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商乱迷局 > 第386章

第386章


池副总兴致勃勃地告诉朱子顺,照现在情形看,新市长不用做太久,只要在绿山市长位置干上一届,绿山这座城市,不仅能跻身国内一线城市行列,很有希望会与东方之珠香港齐名。

朱子顺在电视上曾经见过新市长的讲话,与老派市领导四平八稳的官腔不同,这位新市长语言风趣,幽默,很有感染力,给人一种清新,洒脱的感觉。

“我还想跟你说呢,别在南方混了,回来。咱们绿山将来可是大把机会。”池副总很认真地对朱子顺说。

“听池总这一介绍,确实挺让人振奋。”朱子顺笑着说“等您另有高就,我再回来不迟。”

“这用不了多长时间,曹主任正在给我活动,新任命马上就快下来了。”

“您这研究生学业不是才刚开始吗?”

“我们这个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组织上只要安排了学员新职务,学校立马就会颁发毕业证书。”池副总笑了笑“当然,级别比我高的领导,都用不着在教室里坐着还上什么课,注册一下就齐活。”

池副总谈起这些朱子顺搭不上边的内幕,有说不完的话题;但朱子顺来这儿见池副总,却只有一个小心思,大女儿上公立幼儿园的事情。

“池总,我有件事想麻烦您。”朱子顺终于憋不住,开了口。

“想通了?回绿山找个合适的工作?”

“是我女儿的事。”朱子顺说“明年孩子就该上幼儿园了,可没关系,公立幼儿园进不去,媳妇抓耳挠腮,是真着急。”

“这个好办。我班上同学里有个老大姐,市府办公厅的,让她给孩子办到市政府幼儿园去。那里条件没得说,费用还真没几个钱。”

都说商界只要读北大光华,出来后便可叱咤商界;如若想在政坛有一番作为,则必须在党校学习深造。这两条线连接起来的人脉关系,绝不是老百姓亲兄热弟,酒肉朋友那么俗不可耐,那么简单。

朱子顺连声谢过池副总,又闲聊了一会儿,这才告辞。

夏季的绿山是这座城市最好的季节。往家回的路上,朱子顺能感觉到,过去少见的外地游客,甚至衣着不是那么光鲜的俄罗斯人,在绿山大街小巷明显多了起来。

曾经辉煌一时的“绿山衬衫厂”,摘下了工厂的招牌,改头换面变成了俄罗斯风情街。

绿山这座城市曾经以产业齐全为傲。如今,工厂正一家接一家的转型“升级”,集中到第三产业中来,依照新市长恢弘前瞻性规划,绿山将被打造成旅游,休闲,浪漫之都。

妻子曲雅昨晚跟朱子顺提及,岳父有意投资站前购物广场的事情,他还孜孜在念;朱子顺离开池副总家,特意绕路,坐了几站公交在“站前”下了车。

朱子顺印象中,火车站站前这片广场,过去是几路公交换乘总站。眼下四周被广告围挡团团遮住,因为是地下施工,倒是见不到塔吊林立,尘土飞扬的场景。

马路一侧有一栋临时建筑,门口路旁进进出出的人流不断。上面一块牌匾上写着“绿山站前购物广场招商处。”

入口处两个保安在维持秩序,招商处内部空间有限,但来咨询的人又络绎不绝,保安干脆实施了限行,出来几个人,再放进去几位。

其中一个四十多岁的保安,朱子顺看着觉得眼熟;细端量一番他猛然想起,这个中年汉子是母亲教过的学生,每年春节,都会到家中给曾经的老师拜年。

“大哥,您怎么跑这儿来了?”朱子顺记得母亲的这个学生,还曾是妈妈的骄傲,他在绿山机床厂是一名响当当的技师,有一年参加过全国行业技能比赛,还得过金奖。

“朱子!”母亲的学生也认出了朱子顺,抹了一抹脸上的汗水说“工厂黄摊子了,找不到老本行的工作,只能来这站大岗了。怎么?你也要投资商铺?”

“过来看看,听宣传可挺邪乎的,也不知道到底有谱没谱?”朱子顺贴近母亲学生的耳朵问道。

“估计现在想订也订不到了。”母亲学生说“一开盘就被抢的差不多了,现在剩的不多的商铺,都是位置最差的,但也没几个了。你看这人还是乌央乌央的。”

“绿山哪来的这么多有钱人?看广告上说,这可是东北亚最大的地下购物广场。这么多商铺,绿山平均几户就能均分一个,我还说这么贵的租金,能会有几个人来投资?”

“你可不知道。山西煤老板,东北种粮大户,还有些不知什么来路的人,进了这里就二话不说,把钱往桌上一拍,少则是十个,二十个商铺,更夸张的还有一下子要包下一层的。”

“卧槽,租那么多商铺,他们要卖煤还是卖玉米?”

“转手就是钱呢!”母亲学生说“可怜的是咱们绿山这些小老百姓,没多少钱,下了岗想找个饭辙,做个小买卖。但实力没人家外地人财大气粗啊。只能再从这些二道贩子手里,翻番加码接过来。”

门口排队的人不时骚动,母亲同学边要不时大声小叫维持秩序,边抽空和朱子顺聊上几句。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朱子顺不便再打扰这位大哥的工作,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招商处。

回到家中,朱子顺把池副总答应,托关系可以让大女儿上市府幼儿园的好消息,赶紧告诉了家人。

曲雅听闻乐得把朱珠高高举起,说:“大女儿明年可以上市府幼儿园喽。”

“干嘛非得去那么高级的幼儿园,咱们的孩子,还是上一个普通幼儿园比较合适。”父亲却给朱子顺两口子脑袋上,泼了一瓢凉水。

“能上好的干嘛上普通的?”朱子顺不解父亲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我搞教育的不比你懂?”父亲说“咱们是普通家庭,市府幼儿园的家长都是什么人?那里的教师对每个孩子的态度,是看孩子的家长身份,背景。到时候,我孙女小小心灵受到伤害,谁负责?”

“你爸说得有道理。”母亲说“这也不能全怪那些老师,家长有头有脸,自然就能给这些老师各种好处,方便。人之常情。”

曲雅伸了一下舌头,朝朱子顺做了个鬼脸说:“老教师看问题确实更透彻。”


  (https://www.bshulou8.cc/xs/292625/3238991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