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光复北庭,武器换人口
此时的回鹘,势力范围广博,对北庭这样的边缘地区并没有执念,对于林昊的要求并不怎么在意。
至于这场赌斗能不能赢,他一点儿也不担心,只要有他在,他的亲兵就是想输都难。
“两百副铠甲?都是这般铁甲?”这个彩头一丢出来,颉于伽斯都忍不住了。
要是能赢到两百副铠甲,将他手下的精锐装备起来,那他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加。
于是连忙看向杨袭古,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杨都护,他说话算数么?你们能拿得出这么多铠甲?”
对于林昊这个大唐新任命的西域大都督,颉于伽斯不是很熟悉,但他熟悉杨袭古啊,因此才向杨袭古求证。
“大都督既然说了,那自然是真的!”随后杨袭古说道:
“铠甲虽然珍贵,但我大唐的人一言九鼎,可这北庭城~!”说罢杨袭古看向颉于伽斯。
“好,那就一言为定,你们汉人讲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林大都督你可不能反悔啊!”颉于伽斯害怕林昊反悔,立刻想要把此事敲定。
他没想到,原本只是打算给这个新来的西域大都督一个下马威,堕一堕唐军的士气,却弄到了这么大的好处。
此刻他已经开始想象,自己手下穿着全套铁甲、威风凛凛的样子了。
相较于这些铁甲,区区一座北庭城就算不得什么了,回纥是游牧民族,才刚刚开始学习修建城市,打下城池之后往往也是劫掠一番就走人,占据北庭城对他们意义不大。
双方约定完毕,场中早已等候多时的二人这才开始比武,为了确保这两百副铠甲能到手,颉于伽斯又向他的亲卫许下了种种好处,故而拓跋海一开始,就展开了猛攻,怪叫着一刀又一刀向林昊的亲兵砍去。
“好!”见他攻势凶猛,回鹘人中响起一片叫好声。
林昊好整以暇的看着二人比斗,对于这场争斗的输赢丝毫不怀疑。
一来不过区区两百套铠甲,对于大势并无太大用处,尤其是面对林昊全员具装重骑而言。
况且真要打不过,大不了在关键时候,给拓跋海来一下狠的,毕竟他的甲胄再多,也没有白送人铠甲的爱好。
别看拓跋海攻势凶猛,但亲兵有着普通兵卒三四倍的身体素质,因此正面硬钢的更加猛烈。
虽然经验上略逊于对方,但力量和体力却远超拓跋海,不到百个呼吸的时间,二人对砍了一百多。
而这种正面硬钢的打法,让拓跋海的体力迅速消耗见底,他的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
而他的攻势只是稍缓,亲兵瞬间就抓住机会,给了他致命一击。
就见一道寒光亮起,亲兵的横刀犹如闪电般掠向他的脖子,拓跋海想要后退,却慢了一步,雪亮的刀锋抹过拓跋海的咽喉。
拓跋海捂住脖子,嘴巴张了张却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来,一团血沫子从嘴里冒出,然后缓缓倒在了地上。
亲兵看也没看拓跋海一眼,就还刀入鞘,随后神色如常的淡定模样说道:
“就这?”
说完还用杀气腾腾的眼神扫视一圈众人,先前还异常嚣张的回鹘勇士,竟然不敢去看他的眼睛,纷纷低下头来。
颉于伽斯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许久才回过神来,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言不由衷的说道:
“好,此次是大唐的勇士赢了,就按照林大都督说的,这北庭城归你们了!”
话虽然这么说,可真轮到攻城的时候,颉于伽斯却没有指挥大军进攻,而是借口回鹘勇士只擅长马上作战,不擅攻城为理由,将任务丢给了杨袭古。
好在林昊和杨袭古,原先也没指望他能帮啥忙,只要他事后不来讨要北庭城就行了。
林昊指挥手下将士,用他设计的投石机,对北庭城头的吐蕃军进行轰击,掩护杨袭古的大军攻城,随后自己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开始爬城。
先前林昊手下的军队就进行过专门的攻城训练,再加上他又开了无双,再次孤身上城为士兵们打开通路,仅仅半个时辰,北庭城的城门就被林昊手下给打开了。
杨袭古带人一拥而入,颉于伽斯看到城破,也赶紧来捡便宜,于是他们半天时间就拿下了北庭城。
颉于伽斯的军队进城之后开始劫掠,林昊他们却约束军队,将主要目标放在了收集粮草、武器、寻找唐军被俘的军民上面。
经过了两天时间,北庭城的形势终于安定下来,林昊他们占据了城池,解救了不少被俘虏的大唐士卒,而颉于伽斯也抢了个过瘾,如约将城池让给了林昊他们。
自此,北庭城在失陷一年多之后,重新回到了北庭都护府、回到了大唐的手中。
林昊和杨袭古一同站在城头看向远方,北庭都护府已经拿下,下一座光复的城池还远么?
······
光复北庭都护府的战事尘埃落定,城内残存的吐蕃守军或被歼灭,或已被俘虏。
唐军与回鹘联军控制了城池,正在清扫战场,回鹘不愧是胡人,在城内对回鹘人烧杀劫掠,干的事情那叫一个狠。
不过这与唐军无关,大唐的军卒只干两件事,一个是收拢俘虏,尽可能多的俘虏,而且越多越好。
另一个就是解救庭州内,被贬为奴隶的大唐军民,这些不仅是同胞,未来也是大唐在西域的根基。
暂且将视线转移到中军大帐,这里的气氛并非全然是胜利的喜悦,更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权衡与试探。
大帐内,回鹘大相颉于伽斯设下了庆功宴,不过这次没有坐在主位上,而是跟林昊相对而坐。
篝火上烤着全羊,油脂滴落火中滋滋作响,周围摆放着瓜果与奶酒。
然而,他的目光却不时掠过帐外那些肃立待命、甲胄鲜明的唐军士兵,眼神深处充满了难以掩饰的震撼与贪婪。
七千唐军,特么的竟人人披挂铁甲,甚至连战马都覆着马铠,大唐西域都护居然如此豪奢。
这般景象对他造成的冲击,不亚于后世的游击队看到了装甲集群,铁甲兵在冷兵器时代的威慑力,堪比坦克在热兵器时代的意义。
冷兵器时代,如此规模的具装重骑,代表的不仅是无与伦比的战斗力,更是令人绝望的财富与国力象征。
哪怕是回鹘可汗在全回鹘境内搜刮,想搜刮出三千套铁甲来,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亲眼见到如此强盛的大唐军力,对颉于伽斯造成极大的震慑,将他心中对唐军势弱而产生的轻视,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忌惮和尊重。
如果唐军还是之前那样,衣着褴褛的老弱病残,颉于伽斯当然看不起。
但是现在林昊和杨袭古,竟然带来了整整七千名铁甲兵,若是正面作战的话,击败他手下的数万回鹘兵基本不成问题。
对了西南方向还有一个拥兵两万的郭昕,要是他们联合起来,在西域能跟他们掰腕子的,还真没有几个。
草原上的民族信奉弱肉强食,现在大唐的力量竟然胜过自己,那颉于伽斯自然要改变态度。
酒过一巡,颉于伽斯终于按捺不住,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热切地望向林昊恭敬的说道:
“大都督神威,今日得见唐军雄姿,方知天朝上国底蕴非凡,实在令人惊叹。”
他先捧了一句,随即切入正题,声音压低了少许,带着试探问道:
“不知大都督可有多余的铁甲?能否卖给在下一些?”
颉于伽斯说话的时候,连称呼都变了,其实他心里也在纳闷,这大唐和西域已经断绝来往多年,大唐的商队最近才途经回鹘王帐重返西域。
而且他们所携带的都是丝绸、瓷器等物,没见铁甲啊?大唐的铁甲到底哪里来的?
首先可以肯定,不是商队送过来的,七千副铁甲,这得多大的商队?
而且铁甲在回鹘人眼里,可是比黄金都要珍贵的东西,要是这么多铁甲进入回鹘境内,回鹘其他部落的人,哪怕是冒着和大唐翻脸的风险,也要把这些东西抢下来。
“倒也不是不行!”林昊眼神微眯,这件事他早就预料到了,而且也同郭昕和杨袭古商量过。
杨袭古有些不太愿意,郭昕有些顾虑,不过林昊最后还是说服了他们,用铁甲跟胡人换取一些好处。
“哦?”颉于伽斯眼中瞬间爆发出惊喜的光芒,急忙追问道:
“是何事?大都督但讲无妨!只要在下力所能及,绝无推辞之理!”
颉于伽斯本来没指望,能从唐军手里弄到铁甲,没想到惊喜来的如此突然。
只要能拿到铁甲,他的势力将更加壮大,回鹘并不是和大唐一样的统一王朝。
回鹘贵人们往往更注重自己部族的利益,若能获得唐军铁甲,他的部族实力将凌驾于回鹘诸部之上,那些内部矛盾自然迎刃而解!
林昊坐直身体,面色郑重的说道:
“大相应知,此前北庭陷落,乃至更早之时,安西、北庭与朝廷音讯隔绝,无数大唐子民沦于吐蕃、葛逻禄乃至各方势力之手,为奴为仆,受苦受难。”
“此乃我等镇守西域者心中之大痛!若能寻回这些离散的同胞,使其重归大唐,便是天大的功德。”
“若大相能助我寻回这些子民,本督便以对应铁甲相酬,如何?”
颉于伽斯闻言,心中先是一愣,随即涌起一阵狂喜!
他本以为林昊会索要黄金、骏马或珍贵皮毛,没想到竟是要人!
那些散落在草原各部、甚至他自家部落中的唐人奴隶,在他眼中不过是会说话的牲畜和劳力,怎能与宝贵的铁甲相比?
“此事容易,不知道在下寻回多少大唐子民,能换回一套铁甲?”颉于伽斯闻言心中无比的窃喜。
自从西域与大唐断了联系之后,大唐子民沦入异族之手者不知凡几。
且不说吐蕃、葛逻禄这些敌军,就连回鹘人手里也有一些唐人,颉于伽斯这是想用自己手里的唐人来换铁甲了。
林昊和杨袭古对此都心知肚明,只是他们若是强要的话,颉于伽斯肯定推说没有,能用铁甲把人换回来就很不错了。
而且日后攻打吐蕃之时,他们为了换取更多的铁甲,肯定会优先从吐蕃人手中夺回大唐子民,这对他们绝对是一件好事。
林昊和颉于伽斯讨价还价一番,确定了一套铁甲能换回的大唐子民数量。
协议既成,有了甲胄作为激励,颉于伽斯效率极高,联军稍作休整,便按照军议决定,向东方的伊州(哈密)进发。
兵临伊州城下不久,第一批约三百名形容枯槁、衣衫褴褛的大唐子民,就被回鹘骑兵送到了唐军大营前。
领队的回鹘将领声称,袭击了一股吐蕃游骑所得。
但林昊和杨袭古何等人物,只看那些唐人大多面有菜色、显然是长期营养不良。
且其中妇孺老者居多,就明白这多半是颉于伽斯从自己,或者亲近部落的奴隶营中紧急凑出来的。
两人心照不宣,并未点破,林昊只是面无表情地一挥手,命人如数点算,然后当场交付了相应数量的崭新铁甲。
精良的甲胄,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青光,看得那回鹘将领眼睛发直,接过铁甲时手都在微微颤抖。
“告诉大相,”林昊淡淡道:“有多少换多少,本督说话算话。”
消息传回,颉于伽斯大喜过望,验证了林昊的诚信后,他立刻派出更多人马。
一面加紧攻打伊州和周边的吐蕃据点,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返回回鹘境内,四处搜罗、购买乃至强征大唐遗民。
他甚至严令部下,攻打吐蕃营寨时,务必将解救唐人放在首位!
一时间,唐人竟成了回鹘军中最紧俏的“战利品”。
林昊则派出一支队伍,将这些历经磨难、终于归家的同胞送往刚刚光复、相对安全的庭州。
在那里,他们将得到食物、医药和安置,休养生息,根据各自情况或屯田,或务工,或将来补充入役。
许多人在见到唐军旗帜的那一刻,便已泣不成声,甚至有人当场要求重新拿起武器。
但都被林昊劝止了,不是不想收下他们,实在是他们这些年吃够了苦,现在的身体状况,还不适合重上战场。
而且他也不差这点时间,现在的他们最需要的是恢复,还是先去后方多吃几顿饱饭,把身子调养好,而不是立刻重返沙场。
送走这批百姓后,林昊带着一小队精锐斥候,骑马巡视伊州周边地形,勘察敌情与可能的屯田区域。
空中是他驯养的猎鹰,此刻正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广袤的戈壁。
突然,猎鹰发出一声示警的清唳,林昊抬手止住队伍,眯眼望向前方一片起伏的沙丘。
(https://www.bshulou8.cc/xs/18422/86258311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