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第827章 虚晃一招

第827章 虚晃一招


袁谭吃痛,不敢再与马腾纠缠,虚晃一招后,便带着部队掩护袁绍继续撤退。

马腾本想继续追击,却发现袁绍残部已经钻进了前面的山谷。山谷地形狭窄,不利于骑兵作战,马腾只好下令停止追击,原地待命,等待苏羽率领的主力部队到来。

苏羽率领主力部队赶到山谷外时,马腾正焦躁地来回踱步。看到苏羽,马腾立马迎了上去,说道:“苏将军,袁绍带着残部钻进了前面的山谷,山谷地形复杂,骑兵无法进入,我们该如何是好?”

苏羽眉头微皱,看向山谷的方向。山谷入口狭窄,两侧都是陡峭的山崖,一旦进入山谷,很容易遭到敌军的伏击。他沉思片刻,说道:“先派人去山谷中探查一番,看看袁绍残部的具体情况,以及山谷内的地形。我们不能贸然进入,以免中了袁绍的埋伏。”

很快,探查的士兵回来了,向苏羽报告:“将军,山谷内道路崎岖,袁绍残部在山谷中设置了多处障碍,还安排了士兵在山崖上驻守,似乎是想借助山谷的地形阻挡我们的追击。”

苏羽听完,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知道,袁绍虽然惨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手中仍有一定的兵力,如果强行进攻山谷,只会给己方带来巨大的伤亡。就在苏羽一筹莫展之际,李逸率领着部队赶了过来。

李逸翻身下马,走到苏羽身边,说道:“苏兄,我听说袁绍钻进了山谷?”  苏羽点了点头,把山谷内的情况告诉了李逸。李逸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我有一计,或许可以攻破山谷。山谷两侧的山崖虽然陡峭,但并非无法攀爬。我们可以挑选一批精锐士兵,趁着夜色,从山崖上攀爬过去,绕到袁绍残部的后方,然后与正面部队前后夹击,定能一举攻破山谷。”

苏羽眼前一亮,说道:“此计甚妙!就按你说的办。李逸,你负责挑选精锐士兵,准备夜间攀爬山崖。马腾,你率领西凉铁骑在山谷入口处佯装进攻,吸引袁绍残部的注意力。我则率领主力部队在山谷外待命,一旦李逸那边发起进攻,我们便立即从正面发起冲锋。”

众人纷纷领命,开始各自准备。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战场上,给这片充满血腥的土地增添了一丝凄凉。李逸挑选了五百名身手矫健的士兵,每人配备了绳索和短刀,悄悄来到山谷一侧的山崖下。

山崖陡峭无比,上面布满了荆棘和岩石,攀爬起来十分困难。但这些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他们手脚并用,紧紧抓住岩石和荆棘,一点点向上攀爬。夜色中,他们的身影如同壁虎一般,在山崖上缓慢移动。

就在士兵们快要爬到山崖顶部时,突然,山崖上响起了一声大喝:“是谁在那里?”  紧接着,无数的石块和箭矢从山崖上滚落下来。李逸心中一惊,没想到袁绍残部竟然如此警惕,在山崖上安排了哨兵。

“快躲避!”  李逸高声喊道,同时拔出短刀,斩断了身边落下的箭矢。士兵们纷纷躲避,有的士兵不幸被石块砸中,从山崖上坠落下去,摔得粉身碎骨。李逸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悲痛,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必须尽快突破山崖。

李逸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兄弟们,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冲上去,才能为死去的兄弟报仇,才能打败袁绍!”  士兵们受到鼓舞,重新振作起来,冒着石块和箭矢的攻击,继续向上攀爬。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李逸终于率领士兵爬上了山崖顶部。山崖上的袁绍哨兵见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转身逃跑。李逸没有追赶,而是迅速率领士兵绕到袁绍残部的后方,准备发起进攻。

山谷内,袁绍正坐在帐篷中,焦虑地等待着消息。郭图走进帐篷,说道:“主公,刚才山崖上的哨兵报告,有敌军试图从山崖上攀爬过来,但被我们打退了。”  袁绍松了一口气,说道:“还好,还好。只要我们守住山谷,等到援兵到来,我们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可就在这时,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袁绍心中一紧,连忙走出帐篷,只见山谷后方火光冲天,无数的敌军士兵冲了过来。“不好!敌军绕到我们后方了!”  袁绍惊恐地喊道。

郭图也慌了神,说道:“主公,我们快逃吧!敌军前后夹击,我们根本抵挡不住!”  袁绍无奈,只好再次下令撤退。可此时,山谷入口处也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呐喊声,苏羽率领着主力部队发起了冲锋,马腾的西凉铁骑也突破了山谷入口的障碍,杀了进来。

袁绍残部陷入了前后夹击的困境,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苏羽手持长枪,在敌军中奋力冲杀,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李逸也率领着士兵从后方发起猛攻,与苏羽的部队汇合在一起。

袁谭看到局势不妙,想要保护袁绍突围,却被马腾拦住。马腾怒喝道:“袁谭,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两人再次交战在一起,这一次,袁谭没有了之前的侥幸,很快便被马腾斩杀于马下。

袁绍看到儿子被杀,悲痛欲绝,想要冲上去为袁谭报仇,却被郭图死死拉住。“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我们还是先撤吧!”  郭图劝道。袁绍看着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在郭图的保护下,朝着山谷深处逃去。

苏羽、李逸和马腾率领着部队在山谷内四处追杀袁绍残部,山谷中到处都是尸体和鲜血,河水被染成了红色。直到天亮时分,山谷内的战斗才渐渐平息下来。袁绍的残部大部分被歼灭,只有少数人跟着袁绍逃了出去。

苏羽、李逸和马腾聚集在一起,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都感慨万千。马腾说道:“虽然让袁绍逃了,但这一战我们大获全胜,也算是解了长安之围。”  李逸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但袁绍一日不除,我们就一日不得安宁。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袁绍的下落,斩草除根。”

苏羽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袁绍现在肯定是往他的老巢冀州逃去。我们休整一下,然后兵分三路,一路由马腾率领,驻守长安,防止袁绍卷土重来;一路由我率领,追击袁绍残部,务必找到袁绍的踪迹;李逸,你则率领一支部队,前往荆州,与刘表商议后续的合作事宜,同时向他借一些兵力,以增强我们的实力。”

两人都表示同意,随后便开始安排部队休整和后续的行动。士兵们经过一夜的战斗,早已疲惫不堪,纷纷找地方休息。苏羽站在山谷中,望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找到袁绍,彻底消灭他,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

李逸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日夜兼程地赶往荆州。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中十分不忍。他知道,只有尽快平定战乱,才能让这些百姓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经过几天的奔波,李逸终于抵达了荆州。荆州牧刘表得知李逸到来的消息后,亲自率领手下官员出城迎接。刘表身材高大,面容和蔼,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李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  刘表笑着说道,热情地邀请李逸进城。李逸连忙行礼,说道:“刘牧客气了,此次前来,是有要事与刘牧商议。”

两人来到刘表的府邸,分宾主落座后,刘表问道:“李将军,不知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李逸说道:“刘牧,此次长安之战,多亏了您派遣军队支援,我们才得以打败袁绍的大军,解了长安之围。我代表苏羽将军和长安的百姓,向您表示感谢。”

刘表摆了摆手,说道:“李将军客气了,都是为了平定战乱,保护天下百姓,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李逸接着说道:“刘牧深明大义,令人敬佩。不过,袁绍虽然惨败,但仍有残余势力,他现在已经逃往冀州,日后必定会卷土重来。我们担心袁绍会联合其他诸侯,再次发动战乱,所以想与刘牧商议,希望您能继续与我们合作,同时借一些兵力给我们,以增强我们的实力,共同对抗袁绍。”

刘表沉思片刻,说道:“李将军,我也知道袁绍是个心腹大患,若不尽快消灭他,天下永无宁日。我愿意继续与你们合作,但借兵之事,还需要从长计议。荆州虽然有一些兵力,但也需要防守边境,若抽调过多兵力,恐会给荆州带来隐患。”

李逸理解刘表的顾虑,说道:“刘牧的担忧我明白。我们也不需要您抽调太多兵力,只需借我们五千士兵即可。而且,我们承诺,待平定袁绍之后,一定会归还这些士兵,并且会给予荆州一定的补偿。”

刘表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好吧,我就答应借你们五千士兵。不过,我有一个条件,这些士兵必须由我的侄子刘琦率领,听从你们的调遣,但我希望你们能善待他们,尽量减少伤亡。”

李逸连忙说道:“刘牧放心,我们一定会善待这些士兵,绝不会让他们白白牺牲。”  随后,刘表便下令让刘琦率领五千士兵,跟随李逸前往长安。

在荆州停留了两天后,李逸便率领着刘琦和五千荆州士兵,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刘琦年轻有为,为人正直,在路上,他与李逸交谈甚欢,两人很快便成了好朋友。

可就在他们快要抵达长安的时候,突然遭到了一支神秘部队的袭击。这支神秘部队人数众多,个个身手矫健,战斗力极强。李逸和刘琦连忙指挥士兵反击,可神秘部队的攻势十分猛烈,士兵们渐渐落入下风。

“这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袭击我们?”  刘琦疑惑地问道。李逸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但他们的目标似乎是我们手中的兵力。我们必须尽快摆脱他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逸仔细观察着神秘部队的阵型和打法,发现他们的配合十分默契,不像是一般的贼寇。他心中猜测,这可能是袁绍派来的人,想要阻止他们返回长安,增强苏羽的实力。

“刘琦,你率领一部分士兵保护粮草和伤员,从侧面突围,我来率领主力部队挡住他们!”  李逸说道。刘琦点了点头,说道:“李兄,你多加小心!”

李逸率领主力部队与神秘部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手持长剑,在敌军中奋力厮杀,士兵们也受到鼓舞,奋勇向前。神秘部队的首领看到李逸如此英勇,便亲自上前与李逸交战。

神秘部队首领的武功十分高强,手中的大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李逸奋力抵挡,却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在这危急关头,一支骑兵突然从侧面杀出,为首的将领正是马腾的儿子马超。

马超看到李逸陷入困境,高声喊道:“李将军,我来帮你!”  马超手持长枪,拍马向前,与神秘部队首领交战在一起。马超年轻气盛,武功高强,很快便压制住了神秘部队首领。

神秘部队首领见势不妙,想要撤退,却被马超一枪刺穿了胸膛,当场毙命。神秘部队的士兵看到首领被杀,顿时军心大乱,纷纷转身逃跑。李逸和马超率领着部队乘胜追击,歼灭了大部分神秘部队的士兵。

战斗结束后,李逸走到马超身边,感激地说道:“马兄弟,多谢你及时赶到,否则我今天就危险了。”  马超笑了笑,说道:“李将军客气了,我父亲得知你率领部队返回长安,担心你途中遇到危险,便让我率领一支骑兵前来接应你。没想到,还真的遇到了袭击。”

李逸点了点头,说道:“看来袁绍还不死心,竟然派人来袭击我们。不过,幸好有你们的接应,我们才能化险为夷。我们还是尽快返回长安,把这件事告诉苏羽将军。”

随后,李逸、刘琦和马超率领着部队,继续向长安进发。一路上,他们再也没有遇到袭击,顺利地抵达了长安。

苏羽得知李逸顺利返回长安,并且带来了五千荆州士兵,心中十分高兴。他亲自出城迎接李逸、刘琦和马超,对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回到府邸后,李逸把在返回长安途中遭到神秘部队袭击的事情告诉了苏羽。苏羽听完,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说道:“看来袁绍真的是不死心,竟然还敢派人来袭击我们。不过,幸好有马兄弟的接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马超说道:“苏将军,我觉得袁绍肯定还会有后续的行动,我们必须做好防备,以免再次遭到他的袭击。”  苏羽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我们现在虽然打败了袁绍的大军,解了长安之围,但袁绍仍有残余势力,而且他还可能联合其他诸侯,再次发动战乱。我们必须尽快增强自己的实力,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随后,苏羽召集了马腾、李逸、刘琦和其他手下的将领,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在会议上,苏羽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安排了后续的军事行动。他决定,一方面加强长安的防御,派遣士兵驻守各个重要关口,防止袁绍卷土重来;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其他诸侯的领地,与他们商议合作事宜,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

就在众人积极准备应对袁绍的后续行动时,一个坏消息传来。袁绍逃到冀州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迅速整合了残余势力,并且联合了幽州的公孙瓒和并州的高干,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联军,准备再次进攻长安。

苏羽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十分震惊。他没想到,袁绍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整合残余势力,还联合了其他诸侯。公孙瓒和高干都是实力不俗的诸侯,他们的加入,无疑会给袁绍的联军增添强大的实力。

“看来我们之前还是低估了袁绍的能力。”  苏羽说道,“公孙瓒和高干都是野心勃勃之人,他们肯定是看到袁绍还有一定的实力,想要借助袁绍的力量,夺取更多的土地和权力。现在,袁绍的联军实力强大,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应对。”

李逸说道:“苏兄,我觉得我们现在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必须再次向其他诸侯求助。荆州的刘表已经答应与我们合作,并且借了我们五千士兵。我们还可以派遣使者前往益州,与刘璋商议合作事宜。刘璋性格懦弱,担心袁绍的联军会进攻益州,只要我们向他说明利弊,他应该会答应与我们合作。”

苏羽闻言,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上的竹简,目光落在舆图中益州的位置。那片被群山环绕的土地,此刻如同乱世中的孤岛,却也是眼下唯一可能争取到的助力。“刘璋虽懦弱,却不愚蠢。”  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审慎,“派去的使者必须言辞恳切,既要让他看到袁绍联军的威胁,也要让他明白与我们合作的益处。此事关乎重大,不知李兄可有合适的人选?”

李逸略一思索,眼中闪过一丝笃定:“我举荐参军陈默。此人出身蜀地,对益州的风土人情颇为熟悉,且能言善辩,曾多次出使荆州,应对得体。由他前往,定能顺利说服刘璋。”

苏羽点了点头,当即命人传陈默入帐。不多时,一名身着青色儒衫、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走进帐中,拱手行礼:“末将陈默,参见苏将军、李将军。”

苏羽起身,将一份早已拟好的书信递到陈默手中,沉声道:“陈参军,如今袁绍联合公孙瓒、高干,兵锋直指长安。我们急需益州刘璋的援助,此行便拜托你了。切记,务必向刘璋阐明利弊,若他愿意出兵相助,我们愿与益州永结同盟,共享天下太平。”

陈默双手接过书信,郑重其事地说道:“末将定不辱使命,纵然粉身碎骨,也要说服刘璋出兵!”  说罢,他便转身离去,准备行囊,即刻启程前往益州。

送走陈默后,苏羽与李逸又召集了麾下的将领,商议应对袁绍联军的对策。帐内气氛凝重,将领们一个个神色肃穆,仔细聆听着苏羽的分析。

“袁绍联军如今兵力强盛,公孙瓒素有‘白马义从’之称,骑兵战力极为强悍;高干在并州经营多年,麾下将士个个勇猛善战;再加上袁绍整合的残余势力,总兵力恐怕不下二十万。”  苏羽指着舆图上冀州、幽州、并州的方向,语气沉重地说道,“而我们目前的兵力,加上刘表借来的五千士兵,也不过十万余人,兵力悬殊,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

将领们闻言,皆是面露忧色。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忍不住开口:“将军,既然兵力差距如此之大,我们为何不坚守长安,凭借城池的坚固,与袁绍联军周旋?等到陈参军说服刘璋出兵,我们再内外夹击,定能击败袁绍!”

苏羽摇了摇头,说道:“坚守长安固然是一个办法,但袁绍联军远道而来,必定急于求战。若我们一味坚守,他们很可能会分兵攻打周边城池,掠夺粮草物资,届时长安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且,长时间的坚守会消磨将士们的士气,对我们极为不利。”

李逸在一旁补充道:“苏兄所言极是。我认为,我们应当主动出击,在袁绍联军立足未稳之际,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过,出击并非盲目冒进,我们需要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挑选合适的战场,集中优势兵力,先击败联军中的一路,挫其锐气。”

众将领纷纷点头,赞同李逸的提议。随后,大家围绕着作战计划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主张先攻打公孙瓒的骑兵,有人则认为应该先对付高干的并州军,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https://www.bshulou8.cc/xs/4141/2288501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