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安全威胁
从这次东非军区和战区的调整中,就可以看出东非在世界的定位,正是介于区域性强国和世界霸主之间的世界性强国。
东非并没有称霸全球的实力和影响力,否则也不会主抓印度洋和南大西洋,而不是前世英国和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期间那样的全球性部署,世界上东非管不了的地方很多。
同时,东非依然比纯粹的海权国家,更重视陆权发展,英国本身是一个岛国,所以陆军长期得不到重视,而美国虽然是大陆型国家,可美国的陆地安全比东非更加稳固。
东非面临的陆地安全形势比美国复杂的多,在两个方面比较突出,那就是宗教和种族问题,东非北部是阿拉伯教势力范围,有天然的宗教和文化隔阂。
美国就没有这种顾虑,不管加拿大还是墨西哥,都属于基督教国家,他们宗教和文化上没有天然矛盾。
关于宗教和文化上的冲突,可以大胆试想一下,如果加拿大是阿拉伯教国家,那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系一定会复杂化,矛盾化,冲突化,两国也不可能形成现在这样的亲密关系。
就像东非人不可能抛开宗教把北非的阿拉伯教国家视为“自己人”一样。
从加拿大自身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等法语区在加拿大的特立独行,甚至想从加拿大独立出去。
这还仅仅是英语文化人群和法语文化人群之间的矛盾,就让加拿大这种基础条件十分优越的地方,产生分裂倾向。如果换成宗教上的冲突,那加拿大大概率会爆发直接冲突,甚至导致内战。
宗教冲突本身就是一个最激烈的意识形态争端,两个截然不同宗教间的对抗,丝毫不逊色于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冲突。
东非自然也不可能例外,所以东非面对北面连成一片的庞大阿拉伯教势力,必然要对其进行压制,这都算比较克制的了。
放在古代,大概率会演变成非洲版的“十字军北征”。
所以,东非必然会保留北方边境的军事力量,随时做好干预,甚至是战争的准备,防止北非,甚至是中东区域阿拉伯教势力的串联和做大。
而这两个区域,本身就是在陆地上相连的,所以,陆军力量是东非干预和打压阿拉伯教世界的有效手段。
理论上,东非军队甚至可以从大陆方向,通过埃及、西奈半岛一直打到中东腹地。
反过来,如果阿拉伯教世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和帝国,他们就可能成为威胁到东非国土安全的“边患”
陶尔斐斯就说道:“从长期的角度来说,阿拉伯教势力的联合统一,是帝国的心腹大患,现在阿拉伯教世界只是衰落了,可在古代,阿拉伯教世界是能够多面出击,对抗整个欧洲和远东,征服南亚,渗透南洋的强权。”
“所以,阿拉伯教势力再度统一,他们同样有能力,对东非形成威胁,并且给我国北方带来极大的军事压力。”
“未来,帝国的敌人也可能利用这一点,让阿拉伯教势力和我们对抗,从而达到压制帝国的目的。”
“所以,帝国必须保证北方的军事优势,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苏联可以通过扶持古巴,让美国的后院起火,美国可以扶持阿富汗和苏联打擂台,也可以扶持日本,菲律宾围堵远东帝国。
同理,未来东非的潜在敌人,也就是其他超级大国,美国,德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也可以扶持北非地区的阿拉伯教势力和东非对抗。
关于这一点,陶尔斐斯就列举了一个典型案例:“英国人就是这么做的,自从东非成为非洲霸主以来,英国就对埃及进行了一系列军事上的扶持,两国的政治高层,甚至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军事联盟,共同应对帝国给他们造成的压力。”
别看埃及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埃及政府其实和英国穿一条裤子,相较于英国趴在埃及人身上吸血,他们更认为东非会把埃及吃的骨头不剩。
这其实就是一种类似“远交近攻”的心态,而长期的历史也证明了英国确实不会对埃及的存亡形成致命危险,反而出于利益考虑,英国甚至会扶持他们在埃及的利益代言人,而这种人在埃及的统治阶层占据绝对多数。
陶尔斐斯接着说道:“这还仅仅是英国,自19世纪末以来,英国就在不断衰落,所以英国在对抗东非的过程中,更多选择防御性策略,而不是主动进攻。”
“可如果是美国,德国还有苏联这些国家,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他们可以给予北非阿拉伯教势力更多实质性的支持和军事援助,来遏制帝国的发展和扩张。”
“同时,配合阿拉伯教世界的整体性,就有可能在未来给帝国造成很大麻烦。”
对于陶尔斐斯的担忧,恩斯特是很认同的,别看阿拉伯教世界前世的表现十分糟糕,可是他们至少还能明面上搅和在一起。
甚至,如果不是外部势力的干预,前世埃及的纳赛尔是极有可能把阿拉伯教国家联合起来的,形成一个阿拉伯教统一国家。
当时的阿拉伯教国家有一大堆纳赛尔的信徒和拥趸,且多为阿拉伯教国家的青壮派,这股力量如果被纳赛尔联合组织起来,有六成以上的概率形成一个地跨阿拉伯半岛和北非的阿拉伯教强大国家。
至于说阿拉伯教世界在对抗以色列中的拉胯表现,并不足以证明这股力量就不可怕。
毕竟以色列背只是一个“金牌打手”,它的背后站着整个西方世界,甚至早期美国和苏联都为其站台。
而且,在以色列和阿拉伯教国家的对抗中,西方世界一直在对阿拉伯教国家内部进行挑拨离间,针对性打压,从而让阿拉伯教世界无法出现一个主导性力量。
西方世界的阴谋很成功,可是代价并不小,毕竟西方和阿拉伯教世界的对抗已经维持了上千年,即便工业时代,西方实力全面超越阿拉伯教世界之后,近一百年也没看到西方彻底把这个集团彻底分裂和消灭掉。
而一旦西方放松对阿拉伯教世界的压制,会出现什么局面?
结果可想而知,阿拉伯教世界必然会迅速完成内部整合,出现一个主导者,所以,东非绝对不能放松对阿拉伯教世界的警惕。
恩斯特开口说:“这种居安思危的思维很正确,阿拉伯教世界联合的可能性很大,甚至会长期存在,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对帝国的利益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阿拉伯教势力也是非洲大陆,唯一不受帝国约束的独立力量,北非对帝国安全的威胁,远大于西非。”
东非和西非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种族层面,但是,西非没有北非那样统一的宗教信仰,反而不容易成为一个共同体,从而拥有和东非平等对话的资本。
而且,因为西非殖民活动的原因,未来西非更不可能联合在一起,现在西非有英国人的势力范围,法国人的势力范围,东非的势力范围,还有美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的影响。
这事实上就让西非内部更加分裂,并且是从语言文化这种深层次上的分裂。
就比如东非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多哥兰,哈布斯堡君主国,新奥地利王国,南德意志王国,这些地区和国家,以后会成为西非的德语区,甚至人种和当地都不一样,自然不可能和西非的黑人国家联合起来。
这等于说,东非已经在西非安插了几根钉子,且很难被敲掉,如果哈布斯堡君主国和新奥地利王国未来成功扩张,德语区甚至能直接和西非所有黑人势力,在体量和数量上分庭抗礼,对付北非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而这次,东非的本土军区划分,北方军区和西部军区的调整,就更明确了东非在非洲大陆上的战略方向。
北方军区的资源整合,明显是为了应对北非的宗教势力,配合东北军区和太平洋战区,东印度洋战区,东非就能更好的从军事层面对整个阿拉伯教世界形成压制。
北方军区针对北非的阿拉伯教势力,而东北军区针对红海沿岸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教势力,东印度洋战区针对南亚的阿拉伯教势力,最后太平洋战区则负责压制南洋地区的阿拉伯教势力,分工十分明确。
西部军区的扩容,也进一步加强东非对西非还有整个南大西洋的统治力,而西非同样是阿拉伯教势力的重要分布区。
这样一看,这次东非军区和战区的调整,对世界的阿拉伯教势力带着很明显的“恶意”。
东非也确实考虑了这一点,可并非只针对阿拉伯教势力,导致这一结果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阿拉伯教势力和东非势力范围重叠性高。
更通俗来说,阿拉伯教势力距离东非太近。
北非就不用多说了,他们直接和东非本土接壤,而中东,西非,南亚,南洋几个阿拉伯教势力分布区域,也和东非的从属势力接壤。
东非作为一个新晋世界大国,正处于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以东非本土为中心,由内向外,必然先和阿拉伯教势力对上。
当然,东非的实际竞争对手,至少在20世纪前期,绝对不是这些阿拉伯教国家和地区,而是他们背后的欧美国家。
比如北非地区,埃及背后有英国人支持,利比亚被法国和意大利瓜分,红海沿岸有意大利的红海殖民地,英国的英属索马里兰,法国的吉布提殖民地。
西非背后是英法两国,还有美国的利比里亚殖民地。
中东的博弈则是英国,德国,苏联和东非四个世界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
南亚地区是英国的主场,北面也有苏联的渗透力量,东非也在南亚周边拥有几个战略支点。
南洋更是一个大杂烩,基本上所有的列强都在这里有自己的利益所在,或者想要插上一手,除了英国,法国,东非,美国,荷兰这几个在南洋有明确殖民地的国家以外,还存在日本,苏联,德国这三个重要变量。
日本很好理解,毕竟日本是太平洋霸权的主要争夺者,野心勃勃,对南洋的觊觎丝毫不逊色于对远东。
至于苏联,在南洋的势力也不可小觑,前世苏联能够成功扶持在南洋的触手越南就是例子,别说南洋,就是在全世界,苏联都有不少追随者,毕竟苏联现在是公认的世界工党领导者。
最后是德国,德国在南洋的实力就比较弱了,但是德国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对南洋的渗透,毕竟德国因为殖民地缺乏的原因,十分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
所以,在亚洲方向,南洋可以说是德国第二重视的区域,至于第一则是中东。
总而言之,现在东非在世界的战略以及军事部署,已经遇到了一个瓶颈,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东非还有扩张的空间,可是现在已经完全和世界其他各国势力范围接壤,双方都没有退缩的空间,并且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如果选择粗暴的方式,也就是战争,打破这种局面,东非就有可能惹起众怒,最后被群起而攻之。
所以,对于现在的东非来说,最好还是推进其他超级大国和列强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先打起来,东非才能更好的坐收渔翁之利。
而东非本轮军区和战区调整,也是更加合理的规划东非在全球的兵力军事部署,随时可以应对世界主要方向的冲突和纠纷,并且巩固东非势力范围下的稳定。
方便在世界格局发生剧变时,东非对胜利果实的窃取和收割。
最后,恩斯特说道:“这次军区和战区调整,更重要的是战区的变动,毕竟东非现在以及未来的主要扩张方向和威胁是海洋,而非陆地。”
“而关于战区力量的部署中,印度洋的各个战区,反而是比较稳定和牢固的,压力最小。”
“大西洋战区则应该加强军事力量的部署,以应对来自欧美国家的压力,巩固我们在南美的利益,同时为帝国在西非的利益扩张,提供军事保障基础。”
南美市场,是在当前阶段东非最重视的市场,所以为了应对欧美各国的竞争压力,东非就必须加强大西洋海军的建设。
“南大西洋方向,美国和英国还是有可能卷土重来,德国对南美的影响力也日益攀升,加上各国逐渐摆脱大萧条影响,他们工业和经济恢复,都有可能让他们对我们在南美的利益产生不好的想法。”
(https://www.bshulou8.cc/xs/15516/11450765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