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环球舰队在欧洲引发的震撼
国家层面的关系向来非常复杂,奥斯曼方面表达出来的热情,环球访问舰队的反应就是客气的公事公办。
当然在进入达达尼尔海峡之前,环球舰队遭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一支舰队,双方曾互相进行打开炮门的友好的问候。
短暂对峙了一天之后,英国舰队主动离开,结束了这次友好的互动。
有这个前提,环球访问舰队决定与奥斯曼舰队在黑海进行一次联合演习,彰显两国的传统友谊。
需要说明的是,这次演戏是临时增加的任务。此前并没有相关的计划。
贾荃作为舰队的先锋官,指挥“余烈”号在演戏海域外围游弋,阻止域外海军的太过靠近,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摩擦。
环球舰队出动四艘新式巡洋舰,配合奥斯曼帝国海军的两艘战列舰,进行海上队列以及射击演练。
用官方口吻来说,这是一次正常的军事友好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任何国家。
但你架不住别人胡思乱想啊!
这不演戏刚开始呢,三艘俄军战舰就在远处出现了,余烈号立刻顶上前,用旗语警告对方,不要靠近。
也许是一对三的缘故,又或许是余烈号两弦只有二十门炮的缘故,前方的俄军战舰并不买账,对于“余烈”号的警告,丝毫不做理会。
指挥位置上的贾荃放下望远镜:“最后一次警告!若再靠近,我方将开火!”
自幼没少接受贾琏教诲的贾荃,对于欧美列强已经有了刻板印象。深知批判的武器,代表不了武器的批判,更相信父亲说过的,欧美列强素来傲慢,但凡是能坐下讲理,那一定是迫不得已。
所以贾荃一方面给舰队主力发信号,一方面迎上前去,向俄军战舰发出最后通牒。
“报告,俄舰对我方警告不予理会,持续逼近中!”瞭望台传来消息。
贾荃果断的下令:“打开炮门,转向,抢占T字头!”
虽然是一对三,但是打过一仗的贾荃认为,优势在我。
传令兵对着铜管,大声喊话,将舰长的指令传达下去。
“余烈”号在海面上画了一个漂亮的弧线,转向的过程丝滑轻巧,打开的炮门对着三艘俄军战舰。
俄军战舰惊讶于“余烈”号在一千五百米距离上的转向,由于射程不足,只能继续保持纵队逼近。
按照传统的经验,此刻的“余烈”号就算是射击,也不过是一轮警告射击,并不是真的要开战。
但是他们想错了,海一式75毫米舰炮,最大射程四千米,选择在一千五百米距离开火,那是为了打得准点。
“一发试射!”每逢战斗,贾荃的语气都会变得冷冽。
“轰!”一炮发出,形成跨越,近失弹。
俄军三艘战舰立刻做出了转向的举动,不是为看开火,而是要掉头跑路。
看清楚对方的举动后,贾荃没有下令继续开火,而是目送对手三艘战舰远去,最终三艘俄舰没有离开太远,而是在十公里左右的距离上,远远的看着演戏海域。在周帝国舰队的配合下,两艘奥斯曼海军的战舰,连续用猛烈的炮火,在五到八百米的距离上击沉了靶船。
演戏顺利结束,“余烈”号仅仅用一发炮弹,击退三艘俄舰一事,快速在海军领域传播。
演戏结束当日,奥斯曼新帕夏在皇宫设宴,款待周帝国友好访问的舰队官兵。
席间,易卜拉欣热烈的表达了对于新式巡洋舰的采购欲望,并且给出了一个高价,一百万银元一艘的单价。
如果不是还有环球任务在身,舰队司令真的想卖掉一艘巡洋舰。
最后还是把贾荃推出去做挡箭牌,让易卜拉欣找贾荃去说。
“您是贾公爵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么?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您的父亲是个伟大的政治家。”易卜拉欣得知贾荃的身份后,整个人都麻了。
访问舰队中还藏着这么一条大鱼,此前居然毫无察觉。
“易卜拉欣阁下,父亲在家里提起过您,认为您是奥斯曼帝国难度清醒的政治人物。”贾荃这回答真不是客气,作为荣国府的继承人,因为贾琏已经官居一品,文臣巅峰了,贾赦又老迈不堪,未来荣国公的头衔应该是越过贾琏,直接由贾荃继承。所以,日常贾琏也没少花时间,亲自教诲。
贾荃既然从军了,未来肯定是难以涉政,对此贾琏也乐见其成。所以,教导的过程中,多以对外为主。
至于内政方面,贾琏就教了一条,谁当皇帝忠于谁,其他的只能自己慢慢领悟了,教不会的。
易卜拉欣对于贾荃的回答,深感荣幸,露出了回忆的表情,幽幽道:“贾公爵是个很好的朋友,对奥斯曼帝国也很友好,可惜,国内政治过于复杂,辜负了贾公爵释放的诸多善意。我作为贾公爵最好的朋友之一,为此深表歉意。不过,现任帕夏正在纠正过去的错误,我相信……。”
贾荃很有耐心的听他絮叨,实际上并没有往心里去,毕竟新帕夏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自幼没少读史书的贾荃,通过表现就能看到一些当下奥斯曼帝国的现状。这是个汉献帝还是个阿斗,谁知道呢?
总不能是刘病已吧?
你看,这就是历史长并且爱好记录历史的好处了,只要你愿意去读史书,总能在现实中对标。
看了一眼端着酒杯,努力严肃的扮演一个大人的新帕夏,贾荃的脸上露出一丝莫名的微笑。
结束了一场盛大的宴席后,舰队完成补给,继续出发。奥斯曼方面的实权派难得的又一次紧密合作,加快了派遣使团的速度。
该次使团的首席代表,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采购周帝国最新式的战舰,并且愿意全款支付。
至于钱怎么来,自然是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实际上经过一次激烈的权利斗争之后,清洗了政敌的实权派们并不缺钱,缺钱的是国库。打击政敌的收获,自然是进了自己的库房,不可能为了国家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的,这种现象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
为国自掏腰包这种事情,在当下奥斯曼的实权派们看来,国家的钱不就是我的钱么?
这就好比民众捐钱给空军买飞机,却被存进花旗银行吃利息是一样的。
离开伊斯坦布尔之后的环球舰队,走突尼斯海峡,转头北上抵达马赛。
塔列兰走下战舰,站在马赛港的土地上,表情严肃的走向正在欢迎他回来的人群。
对于来访的周帝国舰队,法国方面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原因很简单,周帝国新皇帝陛下,主张对外不干涉的原则,对于法国的政权更迭表达了理解,并且就执政府继承前法国的政治遗产给予了肯定。双方签署了新的友好协议,并形成了惯例。后续不管是谁主政法国,都照此办理。
因为这个政治事件的发生,欧洲各国的政治氛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各国的政治人物达成了一致的观点,沙俄对于周帝国的傲慢态度,激怒了周帝国的皇帝陛下,所以才一改过去迟迟不承认法国执政府的态度。各国政要纷纷谴责沙俄政府,认为他们对领土的野心,造成了这一悲剧。
至于是哪里的领土,各国政要还算给沙俄面子,对于昔日沙俄东进的历史,进行了一番含沙射影,毕竟被打过一顿,现在伤疤好了忘了疼。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事情,因为各国政要对于周帝国对法国的态度转变,需要一个背锅侠。
私底下,各国政要的表现又是另外一回事。
英国内阁最大的担心还是印度问题,失去了北美十三州之后的英国,如果不是受制于法国的牵扯,注意力必然是印度乃至整个亚洲。
资本需要新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出地,这是由资本的属性决定的。
具体表现为,英国方面召见了沙俄公使,督促其转达国内,希望他们从欧洲整体利益考虑,尽量不要激怒周帝国。尤其是最近发生在黑海的冲突,周帝国战舰一对三,舰炮打出了惊人的距离和精准度,整个皇家海军为此连夜加班三天三夜,最大的希望就是亲眼看看那门开火的舰炮。
没等他们看到新式舰炮的样子,一条噩耗传回伦敦,印度舰队的六艘战舰对三艘周帝国的巡洋舰,被击沉五艘,俘虏一艘。
对于大英帝国而言,海军被打败了,尽管是以海盗的身份被打败的,依旧不啻天塌了。
舰炮打的远和打的准,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威力巨大,这就太致命了。
更不要说,周帝国的新式巡洋舰,机动性远超同行们。打不过,跑不掉,这不是天塌了是什么?
所以,外相紧急会晤了周帝国驻伦敦公使,强调了两国的传统友谊,以及对友好协议的尊重。
相比之下,英国在欧洲培养的小弟普鲁士,私下对周帝国的态度则是另外一个态度。
现在的普鲁士还很弱,需要英国的支持,为此不惜加入反法同盟,充当了急先锋。
结果被拿破仑捶的半死,走投无路之下,想到了从周帝国引进技术和装备的念头。但怎么说呢,普鲁士穷啊!
容克贵族们,本质上就是一群乡下的土财主。一时半会,普鲁士也只能卖身英国,积累家当。等待着威廉一世+俾斯麦这对组合的横空出世。
其实就算是这对组合出现,普鲁士也是个穷逼帝国主义,若非英国的扶持,也很难有所作为。
可见搅屎棍的大陆平衡政策,才是欧洲战乱不断的根源。
奥匈帝国方面私下里也有相应的争论,无非就是是否需要加强与周帝国的联系,获取相应的技术和装备。
至于沙俄方面,真就是一身的烂账了。被指责之后,表面依旧不肯低头,坚持既定的主张。私下里则重新评估,中亚方面的计划必须紧急叫停。
毕竟欧洲其他国家距离周帝国太远了,没有地缘利益的切肤之痛。但是沙俄不一样,陆地上的接壤,导致了多方的冲突不断。
如果放任这些冲突的发展,很可能形成一场全面的长期的战争。
去过周帝国的鲁缅采夫,拖着年迈的身躯,向沙皇建议,必须挽回与周帝国的关系,否则将面临一场军事灾难。
沙俄方面的调整难度迅速了一次,敦促已经在路上的使团,加快速度,一定要尽快达成一个新的两国和平协议。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冲突。
沙俄很穷的,进军西伯利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皮毛。而西伯利亚那个地方,对于周帝国而言,就是不毛之地,千年以来也没有占据的意思。
私下里沙俄还与英国进行了接触,同意对方提出的缓和与周帝国关系的要求,英国也满足了沙俄方面的一些经济利益诉求和贷款要求。
沙俄则认可了关于联合起来,遏制周帝国走出亚洲的可能性的合作关系。
跟随舰队抵达马赛的还有新任驻法国公使,两国正式恢复关系后,法国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铁路的技术转让。
驻法公使对此并未明确的表态,只是回复转达国内,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其实塔列兰此前已经表达了这一诉求,当时是对贾琏提的要求,得到了相对正向的回复。
并达成了以下的一些协议,如,双方互派留学生,加强科学往来和技术交流等等。
拿破仑对于铁路技术的需求确实非常的迫切,尤其是塔列兰当面汇报访问成果之后。
通过塔列兰详细的描述,以及从英国获悉的情报,拿破仑认为这一技术对于欧洲大陆的统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还指示塔列兰,一定要尽快促成周帝国对法国的军事技术转让的合作。如果短期内无法达成,那就进行装备采购,尤其是火炮。
周帝国研发出新式火炮并且装备在战舰上的事实,对于整个欧洲是震撼性的消息。
军事上极为自信的拿破仑,无法想象排着线列阵的法军,在面对新式火炮的爆炸时,究竟是怎么一个地狱场面。
幸运的是,周帝国足够远,欧洲国家除了英国与沙俄之外,其他国家还没机会品尝新式火炮的滋味。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18326/1111044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