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颁奖典礼的筹备
沪城将要承办全球年度十佳餐厅颁奖的消息,也是很快就传开了。
传开了之后,自然是受到了国内的广泛关注。
虽然沪城并没有公布获奖名单,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全球年度十佳餐厅评选是怎么进行?
不过还是有很多聪明的人猜测到,既然是要在沪城举办颁奖典礼,那么恐怕今年的全球十佳餐厅里,肯定是会有国内的餐厅。
于是大家开始猜测,国内到底哪一家餐厅会获得这个全球十佳?
“这还用猜吗?肯定是冯状元的餐厅。”
“对,我也这么觉得,我们国内现在除了冯状元的餐厅,应该也没有其他餐厅有资格成为全球十佳餐厅。”
“冯状元确实是现在国内最棒的厨师,他沪城的那家老洋房里的餐厅,感觉真的属于国内最顶尖的餐厅吧?”
“肯定是冯状元的那家餐厅获得十佳餐厅,这都不用猜。”
“也不一定呢?或许会是其他的一些餐厅?是我们不知道的餐厅?”
“还真有可能,毕竟大家也不知道,国外的年度十佳餐厅是什么餐厅啊?”
“不是已经有公布出来吗?”
“那个公布出来的年度十佳,是之前每一年的年度十佳。”
“对,我也看到了,以前的那些餐厅,都是在国外的。”
“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欧洲啊,大部分是法兰西和意大利的一些餐厅,也有是在西班牙,好像不列颠的餐厅很少。”
“还有美利坚的餐厅,但也是非常少呢。”
“这个评选的标准是什么啊?”
“好像是要足够吸引人,有自己的一些特色菜品,还要有好的服务。”
“那国内今年到底会不会有餐厅成为年度十佳餐厅呢?”
“肯定有,不然人家为什么要在沪城举办颁奖典礼?”
“是的,肯定有国内的餐厅获奖。”
“我还是觉得应该就是冯状元的那家老洋房里的餐厅获奖。”
“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这么觉得。”
虽然没有公布今年的十佳餐厅获奖名单,但是国际美食家协会为了预热,跟黄涛进行了一番合作,通过黄涛把历年的年度十佳餐厅编撰成杂志发布。
也是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年度十佳餐厅的评选,和历年年度十佳餐厅都是哪一些?
册子上全部都是全球各地的餐厅,甚至有些餐厅会连续多年获得十佳称号。
大多数餐厅都是一些百余年的老店了。
不光是对餐厅历史有所介绍,对餐厅里主厨也是有介绍。
连餐厅历代的主厨,国际美食家协会那边也给出相应资料进行介绍。
这算是第一次让国内很多人知道了,国际上有这么一个美食家协会,每年在评选全球的餐厅排行。
而大多数人了解后,很自然开始猜测今年十佳餐厅是哪十个餐厅?
更是都在猜测今年会不会有国内的餐厅获得十佳?
然后很多人都觉得,如果今年有国内餐厅获得十佳,一定会是冯正明的老洋房餐厅。
沪城紧锣密鼓进行一番筹备,这些年沪城办过不少的国际性活动。
所以在这方面沪城还是非常有经验,甚至一些沪城的大酒店都会主动承接活动,还会免费给安排食宿,只为能够借机宣传一下自己的酒店。
所以这方面,倒也完全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沪城经过一番筹备,大约用了一周时间,便把举办的地址和各种布置都按要求完成。
然后邀请国际美食家协会的人,到现场进行了一番检查。
美食家协会的人,到了颁奖典礼现场,也是被沪城的准备工作震撼到。
科夫曼夫妇和冯正明也一起陪同进行了一番参观。
科夫曼夫人惊叹:“真没想到,冯你们能准备的这么好。”
冯正明:“这可不是我的布置,还是要感谢沪城这边的工作人员,幕后默默付出的人,他们是真的很努力,很辛苦。”
科夫曼先生:“是啊,他们真的很辛苦,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就能把这里布置的这么好。”
冯正明:“这也算是我们的中华速度,这些年我们承接了很多国际上的加工,承办了不少国际的展会,我们在努力融入国际。
我们不是希望自己去霸占别人的东西,我们也不想用我们的文化去征服别人。
我们只是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也会尊重别人的文化。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在国际体系中,合作共赢。”
在冯正明和科夫曼夫妇说出这番话的时候。
陪同来参观的沪城市里的人,听到冯正明的话不禁扭头打量了一番他。
这一刻,沪城市里的人眼里,这位全国烹饪状元确实有些不一样。
国际美食家协会代表,也是美食家协会的副会长,布鲁克斯。
他在参观一番后,对现场的布置也大加赞赏。
“真的很棒,没想到这么短时间里,你们可以把会场布置的这么好,还有进门那边之前十佳餐厅的介绍,真是很好。”
沪城市里的人微笑回应:“既然你们愿意相信我们,把这样的机会给我们,我们当然是要全力以赴的。”
冯正明也和科夫曼夫妇走上前,他比较直接地表示。
“哈哈哈,毕竟今年是我的餐厅获奖,也是我们国内餐厅首次获奖,我们自然是要很重视。”
冯正明这么一说,让布鲁克斯和科夫曼夫妇,以及美食家协会的几个人都笑了。
沪城市里陪同的人,看到冯正明和他们能如此平等自在的聊天玩笑,不禁是有些佩服冯正明这位全国烹饪状元。
这一刻,他们似乎明白,为什么冯正明的餐厅能获得全国十佳。
一方面是冯正明的手艺确实获得人家的认可。
另一方面是冯正明这个人很有魅力。
他的那份自信和张扬,又不失中式的低调内敛,真的不是其他厨师所能比。
尤其是他还有一口流利的外语,更是让他和海外这些人交流很顺畅。
沪城市里的人不禁有些奇怪,为什么冯正明好像很了解外国人的想法?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冯正明看来,现在的这些外国人,可比未来要更加好相处。
现在无论是布鲁克斯还是科夫曼夫妇,他们都是更加直来直去。
跟他们交流不需要拐弯抹角,只需要把你真实的想法感受说出来就行。
他们也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直接告诉你。
这样的一种坦诚交流,要比和国内一些人交流更加舒服。
当然这是现在,未来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不过冯正明相信,到了那个时候,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有祖国作为自己的后盾,他依然可以凭借手艺在国际上获得应有的尊重。
确定好现场的布置后,冯正明他们一同离开会场,又去安排的酒店进行参观。
酒店老板也专门等候迎接,并且还专门和冯正明进行攀谈。
酒店老板自然也是希望,可以获得一些冯正明的指点。
这可能是国内大部分酒店老板都希望的。
就是让冯正明出面,帮忙把他们酒店餐厅进行一些改进。
冯正明和科夫曼夫妇相视一笑,然后他们一起踏进酒店的餐厅后厨看了看。
观看中,冯正明作为翻译,转述了不少科夫曼对酒店餐厅的建议。
老板干脆把负责餐厅的人员全部都叫过来。
让他们听一听冯正明和科夫曼的一些改进建议。
酒店的餐厅分为中餐厅和西餐厅。
西餐厅的不少菜品,在科夫曼看来都显得有些华而不实,甚至不少的菜品,科夫曼觉得都不能算是西餐。
科夫曼给了不少详细建议,他确实是很实在,真的要改进酒店的西餐厅。
冯正明跟着帮忙进行翻译,很多细节他也用国内大家习惯的术语进行转述。
让西餐厅后厨的人,都能清楚了解到科夫曼的建议具体是什么?
经过了科夫曼的一番指点,确实让西餐厅后厨的厨师获得了不少经验。
看过西餐厅,进入中餐厅的后厨。
冯正明一进后厨,获得后厨里所有人的鼓掌欢迎。
如今对中餐厅后厨的人而言,冯正明真的已经是他们崇拜偶像。
尤其是在后厨里一些年轻人,他们见到冯正明相当激动。
冯正明微笑跟后厨每个人握手打招呼。
然后他给出的建议比较简单。
“酒店后厨,和我那种餐厅的后厨会有所区别,你们在设计菜品的时候,要尽可能保证相对简单,而且要能一次出多盘的菜。
因为你们酒店餐厅,本来就是酒店的附庸,客人点餐可能并不会很在意菜品细节。
所以你们不需要过份强求菜品细节,你们需要做的很简单,菜一定要新鲜,同时要把味道做好。”
其实冯正明说的这些,和科夫曼在西餐厅后厨那边说的差不多。
两人在酒店餐厅的理念上一样的很相似。
因为觉得酒店主营是客房方面。
所以给酒店餐厅提出太多的要求,酒店可能也没办法去完成。
甚至可能会因为太过复杂,酒店会把该做的事情做砸了。
冯正明和科夫曼就是让餐厅后厨尽量简单。
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摆盘和菜品设计。
简单直接,把一些经典的菜做的好吃就够了。
冯正明更加直接:“你们后厨就不要去做那些爆炒的菜,那些菜会对火候的要求太高,也不要去做一些刀工要求很高的菜。
这样可以避免你们后厨因为忙碌出现偏差,把你们的重点放在调味上,保证味道好。”
酒店老板听冯正明的这番话,仔细一想觉得很有道理。
过去他酒店餐厅里,会专门做一些看上去漂亮的菜。
但其实那些菜,对酒店后厨里的厨师而言,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结果就是后厨里厨师做起来辛苦,顾客吃了还觉得不好。
所以冯正明说,不要去考虑太多烹饪技法,不要给自己增加难度,只需要专注在把味道做好就可以。
在酒店老板看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抉择。
既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就干脆把菜做的好吃就行。
冯正明和科夫曼只是稍微指点了一番。
那边国际美食家协会也检查完酒店内部的情况。
他们对酒店的安排也算是满意。
冯正明和科夫曼出去和他们汇合到一起。
然后沪城市里和酒店确定了这边入住的情况。
冯正明表示:“我不过来住了,我在沪城有房子,而且家里还有孩子,我还需要回家照顾孩子的。”
对此,国际美食家协会的副会长布鲁克斯表示理解。
“冯你真是一个很爱家庭的人,难怪你餐厅的菜做的会有家庭的味道,连你餐厅的氛围也充满了家庭感,真的很棒。”
冯正明:“对我来说,家人是我最重要的,所以我来沪城开餐厅,也会把我的家人一起带过来。
哪怕是那样我在沪城压力会比较大,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抽出时间,陪伴我的孩子们成长,不让他们成长中缺失我这个父亲。”
这番话很打动布鲁克斯和美食家协会的几人,科夫曼夫妇也同样被打动。
在他们看来,冯正明这样一个重视家庭的态度,很加分。
一切都参观完毕,也确认了颁奖典礼的各种细节。
冯正明向沪城市里和美食家协会众人告别。
他和科夫曼夫妇一起先一步离开。
然后他们一起回到老洋房餐厅。
这些天科夫曼夫妇一直也在老洋房餐厅,科夫曼更是在后厨里,和冯正明进行了不少交流。
与科夫曼的交流合作,让冯正明一些菜品里也融入一些西餐元素。
尤其是在香料的运用上,两个人很喜欢交流切磋。
比如今晚,两个人各自尝试了咖喱。
科夫曼做了一个绿咖喱。
冯正明做了一个黄咖喱。
两个人相互品尝对方的咖喱,并且按照各自地方人的口味偏好,再对对方的咖喱进行一些口味上的调整。
最终冯正明和科夫曼做出的咖喱,让后厨和餐厅众人都觉得很美味。
味道上的独特调整,真的就属于厨师个人的能力展现。
这个很多时候,还真不是一份配方就能搞定。
冯正明和科夫曼调味过程,都是会是用秤去进行称重。
最终两人再交换一下各自调味的咖喱配方。
看了看对方的配方,两个人几乎同时相视大笑起来。(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13203/1111003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