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主动反击逼退俄军
遭到重创的土著死活不肯继续攻城,即便科罗廖夫和罗曼诺夫如何威胁,都不愿意再进攻。
因为坚决的态度,俄军反倒不敢来硬的,做出了一定妥协,可以不攻城,采取后退围困战术。
俄军高层对于战损比的认知更深刻,一致认为即便俄军亲自上阵,面对如此高射速的火力,未必能比土著做的更好。
城外再次出现打着白旗来收尸的土著,城内的混成旅依旧没发起攻击。放任他们收尸后从容撤退。
不少军官表示了不满,“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之类的观点频出。
蒋平还算耐心的解释:“混成协加起来一万多人,安西军又不配合,想要长期立足,必须争取本地民心。”
一句话给部下们的嘴堵上了,是个人都知道,安西军与朝廷不说离心离德,长期割据导致的藩镇化已经显现。
安西还是太远了,并且道路艰难,朝廷很难有太多的力量投入此地。但凡安西军一日不自立,便由着它。
越是在前线,越是能充分的认识到沙俄的扩张带来的压力。如何将本地土著绑在战车上,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从现状看,此前的安西军做的并不好。守住比什凯克是第一要务,后续如何与安西军相处,如何与本地土著相处,未雨绸缪吧。
从结果看,安西军实现了把混成协顶在前面的目的,令贾莳想起了新野的刘备。
尽管如此,混成协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在第一线锻炼部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达到目的了。
收尸后的土著开始拔营后撤十里,次日开始挖壕沟构筑工事。
蒋平召集军官开会,宣布现有粮食实现配给制,做好安西军不能来增援,需要长期坚守的准备。
当然一味的坚守是不行的,我方需要做好侦查工作,找到敌军的薄弱处,果断的发起反击,不能让敌军顺利的构筑好包围圈。
是夜,侦查兵出击,摸清楚各路土著营地的情况。
三日内一直无事发生,俄军以及土著不免有所懈怠。混成协在夜色的掩护下,两个步兵标悄悄出城,运动到距离土著营寨一公里左右。
下半夜开始行动,攻击部队逼近敌营五百米距离左右时,集中所有迫击炮,对敌营发起猛烈的炮击。
猛烈的炮火在北、东两个方向造成了剧烈的混乱,五分钟的炮火准备后,步兵发起冲锋。
被惊醒的俄军发现,攻击来自北、东两个方向,立刻判断北面是牵制进攻,东面才是主力,敌军的目的是打通包围圈,向杜尚别撤退。
俄军高层商议的结果,主动后退,然后朝东边运动,争取在路上打撤退的混成旅一个措手不及。
想法是很美好的,现实却非常的残酷。
实际上混成旅毫无撤退的意思,赌的就是土著的夜战能力不行,部落之间不会相互援助。往东边打的部队才是佯动,主力是朝北打,争取给兵力最为雄厚的北面土著造成巨大杀伤,迫使其退出战场。
还有一点,侦查显示,北面的土著来自边境地带,属于最初跟着俄军南下的土著。他们与本地土著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攻击他们时本地土著是不会救援的。如果俄军增援了,那就利用营地与俄军近卫骑兵军打一仗,现有营地的防御工事可以充分发挥火力优势。
北面的哈族部落兵力至少三万,是围城的最大一支土著部落。
在猛烈炮火打击之后,营地陷入了混乱,混成协步兵杀开一个缺口后,快速朝两边扩大战果。
出击的官兵们远则步枪射击,近则以手雷轰炸,并到处放火点着帐篷。没有帐篷,这些游牧土著,冬天就没法呆下去。没有土著的配合,混成协有信心与俄军近卫骑兵军刚正面,并且战而胜之。
陷入混乱的哈族土著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被连续打穿了六七个营地之后,哈族部落彻底崩溃,部落首领在越来越近的喊杀声下,选择了带上亲随卫队先跑为敬。
城墙上的蒋平看着北面燃起的火焰照亮了天空,心里不免有点担心那帮孙子杀红眼了不肯撤退。转头看看东边,尽管兵力不多,只有一个营,却同样打进了土著的营地内,到处放火引起了混乱。
“天快亮了,骑兵标做好接应的准备。”蒋平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一个小时后,天微微亮了,远处的喊杀声渐渐的停止。
北面的两个步兵标实现了彻底摧毁哈族营地的目的后,开始陆续撤出战斗,交替掩护,快速后撤。
预料中前来增援的俄军迟迟不见踪影,负责接应并保护西边侧翼的骑兵标倒是捡到了不大不小的战果,三支百余人的土著骑兵,看规模就是出来侦查的,骑兵标根本不客气,直接杀上去,笑纳了这份意外的礼物。
撤回来的第一二步兵标发现没有追兵后,从容不迫的顺手牵回来不少马匹牛羊。
这一战具体歼敌多少无法统计,但是自身伤亡只有可以忽略不计的十几个,还都是轻伤。
天亮之后全军撤回城内时,俄军一直没有出现。
损失惨重的哈族部落,干脆直接跑路了,在北面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
俄军发现混成旅并没有突围的时候已经晚了,果断撤回北面防线后,更多的噩耗陆续传来。
本就是在俄军威逼利诱下拉来的土著各部落,看到哈族部落不告而别之后,纷纷开始收拾行囊,溜之大吉。
等俄军发现出手制止时,跑的慢没来得及的土著,加起来也就剩下三万多人,分属三个本地的部落。
如果继续选择长期包围,已经不现实了,俄军果断的后撤,同样没有告知本地土著部落。
一直很警惕,侦查勤快的混成旅,对于战场态势的感知要敏锐的多,发现俄军撤退后,并没有追击俄军,而是选择了打击本地部落。
三个本地部落却出乎预料的出动派使者接触混成旅,表示他们愿意臣服,并且自称是李陵的后代。
这一下给混成旅的高层干蒙圈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嘛?
无论如何,从长期驻守的角度考虑,土著愿意臣服,就要做出正面的回应。
混成协只好放弃攻击,并且随着接触的加深,你别说,你还真别说,土著使者说的有理有据。
他们作为李陵的后人,根本不是自封的,而是有唐太宗背书的。
正式谈判之后,蒋平等人也选择了接受对方的臣服,表示会将他们的意愿转达给皇帝陛下,看陛下什么态度再决定他们的地位。
当然也不能就这么放过这些部落,要求他们离开之前,将四周的工事拆除,恢复原状才能离开。
俄军近卫骑兵军撤退的非常彻底,甚至都没有留在哈萨克。这与他们的任务有关,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周军一点颜色看看,并没有全面开战的意思。现在任务也算是勉强完成了,撤退也就成了必然。
混成旅方面却丝毫不敢大意,一直到冬天来临前才明确了俄军远远撤走了,甚至此前边境一带活动频繁的土著部落,也都远远的撤走了。
即便知道俄军撤走了,混成旅也不敢追击,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首先就是清算一些本地的土著部落,哪个出力气最大的,弄清楚该部落的藏身之地后,混成旅在某个冬日的早晨发起攻击。战斗持续三天,先是炮火轰击,后以步兵突击,敌军被击溃逃窜,则以骑兵标追击。
此战过后,这个人数在近五万的本地部落,在失去了帐篷铁锅等生活物资,失去了绝大多数牛羊等食物之后,该部落被除名了。
混成旅则缴获了十万多头牛羊,并且抓了一万多俘虏,负责将牛羊赶回来。
基本安定比什凯克周边之后,蒋平为首的高层才有心情派人去联系安西王方面。
也终于弄清楚了安西王城那边发生的变化,三个王子之间互相厮杀的结果,世子获胜,两个兄弟带着残部远遁新省。
蒋平等人被真相震惊的目瞪口呆!
京城,首辅贾琏对于贾荃的信件还是很重视的,不过还是要先看环球舰队的战报,首辅大人连连冷笑。
昂撒人嘛,从来没有把别的种族当人看,殖民历史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
海军冒充海盗,这都是小问题了。
真正让贾琏重视的还是贾荃的信里提到的新式巡洋舰的设计问题,他指出在追击的时候,因为炮在两弦的弊端,希望能在前后甲板设置炮位的想法,贾琏深感欣慰。更欣慰的是贾荃没忘记给家里的母亲写信,还带回来了不少礼物。
只能说作为首辅的亲大儿,贾荃还是有不少特权的。
事关外交,贾琏还是方颂商议之后,一起去见了皇帝李元。
对于英国人的行径该作何反应,还需要皇帝的许可。
李元听取了汇报后大为恼火,英国皇家海军冒充海盗,抢劫我国商船的行为,绝对不能容忍,必须做出反应。
贾琏表示,英国方面肯定不会承认的,哪怕是抓到了大批俘虏,还有一艘战舰,他们也会坚持是军方的行为,而不是国家行为。
对此行径,我方首先要站在道义高度谴责对方,其次派出战舰定期出马六甲海峡给本国商船护航。并表示,如果英国海军出动阻拦,坚决打击。
方颂也配合表示,英国政府没有与帝国开战的勇气,他们的重心还是在欧洲,针对法国的围剿之上。考虑到英国海军的此前的强势,大概两国海军还是会发生一些小摩擦的,为了避免吃亏,护航舰队的规模就不能太小。
提到了军方,李元不免淡淡道:“岳相称病一个多月,不知何时能痊愈。”
贾琏回答:“微臣也希望岳兄尽快康复。”
李元道:“军方的事情,首辅辛苦一下,暂且兼顾起来。”
贾琏表示遵旨!
看的出来,李元对岳齐的耐心不多了,频频军改方案被打回后,岳齐有点躺平摆烂的意思了。
军改方案为何不能通过,原因还是岳齐不肯放弃对旧式军官的利益输送。例如大同、山海关、兰州、长城一线等地的驻军规模,军改方案中的纸面规模不变。李元其实很耐心的暗示过,这些地方随着形势的变化,驻军规模和待遇是否需要调整。岳齐却死活装着没听到。
贾琏心里非常清楚,这些西北方面的军队,那是岳齐的基本盘,当然不能动了。为此,岳齐甚至不惜将各省驻军的规模,缩小到标(团)级。
没心情去关心岳齐的结果,贾琏将与英国公使交涉的事情丢给方颂,次日去了天津造船厂。
这边的成果还是有的,五百吨级别的火轮船之后,造出了一艘八百吨的火轮船。
对于何时能造出汽轮机,贾琏只能抱着有生之年的态度了。
提起新式巡洋舰设计的弊端时,造船厂的技术官员们很是热情,激烈的讨论后,认为在前后甲板上安置两座炮台的想法很好。
但是,不能再用七十五毫米口径的火炮了,威力不足。完全可以安置新式105口径的火炮,一千吨的排水量不够了,要增加个三五百吨。
什么,减少两弦的火炮?这个不行,绝对不行。两弦总数二十门火炮,已经是为了速度进行的最大妥协了。
造船厂这帮技术疯子们,绝对不接受减少火炮的设计,只能增减,不能减少。
贾琏也没有强制他们接受贾荃的建议,毕竟自己也不是内行,允许他们继续烧钱,造一艘出来看看再说。
同时还去看了看新式的105毫米舰炮,这玩意的威力大大增加了,射程也达到了六千米。
缺点是重量也增加了不少,陆地上装上炮架试射时,重达三吨出头。对于步兵而言,这玩意就是个祖宗,机动性基本没有,倒是可以装在火车上运动,但是到了地方卸车后呢。
新式巡洋舰方面带来一个新问题,巡洋舰前后甲板上装这么个玩意,后坐力如何解决。
贾琏看着一群设计人员吵架,头疼的厉害,非常怀念铁甲战舰的时代。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18326/1111044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