,李逸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扑食般冲向大营,他们手持利刃,见人就杀,一时间,袁绍的大营内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敌军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李逸率领士兵们在大营内四处冲杀,将敌军的营帐、粮草点燃,袁绍的大军陷入了一片混乱。袁绍从睡梦中惊醒,得知大营被袭,又惊又怒,连忙组织卫兵抵抗。李逸见偷袭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开始有组织地反击,便下令撤退。他们在敌军的追杀下,且战且退,成功撤回了长安城内。
这一次偷袭,虽然没有给袁绍的大军造成致命的打击,但却极大地挫伤了敌军的士气,也让袁绍认识到了苏羽和李逸的厉害。袁绍深知,想要轻易攻破长安并非易事,于是他改变了策略,开始对长安进行长期围困,试图断绝长安城内的粮草供应,让守军不战自乱。
日子一天天过去,长安城内的粮草逐渐减少,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得艰难起来。苏羽和李逸一面组织士兵和百姓节约粮食,一面派人四处寻找水源和可以替代粮食的物资。同时,他们也在等待着各方援军的到来。而此时,袁绍的大军在城外不断地挑衅,试图激怒守军出城决战,但苏羽和李逸始终不为所动,坚守城池。
在这艰难的时刻,苏羽和李逸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们深知,只要坚守住长安,就能为大汉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就能等待各地援军的到来,最终打败袁绍。他们每天都会在城中巡视,安抚百姓的情绪,鼓舞将士们的士气。百姓们被他们的坚定和爱民之心所感动,纷纷自发地组织起来,帮助守军守城,有的为士兵们送水送饭,有的协助修补城墙,有的参与巡逻。在全城军民的共同努力下,长安城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屹立在袁绍大军的面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援军也陆续向长安赶来。西凉马腾的铁骑率先抵达,马腾与苏羽、李逸会合后,共商破敌之策。随后,荆州刘表的军队也赶到了,虽然刘表的军队数量不多,但也为长安的防御增添了一份力量。在各路援军的支持下,苏羽和李逸决定主动出击,打破袁绍的围困。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由马腾率领西凉铁骑,从侧翼冲击袁绍的大军,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打乱敌军的阵型;一路由苏羽亲自带领,正面进攻袁绍的大营,吸引敌军的主力;而李逸则带领一支精锐部队,绕道敌军后方,截断敌军的粮草供应和退路。
决战的日子终于到来。清晨,随着一声号角响起,马腾率领着西凉铁骑如狂风般冲向袁绍的大军侧翼。铁骑所到之处,尘土飞扬,敌军纷纷避让不及,阵型大乱。袁绍连忙调兵遣将,试图抵挡马腾的进攻。此时,苏羽也带领着大军从正面发起了猛攻,士兵们奋勇向前,喊杀声震耳欲聋。袁绍的大军两面受敌,渐渐陷入了困境。而李逸则趁着敌军混乱之际,带领部队顺利地绕到了敌军后方,找到了敌军的粮草大营。他们一把火点燃了粮草,大火瞬间蔓延开来,照亮了整个天空。袁绍见粮草被烧,后方又出现敌军,顿时军心大乱,士兵们纷纷四散逃窜。
大火染红了半边天,袁绍大军的粮草大营在烈焰中化为一片焦土,噼啪作响的燃烧声与士兵的哀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场图景。苏羽立马于阵前,手持长枪,目光如炬地望着袁绍大军溃散的方向。他身披的铠甲上溅满了鲜血,脸上还残留着战斗时的烟尘,却丝毫掩盖不住眼中的锐利。
“将军,袁绍带着残部往东北方向逃了!是否要立即追击?” 身旁的副将策马前来,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苏羽微微颔首,沉声道:“传令下去,让马腾率西凉铁骑先行追击,务必缠住袁绍残部,我随后率领主力跟进。李逸那边,让他收拾完敌军后方残余势力后,迅速赶来与我们汇合。”
副将领命而去,苏羽调转马头,高声喊道:“兄弟们,袁绍大势已去,随我追杀残敌,夺回属于我们的土地!” 士兵们早已士气高涨,听到苏羽的号召,纷纷举起兵器,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紧随苏羽的身影,朝着袁绍逃窜的方向奔去。
此时,马腾率领的西凉铁骑已经追上了袁绍的残部。西凉铁骑个个英勇善战,马术精湛,他们挥舞着马刀,如入无人之境,在袁绍残军中肆意冲杀。袁绍坐在战车上,面色惨白,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绝望。他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围困之战,竟然会以这样惨败的结局收场。
“主公,我们快撤吧!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会死在这里的!” 袁绍的谋士郭图焦急地喊道,一边指挥着亲兵保护袁绍撤退。袁绍无奈,只能下令加快撤退速度,可西凉铁骑紧追不舍,丝毫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就在这时,一支袁绍的精锐部队突然从侧面杀出,为首的将领是袁绍的儿子袁谭。袁谭手持长枪,怒喝道:“马腾,休要欺人太甚!我今日便要为我父亲杀出一条血路!” 马腾见状,冷笑一声:“就凭你这点兵力,也想阻拦我西凉铁骑?简直是自不量力!”
马腾拍马向前,与袁谭交战在一起。马腾的马刀锋利无比,每一刀都带着凛冽的寒风,袁谭奋力抵挡,却渐渐落入下风。几个回合下来,袁谭的肩膀被马腾砍中一刀,鲜血瞬间染红了战袍。
(https://www.bshulou8.cc/xs/4141/2293955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