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中平四年末(中)
而在汉末时期,对大汉构成最严重胡人威胁的,当属凉州叛乱。
凉州的汉人与羌人联合起来,共同进攻关中地区,这给大汉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就在凉州叛军被平定后的短短两年时间里,董卓入京、诸侯讨董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致使大汉的威权丧失殆尽,最终演变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中平四年,无疑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份,也是大汉彻底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此时的大汉,各地烽烟四起,战火纷飞,野心家们也纷纷崭露头角。
他们看清了如今天下的形势,深知大汉已无力再阻止。
尤其是盘踞在太行山以西的李渊,他不仅野心勃勃,甚至已经派遣军队开始占领河北地区。
常山郡的沦陷,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大汉的心脏上,给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敲响了衰亡的警钟。
并州,云中郡的寒冬里,一队裹着厚厚裘袄的骑兵正警惕地巡逻着。
十一月的天气,在北方已经是寒风刺骨,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
这队骑兵却毫不畏惧严寒,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严格执行着任务,为即将到来的大军开辟道路。
“大将军还真是爱折腾啊!”
一名年轻的骑士在查看完周围的环境后,忍不住低声抱怨道。
“这都十一月了,居然还要出兵。听说公子才刚刚出生不到一月,大将军怎么就这么狠心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双手不停地搓着,试图抵御寒冷,嘴里呼出的热气在冰冷的空气中迅速凝结成白雾。
就在这名年轻骑士的抱怨声刚刚落下,突然,一阵破空声骤然响起。
紧接着,一条马鞭如同闪电一般,狠狠地朝着他的背部抽去。
“啊!”
年轻的骑士猝不及防,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鞭打得痛呼出声。
他的身体猛地一颤,差点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大胆!”
一旁的汉子见状,怒喝一声,手中的马鞭再次高高扬起。
“大将军也是你能腹诽的?不要命了!”
他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带着毫不掩饰的怒意。
听闻此言,那位正在揉搓着后背的骑士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不满,当即反驳道:“难道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临了,居然还要出兵北上,这简直就是胡闹嘛!哪有军队会选择在如此严寒的冬季出征呢?这不是明摆着折腾人吗?”
他一边抱怨着,一边绕着火辣辣的后背不停地揉搓,似乎这样能够稍稍缓解一下那被鞭子抽打后的剧痛。
尽管他身上裹着厚厚的裘袄,但那鞭子的威力显然远远超过了这件衣服所能提供的保护,每一下抽打都让他感到刺骨的疼痛。
“大将军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深意和考虑,岂是你这等小辈能够轻易理解的?”
站在一旁的汉子见状,连忙出言呵斥道。
“这些话你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如果被其他不相干的人听到了,恐怕你这颗项上人头可就难保咯!”
汉子的每一句话都伴随着一股白色的雾气从他口中呼出,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凝结成微小的冰晶。
他的语气严肃而严厉,显然对这位年轻骑士的抱怨颇为不满。
面对汉子的训斥,年轻的骑士顿时变得哑口无言,他低下头,呐呐地不敢再吭声。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声嘟囔道:“我也只是敢在叔您面前发发牢骚而已啦……”
“哼!”
汉子冷哼一声,显然对他的解释并不买账。
“你呀,迟早会因为你这张嘴而吃大亏的!”
说罢,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转身对骑士说道。
“好了,别磨蹭了,赶紧跟我回去复命吧!”
“是!”
年轻的骑士高声应道,驱马如飞,紧紧跟随在那汉子身后,一同朝着来时的方向疾驰而去。
而在距离这队骑兵二十里的地方,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正艰难地在这冰天雪地中跋涉前行。
这支军队大约有五千人之众,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大刀,步伐坚定而有力。
在这支军队的中央,一面巨大的中军大纛迎风飘扬,上面赫然绣着四个大字:冲天大将军。这面大纛的下方,便是这支军队的统帅——李渊。
此时的李渊,身披一件华丽的狐裘,内着坚硬的铠甲,而在铠甲之内,还穿着好几层厚厚的羊毛衣。
这些衣物层层叠叠,将李渊紧紧包裹起来,为他阻挡着严寒的侵袭,使他不至于被寒气侵入体内。
李渊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地环视着四周的环境。
他的视线落在了云中郡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
如今正值隆冬季节,大地一片荒芜,毫无生气。
放眼望去,不见丝毫人烟,只有一片白茫茫的积雪覆盖着大地。
整个云中郡的人口不过区区十万之数,而且大多数人都聚居在县城之中,城外则是大片的荒地,甚至连杂草都极为稀少。
“眼下还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时候啊!”
李渊看着这片荒芜的大地,不禁叹息道。
云中郡已经被他的军队攻占了一年多,但这却是他第一次亲自来到这里。
原本在他的计划中,今年秋季他就应该来此巡视一番的,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拖延至今。
若不是实在放心不下,他恐怕还不会在这严寒的冬季亲自前来。
没有亲自去查看,在李渊的内心深处,对于手底下那些官员是否尽心尽力地做事,始终存在着一丝疑虑和不信任。
由于河东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灾害,之前的所有计划都被迫搁置了下来。
这次若非需要护送於夫罗,并参与对匈奴王庭的谋划,李渊恐怕也不会亲自率领大军,在如此严寒的冬季出兵。
自从十月份李渊得知匈奴王庭单于羌渠病重的消息后,他便开始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
据李渊所知,羌渠是在九月份病重的,而他自己则是在十月份才得知这个消息。
(https://www.bshulou8.cc/xs/13235/2302933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