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新方向
结束会议后,金尚又召集几个人开了个小会,商量更加具体的事情。
有关能源路径和电动车方向,金尚心里是有谱的,但具体如何走,还需要仔细斟酌。
以目前的技术积累,十年之内几乎看不到纯电动化大行其道的可能性,只能将其作为燃油车的重要补充,或者研发混动车,探索特定优势领域,在细分市场维持存在感,等待技术进步,厚积薄发,再来强势推动。
即便有上辈子的见识和经验,还有“金手指”帮忙保驾护航,金尚也不觉得这个世界的发展脉络会和前世一模一样。
柴油车会在越来越严厉的排放标准面前,越发艰难,但不代表柴油机技术就是应该被淘汰的过时产物。
汽油似乎在民用车领域的统治地位难以撼动,最多在汽油添加剂或者生物燃料、代用燃料方面挖掘一下潜力,暂时还没有出现彻底替代汽油的颠覆性能源。
至于汽车的电动化浪潮,以电池、电机和电控为核心的“三电”系统,只有电机的发展最为迅速,就是需要优化适配车载工况以及降低制造成本;
电池技术的发展目前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以今夕文化为首的“新势力”目前主攻的是不被业界重视的磷酸铁锂技术,辅以三元锂和钛酸锂路线,分别瞄准高端市场和对稳定性、寿命有特殊要求的极寒地区、公交车、旅游巴士以及长途客运市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金尚认为有一定前途,以目前的技术难以发挥其优势的“黑科技”,比如转子发动机、SPCCI发动机、双燃料发动机和预燃烧室高温射流引燃控制技术等。
还有就是针对特殊用途而开发的动力系统,这里面大部分是以北海船务的技术为基础,从技术比较成熟的船用动力技术借鉴而来,小型化后用在汽车上的。
在今夕文化旗下的试验场正在测试的预燃烧室双燃料发动机,就是此类,再就是眼下正在讨论的涡轮发动机,这玩意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在很多方面已经很成熟了。
年前能动公司开发推出了一款微型化的涡轮发动机,体积比一个鞋盒子大不了多少,可以很轻易地推测出这玩意的单位重量功率密度极高,又小又轻,作为混动车辆的发动机使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零件少,维护方便简单,稳定且寿命较长,能够使用包括柴油、汽油、天然气、甲醇、乙醇、液化石油气和煤油等绝大部分液态气态燃料,排放清洁,噪音可控,作为增程器使用,还能规避不利工况,将百分之二十五的热效率提升到百分之三十五,实用性飙升。
其劣势就是转速压力温度都很高,对材料和工艺要求不低,制造成本肯定降不下来,一般修车摊肯定不会修理这种发动机。
因其热效率低于经典的米勒循环和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除非是不考虑经济性和燃油消耗的赛车跑车,必然会采用综合利用尾气的方式来提高利用率,如间冷回热器,ORC发电和热电发电等,再加上采暖供热,燃料利用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不是什么不切实际的臆想或者不能落地的实验室技术,而是在大型远洋船舶中运用了几十年的成熟产品,北海船务有一大批资深工程师掌握着核心技术,说白了,这本质上和航空发动机一样,是燃气轮机的一个技术分支,有别于涡扇发动机和涡喷发动机,运作原理和用在直升机上的涡轮轴发动机十分近似。
涡轮发动机小型化的技术缺陷还不止于此,尺寸效应,变工况性能和回热器限制,都是拦路虎,将其作为增程器使用,能最大限度扬长避短。
当然,以上理由都不是金尚特意关照这一路线的主要因素。
这辈子和上一世的最大区别,就是国土面积大了一倍都不止,不止东西跨度长,南北跨度更加夸张,从冰天雪地的极低冰原到南洋四季如夏的度假小岛,气候变化太大了。
不巧的是,金尚的事业版图,是以京城为中心的北方大地,上一世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锂电池发展几乎不会遇到,或者说不太明显的新难题摆在金尚面前。
“俱轮泊,北海,兴凯湖以及荒漠高原、北方冻土和冰雪苔原,实在是太冷了,如果要在北方搞大开发,圈地发展农林牧渔,发挥出地大物博的优势,柴油机和锂电池的混动路线,必须考虑另外的可选方案,我知道这玩意最好的使用场景,还是在固定翼无人机或者当做可拆卸增程模块使用,但是……没办法,还是要大家集思广益,克服困难。”
金尚诚恳地对在座的几人提出设想,同时也要加一点压力。
研发进度其实还可以,但是时不我待啊。
每年无霜期不超过四个月,动不动就来寒潮,零下四五十度的气温,指望普通的汽油机和柴油机如同中原和南方地区那样好用,不太现实,至于磷酸铁锂电池车,一年中有将近一半,是个摆设,电池衰减,压根充不了电,理论上寒冷环境性能要更好的三元锂电池表现也比较差。
不得已之下,金尚不得不考虑涡轮发动机加钛酸锂电池的混动增程技术路线。
这是一个性能导向,而不是成本导向的“不得已”的路径。
传统燃油车在这样的环境中启动都难,一般动力电池比路边的石头强不了多少,如果硬要在这种恶劣气候条件下为新能源打下一片天地,“抗寒”几乎是第一个需要克服的关键难题。
除此之外,对排放有严格控制的区域,固定线路的重载货运,其它适配的特定小众市场,肯定需要被重点关注。
洪仁全翻了翻实验报告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轻微摇头道:
“金总,我对船舶领域应用的优缺点还是很有心得的,只不过……小型化涡轮,说实话,在空间有限,难以装下间冷回热系统,几乎无法综合利用的中小型车上,竞争力可能还不如转子增程器。您要是造一批限量版‘大玩具’自己用或者送人另说,但在货运重卡以及大型陆用机械上,还是有前途的。无人机我不太熟,不好多说,只不过……似乎有点意思,就是……空域规定有点严格,真的能做吗?”
“我都在考虑布局大型货运机场的建设和无人机配送试点了……”
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述说着,金尚继续介绍道,
“这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否成为经济的市场解决方案,有赖于产业链的成熟,大规模量产压低成本,否则,这个组合就只能作为非民用技术探索的有益尝试。大规模商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没有成熟配套的服务体系,车主用户不会买账的。只有成规模的车队,定制化服务,优秀的团队做好后勤,才能在连轴转的使用中,最大限度发挥出它的优势,最终收回成本,取得盈利。”
跑货运的大车司机,路线不固定,订单时有时无,维护技术生疏,压根不会用这种没有经过市场验证的新方案新车型。
“如果决定砸钱,无人机研发还是以涡轮和活塞两种一起推进吧,前者在固定翼长续航高载货量的场景中表现更好,后者在机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上明显更佳;至于车载涡轮发动机,在极寒的北方肯定会拥有一席之地,可能不能从冰天雪地里走到更温暖的南方,我觉得关键点在于技术进步迭代要快,在其它如锂电池混动,氢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以及生物燃料开始爆发前,占据一席之地,就有可回旋的空间了。”
“我明白了!”
了然的金尚点头认可。
上辈子的祖国没有遇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主要市场不在北方,解决问题的动力补足。
有同样需求的枫叶国,大鹅等地广人稀,石油天然气才是支柱,压根没有必要舍近求远玩什么低碳环保新能源,喊喊口号就够了,实际压根没动作。
这辈子就不同了,盯紧东欧的大鹅不会开发远东,咱们会啊,偌大的远东,极北,西伯利亚和楚科奇等地加起来,人口还是挺多的,开发程度远比2020年上一世要高多了。
如果再加上整个经济发达的极东和东北亚地区,人口接近三个亿,这个市场不小了,就是太过分散,不像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那么集中。
这套技术充分利用了涡轮发动机的高温尾气,加热车厢,加热电池包,预热发动机冷却液等,彻底解决了了北方大地上混动重卡的启动和续航噩梦。
钛酸锂电池和涡轮发动机都是寿命长,续航稳定的部件,组合起来十分适合高强度、长续航的极寒地区干线物流运输。
甚至,发展顺利的话,无人机货运会领先一步,以京城为核心,辐射京畿,带动整个华北大地的应急搭载量空运配送系统,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北方地区的物流网络建设,还能为电动化路线添砖加瓦。
“就是短时间内,投入不小,而且几年内回不了本,只能尽量争取扶持补贴了。”
至于设想之外的好处,金尚暂时没有指望太多,好在“金手指”的反馈偏向正面,证明这玩意应该是有较为光明前景的。
实在不行,技术也可以改头换面,走其它路子,研发初衷,未必就会成为实际目标,比如“双尾蝎”货运无人机,最后不也被上面看中,货仓换成弹仓,换装更强劲的发动机,加上激光雷达、追踪瞄准系统等,不就成为一款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的武器了么?
消防无人机不止是可以用来消防,农业无人机也不局限于喷洒农药化肥。
听说二姑夫那边试了下无人机作业,就被有关部门联系,看看能不能改装后用来监视林区火险,巡视国境线,海上风电以及海洋专属经济区了。
派船或者直升机耗费不小,靠人力徒步去深山老林,沼泽密布或者冰雪大地排除险情,不仅辛苦,还很危险,有了专业的无人机协助,能省下很多人力物力,效率还要高出不少。
“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齐总监多多上心,政策方面的问题,还是需要郑顾问打听一下。很多领域目前国内国外都是一片空白,有什么大动作最好提前报备……”
齐招云默默将金尚的叮嘱记在本子上,郑良知则笑呵呵地应道:
“这个工作量不小啊,很多事都不知道找谁管,只能一个个去问,得到的都是些模棱两可的回复。”
比如无人机货运这个事,涉及到空域使用,尤其是中低空域,很难找到明确的指引,可要说没有部门负责,可以随便用,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只是个姿态,大家都知道这是新出现的监管疏漏,但不能刻意去钻空子。”
“我们说了,但是没人管,不是我们故意给大家添麻烦……这个思路倒是很不错。金总对于此类事件的处理方法,越发稳妥了。”
“到了咱们公司这个级别,类似的事情肯定不少。真要一条一款地套,肯定不现实,但在大方向上,不能留下话柄。”
别小瞧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关键时刻对其定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稍微欠妥的行为,也只是无伤大雅的违规,罚酒三杯就行,不用上纲上线。
再加上金尚本来就是个有背景的纨绔子弟,只要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没人会真的不依不饶地要金尚好看。
做了几年的生意,金尚也算是发现了,尔虞我诈的商海,千万不能太老实,可以拿捏别人的时候不拿捏,会被认为是傻子,可以打擦边球捞好处的时候老老实实不敢越雷池一步,会被同行、主管方、合伙人、投资人甚至是下属看轻。
在这个名利场里,到处是猎人和猛兽,没有攻击性就会被视作软弱,不够强势,凭什么让野心勃勃的下属跟随?
就凭那几个臭钱?
但凡有点本事的,不会认为老板慷慨大方,而是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本事大,值得更高待遇。
开会时间有点久,郑良知稍微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和臂膀后回应道:
“看来得多联系一下老朋友了,金总,你弄回来的那些好茶可得多给我留点。”
一部分是福利自己喝,是福利的一部分,一部分是待客应酬。
“行,喝完了我再让老丈人带一点。货运中心物流机场和无人机空域使用的事,尽快敲定吧,和地方拉扯以及建设,周期至少两三年,得抓点紧。”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2184/11432874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