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卢植的准备(下)
在过去的这几个月里,朝臣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他们接连斗倒了天子在朝中的众多心腹之臣。
就拿之前的太尉丁建来说,他就被以袁愧为首的大臣们联手扳倒,最终只能无奈地告老还乡。
而袁愧则在时隔一年之后,再度登上了大汉司空的高位。
可以说,如今朝堂上的这场斗争异常激烈,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皇权已经逐渐旁落,失去了往日的威严。
不过,这些朝臣们毕竟还是要顾及自己的颜面,所以并没有表现得过于急迫。
毕竟,天子在位已经长达二十年之久,其统治根基深厚,天下人心归附。
即便天下大乱,关东世家仍然对刘宏表示认可。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原因,那就是皇子刘辩年纪尚幼。
一旦刘辩登基称帝,那么真正掌握大权的人肯定会是大将军何进。
在两汉时期,大将军的职权可是相当强大的。
别看现在袁愧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一手遮天,但实际上他的权力还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不然的话,袁愧绝对不会轻易地让袁家最有出息的几个子弟进入大将军幕府,毕竟这可是袁家的核心力量啊!
他这样做无非就是想拉拢大将军,让大将军站在世家这一边。
一旦大将军掌控了实权,那么一个手握兵权、掌控朝廷大权的大将军,将会吸引无数人的依附。
到那个时候,就算袁愧身为司空,也绝对斗不过这位既掌管天下兵权又有外甥皇帝支持的大将军。
如此一来,大权和大义就都落在了何进的手中。
只要袁愧还想在规则范围内与何进争斗,那他就绝对不是何进的对手。
因此,尽管袁愧如今权力很大,但他依然得小心翼翼地侍奉着天子,生怕天子会突然驾崩。
与此同时,他还得时刻提防着何进,生怕他突然做出什么愚蠢的事情来。
不过好在,何进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
他总是在朝廷上蹦跶,想尽办法要为自己的外甥尽早确立下储君之位,但也正是因为他如此急切,反而惹得天子对他心生厌恶。
这样一来,以袁愧为首的朝臣们才能牢牢地掌控住朝廷大权。
在这三四个月里,袁愧可谓是如履薄冰啊!
朝廷内部的争斗激烈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关东地区的大规模战争。
经过多番激烈的角逐和较量,世家最终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这场权力的较量间接导致了兵权的易主,世家成功地掌握了重要的军事力量。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一群世家子弟被委以重任,他们纷纷踏上征途,前往汝南地区开始招募兵马。
其中,袁绍、袁术和曹操等年轻有为的子弟成为了领军人物,他们分别前往豫州、徐州和扬州等地进行募兵活动。
他们的募兵方式并非直接面向普通百姓,而是采取了拉拢各地的世家豪强。
这些世家豪强在地方上拥有相当的势力和财富,通过与他们合作,世家子弟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当这群朝中年轻一辈的官员手持朝廷的诏书,抵达豫州、徐州以及扬州等地时,那些一直渴望能够进入朝堂、却苦无门路的豪强们顿时如久旱逢甘霖一般,爆发出了十二分的热情。
他们纷纷自备钱粮和兵马,积极响应朝廷的征召,将自己的私人武装——部曲,武装起来,以展示自己的实力和诚意。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豪强在东汉的政治体系中几乎没有话语权。
在开国初期,由于世家数量相对较少,豪强子弟尚有一些上升的通道。
到了桓灵二帝时期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豪强们的上升之路被世家牢牢封锁,就连军队的名额也都被世家子弟尽数夺走,豪强们能够上升的途径已经变得极为稀少。
如今朝廷突然征召各地世家豪强子弟入伍。
对于世家而言,这可能并无太大吸引力,但对于豪强们来说,这无疑是他们唯一能够翻身的契机。
从十月初到十月底,徐州、扬州以及豫州等地的豪强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率领着自家的部曲,如潮水般涌向汝南郡。
这些豪强们的人数之多,远远超过了朝廷规定的十万之数。
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豫州和徐州各地的世家豪强与兖州、青州紧密相邻。
兖州和青州所遭受的惨剧,这些世家豪强们都亲眼目睹,他们对并州军的恐惧和厌恶已经深入骨髓。
在他们眼中,并州军就如同凶猛的洪水猛兽一般,必须除之而后快。
于是,在天子的号召下,这些豪强们毫不犹豫地响应,他们带着对并州军的仇恨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踏上了前往汝南郡的征程。
豫州和徐州的世家豪强们纷纷响应朝廷的征召,各自率领着自己的钱粮和部曲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汝南郡。
这十多万部曲,完全不需要朝廷花费一分钱、提供一粒粮食,他们都是自备而来。
这些豪强的规模大小不一,小一些的豪强可能只带来了上千石的粮食,领着一二百部曲;而大一些的豪强则会携带数千石的粮食,率领着千八百的部曲。
至于那些世家大族,更是实力惊人。
在各家子弟的统领下,动辄就是几千部曲,而且他们还自备了数万石的粮食以及从各地武库中取来的刀兵。
如今的汝南郡,俨然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露天练兵场。
数万名响应朝廷征召的部曲,在汉军将领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操练。
而那些还在路上的部曲数量更是众多。
这一幕,与原历史上的诸侯讨董场景颇为相似。
这一次的号召却远比诸侯讨董更得人心。
毕竟,这次是由天子刘宏亲自下达的命令,其权威性远远超过了桥瑁的矫诏。
刘宏毕竟已经当了二十年的皇帝,他的诏令自然具有更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https://www.bshulou8.cc/xs/13235/2305376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