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二百六十章 军区和战区

第二百六十章 军区和战区


北非自由贸易区,这是弗里德里希皇储对达尔富尔未来的展望,达尔富尔这种地方,只有发展商业,才是正道,至于说农业和工矿业,达尔富尔能做的很有限,水资源的限制,达尔富尔是无法解决的。

同时,像旅游业等服务业,在世界范围也不活跃,因此达尔富尔想通过这条路,多一条财路,现在是很难实现的。

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锚定北非铁路和未来的连接南德意志王国和苏丹地区的公路,是达尔富尔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成为周边四个国家的交汇中心。”

“同时,达尔富尔目前的人口,也应该再提升一下,至少应该突破百万人口,才能更方便提升北非铁路南端的沿线的人口和市场规模。”

“对于达尔富尔的矿产资源开发,鼓励达尔富尔以低税收和更加灵活的经济政策,吸引国内企业进行开发,为达尔富尔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打下基础。”

达尔富尔的矿产资源,也只适合东非国内企业开发,像这种地方,本身矿产开发的技术要求就更高,所以只有那些工业能力比较强悍的国家,才能做得到。

就比如达尔富尔的铀矿,很显然对东非这种具有核工业的国家才具备经济意义,同时,达尔富尔矿产运输还需要修建沙漠里的交通,克服风沙等自然灾害,和水源短缺的问题。

也就是达尔富尔控制在东非手里,如果他只是一个和东非没有关系的邻国,根本得不到发展的机会。

前世达尔富尔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不仅贫穷,而且十分动荡。

当初恩斯特就是因为达尔富尔的基础条件太差,所以不愿意将达尔富尔这个和东非完全连接在一起的土地,划入本土,而是作为殖民地,防止背上经济上的包袱。

即便现在有了北非铁路,东非对达尔富尔的态度,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北非铁路对东非来说,看似很重要,具有较大的战略意义,连接东非本土大市场和环地中海市场,同时方便东非加强在北非地区的影响力,可实际北非铁路只是东非全球交通贸易网络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支线。

在海运时代,海路运输的规模,永远都不是陆地可以相提并论的,而东非在海洋运输中,所面临的情况绝对比世界大多数国家好的多。

至少现在没有国家可以封锁东非海上贸易通道,东非的商船前往各个大洲,都没有海峡的限制。

而东非在海洋安全中的隐患,更多是区域性的,以欧洲为例,东非前往欧洲,从西海岸出发,中间不用经过什么海峡,可以直达欧洲西海岸。

可如果东非是去到欧洲中东部,才有可能被敌人钳制住,要经过诸如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等咽喉之地。

还有,东非到亚洲之间没有什么阻隔,例如前往中东,还有南亚十分便利,可如果是去亚洲的远东,就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这些地方,这也是说东非的海洋安全,存在于区域性,而非大洲性。

在这一点上,东非的情况和美国类似,天然具备成为海权帝国的基础。所以,东非的海洋安全是比较稳固的,在这种局面下,北非铁路能发挥的作用就很有限。

如果有国家试图拿这条对东非不太重要的支线,来威胁东非,根本不可能做到。

与之相反的案例,则是前世远东帝国的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远东帝国的海洋安全,就很不稳固,尤其是它的对手是美国的情况下。

远东帝国的海岸线条件远比东非优越,但是东非是两洋国家,如果包括海外殖民地,甚至四大洋东非都有份,而远东帝国海洋只有一侧,那就是太平洋。

也就是说远东帝国发展海洋贸易,只能往东走太平洋航路,可是即便太平洋区域内,远东帝国的海洋安全也不牢靠,近有朝鲜半岛,和日本这种威胁,同时失去了第一岛链的控制权,如今整个近海更是几乎成为“公海”,各国船只可以肆无忌惮的进出。

即便突破第一岛链,远东帝国海上贸易,后面还受到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限制,这些关键节点如果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只能受制于人,而且因为这些地区距离远东帝国距离太远,即便在同等发展水平下,远东帝国想夺取这些咽喉之地,也不容易做到。

因此,远东帝国就必须考虑,海上贸易通道可能被敌人切断的可能性,这样一来,发展陆上贸易通道,就成了未来远东帝国的必须选项。

而想要重新开辟陆上贸易通道的,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远东帝国的敌人,显然就很清楚,这条线路对远东帝国的重要性,所以必然会插手干预。

所以,想打通陆上贸易通道,远东帝国就必须迎难而上,顶住敌人的压力和刁难,做好长期斗争和博弈的准备。

当然,如果能够重新打通陆上贸易通道,也就是恢复古代的丝绸之路,远东帝国能够获得的收益也是惊人的。

这种收益包括经济和战略两个层面,经济上,如果以远东帝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现实,远东帝国届时就能成为欧亚大陆陆地交通的中心,可以让加快整个欧亚大陆资源和经济向远东帝国的流动。

战略上,则可以整合整合欧亚大陆的资源,从而奠定其成为世界帝国的地位和权益。

毕竟,想要重新开辟丝绸之路,也就意味着远东帝国的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辐射到沿线区域,而不仅仅是建设了一条交通贸易线路那么简单。

这一点可以参考远东帝国古代最强大的汉唐两个王朝,他们主导古代丝绸之路,就不仅仅是在经济上发力,而是包括军事,政治和外交等一系列手段。

西汉通过和西域诸国的合作,还有击败匈奴,让西域成为其领土,东汉更是威震整个西域以及中亚部分区域,唐朝的势力范围更是深入到今天的波斯等地方,成为区域国际事务的主导者。

所以,重新开辟古丝绸之路,也就意味着远东帝国完成了对整个欧亚大陆的整合,而一旦欧亚大陆被整合,出现一个主导性力量,可以直接参考前世苏联鼎盛时期的压迫感。

虽然在苏联以前,有过蒙古帝国这种更强大的怪物,但是那时的世界,文明基本分布在欧亚大陆,而欧亚大陆以外也就只有北非算是比较文明相对开化的地方。

总而言之,对于远东帝国的国情来说,他想成为世界霸主,陆权是必须重视的地方,这是他的地理位置和形势决定的,而对东非这种国家来说,海权更加重要。

……

关于海权的问题,在1936年初,东非在全球军事部署中,为了更加合理和充分的发挥东非的军事作用,东非总参谋部进行了一些新的调整。

总参谋部部长陶尔斐斯在会议上向恩斯特和弗里德里希皇储等人汇报说:“随着近些年帝国在全球势力的扩张,过去帝国全球作战区域的划分,已经显得有些落后,因此,在海军方面,应该做出新的调整。”

“同时,本土军区的划分,也应该有所变动,自20世纪以来,帝国对非洲的深入干预,也让现在非洲大陆的地缘发生了剧烈变化。”

东非陆军和海军有各自的负责区域,陆军主要对内,而海军以对外为主,前者对应的也就是所谓的本土军区,而海军则是战区。

“关于本土军区的调整,重点是西,北两地的军区,为了更好应对北部边境的变化,应该将西北军区,分为两部分,加蓬和喀麦隆从西北军区分出,并入西部军区。”

“而原本的西北军区,负责乌班吉省,阿赞德省,巴伐利亚省,尼罗河行省,图尔卡纳省,以及达尔富尔殖民地的安全,并且恢复北方军区称呼。”

北方军区是东非最早的军区之一,后来随着东非国土的扩张,一分为二,成为了今天的西北和东北军区两个部分。

陶尔斐斯接着说道:“原东北军区维持不变,继续负责帝国东北部安全。”

“而西部军区除了加入喀麦隆和加蓬两省以外,西南军区也应该裁撤,并入西部军区。”

西南军区也就是纳米比亚地区,这个军区的设立,当年是为了防范南非的英国皇家海军力量。不过,现在西南军区显然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南非本身实力弱小,而英国到了今天也不再是东非需要忌惮的对象。

所以,不如将西南军区合并到西部军区,将其资源重新整合,节省国防开支,同时更有利于西部军区应对大西洋方面敌人,保障整个东非西海岸的安全。

进入20世纪之后,实际上东非潜在的敌人,或者说竞争对手,基本上就是北半球国家,而在南半球东非无一合之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西海岸由东非三个军区管辖,就不太合理了。

换句话说,现在东非在西海岸的威胁基本扫除,以后会更加重视主动出击,而不是防御。

弗里德里希皇储就说道:“现在在南大西洋方向,东非已经事实上成为这个区域的海洋霸主,南大西洋不像印度洋,在印度洋我们的海军实力虽然也同样强大,但是,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等关键节点,并没有掌握在帝国手中,所以依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南大西洋缺乏印度洋周边的那种关键战略节点,所以,东非海军发展就不会被海峡等咽喉之地困住。

恩斯特也点点头说:“这样一来,帝国本土军区依旧维持在五个,不过变成了中央军区,西部军区,北方军区,东北军区和南方军区。”

“西部军区这次扩容以后,能够减少军队行政上的开支,同时也更有利于资源的整合。”

“新的北方军区,则主要应对北非地区的威胁,北非铁路开通之后,这实际上成为了一条欧洲和东非之间可行的军事通道,当然,现在这条军事通道的主导权在我们手里。”

北非铁路自然可以作为兵力和物资运输通道,未来,东非是可以借助北非铁路,然后对整个北非地区产生影响的,当然,前提是将北非的欧洲势力驱赶出去,现在则时机不到,北非铁路以执行经济职能为主。

陶尔斐斯说道:“陛下说的不错,北非铁路对我们而言,其实是加强了我们在北非的战略主动性,只不过现在不能轻动,毕竟这是我们和意大利两国的项目。”

“以上就是我们总参谋关于本土军区调整的意见,除了本土军区的划分以外,海外战区的划分,这次我们也有一些想法,重点在于加强海外战区和本土军区之间的联动。将国土安全和帝国世界战略结合在一起。”

“我们打算将原本海外战区调整为大西洋战区,西北印度洋战区,东印度洋战区,南印度洋战区和太平洋战区。”

“这几个战区中,西北印度洋战区负责监视亚丁湾,还有南亚,波斯湾几个重点地区,同时保卫我国东北海域的安全。”

“东印度洋战区,则负责统筹我国在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附近的海军力量,维护帝国和太平洋海上通道的安全。”

“南印度洋战区,则为海军预备队,可以随时支援其他几个战区,往西,可以监视南非的同时,越过好望角,支援大西洋战区,往东,可以驰援东印度洋和太平洋战区,往北支援西北印度洋战区。”

从东非对战区的划分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来,东非对印度洋的重视,仅仅是这一个大洋,东非就分出了三个战区,并且其中两个直接应对可能存在的外部威胁。

至于南印度洋战区,它可能遇到的敌人,也就只有一个南非,不过南非除非失了智,才会主动招惹东非。

陶尔斐斯说道:“在五个海外战区中,太平洋战区距离本土最远,而且太平洋的帝国领土和利益十分分散,且太平洋方向,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海军实力都比较强大,所以不适合部署太多的海军力量。”

“而大西洋虽然也作为一个整体战区,情况和太平洋则截然不同,因为我们在大西洋方面的殖民地和海外利益更加集中。”

太平洋方向,东非的殖民地情况过于复杂,东一块西一块,而大西洋方向,东非仅有一块海外殖民地,也就是多哥兰,所以,东非大西洋海军自然也就没有细分的必要性。


  (https://www.bshulou8.cc/xs/15516/11450766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