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是谁不想善罢甘休
闫立秋这几天几乎成了国家电视台科技频道的“忠实观众”。
他紧盯屏幕,倒不是对科学知识有多大兴趣,而是试图从这些官方媒体的只言片语中,捕捉高层对当前科研方向争论的态度,为自己寻找辩护的依据。
然而,当他今晚无意间切换到《科学之声》栏目,看到那张年轻而沉稳的面孔时,手中的茶杯险些跌落。
“他怎么上这个节目了?”闫立秋猛地坐直身子,脸色骤变。
张卫东的这次访谈事先没有任何预热宣传,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突然出击。
闫立秋作为文教部副部长竟毫不知情,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他立即抓起电话,语气急促:“向明,马上打开电视,看《科学之声》!张卫东正在接受专访!”
电话那头的聂向明不敢怠慢,连忙打开电视。
两人隔着电话线,同步观看完了整个访谈节目。
节目结束后,聂向明立即驱车赶往闫立秋的办公室。
深夜的部委大楼格外寂静,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带着说不出的慌乱。
“闫部,这个访谈对咱们很不利啊!”一进门,聂向明就急切地说,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张卫东这番讲话滴水不漏,把他们的立场包装得冠冕堂皇,现在网上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他。”
闫立秋站在窗前,背对着他,手中的烟快要燃到指尖。
“我看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确实找不到什么明显的破绽。这个年轻人,比我想象的要老练得多。”
聂向明凑近几步,压低声音:“闫部,我听说张卫东这个人睚眦必报。梁西的刘金龙、江北的李正堂,还有咱们西江之前的几个干部,都是栽在他手上的。这次我们直接跟他对着干,我怕……”
“你怕什么?”闫立秋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张卫东再厉害,手还能伸到文教系统来?别忘了,这里是我们的地盘!”
话虽如此,闫立秋的心却在下沉。
他何尝不知道张卫东的手段?只是事已至此,他必须稳住阵脚,更不能在下属面前露怯。
“您说得对,可是……”聂向明欲言又止。
“没什么可是的。”闫立秋强作镇定,走回办公桌后坐下,“你仔细想想,他在整个访谈中,提到我们一个字了吗?连‘钟声’的那两篇文章都不敢直接回应,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也有所顾忌!”
聂向明皱着眉头:“但我总觉得,这不是他的风格。按照他以往的作风,应该会更强势才对。”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闫立秋点燃一支新的香烟,深吸一口,“他选择在国家电视台这样的平台,用看似温和的方式阐述观点,实际上是在争取舆论和上层的支持。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说到这里,闫立秋仿佛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语气越发笃定:
“他这次上节目,恰恰证明他被‘钟声’的文章打疼了,坐不住了!否则何必如此大动干戈?你要知道,他张卫东向来是不喜欢在媒体面前抛头露面的。”
聂向明仔细回味着领导的话,觉得似乎有几分道理,但内心的不安却丝毫未减。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要不要让‘钟声’再写一篇文章?”他试探着问。
“不,暂时不要。”闫立秋摆摆手,眼中闪过老谋深算的光,“这个时候再出手,就显得我们太着急了。看看风向再说。”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嘱咐道:“你私下联系一下‘钟声’,转达我的意思:近期暂停发声,避其锋芒。告诉他要沉住气,不要激怒那小子。”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
聂向明连忙点头。
闫立秋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自言自语道:
“张卫东这一手玩得漂亮啊。不直接反驳,而是另起炉灶,重新定义讨论的框架。把‘务实科研’和‘空谈误国’对立起来,这一招……狠!”
他停下脚步,看向聂向明:“通知我们的人,近期都低调点,特别是那些项目经费上有问题的,让他们把屁股擦干净。我预感,风暴可能要来了。”
聂向明心中一凛:“您是说,张卫东会……”
“防患于未然总是没错的吧?”闫立秋打断他,“张卫东这个人,明面上跟你讲道理,暗地里说不定已经在搜集材料了。我们不能不防。”
“好,我这就去安排。”聂向明说着,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门关上后,闫立秋脸上的镇定瞬间瓦解。
他疲惫地坐回椅子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与张卫东素无交集,但他太清楚这个年轻人的行事风格了——不动则已,一动必是雷霆万钧。
这次他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反击,实在是因为张卫东触及了他的根本利益。
那些依托旧有科研评价体系建立起来的关系网、那些在项目审批中获得的隐性收益,都将随着科研方向的转变而烟消云散。
“难道真的要变天了吗?”闫立秋喃喃自语。
他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犹豫片刻,又放了回去。
这个时候,贸然向老领导求助,反而会暴露自己的心虚。
窗外,京城的夜色深沉。
部委大楼里只剩下零星几个窗口还亮着灯,其中就包括闫立秋的办公室。
这一夜,对许多人来说,注定无眠。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张卫东刚刚结束专访,正在返回住处的车上。
赵永志看着网络上一面倒的好评,兴奋地说:“书记,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现在舆论完全站在我们这一边了!”
张卫东闭目养神,语气平静:“舆论的支持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您是说,闫立秋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不是他会不会善罢甘休的问题,而是我们想不想跟他善罢甘休!他偷吃点偷拿点也就罢了,可他吃了拿了,还要给别人扣帽子打棍子就不道德了。你说是不是得收拾他?”
“是啊,咱本来是想跟他好好说话,没想到却以为咱好说话,就得揍他!”赵永志也握着拳头,一股子劲头。
他当然不想受这种窝囊气。
“通知我们的人,按照原计划进行。是时候让审计和纪检部门介入了。”
赵永志精神一振:“明白!我马上去联络。”
车子驶过长安街,天安门城楼在夜色中巍然屹立。
张卫东望着窗外的景象,轻声说道:
“改革的道路从来不会平坦,但只要我们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暗流,正在这座城市的深处涌动。
而一场关乎国家科研体制未来的深刻变革,已经拉开了序幕。
(https://www.bshulou8.cc/xs/17040/4199373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