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2章 我妹夫,一件瓷器卖了一千两百万!
“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方大海慢慢开口,同时抬手压下了现场越来越热烈的议论声。
“这正是我们之前思维上的一个盲区,也是本案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方大海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我们之所以觉得动机不足,是因为我们用已知的物价,或者说,是用我们对普通商品价值的认知,去衡量了一件特殊的物品——明嘉靖青花诗文瓷盘。”
他走到白板前,将“两万块”和“五万块”这两个数字圈了起来,然后在旁边画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和箭头。
“在普通人眼里,这就是一个旧盘子,可能值个几千、几万顶天了。”
“但在特定的圈子里,在懂行的人眼里,它现在的价值远超我们的想象。”方大海的目光变得深邃,他决定用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来打破同事们的认知壁垒。
“换句话说,”方大海敲敲白板,“我们在用已知的价格,来进行判断。”
“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事。”方大海顿了顿,将双手支撑在桌面上,组织了一下语言,“我的妹夫,陈阳,在江城就是做古玩生意的,是个行家,大家一定都知道。”
方大海环视了一圈会议室,确保每个人都在认真听:“陈阳跟我说过,古玩这个行业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一件看似普通的东西,背后隐藏着多大的价值。”
“有时候一个农民在田里挖出来的破罐子,在专家眼里可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有时候一个古董商花几千块收来的'垃圾',转手就能卖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价格。”
“这就是古玩市场的残酷现实——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巨大价值落差。”方大海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而这种价值落差,往往足以驱使一些人做出极端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古玩市场还有个特点——很多交易都是现金交易,不留痕迹。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关系网络复杂,很难追查。”
他在白板上又写下了“信息差”、“现金交易”、“关系网”几个关键词,然后用红笔重重地圈了起来。
“大概就在三年前,也就是隋海龙买下这个嘉靖盘子,送给李建国之后的时间段,我妹夫在京城一家大型拍卖行,送拍了一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葫芦扁瓶。”
方大海特意强调了“三年前”这个时间点:“注意这个时间节点,非常关键。”
“那年京城针对古董开了专业的拍卖行,古玩市场正处在一个疯狂上涨的阶段,特别是明代青花瓷,几乎每个月都在刷新价格纪录。”
“我妹夫陈阳,在1995年,亲自参加了汉海拍卖,他说那天的现场气氛异常激烈,几乎所有的重要买家都到场了。”
“陈阳送拍了一件他手里的,明代永乐年间,青花葫芦扁瓶起拍价是八十万,但是...”方大海故意拖长了声音,营造悬念,“从八十万开始,价格就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
“先是一百万,然后一百五十万,两百万,三百万...”方大海的声音越来越高,“现场的竞价声此起彼伏,每一次举牌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陈阳跟我说过,这种疯狂的竞价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最后...”方大海停了下来,看向众人:“大家猜猜,那件青花瓷,最后拍了多少钱?”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原本严肃的办案现场突然变得像是一个猜谜游戏现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都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开始七嘴八舌地猜测起来。
“十万?”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民警怯生生地举起手,试探性地问道。他的声音有些紧张,显然对古玩行业一窍不通,只是凭着对“明代文物”这几个字的模糊印象随口一说。
方大海听到这个数字,忍不住轻笑出声,和蔼地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宽容的神色,就像是在看一个天真的孩子。
“小王啊,你这个价格...”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刑警拍了拍那个小民警的肩膀,“那可是明代永乐青花啊!永乐年间的青花瓷,那可是瓷器中的极品,十万块?”
“你当买菜市场的碗呢?”他捋了捋胡须,凭着多年办案接触过的各种案件经验,底气十足地往上加价,“我看怎么也得五十万吧?”
方大海依然面带微笑地摇摇头,手指轻敲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仿佛在暗示大家:还远着呢。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声,有人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数,有人则皱着眉头陷入深思。
“难不成...”坐在角落里的一位女刑警咽了咽口水,声音有些颤抖,“一百万?”
她说完这个数字后,自己都被吓了一跳,连忙捂住嘴巴,觉得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整个会议室里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一百万啊,那可是他们这些普通警察好几年的工资总和!
然而方大海听到这个数字,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玩味,他缓缓地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深不可测的光芒。
“一百万?”方大海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声音中带着一种意味深长的调子,然后突然提高了音量,“翻十倍都不止!”
他的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方大海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戏剧性地缓缓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划了一个圆圈,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全场每一张写满震惊的脸庞,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地宣布道:“落槌价,一千两百多万!”
方大海扫了一圈众人,“我妹夫亲自跟我说,就一件永乐青花葫芦扁瓶,他就整整卖了一千二百多万!”
“嗡——”地一下,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一千两百多万!这个数字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每个人的脑海中轰然爆炸。有人下意识地张大了嘴巴,仿佛要把这个数字吞下去;有人瞪圆了眼睛,像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听错了;还有人呆呆地坐在那里,大脑完全处于宕机状态。
这个数字对于绝大多数靠工资生活的警察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概念。
他们心中飞快地计算着:按照自己月薪的标准,这一千二百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吃不喝工作到死,都凑不齐!
意味着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这样的数字平时只会出现在彩票头奖的新闻里,或者那些遥不可及的富豪榜上。
有人开始回想起自己办案生涯中见过的最大金额案件,他们办过的经济案件里可能有更大的数额,那些贪污受贿案、金融诈骗案,动辄都是数目巨大的资金。但那往往是账面上的流水,是银行转账记录上冰冷的数字,是抽象的符号。
而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瓷器,一个可以用手触摸的瓶子,一件可以放在桌上、捧在手中的物品,就能换来千万巨款!这种真实感带来的震撼远超任何纸面上的数字。
“多…多少?一千两百万?”一个年轻警员的声音都在颤抖,他感觉自己的三观正在重新构建。在他的认知里,最贵的东西就是车了,可是现在,一个小小的瓶子竟然能买下几套豪宅!
“我的老天爷,那得是多少钱啊?”另一个中年警察喃喃自语,他想起了自己家里那些从农村老家带来的坛坛罐罐,心中不由得冒出一个荒谬的念头:会不会其中也有什么宝贝?
然后立刻摇头苦笑,自己家那些都是现代的粗瓷,哪能和明代瓷器相比。
“方队,你妹夫这下可是发大财了啊!”有人忍不住羡慕地说道,想象着一夜暴富的感觉。一千二百万,足够让一个人彻底改变人生轨迹,从此过上截然不同的生活。
“怪不得现在古董这么热…”又有人恍然大悟般地感慨,原来那些古玩市场里人头攒动不是没有道理的,原来那些看起来神秘兮兮的古董商人背后隐藏着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
(https://www.bshulou8.cc/xs/13402/2225487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