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状元的锦鲤妻 > 第708章 盛世风貌

第708章 盛世风貌


萧谨言的嘴角微微上扬,这一细微的动作似乎花费了他很大的力气。然而,这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却如同一束穿透云层的阳光,照亮了他那原本紧绷的面庞。

这笑容中蕴含着太多的情感,既有对自己长期以来不懈努力的肯定,也有对未来即将到来的变革的信心。

他知道,自己所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每一份坚持,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就在这时,雨势渐渐停歇,天空开始透出一丝明亮。

宣德楼上的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那声音如同天籁一般,回荡在空气中,仿佛是为这场变革而奏响的乐章。

这乐章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时代。

萧谨言静静地聆听着,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澎湃的激情。他相信,在这个新时代里,他将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出属于他的辉煌。

辰时三刻,太极殿内,一片庄严肃穆。

独孤帝端坐在鎏金龙椅上,他的指尖轻轻叩击着扶手,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群臣们在山呼万岁之后,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突然,独孤帝猛地将案上的卷宗抓起,像扔垃圾一样狠狠地掷向丹墀。

那卷宗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如同一颗炮弹一般,重重地砸在了丹墀之上。

羊皮纸卷轴在地上翻滚着,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最后在顽固派领袖赵阁老的脚边停了下来。卷轴自动展开,上面的文字和图案清晰可见。

“三日前,朕命暗卫彻查萧卿兄弟强占民田一案。”独孤帝的声音如同淬冰的刀锋一般,冰冷而锐利,在殿柱的金漆上划过,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

他的话语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让所有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尤其是那些与萧卿兄弟有牵连的官员们,更是面色苍白,如临大敌。

“涿州地契上的指印,经刑部六道核验……”独孤帝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他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众人的耳膜。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那是一种极具压迫力的审视,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大臣们在他的注视下,纷纷低下头去,不敢与之对视。

在这短暂的沉默中,新科进士们惊讶地发现,几位紫袍大臣的后颈已经渗出了一层细汗。

他们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似乎在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恐惧。这些大臣平日里威风凛凛,可在皇帝的威严面前,却也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独孤帝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很满意自己制造出的这种效果,让这些大臣们知道,谁才是这朝堂之上真正的主宰。

司礼监掌印突然击掌三声,十二名绣衣使者押着个满脸刺青的汉子入殿。

那囚徒满脸惊恐地跪在地上,膝盖与地面摩擦发出“咔咔”的声音,他一边向前爬行,一边痛哭流涕地哀嚎着:“草民是赵府门客王三啊!去年重阳佳节,我贪图钱财,竟然冒充萧大人的弟弟,犯下了这等大罪啊!”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仿佛整个宫殿都被他的哭声所笼罩。

然而,就在他话音未落之际,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响声——赵阁老腰间的鱼袋竟然毫无征兆地掉落下来,直直地砸在了地上。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一时间,整个大殿里鸦雀无声,只有那鱼袋里的珠子和玉佩相互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刺耳。

萧谨言青白着脸捧起卷宗,忽见最后一页朱批:"凡假改革之名行党争之实者——"殷红墨迹力透纸背,恰似滴在雪地上的新鲜鹤顶红,"夷三族。"

自天启十五年开始推行新政后,朝廷便将“劝农桑、轻徭赋、畅商路”作为施政的纲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政策终于初见成效。

京城之中,朱雀大街的两侧,商铺林立,密密麻麻,犹如鱼鳞一般,一间挨着一间,连绵不绝。

这里不仅有来自中原各地的商人,还有许多胡商组成的驼队,终年往来不断,热闹非凡。

根据户部的奏报,仅仅是丝绸这一项物品,在天启元年的时候,每年的收入还不到一万匹,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三万七千匹!如此巨大的增长幅度,让人瞠目结舌。

由于丝绸产量的大幅增加,质量也越来越好,吸引了大量西域客商前来采购。

这些客商们带来了波斯银币,竞相出价购买,使得丝绸的价格一路飙升。

为了方便交易,朝廷还特意在西市设立了“兑币司”,专门负责将波斯银币兑换成中原的货币。然而,即便是这样,兑币司的工作人员仍然忙得不可开交,应接不暇。

漕运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从江南地区通过汴渠抵达京城的粮船数量多达四千艘,太仓中的粟米堆积如山,仿佛一座巨大的山丘。

扬州刺史上奏朝廷,自从新式曲辕犁得到推广后,江淮地区的水田每亩产量增加了两成有余。

过去,一旦遇到灾荒,流民就会塞满道路,这种凄惨的景象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岭南到辽东的驿道已经修整完毕,广州港的蕃舶每年入港的数量比以前增加了数倍。

市舶使每年上缴的关税,甚至可以抵得上半岛的军费开支。

在这个时代,民间技艺如春花绽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益州的造纸坊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一种名为“十色笺”的纸张,其色彩斑斓,犹如云霞飘落于纸面,令文人墨客们赞不绝口,誉为“云霞落纸”。

而邢州的白瓷更是一绝,其胎质薄如蛋壳,晶莹剔透,令人惊叹不已。这种白瓷不仅在大周内备受推崇,就连西域的贵族们也对其趋之若鹜,以能拥有一套邢州白瓷为荣。

长安的平康坊则是夜夜笙歌,热闹非凡。


  (https://www.bshulou8.cc/xs/3785624/1111042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